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的农业技术管理与措施探讨

2022-05-06邱启安

种子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玉米栽培措施

邱启安

摘    要:玉米是山东省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对农业经济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人员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大。在玉米栽培期间,加强农业技术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从多个方面进行管控,不仅可以综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能为玉米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为实现玉米增产增收的目的,必须结合地区玉米栽培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管理办法。

关键词:玉米栽培;农业技术管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04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玉米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与地区经济有直接联系。因而,在玉米栽培阶段应依照实际情况开展种植工作,让玉米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生长,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 玉米栽培的农业技术管理分析

1.1 选地和整地

玉米生存能力强,根系发达。在对玉米进行栽培期间,为了让玉米在生长阶段具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必须做好选地和整地工作。

在实际栽培阶段,农户应选择土层较厚的田地,并适度对土壤肥沃状态进行调整,让玉米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生长。开展深松作业期间,必须加强对深度的把控,将其控制在30 cm左右。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是春季,农户要严格按照“1次保4苗”的要求规范操作,确保玉米的发芽率,整体增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整地过程中,可以选择联合整地,控制种植区域重耕作业次数,最好在两次以上,并及时进行起垄夹肥操作[1]。在整地生产期间,起垄夹肥作业一定要将玉米栽培的实际要求作为基础,合理控制垄体,一般为22 cm。通常,在早播生产后,要运用反浆水浇灌幼苗,增强土壤的湿润度,保证玉米能够早发,促进玉米发芽率的提升。

此外,为更好地应对春旱问题,还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增强玉米保苗率。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可以借助机械化设备播种,提升播种效率。

1.2 良种选择和晒种

因为种植区域以及种植条件存在很大不同,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时,应该结合地区的土壤情况和气候条件等,针对性地应用和选择,以便玉米能够茁壮生长,为实现高质、高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选择玉米品种时,可以从种子的外观作出判断,选取抗病性以及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2]。并且应该考虑当地的溫度和降水量,明确上茬作物品种,了解农户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使玉米健康生长。

同时,在选择玉米品种时,种子要饱满、发芽率高,以免被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坏种等情况发生。最为关键的是,选择的玉米品种发芽率应该超过95%,纯度要超过98%,含水量不得大于13%。

此外,为提升种子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要及时剔除霉变及损坏的种子,确保不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发芽。

在选择完玉米品种后,要及时组织开展玉米晒种工作。从玉米生长角度分析,将种子处理工作做好,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整体提高种子内部所含酶的活性。通常种子内部含水量极高,会对玉米发芽以及出苗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整体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高效开展玉米晒种工作,不断增强玉米芽势。只有将晒种工作做好,才能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出现的概率,预防病虫害传播。晒种需要选择在晴朗的天气进行,时间在9:00~16:00。此外,在晒种环节,还要科学控制种子堆叠厚度,最好在5 cm左右,并要经常翻动种子。为保证种子能持续保持干燥状态,夜间要覆盖种子,晒种的时间应控制在2~3 d。

1.3 玉米播种

在玉米栽培的农业技术管理中,玉米播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玉米栽培时间一般在6月中上旬,但具体播种时,还要考虑山东省气候以及品种差异,合理选择时间,以便玉米健康生长。为了给玉米营造一个健康且舒适的生长环境,要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以及特性、肥水管理等开展播种工作。如果玉米在播种环节没有控制好密度,导致密度太大,最终会影响玉米健康生长,增加空秆率,降低玉米穗粒数,不利于提高玉米质量以及产量。相反,如果玉米的密度过小,土地资源便会被严重浪费,致使玉米的单产相对较低。若选择株型高大的玉米品种,为确保玉米能高质高产,可以适当扩大玉米的株距及行距。玉米播种阶段,可供选择的播种方式有很多,穴播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手段。为了让玉米快速发芽,在播完种子之后,必须及时覆土踏实,当播种墒情相对较低时,要浇足蒙头水,以便能达到一播全苗的效果。

1.4 玉米生长期间的管理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不仅影响玉米的成活率,还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玉米生长阶段,必须从不同角度分析,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玉米栽培的有效性。

1.4.1 做好田间搭配

玉米与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差异较大。因为玉米的植株很高,所以无论玉米栽培密度过大还是过小,都会对玉米的正常生长造成干扰。因此,在栽培玉米之前,应该对田间进行科学配置,积极总结以往的栽培经验,将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在对田间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可以让玉米和一些低秆农作物搭配种植,诸如大豆等,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空间。同时在栽培时,还应该综合分析玉米的朝向和生长情况等,玉米苗尽量不要太大,并运用同向移栽方法,对苗进行分级移栽,以便玉米的田间长势相同,进而让玉米能够更加稳定且健康生长。

1.4.2 育苗阶段的管理

所谓育苗期,具体是指播种之后到拔节期这一段时间。通常这一阶段的玉米根系长势较快,所以在管理期间,应该将重点放在齐苗、壮苗上。但因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玉米的出苗率受到影响。对此,针对缺苗的地方,应该及时补种。

在玉米栽培管理期间,要想让其生长得更加茁壮,就要及时追肥和除草,同时将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位,坚持适度原则,当玉米长到3~5叶期时,可以进行定苗。如果是幼苗长势较为旺盛,并且肥水比较充足的地块,需要科学管控浇水量,坚决不能出现玉米过度浇灌和施肥的情况,以此保证玉米幼苗的长势旺盛、整齐一致。

同时,对于深沟内存在的积水,务必及时排除干净,确保玉米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使玉米苗茁壮生长。

1.4.3 出穗阶段的管理

在穗期管理阶段,要在拔节期以及抽穗期进行中耕松土,次数为1~2次,可以让玉米快速长出新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这一阶段玉米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会在同一时间进行。与育苗阶段不同,出穗阶段对水肥养分的需求较大,可以说,营养充足与否和玉米出穗结粒情况有直接联系。

因此,在组织开展管理工作期间,必须要将肥水管理做到位,科学开展追肥工作,如施加氮肥等,并配合灌溉浇水,确保玉米能吸收更多的养分。为提升管理有效性,应该将耕松工作做好,松土2~3次,确保土壤不会出现板结的情况,让玉米的根系能稳定生长。在玉米抽雄前10 d左右,需要施加穗肥。值得注意的是,在玉米抽穗期,还要合理施加粒肥,并加快灌浆速度。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杂草是不可避免的,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大。玉米在生长阶段,若周围长出了大量杂草,会与玉米争夺养分,最终导致玉米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缓慢,使得玉米整体产量降低。因此,除草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将田间的杂草清除干净,并处理长势较差的病苗或出苗较多的植株,可以确保玉米健康生长,促进玉米出穗结粒率的提升。

1.4.4 开花结粒阶段的管理

开花结粒阶段具体是指玉米从抽穗到成熟的阶段,与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关联。通常在玉米花期,如果天气不佳无法良好授粉,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解决,保证不会出现空秆情况,让玉米的产量得到保障。

在对该阶段进行管理期间,应该将重点放在玉米植株茎上。因为玉米的植株一般比较高大,所以很容易受暴风雨干扰,导致玉米出现大范围倾倒问题,对玉米开花结粒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因而,在玉米生长发育阶段,必须对天气情况密切关注,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合理喷施花粒肥,强化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科学规避大面积倾倒现象。

此外,在浇灌过程中,必须确保及时性,增强病虫害防治的高效性,确保玉米长期处于较为健康的生长环境中。

2 玉米栽培的措施

2.1 引进先进种植机械并提升栽培水平

近年来,玉米在栽培过程中逐渐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人力、物力等显著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种植技术以及机械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玉米栽培需求,不仅会增加栽培成本,还会严重浪费玉米种子,导致种植效率和质量不高,给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玉米收割期间,因为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再加上收割方式不科学,降低了收割效率,从而导致玉米被大量浪费。

对此,在今后的玉米栽培期间,必须科学制订相应措施,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收割技术,并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确保玉米在健康生长发育的同时,产量和质量能全面提高。同时,在玉米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也应该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进而达到玉米高产增收的目标。

2.2 合理制订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会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所以,为了整体上提升玉米的成活率,一定要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可以利用多种病虫害防治办法,诸如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

2.2.1 农业防治措施

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期间,农业防治是基础。借助这种手段,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种植的经验,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玉米进行栽培,保证可以从根源对病虫害问题进行规避。

在农业防治过程中,首先要密切监控玉米长势,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针对性地处理病虫害。当前,玉米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种植区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背景,若依旧应用传统的农业防治办法,很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部分农户在栽培期间,选择了不适宜的栽培时间,致使大量玉米种子出现腐蚀问题,苗根生病、生虫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制约了玉米产量和质量的綜合提升。对此,应该借助正确的方法管控玉米生长过程,确保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收的目的。

在具体防治期间,利用农业防治的办法,对带病区进行轮作,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农作物。通常若病区的面积不大,可以让大豆等作物更替玉米。如果病害的面积很大,则需要进行1次小换茬,以确保病害能够减轻。此外,该领域的农业专家也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不断研究玉米品种的特性,种植最佳玉米品种,并传授给农户正确的玉米栽培方法,从而让农业防治成为病虫害防治的基础[3]。

2.2.2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是农业防治的补充。但与农业防治不同的是,物理防治有较强的主动性,能将农业防治作为基础,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借助这种方式,可以主动防治病虫害,密切监控病虫害,大大提升防治水平和效率。在传统物理防治阶段,人工捕杀、暴晒等方式应用得比较广泛,而随着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创新,在现代物理防治期间,防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诸如物理防护、紫外线灭杀、诱杀、超声干扰等,能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并能保护生态环境。但是,从普适性的层面分析,该方式投入的成本比较高,不宜大面积使用,致使物理防治手段的发展受限。

2.2.3 生物防治措施

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可以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外,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提升防治效果。生物防治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全吻合。生物防治的类型多样,每种方式都比较复杂,截至现阶段,该措施还没有得到全方位普及和推广。

从玉米本身考虑,通过运用基因工程,改变玉米基因,能够从根源上对病虫害进行遏制。在防治期间,可以利用释放天敌、诱导不育等方式处理。同时,该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环保、效率高,但需要投入的成本高,对技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玉米产业分布较为广泛,而农户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上,意识比较薄弱,能力很差。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生物防治办法的运用受到局限。

2.2.4 化学防治措施

为了从整体上提升玉米的成活率,要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在此期间,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结合病虫害问题,针对性运用化学药剂,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的侵扰。

在玉米栽培生长阶段,黑丝病、大小斑病等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严重。对此,在防治此类病虫害时,可以利用50%多菌灵粉剂,也可以运用90%的代森锰锌,依照1∶500的比例进行稀释,采取喷洒的方式在田间进行喷施。在喷洒过程中,每间隔7~10 d进行1次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针对较为常见的黏虫以及蚜虫等,可以选择40%养乐果1 500倍液,在田间喷雾。在对玉米螟进行防治期间,应用3%的硫磷颗粒,配合细沙混合使用,保证虫害能及时清除[4]。

3 结束语

在农业实际发展过程中,玉米栽培价值极大,对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有很大意义。从宏观角度上分析,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除了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外,也能为玉米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玉米栽培期间,要加强农业技术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应用玉米栽培技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域名.浅析玉米种植期间应用的管理技术和强化对策[J].新农业,2020(9):10-11.

[2]吴海丹,王道,朱清单.玉米栽培阶段的管理技术与强化方法分析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9(13):87.

[3]马和东.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17):93-94.

[4]李成杰.浅析玉米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13):108-109.

猜你喜欢

玉米栽培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玉米栽培中密度与施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