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创作融合

2022-05-10姚雪冬

艺术评鉴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

姚雪冬

摘要: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在艺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音乐艺术作品的创编也更加注重民族元素的融合,既能够更好地体现作品的独特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作为音乐的重要门类,在曲目创编中也应持续增强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促进这一“舶来”的艺术表演形式能够更好地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体现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拓宽音乐创编的创想空间。鉴于此,本文围绕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创作融合展开论述,阐述中国钢琴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意义,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钢琴作品创作   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6-0033-04

钢琴作为一种典型的西洋乐器,在明末清初时期开始进入中国艺术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钢琴在我国的艺术领域得到极大的推广,已成为备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钢琴艺术家和爱好者。在钢琴艺术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许多艺术先驱开始尝试将民族音乐融入西洋乐曲的创编中,通过改编、移植等方式实现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在“中西合璧”的启发下,融合性创作思路为钢琴作品的创编创作活动给予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创新启发,促进了钢琴艺术的更大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同时以更具有民族特点的姿态走向国际。

一、中国钢琴发展的基本概述

钢琴属于西洋传统古典乐器的一种键盘乐器,被誉为“乐器之王”。在1709年由意大利的一名乐器制作师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所发明。该乐器的音域范围极广,可以说基本包括了音乐体系中使用的全部乐音,除了管风琴以外,是音域最广的一种键盘乐器,能够从A2(27.5Hz)一直到 C5(4186Hz)。同时,钢琴演奏的声音表现力强,音响层次极为丰富,能够通过演奏者的手指触键直接控制乐器声音的高低起伏,增强音乐感染力,在演出的过程中被普遍应用于伴奏、重奏和独奏,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从钢琴的外型上主要分为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一般情况下三角钢琴主要用于音乐会演奏,立式钢琴主要应用于音乐教学以及家庭娱乐和学员的日常训练。

在明末清初的时期,钢琴这一乐器传入中国,受到了音乐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广,大批钢琴艺术先驱尝试将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融合,例如《和平进行曲》就是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创编的开篇之作。此后,大批钢琴音乐家通过改编、移植的方式,通过钢琴音乐作品表达传统的民族音乐,增强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已进入全新的阶段,艺术家尝试用更多样化的方式表现民族音调,使钢琴音乐作品更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例如《黄河大合唱》就是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经典作品之一。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融合的趋势又进一步推动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钢琴作品的创编思路更为广泛,不断强化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韵味和民族精神,持续推动了钢琴作品创编的创新与发展。

二、中国钢琴作品创作融合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意义

与西方音乐不同,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音乐表现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以及音色等方面均体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在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钢琴作品的创编越来越多地融入传统民族音乐的元素,能够从不同角度为钢琴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中国钢琴音乐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为钢琴作品的创编带来新思路

在钢琴音乐作品的创编过程中,曲式结构是重要的创作因素,西方钢琴曲目在结构上相对规整,如果中国钢琴曲目在创编的过程中简单套用西方的方式,则容易使听众在音乐审美过程产生错觉,难以识别到乐曲中的“中国元素”,难以调动情感共鸣。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丰富而复杂,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传统音乐,能够为钢琴音乐作品的创编提供新思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完成对曲目的创编,例如“一段体”“多段体”“综合体”“循环体”和“连环体”等等,更能够体现出曲目的灵活与变化,使整个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更有层次感和丰富性。例如在创编的过程中从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中获取新元素,例如古筝、二胡、扬琴、冬不拉等等,能够为曲乐曲的创编提供丰富的参考。在创编中融合不同风格的演奏手法,也更能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增强钢琴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新方式

在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拓宽新途径,如何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音乐艺术领域应当着力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将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艺术的融合,能够促进钢琴艺术实现本土化发展和民族化发展,同时钢琴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也能进一步拓宽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使钢琴这一“舶来”的音乐艺术能够在民族文化的融入中获得本土化成长,同时让民族音乐通过西方乐器走向世界。例如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创作中充满了丰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特点,钢琴曲目的创作能够从民族音乐中获取新的灵感,不仅丰富钢琴曲目的内容,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钢琴曲《新疆随想曲》《壮族组曲》等钢琴作品都体现出了民族性特点,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能够通过钢琴音乐作品了解民族文化。

(三)为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注入新动力

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钢琴音乐艺术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就必须与中国的音乐文化相融合,才能促进中西方音乐的共同发展。但文化的融合不是生硬的、简单的嫁接,而是需要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因此,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需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融入音乐的差异性,在作品中体现音乐艺术的规律,既要符合钢琴艺术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音乐文化的融合,进而促进不同特点文化的融合与对话。因此,在钢琴音乐作品创编中融入民族文化,能夠进一步促进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交流,使中国的民族音乐能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走向国际音乐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27A6BBC2-AEAA-4068-A637-C5093355C0AB

三、中国钢琴作品创作融合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具体策略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合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发展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吹笙、鼓瑟、弹琴等各类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按照其不同的题材和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综合性乐种和民族器乐等等。每一种类型的音乐体裁不同,形式多样,作品丰富。例如在民间歌曲中就包含了劳动号子、小调、山歌、长歌、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艺术体裁,而每一种体裁又因为地区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地方特点。由此可见,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和类型极为丰富,在钢琴音乐创编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融入,不仅能够拉近艺术与中国钢琴听众的亲切感,同时也将体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独特性,能够更有效地推进中国钢琴艺术的更好发展。因此,在中国钢琴作品的创编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中西方音乐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找准融入的最佳切入点,使音乐融合的过程自然、顺理成章。

(一)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语言,拉近艺术与听众的情感距离

在民族文化的体系中,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语言体系特点。在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适当融入民族语言,能够更有效地拉近钢琴艺术音乐作品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使音乐作品与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有效的情感沟通桥梁。例如,在中国钢琴音乐代表作品《花鼓》中,就适当融入了凤阳地区花鼓戏民族语言形式,在作品中融入欢快的节奏以及具有地方特点的方言,使整个曲目传递出更欢快、活泼的情感。再比如钢琴音乐作品《黄河协奏曲》中,创作者在钢琴艺术作品中融入了“喊号子”的语言形式,高度契合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粗犷而高亢,同时也表现了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决心,众志成城。

(二)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乐器,营造契合民族审美的音乐意境

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中,乐器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在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入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乐器,能够营造更符合民族审美特点的音乐意境,更容易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提高音乐作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看戏》这一钢琴音乐作品中就融入了传统的锣鼓乐器,使其与钢琴相融合,在音乐的前奏、间奏和尾奏中通过锣鼓点的植入,营造了热烈的看戏氛围,更能衬托出热闹欢快的节奏,实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乐器的碰撞与融合,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再比如钢琴音乐作品《梅花三弄》的创编中模仿中国民族乐器古琴的弹奏技巧,使整个作品营造出空灵的意境,同时又表达出哀伤的情感。再比如《夕阳箫鼓》的音乐作品中,模仿了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实现了传统民乐的融合,在听觉上能够形成更新颖的听觉体验,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表现力。总之在中西方音乐融合过程中,通过民族乐器的融入能够使钢琴艺术的表现更丰富,增强乐器之间的音乐交流和融合,为钢琴音乐作品增添新特色。

(三)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调式,丰富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同的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调式特点,例如陕北的民族音乐整体调式粗狂而有力,傣族的民族音乐调式婉转而空灵,新疆的音乐调式更活泼和律动等。同时,在不同地区的戏曲调式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而构成了丰富的民族音乐调式特点,也为钢琴作品的创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采编素材。戏曲是调式中最重要的一种体现,在钢琴作品中融入戏曲调式也成为创作的重要思路之一。例如在钢琴作品中融入板腔体、曲牌体的戏曲调式,能够使作品呈现出更有特色的旋律感,例如《春江舟影》的钢琴曲创编将板腔体与钢琴作品相融合,整体表现效果更有地方特点。再比如《降G大调序曲》钢琴曲目中融入昆曲的调式,使整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委婉生动,也让整个作品体现了江南音乐的特点,让听众感受到秀丽和精致。另外,在钢琴音乐作品中还可融入京剧的调式,能够使整个音乐作品从高亢与低沉的角度丰富情感表达的方式,更鲜明地展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地方特点。

(四)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和声,丰富和声语言的民族风格

和声学是音乐中关于多声部音乐进行的立体架构和纵向结合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声部有机进行的基础,属于重要音乐语汇,和声的运用可以体现出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民族风格。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和音乐风格需要,在创作中根据民族特色,充分运用民族和声色彩及和声功能表现进行构思,创作出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传统和声的运用主要是以三度叠置为基础,而民族和声则打破这一规则,往往会使用四度和五度叠置的方式构建和声色彩,展现出具有我国民族韵味的古色古香的音响效果,把一种飘渺的意境传达给听众;我国的民族和声运用上还有使用二度叠置方式,二度叠置的和声能够渲染出某种特殊的气氛,甚至展现出一种具有打击乐效果的音响色彩,如钢琴曲《猜调》 的结尾处就是使用小二度,一种妙趣横生的效果就会展现在人们脑海里;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中为了充分展现凄凉哀怨的音乐情绪,作者在和声的运用中使用了七和弦和九和弦的二度叠置。

(五)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音乐结构,促进民族音乐结构的多元化

在民族音乐的创编中,音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根据传统中国作品的内容、情绪的发展需要呈现的“线性”结构思维,将我国传统的多段体、循环体等结构进行变化,用变奏的手法加以发展,可以根据调式调性、和声、节奏、旋法及演奏方式等,进行反复呈示。如钢琴改编曲《猜调》《彩云追月》等就是通过变奏及对比的方式来进行变化,而对原作的曲式并没有进行太大变动。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在创编方面也可以打破传统,可以不再拘泥于一种曲式结构,而应将各种民族特点的曲式结构灵活应用于创作中,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六)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审美,凸显民族独特的艺术审美偏好

民族文化的发展会造就独特的审美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钢琴音乐的听众会对同一个音乐作品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对钢琴音乐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评判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在中国钢琴的艺术事业发展过程中,通过钢琴演绎中国音乐是对民族音乐的解释和阐述,在创作中应当尊重中国文化所形成的民族审美观。例如,在钢琴作品《太极》中就强调简约、留白的审美特点,在整个曲目的编排中包含了“破-承-起-入-缓-庸-急-束”八个主要片段,这与我国历史上的“八股文”题材创作不谋而合,这种处理方式契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使听众能够在在“承-起-入”的结构中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进入一种全新的听觉意境,并认真体会音乐中缓缓推进的情感。同时,在“缓-庸-急-束”的結构中完成整个审美过程,从认知逻辑的层面上与中国传统审美观相融合,更鲜明地凸显了民族审美的独特倾向和艺术偏好。27A6BBC2-AEAA-4068-A637-C5093355C0AB

(七)音乐创编中融入民族习俗,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中,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为音乐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创编过程中,也应当积极融入民族习俗,挖掘不同艺术风俗中所蕴含的艺术创作价值,进而实现音乐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在民族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各类节日活动。如庙会、社戏、传统节日等等,在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其间包含了丰富的音乐作品,营造了热烈浓厚的节日氛围。钢琴创作时可融入民族习俗,在情感层面增强与听众的互动感,更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在钢琴作品《火把节之夜》的创编中融入了白族、纳西族、云南彝族的火把节元素,通过钢琴组曲的方式展现出节日期间的热烈场面,通过钢琴独特的演奏形式描绘出一幅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民族风情画卷。

四、中国钢琴作品创作融合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演奏策略

在钢琴作品的创编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使整个作品更具有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风格,为了提高作品的演奏效果增强表现力,在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也应当充分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兼顾演奏技术与情感融合,从表演的思维、情绪和神韵上精准把握民族音乐的演奏要素,才能促进艺术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和谐之美,使整个作品的演绎过程凸显民族特点,增强艺术感染力。

(一)能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中融入民族元素的意图

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点需要通过钢琴演奏进行表达,演奏者首先需要对演绎的作品进行整体的艺术构思,能够准确洞察到在作品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价值,充分理解文化融合的意图,才能够提高音乐作品表现的感染力。例如在某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入古曲,使整个作品的流动变化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就需要明确整个曲目的旋律主题,充分把握住民族元素的音乐表达特点,在演绎中呈现出多声结合的旋律变化,才能提高现场表现力。

(二)能够充分演绎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民族音乐情感

音乐的演奏与演奏者的情绪密切相关,要表达出作品真挚的情感,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情绪,才能使演奏的过程充分融合技巧和情绪,为听众营造良好的音乐意境,提高表现效果。例如在钢琴作品《夕阳箫鼓》的演奏中,弹奏者需要根据音乐曲目节奏的变化设计整个演绎的方式,逐渐引导听众实现情绪的积累,传递出真挚深刻的音乐情感,才能提高现场表现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钢琴音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增强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钢琴音乐的民族特点,启发思路,促进钢琴音乐事业获得更好发展。在具体的创编融合中,需要选择恰当的融合点,进而实现中西方音乐的有效融合,既提高作品本身的民族性特点,同时又能提高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因此,在音乐创编融入过程中需要遵循基本的创编原则,主动汲取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髓,同时要以开放的态度不断促进钢琴音乐作品的创新,持续提升在世界音乐领域中的影响力,增强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性、文化性和感染力,推动中国钢琴事业获得更快速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博瑞.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J].明日风尚,2021(14):16-18.

[2]何炜玮.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合高师钢琴教学之研究[J].文化产业,2021(07):128-129.

[3]张晓艳.钢琴音樂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及融合[J].艺术大观,2020(35):5-6.

[4]王若曦.论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入[J].戏剧之家,2020(25):53-54.

[5]钦媛.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的有机运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01):84-87.

[6]余琨.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音乐元素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05):181-183.

[7]管思琪.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J].大观(论坛),2019(02):130-131.

[8]廉莹.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意义探究[J].音乐创作,2018(07):174-175.27A6BBC2-AEAA-4068-A637-C5093355C0AB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
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策略实施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策略探讨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
广播电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