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34在肾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2-05-17彭云鹏黄小雨陈仁富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肾癌引物病理

熊 壮 彭云鹏 陈 坦 黄小雨 徐 鑫 陈仁富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1]。局部肾癌行肾部分切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依然有30%~40%的转移和复发率[2]。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会影响到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改变,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3]。白细胞介素34(IL-34)是新发现的一种白细胞介素因子,能够激活和调节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4,5]。大量研究已表明,IL-34在胃癌、结直肠癌、骨肉瘤、肺癌等癌症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异常,并与肿瘤的进展及转移有关[6,7]。本研究旨在探究IL-34在肾癌中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肾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6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血液标本、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平均年龄57.37±10.02岁。另取同期笔者医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3.39±11.95岁。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为肾癌;②均为初始治疗;③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者;②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存在高血压、冠心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合并其他肾脏器质性疾病者。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34水平:使用人IL-34 ELISA试剂盒(美国ProteinTech Group)说明书操作来测定IL-34浓度。标本在室温下解冻,再次离心。设置标准孔(8个)和样品孔,每个孔加100μl待测标准品或样品,在37℃孵育2h后,丢弃液体并甩干,向每个孔中加入抗生物素抗体100μl 在37℃孵育箱内孵育50min,洗3次,甩干,加入100μl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孵育1h。弃液体,将其甩干,板洗5次,并向每个孔中添加90μl的底物溶液37℃孵育20min,然后加入50μl终止溶液终止反应,在450nm处检测每个孔的吸光度(A),并自动转换为浓度值。

3.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Trizol法提取肾癌及癌旁组织RNA,并将总RNA反转录为cDNA,并用qPCR测定肾癌及癌旁组织中IL-34mRNA表达水平。引物序列:IL-34上游引物:5′-TTGACGCAGAATGAGGAGTG-3′,下游引物:5′-CCCTCGTAAGGCACACTGAT-3′; GAPDH上游引物:5′-CAGGAGGCATTGCTGATGAT-3′, 下游引物:5′-GAAGGCTGGGGC TCATTT-3′。

结 果

1.两组血清IL-34水平比较:肾癌患者血清中IL-34为174.22±49.34pg/ml,健康对照组为101.73±36.2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9,P<0.001),详见图1。

图1 肾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中IL-34的表达水平

2.肾癌患者血清中IL-34的表达水平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不同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级、及肿瘤直径患者的IL-3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癌患者血清IL-34水平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IL-34 表达量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3.肾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34表达:比较48例肾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IL-34表达水平,发现术后患者血清IL-34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7,P<0.001),详见图2。

图2 肾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IL-34的表达水平

4.肾癌组织中IL-34mRNA水平:不同病理分期肾癌组织中IL-34mRNA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图3。

图3 不同病理分期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34mRNA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P<0.001

5.IL-34对肾癌预测价值分析: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34预测诊断肾癌的最佳截点为136.35pg/ml时,预测诊断肾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 CI: 0.832~0.946,P<0.001),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85.2%,详见图4。

图4 ROC 曲线结果

讨 论

Lin等[8]在2008年发现了IL-34,该因子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心脏、脑、肝脏、肾脏、脾脏、肺、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中。研究表明IL-3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异常表达与骨肉瘤、肺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9~11]。在癌症微环境中,IL-34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以及巨噬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运输,进而发挥促癌作用[12~14]。此外,在肝细胞癌中,研究发现IL-34可以通过刺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化而发挥促癌作用,导致肿瘤的转移[15,16]。然而,IL-34在泌尿系统相关肿瘤如肾癌中的报道国内外尚无,因此进一步明确IL-34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特征的关系对于提高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既往研究表明,肾癌的分期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IL-34在肾癌患者血清中及肾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联系,但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关系密切,提示IL-34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癌患者的预后情况[17]。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绘制ROC曲线进一步分析了IL-34对肾癌的预测价值,同样也证实血清IL-34预测诊断肾癌的最佳截点为136.35pg/ml,其曲线下面积为0.889,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85.2%,对肾癌具有很好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度。本研究还对肾癌组织中IL-34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分期的肾癌患者肾癌组织中IL-34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且分期越高增高越明显,更加提示IL-34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研究发现IL-34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聚集和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18,19]。因此推测异常表达的IL-34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周围的免疫细胞功能来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

另外,研究表明IL-34和IL-34受体在缺血刺激的人炎症肾脏中上调, IL-34在移植肾中还可能介导排斥和其他形式的肾损伤[9,20]。因此,无论是在肾癌还是在肾损伤、肾移植中,IL-34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本研究结果,早期术前检测肾细胞癌患者血清IL-34的表达水平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没有对肾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IL-34与患者生存死亡关系,且IL-34在肾癌中具体通过何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也亟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IL-34在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和组织中均明显升高,血清中IL-34的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术后患者血清IL-34水平低于术前,提示IL-34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肾癌引物病理
甜菜全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马铃薯SSR引物的开发、特征分析及在彩色马铃薯材料中的扩增研究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