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表嘀嗒

2022-05-16国晔

国企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飞轮制表机芯

国晔

它一度代表着我国手表的最高技术水平,引领中国手表走向世界。

曾经的北京牌手表,承载了太多情怀与回忆。

表盘上,指针嘀嗒,记录着整个行业的起伏兴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手表制造可不是一件小事,它甚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尖端工业制造水平。当年,陈云同志就曾专门作出批示“要对手表的发展做长远规划,要大力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6月,北京手表厂诞生了。

瑞士标准,成就中国“名片”

世界的制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但我国制表业真正发展起来只有60多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人戴的手表还都是“进口货”——整只进口或重要零部件进口。北京牌手表的问世,可以说结束了我国手表行业依赖进口的历史。

1960年,北京手表厂定址于昌平。走近这幢拥有60多年历史、占地12300平方米的红砖“苏式”建筑,楼门正上方“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仍然醒目,右下角便是北京手表厂的“天安门”标志。

“当时,无厂房、无设备、无资金,只有厂长带着其他地方抽调来的21名干部和工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位老职工回忆起建厂之初的艰难,感慨不已。

凭借过往生产闹钟的经验,经过工人们三个多月的反复琢磨,第一批17只手表终于生产出来了。

这批手表被定为一型表,并注册了“北京牌”商标。1961年,北京手表厂共生产了3726只一型表。同年,被厂里派到上海学习的技术骨干,带回了先进的制表技术,北京手表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63年10月16日,北京手表厂建厂的主要筹划者、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到北表视察,对北表生产的手表走时准确表示赞赏,并作出重要指示:“全部按瑞士标准,要向高标准看齐……不达到瑞士标准不许出厂。”

高标准就意味着高品质,之后几年,手表厂又连续推出了三个型号的新产品,广受人们的喜爱。1966年,北京手表厂开始生产BS-5五型表。这一款表在机芯设计上,将二型表的上夹板和中夹板合二为一;同时,摆频由18000H提高到21600H。五型表累计生产了150万只,极大地填补了市场空缺,对我国手表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很快,北京牌手表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还成为一张国家“名片”。

1970年,在北京手表厂成功研制的统一机芯,让年轻的手表工业迅速发展壮大。当年3月,原轻工业部组织16个钟表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集中在北京手表厂成立联合设计组,攻关统一机芯。在总结我国手表十几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联合设计组对国外各种手表机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经过机芯设计、样机试制、批量试制和图纸定型几个阶段,统一机芯在北表“问世”,后被命名为“SZ1型”。这款机芯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走时精度每昼夜误差在正负30秒之内。

1972年,SZ1型机芯正式向全国推广。这种机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个性美,但在当时大大推动了我国手表行业的发展。

到了1975年前后,全国大小手表厂绝大多数都采用了统一机芯。我国手表产销量也是一路攀升,从1967年的134.4万只增加到1982年的3301万只。到了20世纪80年代,统一机芯的手表产量超过全国手表总产量的80%以上。从此,手表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高光时刻,中华的陀飞轮

统一机芯的问世,开启了中国手表工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当时,全国各地,无论哪个地方建手表厂,只要从北京手表厂拿一套图纸、一套工装设备,就能立马开工生产。

整体产能较为稳定时,装载“统机薄型机芯”的中国手表开始大量出口亚非拉。为了出口,北京牌手表的天安门标示也改为“双菱”品牌标识。

双菱手表从1974年起,连续生产11年,共生产了1065万只。

1975年后北表开始生产子品牌手表,比如长城、双城、燕山等。其中双菱的产量最高,知名度在当时也比较高,在海外市场上双菱被翻译成“Double Rhomb”,这些表在亚非拉很受欢迎,1978-1979年间更出口到了英国。后来,“双菱”牌腕表还为中、美、苏三国联合登山队精准计时,伴随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然而20世纪80年代,“电子表”“石英表”开始冲击传统制表业。这种手表物美价廉,样式美观,使得造价昂贵的“机芯”手表日渐式微。由于经营理念没有及时转换,北京手表厂开始出现亏损,走上了下坡路,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小。

屋漏偏逢连夜雨,1970年10月8日,北京手表厂发生了一场大火,2700平方米的厂房被焚毁,厂房内的机器设备和手表成品、半成品全部化为灰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北京手表厂都无法正常生产。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北京手表厂进行了改制,修缮了厂房,引进了国外新技术新设备。北京牌手表焕发新生。

之后的20多年,手表厂平稳地向前发展。直到1996年,中华陀飞轮的问世,让北京手表厂终于迎来高光时刻。以前的机械表,由于机芯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走时不稳定,每日误差时常大于1分钟以上。

直到1795年,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发明出陀飞轮,这是一种极为精准的钟表调速装置,可以大大抵消地心引力对钟表的影响,把误差缩小至数秒内。

起初的陀飞轮造价昂贵。黄豆大小的一个陀飞轮装置,由超过70个精细零件组成,且大部分为纯手工制作,打磨耗时极长。同时,还要保证整个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比十分之一张A4纸还轻,技术难度极高。

北京手表厂首席制表师许耀南凭着自己数十年的制表经验,在既无参考图纸、又无样机的情况下,领导一个小组日以夜继地专攻陀飞轮技术。一年时间,他做出了首批3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陀飞轮手表。自此,我国成为继瑞士之后第二个有能力设计制造陀飞轮的国家。

2004年,北京手表厂首次发售红金限量款陀飞轮金表,这是中国手表品牌首次以贵金属外观、陀飞轮高复杂机芯、限量等元素进军高级手表市场。北表陀飞轮也因此被正式冠称“中华陀飞轮”。中华陀飞轮手表以其特有的无卡度游丝、中华灵燕形的摆夹板等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外观设计,形成了独有风格和完整的知识产权。

中华陀飞轮,带着北京牌手表在不断缩小的国产手表市场“涅槃重生”。

方寸之間,再续国表传奇

“重生”后的北京手表厂,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手表制作中,将极致精美镌刻进表盘的方寸之间。随着“游龙戏凤”“蝶恋花”等高级腕表的推出,北京手表厂拥有了全球众多粉丝。

2006年,北京手表厂设计生产的中华陀飞轮“游龙戏凤”铂金钻表以世界首创的微雕工艺,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景象,一举轰动了业界。该款腕表在100多个零件上都进行了全微雕,创造了世界制表史上的七项纪录。邹家华同志亲笔题字“游龙戏凤,方寸乾坤”。同年9月,该表以100万人民币被手表藏家收藏。

2007年春,北京手表厂的珐琅机芯陀飞轮表“蝶恋花”、珐琅双陀飞轮表“北京2008”、中华陀飞轮八日链长走时腕表和珐琅金表,首次亮相2007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成为代表中国制表业最高水平的扛鼎之作。2008年4月,北京手表厂携深浮雕全金机芯金表“雅典娜”和中华陀飞轮三问表等高级腕表第二次参展,再一次掀起市场热潮。

时至今日,北京手表厂已经拥有了陀飞轮、双陀飞轮、陀飞轮三问、珐琅、微雕、深浮雕、镂空等高级腕表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并凭此成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手表制造商。

进入21世纪后,北京手表厂改制,转为民企,改名为北京手表厂有限公司。当年的五个生产车间也出租了四个,只剩一个车间保持生产。然而,厂区门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和墙上的北表工匠精神“以追求完美手艺为傲做出粗劣东西为耻”依旧在提醒着人们,勿忘初心。

北京手表厂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情怀,也成为了几代人难以抹去的珍贵记忆。回首过去,建厂初期的激情与热忱犹存。今日,北京手表厂仍走在探究钟表技术的路上,指针嘀嗒,一直在续写着国表传奇。

编辑/车玉龙

猜你喜欢

飞轮制表机芯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药代动力学报表自动输出的SAS实现
陀飞轮表中动感艺术
在家办公很自在
灰铸铁飞轮疲劳失效分析
投融资关注榜(2018.11.16-2018.12.15)
腕表的 时髦度 与性别无关
磁悬浮飞轮储能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
磁悬浮飞轮储能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
亨利慕时 万年历经典HERITAGE限量版腕表
宇舶表 MP—05“LaFerrari”蓝宝石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