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培育体系路径探究

2022-05-15乔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

乔亮

摘要:步入新时期以来,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着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忽视创业教育体系的长期规划建设和创业环境较差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应从健全高校创业教育政策、打造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建立创业实践平台和打造多元化的创业导师团队等四个方面着力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创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创新型经济活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平台;创业教育师资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9年和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了849万人和874万人,均创历年新高,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当前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要求,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营造更加公平的创业环境,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是指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启蒙创业精神,锻造创业能力,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综合提高,最终实现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或参与创业的教育模式。它可以弥补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经验的不足,较为系统的培养创业技能。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步认识到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工作迫在眉睫。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发展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各院校重视程度不一,对创业教育的认知观念有所偏颇。在相对重视创业教育的院校,存在浮躁的急功近利情绪,单纯以学生创业团队、人数作为衡量指标,忽略学生内在的创业素质的培养;在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的院校,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创业工作仅仅成为就业工作的一个简单补充,很多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停留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大赛的层面。其次,高校针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乏力、忽视创业师资投入。高校所设置的创业课程多以选修课为主,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多数高校认为创业教育课程就是就业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同时,填鸭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忽略了不同院系学生的专业差异,抹杀了创业想象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乏力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创业师资投入的严重不足。在大多数高校,创业师资非专业化、教条化现象严重。大多数创业老师是由辅导员、经济学教师兼职担任,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创业经验,仅仅只能在创业理论方面进行讲授,缺少了创业实践经验的授课,往往会使学生在一开始便對创业的认知和热情有所偏颇。第三,社会创业文化和高校创业文化均未形成,创业土壤亟待培养。浓厚的创业环境是实施创业实践的有力保障,从校园环境来看,创业政策和制度还不完善,创业教育缺少长期发展规划,导致创业宣传力度不够、创业氛围不能激发在校师生的创业热情。

二、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

(一)健全高校创业教育政策。高校应从顶层制度设计中将创业教育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政策的保障,使大学生创业实践得以顺利实现。例如成立高校创业基金组织,用于专门扶持好的创业项目,对于创业策划书和正在实施创业项目有分别的扶持政策;高校可将创业实践成果与学分挂钩,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解决创业和学业上的后顾之忧;高校要树立创业教育理念,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应该明确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目标,并通过宣传使其融入办学理念,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二)打造校园创业文化环境。成立专门的学生创业社团,通过社团提供交流平台,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依托创业类兴趣社团开展“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创业竞赛,扩大创业实践在学校中的影响力,形成一定的创业氛围。创业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与校级创业服务中心的对接窗口,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挖掘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提高孵化和扶持效率;打造校园创业文化品牌活动,邀请知名创业教育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创业启蒙,对创业项目进行诊断,通过创业节等活动树立优秀项目,以榜样力量激发校园创业热情;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为重要的宣传平台,尤其注重微信、微薄等新媒体在当今创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创业项目本身就是依托于新媒体的创业项目,其自身的发展与新媒体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热衷于新媒体传播方式,也使之成为最好的宣传教育方式。例如,可以成立专门的创业公众账号,分别设置创业政策介绍、创业项目推广、创业故事、创业大咖秀等专栏,以不同的侧重点增加关注量和阅读量。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建立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教育应将实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结合模拟创业训练、角色扮演法等方式展开教学,通过校内和社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项目孵化。通过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创业实践,提升对创业项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模拟创业训练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主要以校内和社会孵化基地为主,一方面,高校要结合实际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孵化器管理和孵化制度,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创业硬件设施的同时,有效的将学校科研、创业教育、孵化结合起来,提高孵化成功率。

(四)打造多元化的创业导师团队。要完善专职化创业导师队伍,针对现有的创业导师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在选拔创业导师时应注重创业技能,注重综合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要加强投入力度,注重对创业师资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鼓励创业老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业项目中,教学相长,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避免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探索与成功企业家的合作方式,将成功企业的人才吸收与企业导师制相结合,互为促进。最终打造一支富有激情、敢于挑战、人才结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导师团队。学校依托“天商微渡”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电商支持、赛事指导、心理辅导、财税辅助、人才聚合等基础服务,并建立创意生成中心、产品体验中心和包装设计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创业实践中心,提供从创意到产品销售的全程服务。空间聚力打造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践性创新创业活动的“三载体”,向学生开放教学科研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孵化和加速平台。空间坚持“孵化+投资”的运营模式,从全校遴选出48个项目入驻空间,20个项目注册公司,入驻创客218名。建立96人的校内外导师团队,导师“坐诊”辅导90余次,指导路演38次,入驻创客、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获得有效知识产权数量达20余项。

(五)充分发挥高校创业基地孵化作用。进入十八大以来,高校依托各自校企资源,创建了一大批校园孵化基地,在探索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创业服务。例如在企业注册对接、大赛成果孵化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成本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孵化基地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尝试,成为学生和社会对接的中转站和缓冲区,提升项目孵化成功率,降低学生创业成本和失败风险。自2015年成立以来,我校“天商微渡”众创空间积极强化质量建设,着力聚集培育创新人才,提升空间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助力我校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成为天津市唯一市属上榜高校。空间孵化的创客及团队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累计60余项,累计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空间专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其中“野生黑枸杞全产业链综合扶贫”项目获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优秀企业奖。空间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帮助团队对接市场需求、打造创新产品,提高专业水平。

依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高校发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社会职责,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则必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杨毅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足迹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