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新闻的创新趋势探讨

2022-05-15顾鹏宋啸天吴蕾马畅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宣传生态圈

顾鹏 宋啸天 吴蕾 马畅

摘 要:随着人们对审计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的关注日益上升,在数字时代如何满足人们对审计信息的渴求,已成为审计宣传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人记者的产生背景,随后对面向审计新闻的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新型的审计新闻宣传生态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创建审计新闻生产新格局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审计新闻;宣传;数字技术;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1.042

1 背景介绍

当前背景下,审计新闻更加追求着迅速、高效。传统的人力生产新闻方式已然捉襟见肘,机器记者的成熟推进,给了新闻产业尤其是审计新闻一片新天地,为审计新闻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机器记者不仅在现在影响着审计新闻的生产思维和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对未来审计新闻人的职业路线起到了绚丽翻篇的作用。所以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生产审计新闻,需要我们对审计记者的审计新闻生产方式进行深入了剖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审计新闻的机器记者开展全方位的认识。

2 面向审计新闻的机器记者新闻生产技术

互联网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审计新闻生产方式被重构的过程。在“互联网+传统审计新闻”的大背景及认识、了解、运用互联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审计新闻生产方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通过技术上的自我革新来获得新生,从而在审计宣传工作上保持核心竞争力。机器记者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记者相比,在物理位置上不需要占用过多资源,只需要配备具有智能算法和数据采集功能的电脑和程序,即可实现数据的采集加工、编写签发等工作。

2.1 数据采集

面向审计新闻的机器记者在新闻稿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数据。新闻行业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已经采用电脑程序在各网站和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筛选,以便在海量数据信息中挖掘出价值内容。这种方式与人工方式相比效率更高,且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人力损耗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机器始终是人类造出的用于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即使通过图灵测试,也不代表其具有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数据采集可分为两部分工作:

(1)人类记者的采访工作。人类记者的采訪工作是指记者为了获取、编写相关的新闻素材而对目标发起的有针对性地采访。采访工作更加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偏向于从更深的层次挖掘新闻素材的根源,在进行采访时既要保证新闻的实效,也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所以,人类记者的采访工作不仅包含数据的采集工作,还有明确报道思想、资料前期准备、采访计划制定等重要工作。

(2)电脑程序的采集工作。机器记者能够基于资料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嗅探、提取和挖掘,并根据人工输入的要素进行采集数据的结构化处理,最后对结构化数据在进行二次处理(如统计、分析等)并提供新闻稿件。在审计新闻的宣传工作中,机器记者的诞生,使得人类记者可以从简单的数据罗列中解放出来,由机器辅助进行数据采集,而人类记者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新闻的深度挖掘上,从而产出更高质量的审计新闻。

2.2 加工分析

数据采集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便筛选整理出符合预期的价值数据。机器记者进行加工分析主要运用了两项技术:

(1)智能语义分析。智能语义分析主要由两项技术构成:①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指程序在规范数据库的支撑下,通过过程编译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正确性审查,通过逻辑判断是否存在语义错误。②专家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效仿特定领域的专家行为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在规模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新闻的症结发现、路径回溯、结论推理等工作。智能语义分析技术将上述两种技术有机结合,构建起包含事物概念、属性、联系和规则的框架数据库,依附于自然语言进行数据的结构化加工分析,发展出审计新闻的分析语言。

(2)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受其自身容量、速度等特征影响,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用较为合理的常规工具进行分析,需要依靠新型的数据管理工具实施大数据的优化、分析和处理工作。面向审计新闻的机器记者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结构分类、多空间统计等工作,在分析过程中寻找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将这种趋势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在比对的结果上开展价值度运算,最后依据价值度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作为报道的方向。

2.3 智能撰写

算法一般指面向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较为完整明确的描述方法,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为了解决某方面问题,使之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系列指令。算法的运用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在面向审计新闻的机器记者生成内容的过程中,运用算法可以将整理后的数据套入既定的新闻生成模板,并最终生成原创的审计新闻稿件。机器记者在生成审计新闻时,需要根据宣传报道的类型(人物、案件、系列报道等)选择适合的素材描述模板,再选择一个适当的编辑角度进行内容的撰写,最后通过将文字、图片、表格、视频、音频、逻辑代码等要素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一篇完整的审计新闻报道,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跟踪审计为例,审计新闻的撰写主要运用了两项技术:

(1)内容转换。审计新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审计新闻;另一类是新媒体审计新闻。前者的组成要素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和表格;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音频以及其他动态性较强的元素。在将复杂元素导入撰写资源库前,只有对元素包含的内容以机器可以理解的方式(关键字、用语情景等)进行表达,才便于机器记者在智能撰写时合理的选用这部分资源,提高审计新闻的可读性。

(2)内容扩充。为了更加贴切审计新闻人的大脑运作方式,机器记者通常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库,其能够从多渠道(审计内部交流信息、专业学术期刊、审计新闻人稿件分享等)收集各种语言(中文、英文等)的词语、语法、关联词、语气词、逻辑关系等资料,用以在生成审计新闻稿件时开展语言的编排组织工作。

所以,面向审计新闻的机器记者的核心工作在于利用获取到的数据分析生成完整的新闻稿件。目前,机器记者的智能撰写能力较弱,多用于与经济、体育等相关的逻辑简单、数据集中的领域。本文认为,审计新闻作为新闻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撰写内容方面有着互斥的两种特性:

(1)智能撰写的审计新闻低于新闻。新闻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审计新闻与新闻相比,通常只是审计领域内的信息,所有审计新闻的表达方式、词句构成、段落逻辑等要素都可以在新闻中找到对应的雏形、发展和完善。从范围的角度而言,审计新闻是新闻的一个分支,所以可以理解为审计新闻低于新闻。

(2)智能撰写的审计新闻高于新闻。审计新闻尽管专精于审计业务,但实质是面向泛内容的新闻领域。机器记者的撰写数据库通过不间断的收集,囊括了全方位的内容资源,为智能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内容保障。在泛内容的基础上,审计新闻又能够深入的阐述审计业务内容,使之被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掌握。从专业深度、内容精细度、审计领域影响力等角度出发,审计新闻具备一定优势,所以可以理解为审计新闻高于新闻。

2.4 编辑签发

推送新闻之前,编辑签发(编辑和发布)是其必须进行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编辑工作受现实需求的影响,很难交由机器记者完成,通常由人来实施。这是因为审计新闻的编辑是信息的筛选者、新闻真实性的维护者、社会风尚和价值观的构建者,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机器记者尚无法做到针对内涵的编辑签发。但是,机器记者可以在编辑签发工作中承担另外一些事务,例如文稿的文字误差检测、修饰词的褒贬分析、关联词的搭配反馈、数字的正确性查验等。

3 审计新闻宣传生态圈的发展趋势探讨

本文将从机器记者的优势和缺陷两方面对审计新闻宣传生态圈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3.1 机器记者的优势

在审计新闻的宣传工作中,机器记者有四点主要优势:

(1)内容精准化。在传统的宣传模式下,由于人工参与的不确定性,信息的获取、筛选、甄别并不能保证一定正确,而机器记者具备较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在信息采集阶段,机器记者的采集来源都是人为授权的可信渠道,数据可靠性高。同时,数据在存储、转录的过程中实现了系统化操作,降低了人为干扰的负面影响。在信息筛选和甄别阶段,机器记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如关联分析,获取信息的前置和后置元素)验证数据的真实性,还可以引入地理位置分析,研究相关渠道在信息发源地的相对位置,对其影响力进行辐射判断。

(2)生产高效化。机器记者可以看作是新闻素材的处理器,可以由单台服务器、阵列服务器或是云服务器等形式构成,这意味着机器记者在数据的统计、存储、检索和筛选能力上均有着不俗的表现。目前,机器记者在固定格式的新闻领域中有着较好的发挥。因为格式固定的新闻稿件通常逻辑简单、以罗列指定数据为主,机器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且不会因精力问题导致稿件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广区域、高速度的持续生产,可以极高的提升新闻稿件的生产速度。

(3)流程简单化。在传统的新闻稿件生产过程中,有诸如采访、写作、编辑、排版等步骤构成,各个步骤紧密相连,却时常由不同的人员完成,导致出现人员摩擦,降低新闻生产效率。机器记者能够将新闻的生产流程进行整体化迁移,只需要信息采集和新闻发布即可,其中的环节均由机器在后台完成,使新闻生产的流程简单化。

(4)工作无休化。审计新闻人进行新闻的生产,必定会消耗精力在新闻的策划、组织、采集、采访和编辑等工作上。人类记者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工作。机器记者恰恰克服了这个缺点,机器记者的机器化操作不受情绪、精力、环境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能够依据设定的程序实现全天候的新闻生产。

3.2 机器记者的缺陷

在审计新闻的宣传工作中,机器记者有四点主要缺陷:

(1)应用范围较窄。机器记者运用的是机器语言,不具有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目前仅能做到依托大量客观事实数据的新闻生产。而在深度研究、情感抒发、价值探讨等深层次的宣传领域中,机器记者无法合理的表达感情,在语言的组织和语气的分寸把握方面,均显得较为刻板。

(2)新闻缺少内涵。机器记者在处理稿件时,需要遵循预设或学习到的处理模式和处理规则。在此过程中,机器记者无法实时将新模式运用到生产之中,期间必须经过大量的样本积累、差错控制、人工干预。所以,机器记者只能生产表面化、简单化的新闻,内容较为空洞、可以看出明显的拼凑,无法表达撰稿人的思想和情感。

(3)生产形式重复。机器记者生产新闻的过程,是套用模板、插入数据的过程。当模板数量不多或模板间差异性不大时,机器记者生产的新闻容易导致模式化、重复化、固定化。受新闻生产程序和脚本的局限,机器记者无法在同种类别的新闻中发挥随机应变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对审计业务背后的影响、原因和意义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分析和解释。

(4)網络风险较大。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的每次革新,都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网络安全危机。互联网时代是不同于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的新时代,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信息共享的大范围、远距离、庞大体量、全民参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安全的保护难度大。机器记者在互联网中采集数据时,有可能会不经意间采集到某些隐私数据。所以,在审计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区分合理数据和隐私数据的界限。

4 结语

机器记者的出现,要求审计新闻人既懂宣传又懂技术,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审计新闻人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新闻生产方式、转化新闻生产观念,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新理念,在传统新闻生产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创意的高质量新闻,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养成。机器记者应当视为审计新闻人的得力助手,可以快捷的采集信息、高效的分析信息、准确的补充信息,使得审计新闻人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新闻的深度挖掘工作中。所以,在推进审计新闻宣传工作时,要正确看待机器记者的出现、发展和演变,在充分理解机器记者优缺点的前提下,实现宣传人员和机器的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审计新闻产业结构,满足人们对审计信息的渴求,促进审计新闻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平,武斌.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舆情大数据传播特征挖掘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4):176-179.

[2]翟馨培.数据新闻的叙事策略研究[J].采·写·编,2020,(3).87-89.

[3]韩金.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新闻的盈利模式探析[J].记者摇篮,2020,(4).132-133.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宣传生态圈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