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花涝特色文旅小镇设计创新模式研究

2022-05-16向颖王小月高华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

向颖 王小月 高华

摘要:千年古镇黄花涝位于武汉市近郊黄陂区,该地区具备特色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由于岁月洗礼以及黄花涝旅游资源开发缓慢等原因造成鲜有人知的局面。因此本文调研黄花涝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对黄花涝文旅小镇提出“历史+生态”的创新模式规划,并给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黄花涝;文旅小镇;创新模式

文旅,全称文化旅游。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目前文旅小镇大多呈现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在原有古村镇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二是以当地的核心景区为基础,带动周边村镇的旅游开发;三是以文旅地产为主要形式,人为“造镇”。湖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著名旅游景点较多,武汉市黄陂区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历史上著名的木兰将军为黄陂人,黄欢涝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千年古镇与自然风貌有别于其他旅游资源,因此,结合黄花涝古镇特色优势拟将古镇打造为在原有古村镇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一、黄花涝文旅小镇概述

黄花涝地处汉口近郊,其所在盘龙城地区具有3500年悠久历史,早期受到商代盘龙城文化影响的黄花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盛,历经了从军事重镇、水路要津到商业重镇、城郊渔村的历史,旧时,黄花涝像汉口一样富庶繁华,热闹非凡,“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改革开发后黄花涝逐渐从旧时的水上商业重镇转变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1、历史文化遗存

黄花涝历史文化遗迹与景观众多,主要有战国古石坡、古渡口、明代古石街、三国古墓、郭王庙、清代亚元居及十来处古民居。其中,既有已被毁掉只剩地名的崇道堂和尚有遗址的王氏宗祠、亚元居,也有毁后恢复重建的杨正古铁佛寺,还有至今尚在发挥生产生活功能的古石坡、古石街和古渡口。

2、民俗文化遗存

黄花涝节日民俗既有与全国其他地方相一致的,也不乏颇具地域风情的民俗。黄花涝极重元宵节,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春节,元宵节被称为“灯节”,玩的是虾子灯,有时还会舞狮子、踩莲船、踩高跷,很多武汉城市居民也会在元宵节专程来黄花涝观灯。位于府河之滨的黄花涝,得水独厚,端午节划龙舟民俗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相传明初洪武年间,一年发大水,有白龙驮铁佛到黄花涝河岸上,于是建铁佛寺,此后年年端午上铁佛寺祭龙后划龙舟,相沿成习,明清时期尤盛,民国时期亦年年举办。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黄花涝乡民中非常盛行的一种民间信仰习俗,明清时期即有放河灯的记载,用以传递哀思、祈愿、思情、安魂等情感。“放河灯”的习俗被列入黄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3、自然生态资源

黄花涝古镇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以西府河湿地地带,西邻东西湖区,北邻孝感,三面环水,涝口湖(俗称马家湖)、蓦家湖、任凯湖相拥围绕,府河从古镇门前流淌。历史上府河里百舸争流,打渔船、商船在渡口一字摆开,成千上万斤的鱼由此销往周边乡镇和汉口城区。由于古镇紧临府河,春季水位低时,府河河滩黄花遍地,到了夏季水涨,河湖相连,汪洋一片,遍地黄花遭渍涝,因此地十年九涝和黄花满地的景色,得名"黄花涝"。在已遗失的《黄花涝志》中,曾有“石也、寺也、花也经久不衰,渔业、船业、商业百家兴盛”的记载。

二、黄花涝文旅小镇创新模式规划

1、黄花涝文旅小镇旅游SWOT分析

前文叙述的黄花涝古镇所具备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内部资源特色,结合上述调研结果,将黄花涝文旅小镇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优势和缺陷分析,了解花涝古镇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为黄花涝文旅小镇创新模式进行合理规划。

S:(1)黄花涝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离武汉中心城区的距离不到30公里,驱车前往整个路程不到1小时,适宜武汉市周边居民周末短途旅行。三面环水地理位置独具一格,与府河湿地毗邻,自然环境资源与湖北省同类古镇相比有一定区位优势。(2)历史文化较多,如古石坡台上巨大白色飞来石相传与大禹治水有关,“仙女巷”地名来自于七仙女的传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也曾到黄花涝做学徒(3)历史建筑有一定保留,如古石坡、古渡口、古民居、杨正古铁佛寺、天主教堂等。(4)民俗文化早期受到商代盘龙城文化辐射,再历经时代变迁,黄花涝地区传承了家祭、家风、家教、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等礼俗。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节日形成约定俗成的民俗娱乐活动。(5)传统美食虾鲊、黄陂三鲜在湖北省百姓心目中有一定知名度,暂时没有知名品牌出现,有利用于黄花涝地区形成区域美食品牌形象。

W:古镇历史建筑損毁严重,后续古建筑修缮工作难度较大。古建筑与古镇居民自建房屋交错,古镇整体风貌不统一,在现有居民不搬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改建,存在难度。黄陂区旅游景点较多,在2017年获得资金投入黄花涝旅游资源开发,但建设进度缓慢。文创旅游商品尚无,媒体宣传力度较弱,黄花涝“千年古镇”的旅游品牌效应没有建立,且现有“千年古镇”的定位模糊,无法在游客心目中形成具体的品牌印象。餐饮选择品种较少,无住宿可选,会减少湖北省外游客到此游玩的意愿。现有的交通主要以自驾游的方式,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府河是血吸虫预防疫区,游客不能直接接触水源。

O:武汉市周边历史古镇较少,黄花涝古镇是目前到武汉市中心城区直线距离最近的古镇。黄陂地区旅游资源集中,可以形成联动效应。市民热爱出游,对乡间旅行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以水乡古镇为卖点的周末短途旅游目的地尚无。府河湿地(黄陂段)在古镇对岸,可以进行整体环境设计。

T:武汉市黄陂大余湾同样以古镇为卖点,大余湾古镇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徽派古建筑相对集中保存完整。东西湖区柏泉古镇离武汉市区较近,此外武汉市周边还有一些私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

2、文旅小镇创新模式定位

基于前文对黄花涝小镇的分析,古镇在历史文化价值、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上优势明显,与湖北省同类古镇相比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离武汉城区近,历史文化久远,位于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黄陂区,属于盘龙城文化辐射区域。黄花涝古镇民风淳朴,乡村民俗特色有保留,美食黄陂三鲜、虾鲊远近驰名,再加上对岸府河湿地黄花遍地,水资源丰富。黄花涝小镇在特色定位上要区别与黄陂大余湾徽派古镇,同时也要避免走柏泉古镇仿古不古,特色不明的老路,深入挖掘黄花涝小镇的特色资源。

就目前的思路而言,将黄花涝小镇定位为历史文化型水镇+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历史+生态”相结合的创新定位模式符合黄花涝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及自然资源的两方优势,与同类古镇形成差异化定位,向游客传播生态水乡古镇的核心价值,以短途旅行,释放压力,舒缓身心的生态水乡古镇游为其卖点吸引周边省市游人。

3、文旅小镇创新模式设计

(1)文旅小镇活动设计

黄花涝文旅小镇的民俗文化多彩、生态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皆可策划特色游玩活动吸引往来游客。如开展迎春节闹元宵活动,将黄花涝地区特有的庆祝农历新年、舞龙舞狮闹元宵活动在小镇举行。春季三、四月份“遍地黄花”的自然景色进行重点宣传,吸引游人到黄花涝古镇踏青、赏花、野营、垂钓。夏季水镇承袭几百年的端午划龙舟竞技活动扩大黄花涝小镇的知名度。夏季夜晚放河灯寄哀思传珍爱活动适合夜宿游客。秋季10月左右迁徙候鸟会在途中落脚府河湿地觅食,可以开展秋季观鸟赏秋色、游古镇等活动。此外黄花涝特色文旅小镇也可结合近几年大众对汉服、将华夏华的礼仪文明、汉服文化与传统小镇相结合,打造中部地区的汉服文化小镇。

(2)文旅小镇文创设计

黄花涝特色文旅小镇文创视觉产品的开发可以提升该区域文化影响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围绕黄花涝地区的民俗文化、自然资源、当地传统饮食、工匠技艺等进行个性化艺术加工,同时文旅小镇文创设计符合旅游人群定位,面向儿童、亲子、青年人群,产品开发兼具实用性特点。前期对黄花涝特色文旅小镇的定位为的水乡古镇,在视觉开发系统中强调此视觉元素,让游客形成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清晰概念,这些视觉形象展现中可以从古镇、水乡、黄花等元素中提取视觉元素强调其旅游资源特色。在文创设计产品的开发中要突出时尚性、实用性、区域性等特点,形成小镇特有的产品模式。另外借助黄花涝隶属黄陂区大旅游资源体系合力开发共性产品,整合黄陂区域旅游资源,借力发展黄花涝特色文旅小镇。

三、黄花涝文旅小镇发展建议

1、古镇建筑修复

黄花涝古镇名居建筑历经漫长岁月洗礼,存在坍塌的可能性,在开发黄花涝文旅小镇中要注意保护和修缮名居建筑,在原址上复原损毁建筑,尽可能恢复旧时古貌,不要对建筑外观做大的改变,原址复原,加入一些现代统一的元素即可。同时还需要对小镇公共设施、后期修建的民房加入统一的现代元素,使之与整体古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与天然景观相呼应,达到特色文旅小镇的模式。

2、配套设施修建

在保留当地原生态建筑的基础上,开发民宿特色类酒店、露营酒店,与古镇风格相协调,同时与原生态自然资源相结合,春秋两季府河露营符合现代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尽管黄花涝距离武汉市中心只需1小时车程,但目前尚无共同交通相配套,不便于市民来此旅游。可以考虑增加旅游专线,或与黄陂区旅游景区形成微循环旅游大巴,方便游客在各景点游玩,有助于黄陂区旅游资源的形成聯动效应。此外一些基础设施也需要投入,如便利店、餐饮店、公厕、休憩长椅等设施。

3、加大宣传力度

黄花涝古镇缺乏媒体宣传,从前期的调研来看,知晓古镇的市民极少,仅在黄陂区的少数当地民众对此地有了解。因此一方面可以借助自媒体,如抖音、微博、微信等线上媒体进行黄花涝旅游古镇的宣传,增加知名度吸引客流量。还可以与湖北省内外的知名自媒体合作,利用微博大V、公众号、短视频等进行热点宣传。入住小镇拍摄宣传片,让顾客可以切身体会到发展以后的特色文旅小镇,让人们在周末有个休闲的去处。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旅游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完善黄花涝特色文旅小镇的宣传工作,让民众知晓。

参考文献

[1] 陶维兵,万里故园心:黄花涝古镇民俗文化调查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8.

[2]Salam, Febby, Rahmat Ingkadijaya, and Hengky Hermantoro. "Strategies to Develop Sawahlunto Old City in West Sumatera as Tourism Destination." TRJ Tourism Research Journal 2.2 (2018): 78-93.

[3] 孟繁洲. 新农村建设中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D].武汉纺织大学,2017.

[4]霍晓卫. 遗产地旅游如何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N]. 中国文化报,2021-01-16(003).

作者简介:向颖(1982.1—),女,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专业:广告学,研究方向:新媒体广告.

基金项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2020年度基金项目《黄陂黄花涝古镇文旅产品设计与研究》.类别:一般项目.项目编号:FY-2020-07.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谈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