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腹泻病的诊治与预防措施

2022-05-23钟英波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犊牛诊治预防措施

钟英波

摘要:犊牛腹泻是犊牛多发的一种肠胃疾病,对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犊牛的直接死亡,常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犊牛腹泻疾病的相关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是当前养牛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了犊牛腹泻病的诊治,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犊牛;腹泻病;诊治;预防措施

犊牛腹泻是犊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犊牛各个身体器官并未发育成熟,各项生理机能都相对较弱,所以极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的感染而引发犊牛腹泻。临床上,犊牛腹泻的症状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拉稀、脱水、呕吐、消瘦和中毒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犊牛最终会因衰竭而死。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生概率和死亡率,需要养殖人员做好犊牛腹泻的正确诊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不断提高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

1 发病情况

2020年4月,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某养牛基地有2头犊牛发生腹泻,3d后又发现有数头犊牛有同样的腹泻情况发生。发病的犊牛为5日龄以上30日龄以下,主要症状为腹泻、厌食、脱水、精神萎靡,拉出的粪便为水样,有恶臭味,同时伴有很多黏液,每頭犊牛的体温在39~41℃之间。最终,有3头犊牛因脱水、心力衰竭而死。

2 犊牛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

2.1 诊断

1)细菌性腹泻。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而引发的腹泻疾病,常见于6~17日龄的犊牛。发病初期犊牛的粪便一般是先干后稀,为淡黄色粥样,带有恶臭味;随后发展为灰白色水样粪便,可能会带有些许泡沫,往往不沾尾毛;最后犊牛排便变得频繁,而且多数带有腥臭味或腐臭味[1]。

2)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星形病毒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类突发性腹泻疾病,流行和扩散的速度十分迅速,其中以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较为常见,多发生在30日龄以内的犊牛。主要症状为排出灰褐色的水样粪便,带有黏液,并伴有肉眼可见的血液,表现为极度沉郁、厌食,拉稀过后很快又恢复食欲,后又因采食过量而复发。

3)寄生虫性腹泻。常见的有隐孢子虫、线虫、绦虫等寄生而引发的犊牛腹泻,病程一般都很长,主要表现为前期腹泻后期痢疾,比较厌食,产生进行性消瘦,拉出的水样粪便通常时断时续,发病后期粪便中潜血,并带有许多黏液。

4)营养性腹泻。此类腹泻一般是因为应激和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犊牛消化系统紊乱,发生营养障碍而引起的,如饲喂的牛乳过量、牛乳的成分突然改变、使用低质代替乳品、奶温过低等,都有可能造成犊牛腹泻,多发生在哺乳期和转运后。发生营养性腹泻的犊牛,其肛门周围、臀部、尾毛和飞节等部位常常附有粪便[2]。

以上几种犊牛腹泻情况,可根据养殖地以往的病史和犊牛的临床症状来进行初步诊断,如果情况较为复杂时还需配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

2.2 治疗

首先,要及时隔离疑似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犊牛,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其次,对病因不清的急性腹泻或过度食用性营养性腹泻来说,停奶的治疗效果要更好,因此要禁止喂奶24h以上。然后,根据犊牛脱水程度和性质来给腹泻的犊牛进行补液,如低盐性脱水补充生理盐水,高盐性脱水补充5%的葡萄糖液,如果进行口服补液时的效果不明显还要转为静脉补液。最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持续高热者用解热剂;肠道寄生虫感染者用相应的驱虫药物;排泄无恶臭者可使用抗生素,但病因不明者不能使用抗生素[3]。

下面笔者就以两例犊牛腹泻病例详细说明犊牛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病例1:公犊,18日龄,体温38.7℃,症状表现为拉粥样带未消化的凝乳块或饲料碎片,且粪便呈酸腥臭味,根据上述临床症状表现可初步诊断其为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给予病犊禁食半天,口服补液盐,补液盐配方为2.5g碳酸氢钠、3.5g氯化钠、2g葡萄糖、1.5g氯化钾、1L蒸馏水组成的混合液,每次补液量为200~300mL,补液3次/d,并给其口服15片磺胺脒片进行肠道消炎,2次/d,连续治疗2d,同时将40IU庆大霉素与0.9%的500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对患者行静脉注射治疗,1次/d,连续治疗2d,经治疗,病犊恢复健康且预后良好。消化不良性腹泻是犊牛腹泻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引发该病犊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为养殖人员饲喂方法不当或饲喂了品质低劣的食料,如饲喂时间不固定、奶温过低、饲喂了变质或被污染的食料等,为预防这类腹泻病的发生,就需养殖人员注意控制犊牛饮水和饮食的清洁,避免给犊牛饲喂变质或被污染的食料,并掌握科学的犊牛饲喂方法。

病例2:公犊,30日龄,体温40.2℃,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腹痛剧烈卧地不起、拉黑色水样稀粪且含有脱落的肠黏膜和血液等,且蹄腹、触诊敏感、出汗等,根据上述症状表现、检查结果以及结合对牛舍环境调查结果,可判断该病犊是误食了牛舍经粪尿污染的垫草所致腹泻,对该病犊的治疗方法为先给其禁食半天,饲喂一定量凉开水,以清理其胃肠道,然后,给其肌肉注射10mL安痛定,1次/d,连续治疗2d,以达到清热镇痛的作用,同时将10mL VC注射液、10mL复方氯化钠液、10mL樟脑磺酸钠混合均匀对其行静脉注射,1次/d,以达到强心补液及净化血液效果。并给其静脉注射由40mL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00mL 0.9%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液,1次/d,连续治疗3d,以进行抗菌消炎抑菌,静脉注射由10mL右旋糖酐铁、500mL 0.9%葡萄糖组成的混合液,1次/d,连续治疗3d,以为其补充能量和增强其机体抵抗力,并给其静脉注射250mL 5%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其出现酸中毒,经治疗,病犊恢复健康且预后良好。

3 犊牛腹泻病的预防措施

3.1 养殖场地要进行清洁消毒

改善养殖场地的环境,也能够减少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生。①每天及时清理掉牛舍、牛栏、牛床和牛主要活动场等养殖区域内所有牛的排泄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通风和阳光充足;同时还要对犊牛圈舍内的垫草每隔3d更换一次,保持圈内的整洁、干燥;②对养殖场的所有区域定期进行消毒,包括饲料槽、饮水槽以及饲养用到的其他器具,能有效避免病原体的滋生,以降低犊牛发生腹泻的概率;③严禁外部无关人员进入到养殖区内,同时在养殖区入口设消毒池,对进入到养殖区内的人员及物资作消毒处理。

3.2 精细化母牛饲养管理工作

怀孕期的母牛,特别是在妊娠后期的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和产后乳汁的质量。因此,要保证母牛日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勿使母牛饥饿或过饱,确保胎儿能够从母体中获得足够多的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对于哺乳期的母牛,还要保证足量的干草饲喂,严格控制精饲料的喂养量,确保母牛有足够的运动量,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发生酮病,从而降低犊牛发生中毒性腹泻的可能性[4]。

3.3 做好新生犢牛的管护工作

首先,新生犊牛在出生前,要对接产的用具作浸泡消毒处理,待犊牛出生后要擦干全身,并做好保温工作,预防犊牛着凉。其次,在犊牛出生后的0.5~1.0h内要喂足初乳,可使犊牛尽早获得母原抗体,增强犊牛的免疫力,从而有效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初乳过后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哺乳,必须将母牛的奶水加热到38~40℃后再由固定人员进行喂养,不能中途更换饲养管理人员。然后,将犊牛转送到单独的畜栏中饲养,但要注意驱赶的动作不能太过粗鲁,以减少犊牛的应激反应。而畜栏要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并空放3周,以防止犊牛发生交叉感染。最后,在犊牛的断奶过程中,要做好乳和料的衔接工作,防止因断奶而造成犊牛的腹泻。一般在犊牛出生后的第8天便可开始饲喂少量干草,促进犊牛瘤胃的早期发育,防止其舔食脏物;1月龄的犊牛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入适量的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幼嫩青草等,并适当添加铁、硒等微量元素和抗生素,能够预防腹泻类疾病的发生[5]。

3.4 及时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养殖业中动物获得免疫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养牛业来说也是如此。通常在母牛的妊娠晚期(一般为产前的2~6周),可根据养殖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进行接种,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相关疫苗,使母乳中相关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提高哺乳期新生犊牛自身的防御能力。而刚出生的犊牛,除了接种相应的疫苗外,也可尽早投服预防剂量的抗生素,对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也有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投服抗生素的时间,不能在疫苗接种的前后一周时间里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犊牛腹泻是犊牛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常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和营养性腹泻5大类。笔者认为,不论是何种因素造成的犊牛腹泻,其有效防治关键在于做到及时准确地诊断与治疗,并进行科学地饲养与管理,才能有效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任敏.犊牛腹泻病的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5):90.

[2] 葛红霞.犊牛腹泻病因浅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1(4):99.

[3] 李彬.分析犊牛腹泻病治疗方法[J].农家致富顾问,2020(2):87.

[4] 蔡烈刚.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21(29):147-148.

[5] 李世满.犊牛腹泻病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21):103-104.

猜你喜欢

犊牛诊治预防措施
怎么给初生犊牛补充营养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