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

2022-05-16林红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应急能力建设

林红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深入,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离开科学、精准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和科学管理决策的制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引言

生态兴,文明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要直面问题、精准施策。近年来,海南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针对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农村生活配套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规划与建设。一系列关系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辩证法。

1现阶段我国基层生态环境应急工作面临的困境

1.1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基层生态环境应急工作的落实,需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先导,以确保管理人员迅速地解决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类问题,从而有效消除环境风险,提高区域环境应急能力。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未形成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处置跨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的过程中,由于不具备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和预警机制,致使区域间的信息互动性较差,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不良迹象,只能在生态环境事件扩散至一定范围时才得以被重视,但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

1.2环境应急管理的法制不完善

我国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较短,与之相配套的法制建设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如今的实际工作所需。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当前环境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的缺失主要集中在风险预警、环境损害评估、生态及经济赔偿这几个方面,具体体现为法律条文不具备强烈的针对性,且管理较差的现象比较突出。如山西某一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煤焦油泄漏事件。对此,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的要求是:企业要尽早完成筑坝工程,以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正确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污染,但水利部门却认为在河道边开展修筑等建设行为与《防洪法》中的要求严重不符。由此可见,若不能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必然会面临极大的阻力,导致很多的突发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

1.3少数人员思想认识出现偏颇

①重技术轻政治理论学习。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片面地认为,监测技术不断更新,新标准、新方法、新项目的学习都要与时俱进,没有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恰恰相反,政治理论,是我们工作的指南针和方向标,是工作的重中之重;②把党建与业务割裂开来,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德与才都不可或缺,但德要放首位;③擔当作为不够。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有些人员不同程度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等问题。

2提高我国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2.1加大环境风险排查和防范力度

在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应秉持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主要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识别隐藏的环境风险,由此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这方面,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应对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实施动态化管理,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展开对区域生态的调查,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其二,应及时确定重点需要防范的区域、流域,全面地掌握敏感环境的实时变化,避免环境污染再度恶化;其三,要用全视角分析国内外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做好相关的资料采集和整理工作,从中总结出更适用于我国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的措施及方法,结合区域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从而提升区域的环境应急能力。在此期间,需要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信息、环境监测数据、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等进行详细地研究,确保能从中了解到突发环境问题是否具备季节性、区域性等的特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2夯实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基础

想要提高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必须要把基础打牢。其一,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期间要根据频发的、造成恶劣影响较大的事件类型,确定所需物资的种类及数量,为相关部门处置突发环境问题提供坚实的后备支持;其二,要快速组建起高水平的应急管理队伍,成立专家团队,以便实现各类突发事件的科学应对,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应急管理队伍中应包括专业的事件调查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监测小组、应急救援队、紧急防控队伍等等,确保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项工作事务。而专家团队则需要负责整个应急工作的指挥和指导,为应急管理活动的实施提供更多专业上的帮助,保证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据可依;其三,应建立基于环境应急管理的技术保障体系,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以更科学先进的方式加快问题的处置。一方面需要编制专业性强的应急操作指南,明确重点管控的区域,设置科学详尽的突发环境问题处置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计算机系统作为技术支持,实施对环境应急工作的动态化调控,以尽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结束语

想要提高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应详细了解到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不断总结当下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加强环境风险排查等途径来控制突发环境问题,进一步保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J].现代矿业,2021,37(1):226.

[2]张静.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3]杨海霞.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的日常准备工作[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3):71-73.

猜你喜欢

应急能力建设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改进刍议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陕南农村社区应对人为森林火灾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石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估研究
专项验收取消后如何推进码头防污应急能力建设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