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油田培育高质量发展“顶级智库”

2022-05-20通讯员吴春茂

中国石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原油田博士后油田

□ 本刊记者 杨 君 通讯员 吴春茂

作为大型油气勘探开发企业,中原油田在进入开发末期之后,面临着大量发展困难,而理论和科技上的短板尤为明显。2001年,在集团公司支持下,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顺利建成。20多年来,中原油田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如今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中原油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油田博士后群体已经成为油田创新型人才中的骨干力量,成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顶级智库”。

自2017 年取得独立招收博士后人员资质以来,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累计引进154人,留用54人,在站21人。先后承担科研项目680余项,获国家专利326项,获国家、河南省和濮阳市博士后基金资助87项、科技进步奖294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量身定制引来凤凰筑巢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为引进油田急需的高质量适用人才,中原油田综合考虑薪酬、团队、项目、成长等因素,为博士后“量身定制”配套政策,提升对优秀博士的吸引力。

参照市场价位,合理确定博士年薪,对标行业先进,动态调整薪酬;增设科研奖项,按照成果等级、排名、类型,制定奖励标准,逐年加大奖励力度。目前,油田博士后年收入居行业上游水平。

聚焦油气主业和新兴业务领域,按照“油田急需、周期适宜”,着眼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技术,组织专家“问诊把脉”;遴选深层礁滩相储层精细描述等国家重大专项、中国石化“十条龙”和科技攻关项目,引导博士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研攻关。

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团队在讨论创新工作方案。杨君 摄

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助力博士发展进步。对思维活跃、协调能力强的博士,赋予行政职务;对科研能力强、团队意识好的博士,安排担任专家或项目负责人。目前,张诚等10名博士成长为油田中层干部,34名博士被聘为基层干部或专家职务。2020年,李晓东博士入选集团公司“三百三千”计划;徐田武等3名博士被聘为油田专家;徐菲等8名博士被聘为基层副职。

搭台唱戏磨砺尖兵利器

实现人生价值、发挥人才作用,是博士所愿,更是企业所盼。油田本着以用为本的原则,从科技攻关、技术决策、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平台,引导和支持博士后大胆工作,勇于创新,使他们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尖兵利器”。

科研攻关建平台。瞄准制约油田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课题,组织他们开展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确保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设站以来,博士后承担、参与科研项目435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22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项,申请国家专利260项。齐仁理博士参与完成的内蒙探区勘探项目荣获中国石化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二等奖;牛保伦博士创新工作室聚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储气库建设,攻克完成的“二氧化碳/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技术决策搭舞台。组织博士后积极参与企业重大科技工程论证、重要学术研讨、重点施工方案制定等会议,为科研、生产建言献策、提供支持。近年来,博士后以提高方案先进性和可行性为重点,参与制定内蒙探区高效开发、文23储气库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方案;以提高规划针对性和准确性为重点,参与编制油田和单位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科研计划;以提高勘探开发科学性和高效性为重点,为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和重要课题提供决策咨询。

人才培养给讲台。充分发挥博士后知识优势、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开展技术报告会、成果展示会等活动,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最新动态、展示最新成果、传递最新思维。组织博士后“送知识下基层”活动,帮助基层技术人员拓宽视野,提高能力,破解难题。通过选配博士后助手的方式,为油田培养了560余名优秀年轻科研骨干。

真情服务营造温馨家园

留住高层次人才,既要比拼事业平台大不大、福利待遇高不高,也要比感情培养深不深、人文环境好不好。多年来,油田坚持从制度保障、跟踪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综合发力,为博士后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使他们安心、安身、安业。

完善全流程保障体系。建立“四级服务、五项考核”管理模式,实行工作站、分站、基层单位和项目组“四级服务”模式,细化职责,明确分工,涵盖政策制定、宣传引进、在站管理、出站留用、成果转化等内容,形成了各有侧重、高效协作的服务网络;统筹把握日常、月度、季度、中期和期满“五项考核”关键节点,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考核答辩等方式,全程跟踪博士综合表现和课题进展,对阶段成果不理想、项目进展缓慢的博士,协调导师、专家帮扶,及时解决困难,确保项目按计划运行。近3年来,博士后中期、期满考核优秀率达95%以上。

坚持全天候真心服务。无论是“5+2”,还是“白+黑”,博士每次来油田结合课题,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对接;根据项目需要,及时划拨充足科研经费,开辟购买材料仪器、外送实验“绿色通道”;对99套博士后公寓实行24小时专业化管理、人性化服务;随时协调安排博士后子女入学入园,解决两地分居等问题,使博士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落实全方位人文关怀。深化“五必访两座谈两激励”措施,重要节日、亲属来访、博士结婚、生育和患病时进行走访慰问,送去组织温暖;春节、中秋节召开座谈会,通报油田形势,听取意见建议;坚持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并重,建立领导联系博士后制度,优先安排参与油田重大活动、观看文娱演出,定期开展评先推优,选树先进典型。杜莉等21名博士分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称号,提高了博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猜你喜欢

中原油田博士后油田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浅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油田工人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谈如何推进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
立足中原油田,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究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父亲“跨越式”家教培育出24岁女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