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武帝其人其事

2022-05-16于跃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梁武帝儒学文学

摘要:梁武帝是南朝时期梁朝的君主,在其统治时期,他积极兴办学校,施行经学策试制度,编制五礼,魏晋以来日渐式微的儒学得到了振兴;他推动文学的发展,使文学达到了南朝鼎盛时期,梁武帝个人也极富才学,对其评价对于理解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和学术转向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梁武帝本人的生平经历也极富争议,“急于黎庶,缓于权贵”,佞佛王国,在侯景之乱中的政治失误致使自己落得被囚禁饿死的下场。不得不说梁武帝的一生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关键词:梁武帝;儒学;文学;佞佛

一、生平

梁武帝萧衍(464~549),字叔达,小名练儿,是南朝时期梁朝的皇帝。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出生于京城建康南郊秣陵县,来自武进萧氏家族。武进萧氏凭着外戚与军功在刘宋时期改变了家族地位低微的处境,晋升为高门士族,梁武帝萧衍就是在这样的家族中出生的。他年少过人,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1。他起家巴陵王中郎法曹行参军,不久之后又迁为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王俭十分器重萧衍,对庐江何宪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2。随后,他与沈约、谢朓、范云等并成为“竟陵八友”。梁武帝早期接受的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这也成为他早期统治思想的主流,在天监末期他在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佛的转变,在他的统治期间,四次舍身侍佛,后代的很多史学家都将萧梁的灭亡归咎于梁武帝佞佛这件事上。梁武帝除了在统治晚期佞佛以外,在他的统治生涯中,在文学,儒学,佛儒融合以及文教的振兴等方面都有过很大的贡献。

二、推动儒学复兴

(一)积极兴办学校

在天监七年,梁武帝曾发布诏令强调要重视教育。他非常注重对于皇族子孙的儒学教育,建立了五经学馆和国子学。《梁书》记载,梁武帝于天监九年三月幸国子学,下诏曰:“王子从学,著自礼经,贵游咸在,实惟前诰……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可令入学。” 同年十二月,梁武帝又幸国子学,“策试胄子,赐训授之司各有差” 。梁武帝子孙多具有良好的经学修养,或讲经,或著述,或兴学传教,皆有学术文化之建树,如原太子萧统就写了著名的《文选》。除了国子学之外,梁武帝还下令设置了其他学社,如“仪贤馆”,是一个具有学术交流性质的场所;对于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建立,梁武帝也十分的重视。他广立州县治学并且派遣何子朗、孔寿等6人于东山受学,对于梁武帝“州郡立学”的目的,吕思勉先生提出:“郡县之学,留意者寡……南朝惟梁武帝尝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此外无闻焉。”

(二)经学取士制度

除了广立学馆之外,梁武帝还下诏实行经学取士制度。天监八年五月下令:“学以从政,殷勤往哲,禄在其中,抑亦前事……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门后品,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梁武帝以经学取士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是作为提倡儒学的制度保障,其次,以儒术学业作为取士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当时的门第观念,使寒门子弟在入学和试吏以进入仕途方面获得了一定的保障,可谓科举之先驱。

(三)制定五礼

梁武帝复兴儒学的另一项措施就是制礼作乐。早在齐武帝时期,五礼的编撰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戰乱,文稿荡然无存。梁武帝继位之初,就开始着手编撰五礼,他以明山宾掌吉礼,严植之掌凶礼,贺玚掌宾礼,陆琏掌军礼,司马褧掌嘉礼,尚书左丞何佟之总其事。何佟之亡故后,伏暅接替他的工作。由于礼仪深广、记载残缺,需要集思广益,梁武帝又令丹阳尹沈约、太常卿张充和徐勉共同参与其事,不久又钦点徐勉总其事。后来,中书侍郎周舍和庾于陵也奉旨参与其事。对于诸臣僚不能决断的问题,一一由梁武帝本人决断。五礼的编撰历史22年才完成,皮锡瑞指出: “北朝诸君,惟魏孝文、周武帝能一变旧风,尊崇儒术。考其实效,亦未必优于萧梁。” 这项巨大的工程极大的推动了儒学的复兴和发展。

魏晋以来,玄学兴起,儒学日渐式微,是由于梁武帝的推崇,儒学才得以在梁朝实现了复兴,在整个魏晋南朝时期儒学都未有如梁武帝统治时期之兴盛,梁武帝对推动儒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维护了不绝如线的中华文明。

三、促进文学繁荣

梁武帝是一位文学才华超群的皇帝,他不仅精通儒学,推动了南朝儒学的发展,而且在文学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梁武帝早在齐永明年间便与沈约、谢朓、范云等人并成为“竟陵八友”,在萧梁建立以后,他也并未间断过写诗作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时人刘勰曾称赞说:梁武帝登基以来,“文思广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 经典礼章,跨周轹汉,唐虞之文,其鼎盛乎。”萧梁时期,文学能够发展如此繁荣,与梁武帝的喜好与倡导是密不可分。梁武帝给后世留下了非常繁盛的作品,据《隋书》记载,梁武帝的“别集”类文集有四种:《梁武帝集》二十六卷;《梁武帝诗赋集》二十卷;《梁武帝杂文集》九卷;《净业赋》三卷。“总集类”文集有四种:《历代赋》十卷;《围棋赋》一卷;《连珠》一卷;《制旨连珠》十卷。

此外,梁武帝十分重视保存、整理和编纂古籍。齐末,大量的典籍都毁于战火,梁武帝一上台便颁布诏令,命人搜寻各种典籍,搜集到的各种典籍多达书万卷,仅文德殿就保存了两万余卷,这还不算华林园的佛教典籍。梁武帝还在文德殿设置学士省,征召有才学的人入直文德殿整理、校订典籍。太子洗马到沆、刘峻与学士贺踪等人都被派去从事这项工作。为了更好地保存典籍,梁武帝还专门派人抄写副本,他还敕令刘勰与慧震沙门在定林寺撰写经论。梁武帝十分注重史学著作的整理编纂,他任命袁峻改编《史记》《汉书》,吴均撰写《通史》,始于三皇,止于萧梁,他还亲自为其写序和赞。除此之外,梁武帝也经常褒奖那些善作词赋,才思敏捷的人才,有很多文采出众的文人都因此而得到了赏赐,甚至是直接被授予了官职,杨恩玉称提出“唐朝进士科以诗赋取士,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梁武帝依据诗赋选拔官员或晋升官职。”

后世的史学家对于梁武帝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就梁武帝而言他在文化领域兴趣广泛,成就可观,‘才美’可当,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人能跟他比肩而立。” 可见,梁武帝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对于文化的传承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四、佞佛

佞佛是梁武帝一生中最富有争议的一件事。梁武帝在晚年发生了“由儒入佛”的学术转向。梁武帝“由儒入佛”后,就开始大量建造佛寺,据《建康实录》中记载,梁初新建的佛寺有大约20余座,梁末,建康城的佛寺已经达到了700多所,占梁境内佛寺总数的四分之一,梁朝时期佛像建造是盛况空前,但是也是耗资巨大的,对于梁朝的社会产生了深重的影响。梁武帝佞佛不但表现在广建佛寺上,他还多次以身侍佛,他分别于527年,529年,547年和548年四次舍身侍佛,朝廷官员不得不耗费大笔银两才得以赎回“皇帝菩萨”,据记载,仅赎金就高达四亿万之巨,梁武帝也会去同泰寺和华林园讲经说法,排场极大。对于梁武帝晚年佞佛,多数意见都认为其佞佛是导致梁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国历朝历代专好某一宗派的皇帝也不只梁武帝一个,例如武则天也一样崇尚佛教,也广造佛寺,但是却没有导致亡国,可见,我们并不能把梁王朝灭亡的原因专咎于梁武帝的佞佛。正如赵以武先生所说:“佞佛与亡国均是事实,但二者之间未必就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虽然梁武帝佞佛这件事的确削弱了梁王朝后期的国力,佞佛这件事的确有错,但是,不能将亡国之罪完全归咎于佞佛上。

五、统治政绩

梁武帝的统治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政治清明,后期消极待政,对于梁武帝的政绩评价要分开来看。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梁武帝在夺得统治地位以后励精图治,振作有为,保证了社会的稳定。首先,梁武帝淡化士庶分界。东晋时期是典型的门阀政治时代,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特权,可以与皇室比肩,宋齐以来,虽然门阀政治有所衰落,但是仍然百死不僵。到了梁武帝统治的萧梁时期,梁武帝推行了一系列制度,抑制门阀士族的势力,提高庶族地主的地位。梁武帝将高门士族作为政治上的摆设,让他们担任闲职,对于有能力的庶族地主,则让他们掌握政府的实权部门,这样做就架空了高门士族,对于门阀制度具有削弱的作用。此外,梁武帝颁布了官班制,士族子弟从流内十八班起家,对于有才学的寒庶阶层,则让他们从流外七班起家,一般庶民从士兵或胥吏做起,依靠吏绩、军功或年资从三品勋位或蕴位起家。寒庶阶层和庶民可以凭借着个人能力从流外七班和三品勋位或蕴位上升到流内十八班,这就为庶族子弟提供了上升的阶梯,有利于打破士族门阀制度。再次,为了打破士族垄断教育的状况,梁武帝设置了五馆,专门收揽寒门才俊。梁武帝制定的这些政策体现了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有利于打破士庶之界,抑制门阀士族的势力。

梁武帝在即位后也十分注重倡俭慎刑。他颁布了大量的公文,意在抨击齐末种种弊政,声称拨乱反正、移风易俗的决心。他还称要率先海内,以身作则,“请自孤起”。作为一个帝王,梁武帝也的确做到了,他在位期间十分注重节俭,据《梁书》记载,梁武帝“日止一食,膳无鲜腴,唯豆羹糧食而已。”“一冠三载,一被二年。常克俭于身。” 对梁武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梁武帝后期的统治中的确存在很多的弊政。他优容皇室,“急于黎庶,缓于权贵”。例如,对待萧宏,他明知萧宏聚敛钱财,但他仍然选择纵容,即使是萧宏派人刺杀梁武帝,他也并没有惩罚萧宏,反而晋升萧宏的官职,这在历朝历代也是绝无仅有的。梁武帝在统治后期还宠信奸佞,朱异后来掌机要,以权谋私,胡作妄为,侯景之乱时就是以“清君侧”为借口举兵向阙的。侯景之乱后,梁王朝就在难维持统治,最终走向灭亡,可以说,梁武帝宠信奸佞就是导致侯景之乱的原因之一。

六、梁武帝的功过得失

梁武帝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君主,梁武帝的评价对于了解南朝时期的历史具有很大的意义。梁武帝生逢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南朝,出生时家族已位高门,他敏而好学,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年长,以边镇之力起义,并取得了成功,开创了萧梁王朝。在梁武帝统治期间,他十分重视儒学,“崇学校,定雅乐,斥封禅,修五礼,六经之教,蔚然兴焉,虽疵而未醇,华而未实,固东汉以下未有之盛也。” ,他以经取士,任人唯才,推动了儒学的复兴,削弱了门阀士族制度。在文学方面,他喜好文学,常与才子文人一起吟诗作赋,对于篇什优秀的文人给予加官进爵的赏赐,极大的促进了萧梁文学的繁荣。梁代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全盛时期,萧梁文学的繁荣与梁武帝的喜好、奖掖是密不可分的。在佛教方面,梁武帝晚年佞佛,的确对于梁朝最后的衰败有很大的影响,但不能将梁朝灭亡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梁武帝佞佛,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梁武帝佞佛的确对儒释道“三教合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国家治理方面,在梁武帝统治的早期,梁武帝在政治上也算是有所作为,他倡俭慎刑,革除积弊,提拔庶族地主,维护皇权的统治,对于梁朝前期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虽然晚年宠信奸佞,在侯景的问题上出现很大失误,最终导致身死国亡,但毕竟在梁武帝统治期间社会还算安定,并且他的统治延续了近五十年,不能完全否定梁武帝的统治。

总体上来说,梁武帝的确在政治上出现很大失误,但是,他在儒学复兴,文化繁荣,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统治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对于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作者简介:于跃,(1994.4.30--),女,汉族,籍贯辽宁省铁岭市,浙江省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生

注释:

[1]姚思谦,《梁书·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2.

[2]姚思谦,《梁书·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2.

猜你喜欢

梁武帝儒学文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汉语四声
梁武帝:就要逼你造反
文学小说
梁武帝出家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梁武帝:兴了佛教,丢了王朝
文学
谈儒学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