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多维户外环境引领幼儿进行自主运动

2022-05-14刘翠瑜

幸福家庭 2022年2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身心教师应

刘翠瑜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没有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很少带幼儿参加运动。此外,受不良饮食习惯、电子产品等因素的影响,幼儿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其身体长期处于“高摄入、低消耗”的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促使幼儿积极开展自主运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谈谈教师如何创设多维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引领幼儿进行自主运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促使幼儿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自主运动,进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自主运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笔者所在幼儿园以“阳光运动·自主发展”为主线,以幼儿为主体,创设了不同维度的环境,以支持幼儿开展自主运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一维”环境——功能分区促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应“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灵活性”。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开辟了可以锻炼幼儿“跑、跳、投、爬、攀登和平衡”六项能力的活动区域,各块区域间的距离在5米以上,并在每块区域分派了两名教师,负责引导幼儿开展自主运动,以满足不同幼儿的运动需求,保证幼儿的安全。

(二)“二维”环境——有机组合相联系

“二维”环境和“一维”环境的创设理念正好相反,在“二维”环境中,教师借助天桥、走廊、滑梯、吊桥、平衡木等设施,将各个功能区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方便幼儿在完成一个区域活动后,自然地进入下一区域活动。

(三)“三维”环境——立体空间初体验

“三维”环境是指教师借助大型游乐设施,将几种不同的“二维”环境连接起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高度的空间立体结构。“三维”环境在构造上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且每个结构的游乐设施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和保持幼儿的运动兴趣,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

(四)“四维”环境——设立打卡点

“四维”环境是教师在“三维”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与“三维”环境相比,“四维”环境要更加复杂,它是由多种“三维”环境以多种方式组合而成的,甚至可能在“三维”环境中再次出现“三维”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先创设一种金字塔形

的三维运动环境,在这种三维运动环境内再创设一种金字塔形的“三维”环境,形成“‘三维’套‘三维’”的“四维”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块区域设立打卡点,为完成运动的幼儿奖励勋章,并在每天早上公布前一天获得勋章的幼儿名单。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兴趣是幼儿最大的驱动力。单纯跑、跳的运动会让幼儿失去运动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对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运动项目,或在运动中增添一些趣味性元素,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例如,笔者在操场的跑道上增加了适宜幼儿跨越的栏杆,还增加了一些幼儿需要跳一下才能够到的高杆。在带领幼儿绕圈跑的过程中,笔者为幼儿讲述了相应的玩法,即跑一段跨一个栏杆,再跑一段跳起来够一下高杆,这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提升了户外运动的效果。

此外,幼儿大多具有好胜心,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利用多维环境开发一些比赛类的趣味运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提升户外运动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维”环境中的跑、跳区域,分别开展接力跑和花样跳绳游戏。教师还可以利用“二维”环境中的连接通道,开展“虫虫向前冲”趣味爬行比赛。

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和意识是相关的,身体素质好的人,其精神状态和抗压能力也相对较强。体育运动除了可以锻炼身体以外,还有多方面的作用。例如,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运动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爱好游戏、好胜心强等特点,选择游戏式、竞赛式的运动,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幼儿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细致地观察不同维度户外环境下幼儿的运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运动需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和保持幼儿的运动兴趣,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户外运动内容,以调动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运动器材方面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运动需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选择一些能让幼儿体验游戏乐趣的运动器材,以增加户外运动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适当添置一些锻炼力量的器材,如小型杠铃、小型鞍马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运动需要。

(二)运动类型方面

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适宜的户外运动,如短跑、拔河等,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感受运动的魅力。

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运动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依次开展可以锻炼幼儿体能、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的户外运动,

(三)运动量和安全性方面

在运动量方面,教师应全面了解班级幼儿的体能情况,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在安全性方面,在组织幼儿开展一些难度较高的运动或借助一些器材开展运动时,教师应提前告知幼儿相应的注意事项,并时刻观察幼儿的运动情况,以保证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自主运动能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创设和改善幼儿的户外运动环境,让幼儿自由地开展自主运动,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还应开发趣味运动,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文系泉州市丰泽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不同维度户外环境创设对幼儿自主运动情况的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Zjk21-143。)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五實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身心教师应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冬季户外运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给身心降个温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