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花生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2022-05-18林秀芳陈庆政刘海东吴春玲祁俊程叶万余徐小媛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总成本农家肥化肥

林秀芳,陈庆政,刘海东,吴春玲,祁俊程,叶万余,徐小媛

(广西农业科学院贺州分院,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广西 贺州 542813)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消费品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食用油9.6 kg,其中食用植物油为8.9 kg。我国人口众多,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巨大,目前国内生产总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仅2018 年进口食用植物油就高达629 万t。为保障国内食用植物油安全,需扶持具有优势的油料作物的发展。花生是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油料作物的第二和第一。因此,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对稳定国内油料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收益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国内已有学者对不同省份的花生生产收益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刘张勇[1]对河北省1995—2009 年的花生生产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花生生产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成本与人工费用的提高、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种子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花生单产的变动对花生生产效益的影响最大。 米灿灿等[2]对辽宁省1998—2010 年的花生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发现辽宁省的花生生产成本和收益均是逐年递增的,花生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肥、机械作业和人工的大幅度上涨;花生生产收益增加的主要因素是花生售价的上涨。李文姗[3]对山东省2004—2013 年的花生生产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力正逐年大于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影响力,而花生售价波动是造成收益波动的主要因素。

广西是全国花生主产区之一,花生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广西油料作物之首,但关于近年来广西花生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笔者以2009—2018 年广西花生生产成本与收益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广西花生生产与收益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广西花生种植收益、稳定花生生产提供决策和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2019 年)。

1.2 分析方法

运用Excel 2007 软件对广西花生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总成本和净利润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花生生产成本收益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广西花生与区内部分粮食及经济作物以及不同省份的花生生产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花生种植情况

由图1 可见,广西花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2009—2018 年,种植面积由16.08万hm2增至21.15 万hm2,增长了31.53%,年均增长3.09%;总产量也由39.82 万t 增至62.67 万t,增长了57.38%,年均增长5.17%;单产由2 477 kg/hm2升至2 964 kg/hm2,增长了19.66%,年均增长2.01%。

图1 2009—2018 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总产量与单产

2.2 单位面积花生生产成本分析

如表1 所示,总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其中生产成本又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物质与服务费用又可分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销售费),直接费用主要统计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药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机械作业费和畜力费)、燃料动力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

由表1 可见,2009—2018 年,广西花生生产总成本持续上涨,由671.25 元/667m2涨至1 558.74 元/667m2,增长了132.21%,年均增长9.81%。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虽然在2015、2016 年略有下降,但总体是上升的,由2009 年的263.16 元/667m2升至2018 年的519.39 元/667m2,增长了97.37%,年均增长7.85%;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总成本比重由2009 年的39.20%降至2018 年的33.32%;种子、化肥、农家肥、农药和租赁作业费一直占物质与服务费用的96%左右,可见它们是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租赁作业费增长最快,由51.14 元/667m2升至148.61 元/667m2,增长了190.59%,年均增长12.58%;其次是农药费,由15.68 元/667m2升至31.80 元/667m2,增长了102.81%,年均增长8.17%;化肥费由83.66 元/667m2升至161.24元/667m2,增长了92.73%,年均增长7.56%;种 子 费 由75.95 元/667m2升 于136.63 元/667m2,增长了79.89%,年均增长6.74%;而农家肥费则出现负增长,由26.26 元/667m2降至26.20 元/667m2,下降了0.23%。人工成本连年高涨,且增长迅速,由2009 年 的 286.10 元/667m2升 至2018 年 的864.86元/667m2,增长了202.29%,年均增长达13.08%;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最大且有所上升,由2009 年的42.62.%升至2018 年的55.48%;其中,家庭用工折价一直占人工成本的93%以上,而雇工费用较少,且在2009—2018 年中有一半时间均未产生,说明广西花生生产主要依靠自家劳动力。土地成本也不断攀升,由2009 年 的121.99 元/667m2涨 至2018 年 的174.49元/667m2,增长了43.04%,年均增长4.06%;土地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则有所下降,由2009 年的18.17%降至2008 年的11.19%;其中自营地折租占了土地成本的大部分,可见广西花生种植大部分还是以自家承包地为主。

表1 2009—2018 年广西花生生产成本 (元/667m2)

2.3 单位面积花生生产收益分析

净利润等于总产值与总成本之差。由表2 可见,总产值前期上涨较快,中期有所下降,到后期又恢复上升,由2009 年的826.77 元/667m2升至2018年的1 792.84 元/667m2,增长了116.85%,年均增长8.98%。净利润则起伏较大,由2009 年的155.52元/667m2升至2011 年的618.01 元/667m2的高位后急剧下跌,2014 年跌至72.97 元/667m2,之后开始缓慢上升,2018年回升至234.10元/667m2,年均增长4.65%。成本利润率的变化与同期的净利润相似。

表2 2009—2018 年 广西花生生产收益

2.4 成本与产值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1 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影响花生生产总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人工、土地、种子、化肥、租赁作业、农家肥和农药费,而租赁作业费包括机械作业费和畜力费,它们对总成本增长的贡献率见表3。

由表3 可见,以上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人工成本>机械作业费>化肥费>种子费>土地成本>农药费>畜力费>农家肥费。其中人工成本对总成本的贡献率达到了65.21%,意味着2009—2018 年广西花生成本增长的近2/3 来自于人工成本的上涨,剩余项目贡献率均低于10%;其中,机械作业费贡献率为9.75%,年均增长率达28.45%,说明广西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化肥费贡献率为8.74%,从统计结果来看,化肥折纯用量由2009年 的14.37 kg/667m2增 至2018 年 的24.96 kg/667m2,表明用量的增加是其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农家肥费贡献率为负,说明在花生的生产过程中,农家肥的使用在减少。

表3 广西花生生产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2 产值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文献[2]将副产品产值按主产品售价折合成主产品产量,进行花生总产值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广西花生单位面积总产值2018 年比2009 年增加966.07 元/667m2,增长了116.85%。其中,因产量的变化导致的增加为75.47元/667m2,增长了9.13%;因主产品售价变化导致的增加为890.60 元/667m2,增长了107.72%。由此可见,与2009 年相比,2018 年主产品售价是总产值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量对总产值的变动影响较小。

2.5 广西花生生产经济效益比较

2.5.1 与广西区内主要粮食、经济作物比较由表4可见,从总成本来看,种植花生的总成本高于水稻(取早、晚籼稻平均)和玉米,远低于其他作物;从净利润来看,种植花生的净利润高于水稻、玉米、烤烟和桑蚕茧,但明显低于甘蔗、柑与蔬菜(除露地大白菜外);从成本利润率来看,种植花生的成本利润率低于甘蔗、柑与蔬菜(除露地大白菜外),高于其他作物。可见,粮食作物是低投入负收益;经济作物中,水果与蔬菜是高投入高收益,而桑蚕茧与烤烟则是投入高但亏损也较高。种植花生与种植水稻、玉米的投入相当,但净利润高于后两者,成本利润率与甘蔗相当。以上分析表明,广西花生的生产投入不需要太多,但利润尚可。

表4 广西花生与主要粮食、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

2.5.2 与全国其他花生产区比较由表5 可见,从总成本来看,福建、山东、河北种植花生的总成本排名前三,辽宁的最低;净利润是福建、广东、河南名列前茅,重庆的最少;而成本利润率则是广东、福建、安徽位列前三,重庆最末。可见广东与福建的花生种植效益好于其他花生产区。而广西在总成本、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中分别位居第4、第6 和第7 位,表明广西的花生种植效益处于中等水平。

表5 广西与全国其他花生产区成本收益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广西花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虽然连年增加,但增长缓慢,且单产多年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 年单产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85%。花生生产成本逐年递增,且增速快于总产值与净收益,其中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是主要原因,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也促使生产成本上升。而花生产值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花生售价的上涨,但售价由市场决定,不受控制。故要提高广西花生种植效益,需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3.1 选用优良品种

提高产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种植优良新品种[4]。选用优质、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的花生优良品种,同时配以相应的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配套,提高产量。加强对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淘汰种植多年的老旧退化品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育种单位应根据市场需求选育各类专用型花生新品种。

3.2 加快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影响广西花生生产成本的最大因素是人工成本。要降低人工成本,就需要提高花生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虽然2009—2018年机械作业费年均增速最快,但机械化水平仍较低。2019 年全国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3%,而广西未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5],可见广西花生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广西属丘陵地带,花生种植地块小而散,多在山坡地等种植,地块不平,机械化种植推广难度大;收获、摘果等环节仍是机械化的“盲区”[5-6]。可根据广西花生耕作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小农生产、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北方花生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较成熟,可引进、改进、推广适用的高效新机具新技术[4-5]。

3.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广西花生种植过程中农家肥用量逐渐减少,化肥用量却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依赖化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肥料的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土壤酸化板结等环境问题,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7]。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可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节本增效。同时,应加大花生专用肥的研发、推广力度,提高花生产量与品质[8-9]。

3.4 研究新栽培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探索和研究新的栽培模式,以增加种植收益。例如:花生—水稻水旱轮作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氮肥用量,减少花生病害,节约成本[10];单粒精播能减少种子用量,节本增产[11-12];甘蔗、木薯、果园等间套种花生[13-15]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对这些新栽培模式加以推广,可以增加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猜你喜欢

总成本农家肥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如何发酵农家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