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对儿童流行性感冒退热效果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2022-05-07

光明中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奥司流行性鼻塞

冯 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资料表明[1],儿童流感的发病率高达20%~30%,是成人的2~3倍。流感发病急,儿童由于发育不完全,一旦患病,极易引起肺炎、高热、惊厥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2]。对于流感的治疗,西医常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抗病毒,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高热者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美林)等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3]。奥司他韦是流感最常用的药物,但其不良作用和易耐药问题影响着临床疗效的发挥,再加上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大,西医治疗儿童流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4]。中医药在治疗流感方面优势明显,小柴胡汤是和解退热的代表方剂,银翘散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代表方剂之一[5],应用小柴胡汤联合银翘散随证加减治疗儿童流感,可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和解退热,对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全身酸痛、食欲减退均具有良好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小柴胡汤联合银翘散治疗儿童流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33例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3~14岁,平均(8.69±2.31)岁;体温37.5~40.0 ℃,平均(38.87±0.62)℃;病程6~48 h,平均(16.32±3.26)h。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3~14岁,平均(8.55±2.42)岁;体温37.5~40.1 ℃,平均(38.85±0.69)℃;病程8~48 h,平均(16.97±3.57)h。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热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6]和《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7]中相关的标准进行诊断。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儿体温高达39 ℃以上,常伴有咳嗽、咽痛、腹泻、流涕或鼻塞等,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或流感抗原检测阳性,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升高4倍或以上。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儿经诊断确诊为流行性感冒;②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要求。排除标准:①普通感冒;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③伴有支气管哮喘者;④有免疫功能异常者;⑤不适合服用中药配方颗粒剂者;⑥不适宜服用奥司他韦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奥司他韦治疗。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依照患儿年龄、体质量具体给药,5 d为一个疗程。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克肟颗粒(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10940128)抗感染治疗,3 mg/(kg·d),2次/d,温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 d。当患儿体温超过38.5 ℃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11)口服降温,3岁及以下一次3 ml,4~6岁一次5 ml,7~9岁一次8 ml,10岁以上一次10 ml。当体温升高但低于38.5 ℃时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组给以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基础方:柴胡6 g,黄芩6 g,党参6 g,清半夏3 g,生姜10 g,大枣3枚,连翘6 g,金银花6 g,桔梗6 g,薄荷3 g,淡竹叶4 g,淡豆豉3 g,荆芥3 g,牛蒡子3 g,芦根9 g,甘草3 g。有发热,体温37.5~38.5 ℃者柴胡加至12 g,再加石膏20 g,陈皮3 g,炒谷芽、炒麦芽各10 g;体温38.6~39.5 ℃者柴胡加至15 g,再加石膏30 g,陈皮3 g,炒谷芽、炒麦芽各10 g;体温39.6 ℃以上者柴胡加至20 g,再加石膏40 g,陈皮3 g,炒谷芽、炒麦芽各10 g,麦冬3 g,茯苓10 g。上述药物,体温升高时才使用,体温恢复后则不加入。有咽喉红肿者加射干6 g;食欲减退者加六神曲6 g,炒鸡内金6 g;鼻塞者加辛夷6 g;痰多者加鱼腥草10 g,浙贝母6 g;咳嗽者加蜜款冬花6 g,炒紫苏子6 g。上述药物,6岁以上按照上述剂量使用,6岁以下剂量减半。选用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随证加减,用开水冲服,6岁以上每次用120 ml开水冲服,6岁以下每次用60 ml,2次/d,饭后服用,连续治疗5 d为一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CRP、淋巴细胞数、IgG的水平。治疗期间密切观察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①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指患儿体温<37.5 ℃且24 h内不再升高。记录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②咳嗽和鼻塞流涕消失时间。记录患儿咳嗽和鼻塞流涕消失所需的时间。③实验性指标比较。取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超敏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数目、IgG的水平。

1.6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7]中的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37.5 ℃),咳嗽消失,CPR<10 mg/L,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温<37.5 ℃,咳嗽有所缓解,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体温>37.5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1%(P<0.05)。见表1。

表1 2组流行性感冒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实验室指标改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淋巴细胞数、IgG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CRP=54.546,P<0.05;t淋巴细胞=52.542,P<0.05;tIgG=45.823,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淋巴细胞数、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流行性感冒患儿CRP 淋巴细胞数和IgG水平比较 (例,

2.3 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流行性感冒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比较

2.4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出现恶心3例,头晕2例,嗜睡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61%(7/66);观察组患儿出现轻微腹泻2例,胃口减退1例,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48%(3/67),2组患儿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6,P=0.180)。

3 讨论

此研究对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对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探讨。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可供选择的抗流感病毒西药品种较少。临床上,为了增强疗效,很多医疗工作者往往采用西药联合中成药治疗儿童流感。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逐渐增多,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8-10]。鉴于此,有中医药工作者应用中药内服外用随证加减治疗儿童流感,疗效显著[11,12]。刘嘉芬等[13]应用柴葛解肌汤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患儿的发热等症状显著改善。研究表明五虎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能显著缩短流感儿童的退热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10]。上述中药虽然疗效确切,但中药汤剂由于味道苦,很多儿童患者尤其是6岁以下的小儿患者很难服用。鉴于此,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冲服,克服了传统中药口感差、携带不方便,需要每日煎药等缺点,又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性味和药效[14]。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随证加减治疗儿童流感,临床使用较为灵活,如患儿体温不同,则应用不同剂量的石膏和柴胡退热,体温越高,应用的剂量越大,在辅以炒二芽和陈皮防止石膏大寒之品伤及胃肠道,治疗后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奥司流行性鼻塞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中的出版偏倚、科学客观性和科学伦理——“奥司他韦事件”及其延展性思考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普通感冒吃奥司他韦无效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