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心理学在儿童口腔医院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07金颂文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口腔色彩

金颂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

杨宵垌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根据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受饮食习惯改变及不健康口腔习惯等诱因影响,我国儿童患龋率呈现上升趋势。现阶段我国医疗条件日渐发达,儿童医院医疗设施日益完善,但对儿童色彩心理学在儿童医疗环境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为匮乏,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色彩体系。目前,我国许多儿童口腔医疗空间使用的是欧洲BEAUBE 模式,色彩心理学在医疗环境应用中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例如,虽然考虑到了功能性,也满足基本的就医功能需求,但却无法有效满足使用者的需求[1]。针对儿童医院设计,其缺乏考虑将色彩与儿童生理及心理需求相结合来进行设计。

本文尝试以儿童色彩心理学为基础,以儿童口腔医疗空间环境为设计对象,提出在色彩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色彩心理学概述

色彩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探究的是色彩对人心理、生理所产生的影响。美国色彩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提出,严格来说,色彩能充分表达情感,所有视觉现象都是由亮度以及色彩产生的。从心理学方面而言,色彩通过对视觉产生影响,对人的知觉、情感,再到意志、思想、记忆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色彩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维度,通过观察人在受到色彩影响时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并以此为据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2]。

2 就诊儿童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朱智贤教授在书中提出,儿童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根据,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特征进行研究[3]。日本建筑学会认为想要为幼儿创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空间,就需要从幼儿心理角度去进行设计。

通过对儿童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以及实地走访发现,患病儿童就诊时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儿童不稳定的情绪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患病儿童进入就诊空间时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当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及冰冷的诊疗设备时易产生恐惧心理。患病儿童在就诊时,由于疼痛、就诊器械、就诊环境等因素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紧张情绪,出现抗拒治疗等现象。

3 设计原则

3.1 色彩心理学与儿童医疗空间相结合设计

色彩对医疗空间环境具有辅助作用。人们在潜意识作用下,会对色彩产生差异性感受。由于色彩冷暖以及周边环境会对人的身体、眼睛、思维及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有差异的[4]。充满着朝气的儿童喜欢亮丽的色彩,本就遭受病痛的儿童更喜欢可以带来愉悦心情和放松感受的医院环境。

但是,儿童口腔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色彩拼凑,其在色彩使用上注重体现色彩的丰富性,同时注重运用色彩冷暖关系给前来就诊的儿童患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医院过渡性空间或者灰空间,如走廊、楼梯等较为狭长的环境中,建议采用暖色系,因为暖色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空间氛围,使儿童从视知觉感知空间的灵活性,削弱过渡空间的冷清感,如图1 所示。针对医院就诊空间,在色彩搭配上建议以冷色系为主,因为冷色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情绪。同时,冷色为主,暖色为辅,冷静中带有一丝温暖的色彩设计,使儿童口腔医疗空间整体色彩设置轻松愉悦、节奏感较强,通过视觉效果来转移儿童患者的紧张情绪,便于医生诊治。因此,在设计儿童口腔医疗空间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将色彩心理学与口腔医疗空间相结合来进行设计。

图1 楼梯处局部效果图

3.2 人性化设计

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去设计规划这个空间,儿童和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儿童对口腔医疗空间的固有认知,一想到医院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而且易受到外界声音、色彩、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儿童口腔医疗空间时,需注意人性化的细节处理,如在设计儿童娱乐区时,墙面颜色可采用明亮的粉红色、天蓝色,并且搭配色彩欢快的游乐设施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设计楼梯踏步时,依据人机工学原理,可增添设计音符、节拍等趣味性的互动形式[5]。色彩是视觉感知,听觉可增强空间的感知体验,室温可调节口腔医疗空间给儿童带来的冰冷感,室内软装饰品可拉近儿童与医疗空间的距离,展示有关牙齿的科普的信息可提示孩子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因此人性化的设计重在细节,目的是缓解儿童对口腔医疗空间的恐惧感,使其顺利完成治疗。因此,在设计儿童口腔医疗空间时,人性化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3.3 安全性设计

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安全性问题是为儿童营造良好就医氛围的重要前提[6]。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在进行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时,要注意增强对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采用无刺激、无污染的环保材料;在家具选择上,符合儿童的尺度,提高儿童使用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在地面铺装上,利用色彩的互补或对比关系满足空间导向作用,同时采用防滑地漆或地毯提高儿童行走时的安全性;在导向识别上,通过色彩系统进行安全的指示引导和疏散。因此在设计儿童口腔医疗空间时,安全性设计原则也应纳入重要的考虑因素。

4 案例讨论

4.1 项目介绍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西路与建设北大街交口,周围交通便利,附近设有多个停车场及公交站,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便利。周边为居民住宅区、学校和教育教学机构,人流量大、客源丰富。本项目主要针对0 ~14 岁的儿童,依照石家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统计,平山县常住人口约42 万人,年龄结构中0 ~14岁占比21.14%。在实际调查时发现,项目所在地区并未建有系统的针对儿童的口腔医院,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就医紧张情绪,不仅影响医生的诊治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会延误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治。

4.2 设计方法

本文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学科交叉法和实验验证法为辅,通过查阅、收集色彩心理学以及儿童口腔医疗空间方面的论文、网络资料、期刊及文献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整理,为本次设计提供基础性地理论[7]。基于此,对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进行研究整合,梳理出与儿童口腔医疗空间相符的设计准则,并将理论落实到自身设计中,用理论指导实践,为本文提供实践验证。

4.3 设计表达

(1)从平面布置上,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满足儿童、家长及医护人员的多层次需求。一层主要为儿童休闲娱乐区,还设置了家长休息区、咨询室、卫生间以及检查室,为儿童及陪护家属提供娱乐休息空间和及时准确的服务;二层主要用于诊治,设置了诊疗室、儿童科普区、等候区、医护休息室、办公室、卫生间以及茶水吧台,整体功能分区都较为安静,符合就诊环境要求。

(2)在色彩心理学与儿童口腔医疗空间相结合设计原则地基础上,对于儿童娱乐空间进行设计。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来营造轻松愉悦的空间氛围,让整个空间富有童趣,符合儿童的视觉特征。在就诊空间的色彩使用上,以冷色系为主色调,其主要作用是稳定儿童的情绪。同时,可以设置儿童喜爱的动画形象增加医疗空间的趣味感,使儿童患者放松情绪。设计儿童娱乐区时,尽量运用鲜艳、明亮的色彩,使儿童沉浸在轻松又快乐的氛围里,可有效转移儿童的焦虑情绪,如图2 所示。

图2 色彩空间营造局部效果图

(3)在人性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可采取与儿童娱乐空间相结合的形式。例如,门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不仅让大厅有充足的采光,而且对于前来就诊的儿童来说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内部布局,缓解儿童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使儿童患者能够顺利就医。大厅的中心区域设置了咨询台和缴费台,为患者及陪护家属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诊疗室采用了主题性设计,由于儿童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医疗空间中适当进行趣味性的设计有利于分散儿童的焦虑感,使治疗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例如,自然乐园、海底世界、企鹅小镇以及趣味太空等主题,在诊疗室内添加契合主题的图案、玩偶等,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儿童注意力的目的,又能缓解空间的紧张氛围,还可丰富整个医疗空间的童趣性,如图3 所示。

图3 海底世界主题性局部效果图

(4)在安全性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儿童自身安全意识较低,家具设置上需符合儿童的比例和尺度。例如,选用柔软布艺材料、圆角造型等,提高儿童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此外,地面设计避免出现高低差,同时可采用防滑地砖、木地板或者地漆来提高儿童行走时的安全性,如图4 所示。

图4 材质选择局部效果图

5 总结

本文针对色彩心理学在儿童口腔医疗环境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讨论,重点围绕缺乏考虑色彩与儿童生理以及儿童心理需求相结合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色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出发,以儿童为中心,利用色彩对医疗空间的辅助作用,缓解儿童在就诊过程中的抗拒心理,将色彩心理学原则、人性化原则、安全性原则有序地运用到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中,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提供舒适、有趣的医疗空间。

猜你喜欢

心理学口腔色彩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