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疾病治疗难点及防治措施

2022-05-14孙明家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牛病病原养殖户

孙明家

(山东省高密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261599)

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对牛肉、牛奶需求量的逐渐提升,我国养牛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为养殖户创造更大化经济效益的同时,各种疾病也随之产生。这些疾病来源广泛、种类较多,且传播速度较快,其中一些疾病发生初期不易察觉,一旦发现说明已造成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生长,同时降低了牛肉、牛奶产量。为了从根源上规避疾病,需要养殖户充分认识各种疾病的发生特点和治疗难点,并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基本原则,尽可能将疾病杜绝在根源,从而为牛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

1 常见疾病特点

牛的生长发育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受气候环境、养殖环境、管理方式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各种疾病。结合以往养殖经验,可以将常见牛病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流感

流感经常发生在温度骤变,或者冷空气突然来袭背景下,由于牛呼吸道发生炎症,所以发生流感。另外,养殖人员管理粗放、饲养不合理,也是引发流感的主要原因。这种疾病临床表现为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高热咳嗽、产奶量减少。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毒性胃炎或者肺水肿[1]。流感疾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发病率较高,通常在2~3d 内能蔓延到整个牛群,对牛的健康发育危害极大。

1.2 胃胀气

胃胀气主要引发原因是饲养不当。通常牛在采食腐败变质饲料、块茎饲料或豆科植物后容易发生该疾病。另外,过度劳逸或管理不当也会使牛肠胃蠕动不断减弱甚至停止,使牛的胃部产生大量气体并不断膨胀,当瘤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膈位也会随之前移,严重会压迫心脏,导致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甚至会因长时间窒息造成心脏麻痹,最终导致牛死亡。另外,患有胃胀气疾病的牛在长期不消化、不反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瘤胃酸中毒。

1.3 食道梗塞

牛在进食过程中如果误吞块状较大的饲料,容易引发食道梗塞。如胡萝卜块、粉碎不到位的饼类饲料等。当食物被阻塞到内腔使牛出现流口水、停止进食、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如果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牛有以上症状,需养殖人员触摸牛的侧颈,判断是否有异物,如果有异物说明是前部食道阻塞。除了前部阻塞外还有胸部食道阻塞,后者诊治难度较大,需结合食道唾液波动情况进行分析。

1.4 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病主要是因为饲养环境不当引发。如果养殖户没有及时清理牛栏、牛圈,或者通风不当。会导致牛螨、虱子等寄生虫大量滋生,从而引发寄生虫疾病。另外,在饲养过程中投喂被寄生虫侵害的饲料也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2]。该疾病临床症状为牛身体出现大小不一的蚊虫叮咬疤痕,或者背部大范围脱毛。

2 牛疾病治疗难点

2.1 疾病诊断难度较大

近年来,随着养殖户养牛数量不断增多,各种牛疾病也随之产生,这些疾病来源广泛,其中很多疾病是因为病原交叉感染引发。并且一些疾病发生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即便是专业兽医也很难察觉,也为牛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并在牛群中大肆蔓延。另外,还有一些牛疾病在病原追溯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为疾病诊断造成严重影响,使患病牛无法及时得到针对性治疗[3]。由上文分析可知,牛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多种多样,且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如果疾病发生时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会导致病原交叉感染,并引发新型疾病。通常患病牛临床症状越明显,说明病情越来越严重,如此不仅增加了牛疾病的治疗难度,还会严重降低牛肉、牛奶产量,甚至造成牛死亡,最终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用药不合理

结合我国养牛业发展现状看,养殖户大多采用药物防治牛病。而用药是否科学,药品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牛病防治效果。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养殖户都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培训,所以在养牛过程中大多沿用传统养殖经验,很多养殖户对牛疾病症状、特点、防治了解不到位。饲养时无法及时发现牛病,自然不能合理使用药物,无法满足对症下药基本需求,导致牛疾病控制不当,严重影响牛的健康发育。另外,很多养殖户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饲养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为了减少饲养成本,在用药方面选择价位低、效果一般的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牛病防治效果[4]。与此同时,很多农户在用药方面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用药越多防治效果越好,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配药,如此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导致牛因过度用药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

2.3 养殖户防治意识较弱

上文提到,当前很多牛病在发生初期不易察觉,一旦发现说明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对此,需要养殖户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意识,尽可能将疾病控制在根源。但结合养牛业发展现状看,很多养殖户并未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仍然沿用老一辈遗留下的传统养殖经验,对现代化养殖技术、管理方法了解不足。在牛病防治方面也大多采用事中、事后控制方法,这也使得牛在患有疾病后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进行治疗,增加了养殖成本,无法满足养殖户增收目标,甚至打消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这对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2.4 病原复杂,治疗效果不明显

牛病的病原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很多疾病在不同病原交叉感染情况下引发,而细菌、病毒就是病原交叉感染的主要来源。也正是因为牛疾病复杂的疾病来源,导致其治疗难度不断加大。加上各种寄生虫的侵扰,使得很多疾病呈现新特点和新症状。另外,不同牛的体质条件存在差异,即便是患有同种疾病,发生在不同牛身上也可能出现不同症状,为牛病防治工作带来新挑战[5]。

3 牛疾病防治措施

3.1 做好引种工作

引种是养牛业发展的第一步,种牛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养牛业发展状况。所以,做好引种工作至关重要。在引种阶段,养殖户需要优先选择非疫区种牛,并对供应方资质条件进行审核,确保其具备专业部门颁发的检疫证明,并引进相应数量的种牛。另外,对新引进种牛要进行及时驱虫和消毒,并对其进行单独饲养,30d 后如果牛没有出现症状,可以融入其他牛群并正常饲养。相反,如果存在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避免疾病蔓延,危害其他牛群。

3.2 合理饲养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牛在饲养过程中,很多疾病是因为养殖户饲喂方式不当引起。所以为了从根源上降低牛疾病发生率,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这就需要养殖户了解不同种类牛的生活习惯和生长需求,并针对性选择饲喂方法,同时确保饲料营养均衡,有效提高牛抗病能力。另外,为避免牛在进食过程中出现食道阻塞,需要对饲料进行仔细加工,确保饲料完全粉碎[6]。另外,应尽可能避免投喂豆科植物,以防牛产生胃胀气疾病。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判断是否存在腐败、变质或被寄生虫侵害现象,如果有需要及时将饲料处理,避免发生疾病。

3.3 对牛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提高牛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养殖户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牛的免疫接种工作。由于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养殖方式不同,疾病爆发期、发生规律也存在差异。相关部门应在了解疾病特点、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疾病来源等要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接种计划,并通知管辖区养殖户,确保其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免疫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对外地引入的种牛或需要外科手术的牛要进行临床预防注射。疫区还未被疾病感染的牛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3.4 做好牛栏、牛圈消毒工作

饲养过程中会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在细菌不断积累的同时,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需要养殖户对牛栏、牛圈进行定期消毒,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或病原微生物。另外,由于不同疾病传播途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针对性地选择消毒手段。如呼吸道、流感等疾病主要由消化道传播,所以养殖户需要定期对饲养器具、空气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而针对啮齿动物传播的疾病,需要通过药物等方式进行杀灭,有效切断疾病来源。在消毒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消毒流程和制度,工作人员要穿戴工作服,严禁不相关人员或动物靠近牛舍,同时,将牛全部撤离到其他区域,待消毒完毕后重新将牛赶回舍内,为牛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附图 病牛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养牛数量不断增多,各种疾病随之而来,这些疾病病原广泛、传播能力较强,如果控制不到位会直接影响牛的健康发育。对此,需要广大养殖户提高疾病防治意识,通过定期消毒、配合相关部门免疫接种、合理饲养等方式尽可能地控制疾病,为牛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养牛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牛病病原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牛病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