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隧道渗水海水淡化中试试验研究

2022-05-19邱冠华汪程鹏王生辉赵方晓宋代旺黄鹏飞

盐科学与化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压泵反渗透膜海底隧道

邱冠华,汪程鹏,王生辉,周 冲,赵方晓,宋代旺,黄鹏飞,尹 菲

(自然资源部 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 300192)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交通基础设施飞跃发展,海底隧道数量逐渐增加,每天有大量海水渗入隧道内[1-2],以厦门翔安隧道为例,其渗水量最高时超过7 000 t/d。目前,这些渗入的海水都会由水泵抽出,通过专门的管道,把海水送到隧道进出口附近地面,再顺着沟渠流向大海[3]。如此大量的海水未经过使用直接排入大海,造成资源浪费。海水取水工程作为海水淡化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确保在海水淡化厂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足够的、持续的、适合的源水。如果将海底渗水直接送至海水淡化厂进行淡化,可节省海水淡化过程中取水部分的资金投入。同时,从海水淡化源水水质来看,海水通过岩层和沙层以渗入方式进入隧道,相当于进行了“预处理”,其水质将优于直接从海洋中抽取的海水。采用渗入水进行海水淡化可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预处理和处理费用。厦门翔安隧道7 000 t/d渗入水,经过海水淡化处理后每天约产生3 000 t淡水,可以用于隧道附近的生活生产用水。

因此,文章以厦门翔安隧道渗水作为试验水源,提出针对海底隧道渗水的海水淡化处理工艺及其试验装置,用于研究该类水源的回收利用技术。

1 试验设计要求

原水为海底隧道水附近海水,含盐量31 000 mg/L,渗水电导率在23 000 μS/cm~38 000 μS/cm范围间波动,浊度在3 NTU~5 NTU左右,SDI显示仅有夏季检测结果高出平均值,为13.96 NTU,其余均为4.7 NTU~5 NTU之间,渗水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盐含量大部分结果显示稳定,即随季节变化幅度很小。

海底隧道水海水淡化中试试验装置设计规模为50 m3/d,反渗透设计水回收率45%,产品水水质TDS<500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2 工艺设计

中试试验工艺流程为:海水——潜水泵——一级砂滤——二级砂滤——中间水箱——中间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反渗透膜组——产品水——产品水箱——水质调节——产品水泵。

文章主要对海底隧道水海水淡化中取水、预处理和反渗透装置进行设计与说明,其他工艺环节不做介绍。

2.1 取水

考虑到试验情况,采用沉箱取水方式,设置防浪坡对沉箱进行保护,以防海浪对沉箱的破坏。取水经潜水泵直接送至预处理系统,取水量为125 m3/d。

2.2 预处理

预处理采用非氧化性杀菌剂+两级砂滤+还原剂+保安过滤器方式,投加杀菌剂,防止反渗透膜元件长期运行中微生物、细菌等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

通过电动隔膜计量泵将加药水箱当中的杀菌剂投加向管路中的海水,杀菌剂采用10%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原水量的3 mg/kg。经过管道静态混合器的充分混合,进入两级砂滤系统,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及粘胶质颗粒,降低水浊度。原水经过两级砂滤后进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对系统起到缓冲作用。原水中的残余氯对反渗透复合膜有氧化破坏作用,设置投加还原剂可除原水中的余氯,保护反渗透膜免受氧化剂的威胁和损坏,使预处理后的水达到反渗透的进水要求,经过砂滤的原水在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膜之前,先进入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可拦截粒径低至几微米的微粒,确保反渗透膜安全。

2.3 反渗透装置

(1)反渗透膜组。采用大流量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具体性能参数:产水量50 m3/d,脱盐率最低99.7%,最大运行压力8.27 MPa,进水pH值范围3~10,最大进水浊度1.0 NTU,最大进水SDI 155.0,最大进水流量125 m3/d,脱硼率92%。膜组件的排列采用两组平行的两段式排列方式,为两支两芯8040的反渗透膜并联的方式。

(2)高压泵与能量回收一体机。选用带有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高压泵,额定流量2.5 m3/h,额定扬程600 m,电机功率11 kW。一体机是由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和电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同轴连接。能量回收装置是通过高压浓水推动柱塞往复运动,利用斜盘转化为转子的转动机械能,通过联轴器传递到高压泵侧,与电机共同给低压海水加压,实现能量的回收转化[4]。此种能量转换方式使低压海水直接加压至海水淡化系统工作压力,将与能量回收装置匹配的增压泵的压力提升效果耦合到高压泵中,在设备投资成本和管路连接方面,省去一个增压泵装置,设备投资成本上降低50%以上[5]。

3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原水来自于厦门翔安隧道渗水,装置连续运行了3个月,取10 d平均值为监测数据点,并对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3.1 装置运行参数

(1)压力。预处理和反渗透操作压力如图1,在试验过程中,预处理和反渗透的实际运行压力平均值分别为0.43 MPa和3.8 MPa,预处理进出口压力压差最大不超过0.08 MPa,反渗透系统压力与浓水压力压差最大不超过0.10 MPa,所以在整个试验当中反渗透系统运行良好。

图1 预处理和反渗透操作压力

(2)流量与回收率。系统流量与回收率如图2,由图可知,系统进水量变化幅度不大,由最低的95 L/min到最高的97 L/min。反渗透回收率比较稳定,都在44%~45%,和系统的设计值45%基本一致。

图2 系统流量与回收率

3.2 处理水质结果分析

反渗透系统进出水电导率变化、电导率去除率、进出水浊度变化如图3,海水淡化进水电导率在36 840 μS/cm~37 200 μS/cm之间,出水电导率在506 μS/cm~556 μS/cm范围,说明反渗透系统对电导率的去除效率高。海水淡化进水浊度在1.1 NTU~1.2 NTU之间,经过反渗透处理过的水,浊度为均未检出,说明反渗透能够很好的去除悬浮颗粒物质。

图3 反渗透系统进出水电导率变化、电导率去除率、进出水浊度变化

此外,渗水经反渗透系统处理后,水质中含量较高的总含盐量由23 000 mg/L降至208 mg/L,总硬度由4 650 mg/L降至5.6 mg/L,硝酸盐、溴酸盐、氯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砷以及铁、锰、铅、镉等重金属离子均低于检出限,产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3.3 装置性能及能耗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设备主体额定功率为15.35 kW,正常运行功率为9.15 kW,吨水电耗约为4.39 kW·h。50 m3/d海底隧道水设备耗电情况见表1。

表1 50 m3/d海底隧道水设备耗电情况

4 结论

通过对海底隧道渗水进行海水淡化,实现水资源的增源回用,试验显示,装置的运行状况、能耗成本、产水水质等都在理想设计范围内。海底隧道海水经淡化处理后,产品水水质TDS<500 mg/L,产水回收率45%,吨水电耗约为4.39 kW·h,该技术可用于海底隧道渗水资源回收领域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压泵反渗透膜海底隧道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反渗透膜污堵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LNG接收站高压泵并联运行操作点研究
水刺生产线高压泵的选用
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直接喷射的超临界压缩方案
反渗透膜元件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水处理中反渗透膜的运用研究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