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2022-05-20莹,张

关键词:进出口中美贸易战

严 莹,张 晨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6;2.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经济系,北京 100091)

近年来,随着全球进出口贸易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遭遇各种壁垒和限制,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经济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许多学者针对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进出口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1]-[3],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都有影响,且不同的行业及产品类型所受的冲击并不相同,传统制造业方面美国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而高新技术行业方面中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同时,这也加快了双方国家产业链之间的转移,美国部分传统制造业由于关税影响,逐渐迁出中国;中国也进一步加强高技术产业链的完善及保护,试图突破美国对高技术产业的掣肘[4]-[6]。

为了减少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学者针对上述情况展开了研究,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类型、贸易价格等因素,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分析了“一带一路”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潜力的影响[7]-[10]。 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针对中美贸易战和“一带一路”对国家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分析与研究[11]-[13],但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宏观方面进行阐述,很少结合实证模型从多场景角度入手,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对进出口经济的影响效应。

为此,本研究首先对中美贸易战相关政策及中美进出口情况进行阐述,基于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 其次,基于GATP 动态模型并结合中美的宏观及微观经济指标,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一、中美贸易摩擦及进出口概况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由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2017年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美国不断对中国开展各种贸易调查[14]-[16],在2018—2020年挑起多个回合的贸易战,总结如下:

一是2018年7月,初次发起中美贸易战。 美国针对中国近千件出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中国对美国实施对等反制,针对美国进口的500 多件商品,加征25%的关税。

二是2018年9月,美国对近6000 多项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中国则对5000 多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5%~10%的关税。

三是2019年5月贸易战加剧,针对以上中国产品,美国将关税由10%调整到25%;中国随后跟进,将美国产品中原征收10%的产品关税提升到25%。

四是2019年9月,美国继续加征关税,将中国出口美国的3000 多亿美元产品加征10%的关税;中国实施反制,针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 个税目、约750 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的关税。

图1 为中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贸易战之前中美贸易额相对稳定并且出口呈现增长态势。 随着2018年贸易战政策的影响,2019年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都出现了显著下降趋势;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医疗等物资的大量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2020年的出口额度,但还是低于2018年的最高值,贸易战对中美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图1 中美2015—2020年双边贸易数据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不断攀升,目前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0%[17]。 结合近年相关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统计结果如图2 所示(见下页)。 从图2 中可以看到,周边国家的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且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图2 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数据统计情况,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评估,具体如下:

(一)贸易引力模型设定

贸易引力模型的提出来自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18],主要用来评估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及相互影响力。 本研究在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设定贸易总额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设定为GDP、距离参数与关税参数,模型设定如下:

式中:Tij为贸易总额,i表示中国,j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t表示时间跨度,α0为常数项,α1、α2、α3、α4、α5为回归系数,Gi表示中国的GDP总量,Gj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 总量,Dij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参数,Ei为中国的关税,Ej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税,γij为模型误差项。

为了方便进行分析,对以上变量进行无量纲化并采用对数模式,方程变为如下:

式中: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为回归系数,εij为模型误差项,均为取完对数之后的方程系数。

(二)模型数据来源

为突出本研究的有效性与聚焦性,本研究选择2016—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选取贸易排名前10 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研究,包括越南、印度、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阿联酋、伊朗。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UN comtrade 数据,并加以整理后所得。

(三)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已建的贸易引力回归方程,采用混合、固定及随机效应三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如表1 所示(见下页)。 从表中可知,总体的P 值为0.000,表示因变量的解释效果较好,模型一致度较高。 同时综合三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GDP总量与双边贸易额呈现显著正相关,距离与双边贸易额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税同样与双边贸易额呈现显著负相关,以上因素均影响了双方的贸易潜力。

表1 贸易潜力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转移影响

2018年以来,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进出口相关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均开始选择新的产品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解决贸易出口问题的一把“钥匙”。 根据前文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出口额。 为进一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转移影响,本研究基于全球贸易模型(GATP)进行分析。

(一)GATP 模型设定

GATP 模型最早是由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提出[19],这个模型假设市场为自由竞争,并且总体利润率维持不变,这个模型包含了不同国家地区的生产总值、消费、政府支出、进出口价格、要素供应及社会福利水平等变量,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构建模型方程[20],仿真分析不同变量与贸易关系之间的影响。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中国、美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为了突出本文的研究目的,设置了三种研究情景,具体如下:

(1)美国对中国进出口商品加征关税。

(2)在情景1 的基础上,中国采取对应的反制措施,按照反制清单中的货物产品,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3)在情景2 的基础上,考虑“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对沿线国家的相关商品税减免50%,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

(二)数据来源

GATP 模型本身包含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21],其数据主要来自IMF、WTO 及各项投入与产出数据。 本研究利用这些数据动态推算各国GDP、人口、资本、劳动力增长率、储蓄率及失业率等变量,进而测算三种情况下的中美贸易指标情况。

(三)情景分析结果

根据上文建立的GATP 模型,对三种情景下的中美贸易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图3 为三种情景下的中美贸易进出口及GDP 占比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情景1 下,由于美国发起贸易战及对中国进出口货物单方面征税,导致中国进出口贸易及GDP 总量显著下降,结果中增幅比率为负数。 同时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影响,明显降低了其进出口货物的总额。 但在GDP 方面,由于美国贸易逆差的增加以及产品税收的增加,对其GDP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呈现正面影响。

图3 中美贸易进出口及GDP 总量的变化分析

贸易条件,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价格比率,能够显著反映某个国家的贸易改善情况。 通过对中美贸易数据进行研究,对比中美之间的贸易条件,综合图4 结果可以看到,在情景1 下,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提升商品的关税,对美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呈现显著推动作用,这也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之一,而中国的贸易条件则出现显著恶化。 但中国进行对等反制后,即情景2 的出现,美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幅度基本为零,而中国的贸易条件则得到缓解改善。随着“一带一路”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即情景3 的情况出现,中国的贸易条件出现显著改善,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中美贸易战的显著对冲作用,同时也给美国贸易带来一定的冲击。

图4 中美贸易条件的变化分析

对中美两国的总体福利水平变化进行分析,如图5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情景1 下,由于美国对中国单方面征税,导致中国的福利水平短期内受损较大,而美国由于关税带来的贸易税收增加,对冲了商品价格提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总体福利水平下降不大。 在情景2 中中国开始实施对等反制措施,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叠加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中国的福利水平继续出现小幅下降,但总体变动不大,而美国由于中国商品的征税进一步抬高了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使其国内福利水平明显走低。 情景3 由于中国广泛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从而大大提升了国内福利水平,中国的福利水平出现正向增长。 而由于中国征收关税对等反制措施的延续,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导致美国的福利水平显著下降。

图5 中美两国福利变化水平对比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战互征关税对双方的贸易进出口、GDP 及福利水平均产生显著影响,恶化了双方的贸易条件,出现双输的局面。 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及实施,带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同时极大缓解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相比单纯增加美国进出口商品关税征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是目前最有效的反制措施。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严重损害了中美双方的经贸关系,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为应对贸易战带来的经贸冲击影响,中国应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潜能;运用GATP 模型,实证分析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口转移效应。 研究结论显示,贸易战对中美贸易均产生负面效应。 随着中国的对等反制,美国在进出口贸易、GDP、贸易条件及福利水平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稳步推进,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目前对冲中美贸易战负面影响的最有效的措施。

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目前中美贸易战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高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质量与水平。 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签订自贸区协议并升级之前的自贸区协议,特别是针对美国加增关税的重点行业产品,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贸易伙伴国和贸易产品,优先与出口同类产品相近的国家签订更为积极的贸易关税协定并积极推进实施,应对贸易战的冲击[22][23]。

二是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情况评估。 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类智库组织、企业及行业协会,开展相关调查,引导相关出口企业不断调整产品贸易布局及销售策略,优先引导和扶持那些在中美贸易战中受冲击较大的企业,提升其产品竞争力及扩大出口渠道。 通过政策倾斜调整贸易出口策略,尽量对冲美国市场带来的影响[24][25]。

三是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中,除了要加强双边与多边的经贸合作,优化合作关税等政策,同时积极打造经贸合作交易平台。 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改善贸易环境,进一步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丰富合作形式,通过开展产业园区、经贸会、博览会等形式,搭建更为高效的合作平台。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出口的国际竞争力[26]-[28]。

四是特别防范对外经贸合作中的贸易风险。由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制度不同,增加了进出口贸易的风险度[29]。 为规避以上风险,在经贸合作的同时应积极评估贸易风险,建立风险评估预判机制;对开展贸易国家的政治、军事冲突进行提前预判与评估,尽量减少国际贸易风险。

猜你喜欢

进出口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困境下的中美经济关系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