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轻度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2022-05-07白志锋李凯云

光明中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横径胆囊炎胆囊

白志锋 李凯云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细菌、结石、胆汁淤积、寄生虫、肿瘤等因素诱发的一种急性炎症[1,2]。目前其发病率已经达到50%以上[3],其中结石诱发的约占95%[4]。急性胆囊炎属于外科急腹症,一旦确诊,有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主张进行积极有效的早期手术[5]。但是手术会有创伤,有时会出现术后并发症等弊端。对于轻度急性胆囊炎,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本研究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轻度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确诊为轻度急性胆囊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无脱落。观察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平均(45±11)岁;病程最短0.5 d,最长2.0 d,平均(1.34±0.51) d。对照组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45±11)岁;病程最短0.5 d,最长2.5 d,平均(1.38±0.54) d。2组病程、年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此研究经惠济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

1.2.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分级标准[6]: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局部炎症(Murphy征、右上腹肿块/痛/压痛);全身炎症(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表现。3项中各至少占1项。中医辨证标准:参照《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7]中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热毒炽盛证。

1.2.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且严重程度分级属于轻度;②年龄18~65岁;③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生命征不稳者;②原有基础疾病急性发作者;③对所用药物或敷贴过敏者;④治疗过程中未按疗程治疗者;⑤GradeⅡ中度急性胆囊炎和GradeⅢ严重急性胆囊炎之外者。。

1.2.4 中止试验或脱落标准①试验方案实施中出现明显偏差,缺乏配合度、观察项目不全等,不能评价效果者;②试验期间出现其他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卧床休息,禁食,病情好转时给予低脂半流质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菌药物治疗予奥硝唑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99),静脉滴注,每12 h一次,每次0.5 g;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898),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0.5 g。

1.3.2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方:柴胡15 g,黄芩10 g,白芍10 g,大黄10 g,芒硝10 g,延胡索10 g,金钱草15 g,冰片1 g。研粉,用醋调匀成糊状置于4 cm×4 cm大小的胶布中备用。贴敷的方法:操作前向患者耐心讲解穴位敷贴的效果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将制作好的中药贴敷贴于患者胆囊区阿是穴,1次贴敷12~15 h(以患者皮肤耐受为度),1 d更换一次,连续贴敷5 d为一个疗程。贴敷过程中动作应轻柔,注意保暖,尽量少暴露患者腹部。

1.4 观察指标

1.4.1 证候积分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胆腑郁热证和热毒炽盛证2个证型的主症按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记0分、1分、2分、3分;次症有则记1分,无则记0分。

1.4.2 胆囊情况胆囊彩超(同一操作者同一机器)检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胆囊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胆囊横径、胆囊壁厚度变化。

1.4.3 疗效评价参考证候疗效评价、彩色超声疗效评价标准综合评定[7]。痊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95%),超声检查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95%>治疗指数≥70%),超声检查胆囊大小恢复正常(胆囊横径<4 cm,胆囊壁厚度<3 mm);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70%>治疗指数≥30%),超声检查胆囊横径较前缩小,胆囊壁厚度<3 mm;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或加重者(30%>疗效指数),超声检查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未见明显变化。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5 d后,2组临床疗程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2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胆囊横径及胆囊壁厚度治疗前,2组组间比较,P>0.05,提示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P<0.05,在胆囊横径缩小和胆囊壁厚度缩小上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间比较,P>0.05,2组均能改善胆囊横径和胆囊壁厚度。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横径及胆囊壁厚度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可归于中医学“胁痛”范畴,其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胆失通降而致病的,临床中多以实证为主,其中“热、毒”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通腑泻火为原则。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医学除了口服中药外,还有中药灌肠、针灸、耳穴、穴位贴敷等治疗特色。此次观察病例在西医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但可以发挥中药的药效作用还可以发挥穴位刺激的作用,是一种中医的特色外治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

此次观察的穴位贴敷方是以《金匮要略》大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选入肝胆经的柴胡,既可疏肝又可解表退热;黄芩苦寒,可清肝胆郁热。胆属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选用大黄配芒硝以降浊通便,以泻热结。现代研究大黄药理作用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胆等作用[8]。白芍柔肝缓急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金钱草除湿退黄具有较强的化石作用,有利于胆道结石的排出。现代药理研究,金钱草能够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胆道括约肌松弛有利胆汁排泄,此外还具有排石、镇痛、抑菌、抗炎的作用[9]。冰片可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增加疗效。纵观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止痛之功,切合急性胆囊炎病机,符合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此次观察选穴为胆囊区阿是穴,阿是穴是无具体名称、无固定部位的穴位,通常是“以痛处为穴”[10]。阿是穴疼痛的最直接反应点,在阿是穴用药可使药效直达病灶,从而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从观察结果分析,穴位贴敷辅助西药治疗轻度急性胆囊炎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上较为明显,在胆囊横径及胆囊壁厚度缩小方面,2组疗效相当。进一步证实了对于轻度急性胆囊炎,给予内科西药联合中医药保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手术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横径胆囊炎胆囊
更正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哪些胆囊“要不得”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