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2022-05-23张玲安伊凡樊勇于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课外高职

张玲 安伊凡 樊勇 于潇

[摘           要]  在高職院校中,构建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属于紧跟新时代教育政策的正确决策,在这一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可以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将教师定位为学生的引领者与指引者,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效果,旨在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10-03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渐提升。在未来社会,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科学价值观、正确积极思维、兼具新知识与新能力、健康体魄、科学生活态度、健康生活方式等。基于该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中,全面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其中的关键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体育课程教学逐渐凸显出很多矛盾,如学生被动参与体育活动,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课外体育严重缺乏,学生体育锻炼实践极度缺失,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均存在不足。如此一来,就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特征

(一)教学管理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是将课内教学延续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实践与应用课内学习过的知识,课内学习课外巩固,课内外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发展体质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将课内外的体育教学与锻炼进行整体化设计,差异化组织安排,多样化评价考核与管理,最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指导思想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与职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置于首位,在保证教师主导、引领角色的同时,更加注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评价考核的决策项目中,将传统的消极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有形效果与无形效果的统一,教育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统一。

(三)目标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教,是为了不教”。不论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都需要经历“他人引领”—“部分掌握”—“完全独立”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弱化。因此,简单来说“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从掌握运动技能到培养体育运动意识的过程,让学生逐渐能够应用正确的运动方法自主开展有效运动锻炼,完成“要我锻炼”—“我要锻炼”—“我会锻炼”过程的变化[1]。

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意义

(一)激发兴趣与积极性

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多数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激励与约束自己。但是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性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学生不仅难以了解与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被动接受与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如果能够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学生就能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掌握目标知识,亲身体验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形成轻松、有趣、欢乐的教学氛围。由此说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革新教学观念

一般情况下,在体育课程教学进程中,教师具备组织与指导的作用。体育教师应该坚持先进、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才能称之为是合格的教师。而在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后,教师也会及时将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进行革新,从而保障和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另外,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直观了解,对其最近学习动态有准确把握;同时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余实践活动良好、有效、紧密结合,起到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除此之外,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后,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也会得到突破,从而应用新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以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课堂学习内容,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2]。

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合理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与管理模式,能够产生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该结论同样适用。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将教育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予以有效调整,将课堂中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时间,让教学内容与个人体育运动锻炼相结合,让高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产生正确契合。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中增加职业实用性课程,将传统教学观念予以打破,实施整体化,高协调性的一体化、模板化教学,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变和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包含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社会逐渐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体育健身要素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以其特色与魅力逐一出现在学校与社会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在原有篮球、足球等基础上增加网球、街舞、跆拳道、瑜伽、健美操等项目,调整滑冰与游泳教学课时。将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变与拓展,将大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更多的兴趣爱好,这对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3]。6E002980-5C70-4F72-9F15-0208810E2270

(二)传授体育文化与健身方法

体育属于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需要將其知识容量与文化含量予以体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体育知识与健身方法有所关注,如运动保健常识、体育锻炼原理、运动竞赛知识等,这些是大学生广泛关注与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实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时,可以加强体育教学基础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理论方面的知识与内容的占比,将体育锻炼、运动保健、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分散开来,结合各种体育项目,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渗透。也可以举办运动竞赛知识讲座,增加运动竞赛规则的学习以及裁判方法的练习。通过如此改革,能够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组织和参加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改革效果。

(三)构建新型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决策是课程设计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我国的体育课程长期缺乏自身的内容体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时,绝大多数都是体育专业教育的裁剪。因此,必须建立适合普通高校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健身、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对学生创造能力有利、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终身锻炼习惯的内容体系。如此需要转变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内容,让学生在整体上对体育的本质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产生体育锻炼对身体与心理有积极作用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外自主、自觉运用课堂中学习过的体育知识与健身方法,指导自己的课外体育实践过程,让学生获得终身锻炼与终身受益的能力积累[4]。

(四)加强对健身的关注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具备反馈教师教学成果与学生学习成果的作用,这对于学生来说具备强化动机与行动导向作用。学生接受与参与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如果通过“时间、高度、远度、数量”等统一的指标来评价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则在入学开始就能获得“优秀”,而有的学生即便经过三四年的学习与锻炼也难以达到“及格”标准。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所抵触,降低参加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也会阻碍该类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因此需要将教学评价的重心落在健身方面。

(五)重视心理健康与生理进步

在教学评价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如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志意向表现以及体育技能的进步服务纳入其中,不追求运动技巧与能力的难度更大、水平更精、风险更高,但是追求参与运动、合作愉快、巩固提高。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按比例结合,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真实、客观地展现,从而强化激励与发展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正确、合理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帮助学生逐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六)分类、分层、分组教学

在高校体育课程安排中,包含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教学过程大致相同,包含讲解、学习、练习、指导,统一的内容与固定的模式,即便能够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需求,但是对学生的差异缺乏考虑。因此需要对教学项目分类,将球类等集体性强的教学项目分为A类,将田径、滑冰、健美操、跆拳道等个体性强的教学项目分为B类。A类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分成甲乙层次,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难度内容,开展针对性教学。B类开展分组互助练习,根据学生情况将其分成小组,保证组间水平平均,组内差距显著。在各组学习时,产生以优带差、互相帮助与激励、共同提高的效果,同时开展组间比较。如此改革,将个体项目转变成集体活动,加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适应与交际能力。如此具备灵活性、差异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彰显教学效果[5]。

(七)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框架

首先,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各种体育课程中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这种形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成立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协会,组建体育比赛团队,参与各种不同级别体育竞赛。学生可以通过晨练、课外活动、节假日等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以及参加竞赛。学生可以通过协会的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与方法,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与健身,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系。

四、实践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20级汽车维修教育、饲料与动物营养、土木工程、物流管理、园艺技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中。实验组分别为汽车维修教育丙,饲料与动物营养、土木工程乙,物流管理班级学生,男生71名,女生32名。对照组分别为土木工程甲,汽车维修教育乙,园艺技术、电子商务班级学生,男生67名,女生30名。两组学生资料比较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为督促学生放下手机、走出教室与寝室来到户外,提高身体素质,切实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要求,以晨跑+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管理,监督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并将学生课外锻炼成绩按比例计入学生体育课成绩。锻炼方式及要求:(1)锻炼方式:①晨跑。根据学院、学生工作处以及各系的要求,合理制定晨跑运动任务,并由各系学办及体育部负责监督管理。晨跑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6:30-7:30,≥800m/次,≥50次/学期。

②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活动≥50次/学期;1次社团活动计1次;1次≤院级体育赛事计1次;1次学院组织>院级体育赛事计为完成全部任务;自主锻炼指学生在非晨跑时间自发进行的耐力锻炼,每2000m(男生)/1500米(女生)计1次,并以“咕咚”App记录运动轨迹。(2)要求:①课外体育活动占比20%,未参加计0分。②晨跑(50次)+课外体育活动(50次)/学期,不达标计不合格。③期末在系统中上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由体育教师审核。④伪造佐证材料计作弊。

(二)结果与分析

体测成绩对比:实验组BMI、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800、引体/仰卧情况与体测分数高于对照组;运动成绩对比:实验组90分以上男生30.99%/女生6.25%均高于对照组男生4.48%/女生0;60—69分男生0/女生6.25%低于对照组男生2.99%/女生23.33%。这说明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实践,学生在体能方面、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心理健康方面均有所提高。

五、结语

“课内外一体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具备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巧掌握与体能水平、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形成积极体育运动意识、构建健康体育理念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抗压能力、健康心态等方面能够产生全面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猛.高校体育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4):252.

[2]李琴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移动健康的必然性:评《移动健康和智慧体育:互联网+下的高校体育革命》[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4):3.

[3]张明强,贾小萱,袁玉涛,等.基于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开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137-138.

[4]张宇峰,张伟东,唐振宇,等.普通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4):66-70.

[5]肖海雄,张洋,林永革,等.校校合作协同创新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2-3.

[6]杨仁伟.微信平台在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133-134.

编辑 尹 军6E002980-5C70-4F72-9F15-0208810E2270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课外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