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盘测试卷 巩固薄弱点
——地理查漏补缺阶段提升策略

2022-05-14□王

考试与招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做题错题选项

□王 影

(审稿:李巧娥)

(本文责编:牟锋)

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自己做过的地理试卷进行复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复盘就是通过复查每一次的考试测验卷,让你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儿,明白下一阶段复习的重点在哪儿,然后根据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方法。

一、对审题进行复盘

对试卷复盘先从审题开始,看有无可以总结的地方,有无问题存在。对于大段的文字材料,首先要知道这段文字的主题是什么。再者,做题时,是否是带着问题去审读材料,是否注意了问题后边的说明,是否大致圈定了关键词句。最后,做题时是否细细品读了材料,剖析材料,把材料榨干吃透。

例1.(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9~11题)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文综9~11题。

9.该公路位于(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这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认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文字材料信息的分析与提取的能力。第9题,根据材料“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且多冰川分布,排除A、B选项;“公路南端海拔1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因此排除公路位于西藏,而新疆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D选项正确。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的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选项B正确;该公路冬季禁行,不会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选项错误;此时积雪冰川难以融化,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符合实际,A、C选项错误。第11题,该公路位于新疆,“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则“公路北端海拔750米”应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其所处自然带为灌丛荒漠带,D选项正确。

二、对时间分配进行复盘

审视整张试卷答题时间的把握,在哪些地方、哪些题目、哪些环节上还需改进,还可以节省多少时间?拿到试卷之后,先不要着急做题,先对试卷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解和把握。第一,分析计算量较大、或材料阅读量较大、或思维量较大的题目有哪些,这些题目中哪些题更容易得分,哪些不容易得分,对试卷的整体难度有所把握,然后对答题的时间做出合理分配,避免在前面对小题难题过多纠结而错失高分大题。第二,攻克低中档题,冲刺高难度题。一般情况下,低难度题占据整张试卷的80%左右,在做题时,要保障中低难度的题能够得分,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熟悉的和易得分的题都做了,剩下的高难度的题是拔尖和冲刺的部分,实在啃不动的,也不要空着,将题目分解,能解出多少就写多少,力争做到会的全对,落笔不丢分。

三、对错题进行复盘

在考前冲刺阶段,仍需要把新出现的问题纳入错题本,并加以克服。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要把所有不会的题都整理到错题本上,而是把做错两遍以上的题并错误的解法记录在纠错本上,在空白的地方记录相关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错的原因:是审题不准确还是根本不会;是马虎(计算、书写)还是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等。这是形成纠错习惯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分析错因之后,按解题的正确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以加深印象,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并用特殊颜色的笔标注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与原理,特别注明哪个知识点是自己薄弱的或不懂的。最后总结该类试题涉及的知识、规律、原理、方法,以及以后做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做到举一反三。

例2.(2020年全国卷Ⅱ,文综9~11题)如图1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图1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该题涉及的地理知识点: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第9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第10题和第11题主要考查自然带景观的条件分析及应用。自然带景观形成的基本因素是水分和热量的组合,景观的异同主要从水分和热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第10题,受西风气流的影响,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水分差异较大,所以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这三种景观在乌拉尔两侧的差异也较大;而北冰洋沿岸的苔原发育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所以乌拉尔山脉两侧苔原带差异就小。第11题,当不同纬度的降水差异较小时,在地形条件相对一致的前提下,因纬度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就会成为干湿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在高三后期,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针对性越强的训练复习效果越好。根据错题选择小而精的练习,切实提升自己薄弱的方面,切忌盲目练习而事先不做计划。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题目,才会事半功倍。

四、对试卷进行整体复盘

梳理归纳出每套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和体系,再进行知识巩固复习深化。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习题也要归纳总结。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对课本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扩展到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的联系,形成一张脉络清晰的网络,然后再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如此一来,如果发现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以刻意加强。再者,对于典型题目,不仅要归纳出常规解题方法,还要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更为简便可行,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图2 思维导图——整体性和差异性

猜你喜欢

做题错题选项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