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阳虚致瘀理论探讨克罗恩病的治疗思路

2022-05-10江海燕刘果王建云吴华阳王新月

环球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克罗恩温阳阳虚

江海燕 刘果 王建云 吴华阳 王新月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腹痛、腹泻、瘘管形成、腹部包块及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肠病,常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胆等肠外损害,且倾向于终身反复发作[1]。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其最突出的症状,可归为中医“腹痛”“泄泻”等疾病范畴,出现腹部包块、肠梗阻、肛瘘等并发症时,则可诊断为“积证”“肠结”“肛瘘”等[2]。限于克罗恩病的低发病率,尚未达成本病的中医诊疗共识,当代医家多从湿、热、瘀、毒论治本病[3-4]。随着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观点。李乾构[5]提出克罗恩病存在脾肾阳虚证型;王爱华[6]认为克罗恩病存在脾虚久病及肾,最终脾肾双亏的病机演变过程。翟文生[7]认为本病以虚证为主,可伴有肝肾不足或脾肾阳虚,但认为脾肾阳虚常发生于减停激素后。笔者发现克罗恩病患者在发病伊始即可出现脾肾阳虚的症状。脾肾阳虚致温煦功能减退,水湿内停,积滞留于肠道,阻滞气血,故见腹痛、腹泻、瘘管形成、腹部包块及肠梗阻等诸多症状。故克罗恩病存在阳虚致瘀的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从阳虚致瘀入手,以温阳活血为主,兼健脾消积、清热利湿之法,固其本而祛其邪,令运化得复,温煦有力,气血以流。

1 阳虚致瘀理论阐释

1.1 阳气亏虚推动无力而致血瘀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如《素问·调经论篇》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阳,血为阴,二者阴阳相随、互为资生、相互依存。《景岳全书·血证》有言:“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之于血,有化生、推动的作用,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所载“运血者,即是气”。因此,当阳气亏虚时,首先表现为气的推动作用下降,气虚无以推动,血必因之而淤阻以成血瘀。

1.2 阳虚寒凝血液凝涩而致血瘀

气对于血,还有温煦、固摄作用。气寒无以温煦,血必因之凝滞;《难经·二十二难》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具体言之,气的温煦作用主要体现在阳气的作用上。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而致血液凝滞成瘀。同时,阳气虚衰,卫外不足,易导致邪气尤其是寒邪直犯经脉,影响血的运行,导致血瘀。如《灵枢·痈疽》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又如《素问·举痛论篇》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因此,阳虚温煦作用下降,可致寒凝血脉而致血瘀。

因此,阳虚后可从上述途径产生瘀血,瘀血阻滞脉道,影响气血津液在人体的输布,从而使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脏腑经络失养,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又可导致气血化生不足,病理产物蓄积,形成恶性循环。

2 阳虚致瘀理论与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

2.1 脾肾阳气亏虚是克罗恩病发生的始动因素

克罗恩病以突发或隐匿起病为主,以腹痛、腹泻为首发症状,临床中观察到大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尤其是青年男性,起病即伴有明显腹部或周身畏寒,疾病活动指数越高则恶寒症状越突出,故脾肾阳气亏虚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机,患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饮食失调,或因劳累过度,导致脾肾受损,阳气虚弱,温煦无力,运化失常,水湿聚于肠道而发病,故患者发病时已经存在脾肾阳虚的状态。脾肾亏虚,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运化,气血化生无源,肌肉失于充养,故患者还可伴有乏力、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因此,脾肾阳气虚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基础。与同属炎症性肠病的溃疡性结肠炎不同,克罗恩病患者腹泻以糊状便为多见,少有黏液脓血,里急后重及肛门灼热等症状并不突出,因此,笔者认为湿热可能并非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水湿运化无力,聚于肠道,日久可化生湿热。

2.2 阳虚寒凝、瘀血内停为克罗恩病变症频出、迁延不愈的关键

脾肾阳气虚损,或因推动无力,或因水湿积滞,或因寒凝肠腑,均可致气血运行受阻而出现阳虚致瘀的表现。血瘀为患,首见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腹痛久作,痛有定处。其次,瘀血内停,脉络受阻,可与肠中水湿积滞相搏,结而成块。正如《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再者,阳虚寒凝,气血瘀滞而致肠络痹阻,加之寒主收引,更易致腑气不通而成肠结。杨莹莹等[10]观察到肠结病临床上以阳虚寒凝、瘀血内阻证型较为常见,采用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之法疗效显著。第四,阳虚寒凝,气血运行不畅,还可以导致瘘的形成。《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郭璞注“瘘,痈属也”,阐释了瘘与痈之间的密切关系。《诸病源候论·痈候》载:“荣血得寒,则涩而不行,卫气从之,与寒相搏,亦壅遏不通”。基于此,樊俊华等[11]认为瘘本于疮疡,发病与气血亏虚,寒凝血瘀有关,病久则正气虚损,瘀毒未尽,湿热未清。故阳虚寒凝,瘀血在腹,最易出现腹痛、积块、肠结、肠瘘等表现。第五,阳虚寒凝,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滞经脉,气血瘀滞,发为痹症,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部位固定,遇寒加重。钟艳桃等[12]在对广东地区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发现,证型分布以脾胃虚寒证(36.7%)气滞血瘀证(33.3%)为多见,而寒热辨证则以寒证(56.7%)为主,认为虚寒及血瘀为克罗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叶淑云等[13]认为克罗恩病病程漫长,病久阳气渐衰而内生寒邪,阳虚血寒则形成瘀血,虚和瘀互为因果,且加重病情。

克罗恩病腹痛部位以右下腹或脐周为主,位置固定,遇寒加重;以腹部包块、肠瘘、肠梗阻为常见并发症,且结肠镜下可见黏膜水肿呈结节样改变,肠壁僵硬,组织学表现为非干酪样肉芽肿增生,毛细血管内可见大量微血栓形成;克罗恩病的肠外表现——骨关节病变表现为肢体关节的僵直疼痛、遇凉加重,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然肿胀部位皮色如常;笔者认为这些改变均可视作阳虚寒凝,瘀血内阻的表现。瘀血阻滞,脉络失养,导致病理产物蓄积,余邪内留;《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有云“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故瘀血日久,新血不生,更加耗伤人体正气,导致正气日渐虚损。故瘀血内停,阳虚无力抗邪外出,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因此,阳虚寒凝、瘀血内停为导致克罗恩病日久难愈、变症频出的关键。

3 克罗恩病的治疗当重视温阳活血

在克罗恩病的发病过程中,由于脾肾阳虚,寒凝肠腑,致水湿不运,水谷内停,阻滞气血,瘀血为患从而出现腹痛、腹泻、腹部包块、肠瘘、肠梗阻等症状,并可出现肢体关节肿痛等肠外表现,临床表现虽然繁杂,但核心均在阳虚致瘀,故治疗当以温阳活血为法,或健脾、或补肾,配合通络、散结、消瘀、生肌之品。

3.1 补肾助阳,活血止痛

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常以肾阳不足,瘀血内停为主。肾阳虚损,温煦作用减退,如釜底抽薪,致运化腐熟无力,水湿夹水谷而下,故便意频频,或五更即泻;阳虚寒凝,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腹痛明显,畏寒肢冷。林晋濠等[14]选用附桂健脾方(制附子、肉桂、丹参 、木香、红花、黄芪、茯苓、党参、三七、白芨、茯苓、补骨脂、淫羊藿、肉豆蔻、甘草)联合隔物灸治疗克罗恩病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炎症,调节免疫反应。

笔者临证多选用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仙茅、仙灵脾之类温肾助阳,固肠止泻;同时配合三七粉、赤白芍、当归、元胡、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缓急止痛,并常配伍焦山楂,活血化瘀又能消积导滞。若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而出现腑气不通者,则在活血化瘀同时配合行气导滞之法,可合四磨汤、香苏散等方剂,以应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之本性。

3.2 健脾温中,消瘀生肌

克罗恩病缓解期患者以脾阳不振,瘀血内结为多见。脾阳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可见大便溏泻,食欲不振;气血生化无源、肢体失养故见乏力、消瘦;阳虚寒凝,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日久可成腹部包块或硬结,亦可伴有肛瘘或肠腔狭窄。孔红梅等[9]认为脾肾相生,以脾者喜暖喜燥,壮命门之火以生脾土为出发点,选用附子、肉桂,取其“善走诸经,引火归元,回阳暖肾”之效,以助机体蒸腾气化之功,配合四君、熟地、扁豆、苍术、芡实、山药、灶心土等实其脾以固其肾。

在缓解期治疗时,笔者一方面以健脾温阳为主治疗腹泻,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温阳多选用砂仁、白豆蔻、炮姜、肉桂、附子等辛温、辛热之品,兼具散寒除湿之功。另一方面坚持活血散结、消瘀生肌以化积、敛疮。选用乳香、没药以活血消肿,土鳖虫、莪术活血散结,珍珠粉解毒生肌。由于克罗恩病日久,会出现水湿内聚化热之象,且治疗中使用的温阳益气之品亦有助阳化热之弊,因此需适当配伍清热解毒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败酱草等,对于肠瘘、肛瘘者,清热解毒药的使用尤为必要。狳民民等[15]总结谷云飞教授采用益气养血温阳配合化痰逐瘀,清热排脓之法治疗肠瘘,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笔者在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时,在健脾温中,消瘀生肌的基础上,联用四妙散清热利湿,并加用金银花、皂角刺以配合生薏米增加消肿排脓之效。

3.3 温经散寒,化瘀通痹

骨关节病变是克罗恩病最常见的肠外表现,为阳虚卫外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滞经脉,瘀血阻滞而致,出现肢体关节僵直疼痛、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等表现。患者常觉病变部位关节疼痛遇凉加重,且屈伸不利,肿胀部位皮色如常,此为阳虚寒凝,经脉痹阻之象。故治以温经散寒,和血通痹。路志正教授[16]认为克罗恩病骨关节病变属寒湿痹阻者,方用蠲痹汤加减;属脾阳亏虚者,用参苓白术丸合胶艾汤化裁。笔者在温肾健脾的同时,常用桂枝、防风、威灵仙、羌活散寒除湿,温行经脉;蜂房、全蝎、当归、川芎、红景天活血化瘀,通痹活络。

4 病案举隅

二诊:服药期间腹痛已无,饮食及二便可,以胸闷伴腰背酸痛、乏力及手足关节僵硬不适明显,遇寒加重。舌暗体胖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减苏子、百合、炒枳壳、山药;加赤白芍各10 g、威灵仙15 g、杜仲15 g;改仙茅12 g、仙灵脾12 g、桂枝12 g。7剂。嘱患者午餐可进低脂低纤维饮食,早餐、晚餐仍以半流食为主。

三诊:关节僵硬好转,胃脘胀满不适,连及下腹,伴有振水音及肠鸣,食欲好,偶有腹痛,大便日行1次,成形或不成形,舌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细。考虑2月4日已立春,治法以补中益气,和中温阳为主,改方如下:生黄芪30 g、台党参15 g、炒白术20 g、炒陈皮10 g、绿升麻6 g、北柴胡10 g、炙甘草6 g、全当归6 g、紫苏梗10 g、制香附10 g、云茯苓30 g、炒苡仁30 g、嫩桂枝10 g、赤芍10 g、白芍10g、威灵仙10 g、白花蛇舌草20 g、补骨脂10 g、制附片先煎10 g、炒五灵脂10 g、生蒲黄包煎10 g、仙茅15 g、仙灵脾10 g、炒山楂15 g;炒枳实10 g、广佛手10 g。21剂。

四诊:患者腹痛已无,复查肠镜,示盲肠开口小溃疡0.3×0.5 cm。继用益气活血,健脾利湿之法巩固疗效。2011年1月28日复查肠镜未见明显异常,嘱患者可停药。随访10年至今年5月患者无不适症状,6月查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按 本病例为重度克罗恩病并伴有肠梗阻,具有典型的阳虚致瘀的证候表现。患者于国外生活期间进食生冷较多,加之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虚弱,后天失养,日久出现脾肾阳虚,而见泄泻肢冷;阳虚受寒后致寒邪直中胃肠,阳虚寒凝,瘀血内阻,故见腹痛畏寒,进食后腹痛加重。舌脉亦为脾肾阳虚,瘀血内停之象。治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益气健脾,温肾和胃,行气活血治疗消化系统诸症为主,方选四君子汤联合二仙汤酌加活血消导之品。第二阶段加强温经散寒,祛湿除痹之力,兼治骨关节病,加桂枝、芍药取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第三阶段则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为主。患者治疗4月后虽诸症已无,但仍坚持用药以固其本,防止复发,至镜下黏膜完全修复方停止中药治疗。并嘱患者忌牛羊肉、海鲜、生冷饮食,避免劳累,保持身心愉悦,以防复发。

5 小结

目前克罗恩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患者呈反复发作倾向[17],因此,对于本病的诱导缓解及抗复发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参与治疗克罗恩病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其病机与治疗仍需继续探讨,以最大程度发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效果。结合临床实践并总结各家之言,笔者认为阳虚寒凝是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采用温阳活血法治疗有望提高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从而为克罗恩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克罗恩温阳阳虚
无法进食、暴瘦腹泻……警惕“穿肠烂肚”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一种消化道疾病
克罗恩病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再见初恋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