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旦大学男排攻防特点数据化分析

2022-05-20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2年1期
关键词:男排接发球技战术

刘 挺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20年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复旦大学男排及南方赛区的其他18支男排队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选取南方赛区19支球队的比赛视频,重点分析前10名球队相互间的31场比赛,其他球队各选取1~2场比赛,19支队伍共计37场比赛,数据供秩和比综合评价(RSR)及技战术风格分析使用。本研究通过计算技战术效果的综合评分值进行评价,该值来自于各技战术效果的百分率乘以对应的分值并相加。进攻技术效果包括得分、好球、一般球、失误、被拦死、被拦回;防守技术效果包括到位、半到位、不到位及失误。评分分值采用4分制,为了使数据分布更离散,将分值设置为5分、3分、1分、-1分。综合评分计算公式:

综合评分(Vote) = 到位率(或得分率)×5分 + 半到位率(或进攻好球率)×3分 + 不到位率(或进攻一般球、被拦回率)×1分 + 失误率(被拦死率)×-1分

使用综合评分进行技战术评价的意义在于:技术运用的得分率越高、失误率越低,则综合评分值越高,反之综合评分值越低;相比于得分率或到位率,运用该值对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评价更为准确。

将技战术数据输入Excel进行分类汇总,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首先计算19支球队的发球效果、接发球效果、拦网效果、接扣球效果、一攻效果与反击效果的Vote值,其次运用离差法建立5级评价标准,然后对复旦大学男排各项指标进行评价。运用离差法建立评价标准,应先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RSR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各支球队的攻防实力。采用-means聚类分析对各球队的进攻技战术风格进行分析。本研究以强攻次数、快攻次数、后排攻次数作为分类变量对19支队伍进行-means聚类,以此了解复旦大学男排及其他高校高水平男排队伍的进攻技战术风格特点。

2 复旦大学男排技战术效果分析

2.1 发球效果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可以为本方争取机会,夺得比赛的主动权。统计显示,复旦大学男排发球Vote值为175.20分,发球效果一般,虽然与高水平球队相差不大且发无威胁球的占比较小,但失误率略高。比赛中,复旦大学男排队员采用大力跳发球和跳飘球,力量大、速度快,给对手接发球带来较大威胁。然而,复旦大学男排发球的稳定性较差,失误率较高,对发球整体实力产生一定影响。

2.2 接发球效果

稳定而高质量的接发球是完成各种一攻战术的保障,关系到随后的攻防能否取得主动。复旦大学男排的接发球到位率为50.11%,半到位率为12.41%,不到位率为30.11%,失误率为7.36%。从数据上看,复旦大学男排的接发球到位率较低,不到位率和失误率却高于其他球队,因此复旦大学男排接发球的Vote值为310.57分,整体评价较差。

2.3 一攻效果

一攻也称接发球进攻,即接发球后所组织的第一次进攻。比赛中,一攻的稳定发挥能够让球队保持比分优势、压制对手及重新夺回发球权。复旦大学男排一攻共431次,其中直接扣死192次,占47.9%,进攻效果很好。在接发球到位或半到位时,复旦大学男排共进攻274次,扣死148次,得分率为54%,效果很好;接发球不到位时,共进攻127次,扣死51次,得分率为34.6%,效果不佳。

2.4 防守效果

防守反击简称“防反”,是防守起球后的进攻。研究显示,防守反击对比赛的影响大于一攻,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复旦大学男排共防守611次,有效防守327次,有效防守率为53.5%,即对方53.5%的进攻能够被拦死、被拦回或被防起,其防守能力与高水平球队差距不大。复旦大学男排的有效拦网215次,有效拦网率为36.2%,拦网的综合评分值为23.9分,排名第四,拦网效果非常好。复旦大学男排后排防守共405次,防起220次,防起率为54.3%,综合评分值为71.4分,排名第九,效果较差。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复旦大学男排防守实力与高水平球队差距不大,前排队员拦网能力较强,后排队员虽然防守起球率较高,但效果较差,说明后排防守的到位率、半到位率较低,防守起球后对随后的调整传球和调整进攻带来不利影响。

2.5 反击效果

排球比赛胜负与反击效果密切相关,反击质量高能在攻守回合中处于有利地位,争得比赛的主动权。复旦大学男排反击共计343次,扣死108次,得分率为31.5%,综合评分值为258.4分,反击效果一般。当一传到位及半到位时,反击共计103次,扣死48次,扣死率为46.6%,综合评分值为276.6分,与高水平队伍相差不大;一传不到位时,反击共计240次,扣死60次,扣死率为25%,综合评分值为235.8分,反击效果不佳。

3 复旦大学男排攻防实力分析

3.1 技术实力

在排球各项技术中,将发球、一攻扣球及反击扣球视为主动进攻技术,将接发球、拦网及接扣球视为被动防守技术。在发球效果方面,复旦大学男排Vote值为175.20分,在19支队伍中处于前列,效果较好。比赛中,复旦大学男排多采用大力跳发球和跳飘球,力量大、速度快,给对手接发球造成较大威胁,若能加强稳定性和准确性,发球实力将更上层楼。在一攻效果方面,复旦大学Vote值为307.40分,排名居中。在反击效果方面,复旦大学男排的反击Vote值为258.40分,与强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防守效果较差,导致反击中调整球比例大,进攻效果不理想。在接发球效果方面,复旦大学男排接发球Vote值为310.57分,在19支队伍中处于中等偏下位置,接发球成为复旦大学男排的一大短板,须重点加强。在拦网效果上,复旦大学男排攻手平均身高在190 cm以上,前排拦网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在拦对方调整进攻时,多人拦网机会较多,阻挡对方的主要进攻线路,缓解本方防守压力。在接扣球方面,复旦大学男排的接扣球防守Vote值为71.40分,与防守强队有一定差距。复旦大学男排队员身材高大,虽然在网上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反应速度慢、防守重心高,影响后排防守效果。

3.2 攻防综合实力RSR评价

进攻与防守是比赛过程中的“矛”与“盾”,通过对比攻防RSR值,能够对各队攻防综合实力进行准确评价。复旦大学男排攻防RSR值为0.64,在19支队伍中排名第六,从数据分析可见,复旦大学男排攻强守弱,接发球和后排防守存在弱点。依据RSR值对19支球队的进攻、防守及攻防综合能力进行分档排序,将档次分为4档,其概率单位对应的Probit值分别为3.5、5.0、6.5,带入进攻、防守及攻防实力RSR回归方程,得到3个攻防实力RSR评价标准。19支球队的攻防实力分档如表1所示。

?

攻防综合实力的分档结果与各队比赛名次较为接近,说明只有技术全面、攻守均衡的球队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佳绩。在攻防综合实力分档中:处于1 档的球队进攻和防守实力均较强,属于攻防全面型;处于2档的球队某项或某几项技术存在缺陷;处于3档的球队整体攻防实力较弱。复旦大学男排的进攻实力、防守实力及攻防综合实力均处于2档,防守实力较弱,给随后的进攻带来不利影响,若能将其防守提升一个档次,整体实力必然大增。

4 复旦大学男排技战术风格

技战术风格是技战术打法特征化的一种表现。本研究通过统计各支球队接接发球到位情况下的强攻运用率、快攻运用率及后攻运用率,运用-means聚类分析对19支球队进行分类,其中,强攻指4、2号位平拉开,快攻指近体快、短平快进攻,后攻指后排3号位进攻与后排2号位进攻。

-means聚类首先要确定值,通过计算SSE来确定值。本研究使用Python语言,运用Scikit-learn模块中的-means算法计算SSE,观察不同取值情况下的SSE值变化情况,确定最佳的值。可以得出,随着值增大,SSE值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在=5附近出现转折点,因此聚5类比较合适。设=5,对各支球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如表2所示。

?

通过比较各类别中3项指标的数据可以发现,第1类球队的强攻比例较小,快攻比例较大,后排攻是常用的进攻手段,这一类型的球队进攻以“快速多变、立体进攻”打法为主,节奏较快,进攻点较多。第2类球队侧重前排进攻,强攻和快攻占比相对较大,主攻手和接应的拉开进攻实力较强,后排攻相对较少,多采用“中间掩护、两端拉开”为主的进攻打法。第3类球队主要依靠主攻手和接应的前排强攻和后排进攻,副攻手快攻占比相对较少,队中具有多名身高、弹跳、力量俱佳的攻手,适合采用“高举高打、力量制胜”的进攻打法,复旦大学男排就属于该类型。第4类球队过分依靠主攻手和接应前排强攻,副攻手快攻占比较少,后排攻最少,该类型球队主攻手和接应实力较强,或者由于防守实力较弱导致传向主攻手或接应的调整进攻较多。第5类球队后排进攻占比较大,接应进攻能力较强,2号位后排进攻较多,应对该类型的球队时,前排拦网队员要时刻注意对方的后排进攻。

5 小 结

复旦大学男排的发球稳定性较差,失误率较高,对发球整体实力产生一定影响;接发球到位率较低,导致4号位调整球比例多,加之主攻手调整进攻能力不足,使得一攻整体实力落后于强队,成为复旦大学男排比赛失利的一个原因。在防守反击过程中,复旦大学男排的优势在于前排拦网及一传到位情况下的进攻,后排防守到位率较低,调整进攻次数多,导致进攻效果不佳。

RSR分析可知:球队复旦大学男排的进攻实力较强,一攻和反击实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但调整进攻的能力相对较弱;拦网实力较强,但后排接扣球实力较弱;进攻实力、防守实力及攻防综合实力均处于第2档水平,与强队存在差距。-means聚类分析可知,复旦大学男排的技战术风格属于第3类,主要依靠主攻手和接应的前排强攻和后排进攻,副攻手快攻占比较少,拥有多名身高、弹跳、力量俱佳的攻手,适合采用“高举高打、力量制胜”的进攻打法。

猜你喜欢

男排接发球技战术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中国男排不敌意大利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直击2021奥运新增项目
网球运动中接发球技能的强化探讨
VNL恩加佩斯发球立功 法国男排逆转胜俄罗斯男排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