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研究

2022-05-05刘鑫苏航贾力苏孟晓雪宋雯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图形

刘鑫 苏航 贾力苏 孟晓雪 宋雯雯

[摘           要]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解读来阐述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研究方向。最终对Office课程中的三个“核心内容”:文字处理软件Word、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电子数据表软件Excel分别进行课程思政设计。

[关    键   词]  Office课程;思政内容;思政元素;感觉学习;运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151-03

由传统思政课教学到所有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转化,最终达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本文将从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创造性实践探索切入,研究Office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一、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功能。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将思政内容融入高校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思政是专业课与思政课程内容、价值导向和教学机制的叠加,通过汇聚学习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而又开放的资源库,是一种新的思政工作综合教育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更多样,学生接受度更高。

Office课程作为办公自动化的核心,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不能把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理论来源,而课程思政是要求所有教师在讲课时,“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引入思政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综上所述,Office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工具课”及“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学习,因此在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就使Office课程具有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先锋”作用。

二、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目前,Office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融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教学,这就造成Office课程被学生当作计算机类专业课学习。而教师也是按照课程大纲来教学,大部分教师不会在课堂上主动穿插思政教育相关知识。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则以思政教师课堂教授及高校辅导员平时教育为主。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分工在“各司其职”的角度看似没有问题,但是这种“泾渭分明”的分工使各个部门失去了“协同效应”,使学生的“思想”和“技能”不能整合发展。

从学生的需求来看,他(她)们很想知道,学习到知识技能后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这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及经历背景来指导学生自我认知,并结合社会发展为学生展望未来,在这一系列答疑解惑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切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

Office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引领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注意几个问题。

1.Office课程教师其相关的课程思政理论知识不如专业的思政教师,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扩大思政教育理论的学习。

2.Office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课程思政主动性,由于高校的教育和德育分开管理,只在统计“上课出勤”时才有交集,这就使专业课教师忽视了自身思政元素的挖掘。

3.Office课程教师对本课程的思政元素认识不足。由于Office课程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利用电脑进行文字、插图动画及表格的相关编辑,进而使Office课程被绝大多数师生归类为计算机课程。基于上述认知使教师上课时对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认识不深刻,进而没能形成课程思政主动性。而对教育本身来说,需要的就是引领和时间,就时间来说,学生睡眠8个小时,课堂教学8个学时,另外8小时是三餐、课下活动、完成作业及图书馆学习等占用。就时间分配来说,专业课教师要比德育教师拥有更多的授课时间。而对学生来说专业课的成绩很重要,这也决定了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言行更在意,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对课程思政产生了重大意义。

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思政学术水平。

在思政学术水平中“思政内容”的选择确立是最重要的,其确立依据主要有:思政教育的学生决定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思想心理在教学中的变化制约着思政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世界局势及国家社会发展制约着思政内容的教育针对性。而思政内容在课程思政加工过程中应注意:(1)思政内容要充分体现与现阶段世界局势及国家形势要求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内在教育联系性。(2)思政内容要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教育整体性。(3)思政内容的相对独立性。(4)思政内容的教育针对性。

对于思政内容的构成,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1)思政教育要素说。该说法认为思政内容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四要素思想教育内容。(2)思政教育三观说。该说法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上两种说法的差异来源于教育者们对思政教育的不同认知。实际上思政内容要保持其与时俱进的特性,要把思政内容看成由基础理论、主体理论及具有时代特色的拓展性内容组成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基础理论是基本的常识性内容;主体理论是核心内容起主导作用;而拓展性内容则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新的历史条件纳入体系的新内容。

三、Office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研究

Office课程作为大学每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核心内容有三部分:(1)文字处理软件Word。(2)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3)电子数据表软件Excel。这三部分中Word以“文字处理”为主要内容;Powerpoint以“动画演示”为主要内容;Excel以“数据表格”为主要内容。

(一)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课程思政的研究

Word的主要功能:(1)文字编辑功能。(2)表格处理功能。(3)文件管理功能。(4)版面设计功能。(5)制作Web页面功能。(6)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7)强大的打印功能和兼容性。(8)制作简单的图片功能。(9)模板与向导功能。

人类整体学习途径有两种:(1)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2)大脑将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

通过以上对“Word的主要功能”及“人类整体学习途径”的了解,我们可以对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教学中做出这样的课程思政设计:(1)在进行“文字编辑功能”时选择含有思政元素的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形等编辑处理,学生通过大脑识别文字,并且通过鼠标及键盘进行输入相应的编辑过程时,会自然而然感受到思政元素。(2)在进行其他功能的使用过程中,其处理编辑的“目标项”也选择带有思政元素内容。

当我们使用Word中“插入选项卡”并且在其“插图功能区”中选择“形状”时,可以在Word的“编辑区”插入Word的“自带形状图形”。在带领学生学习相关功能时,可以选择带有思政元素的图形来编辑学习。

第1步: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插图功能区”中的“形状”选项,并在“形状”选项中选择可以组成带有思政元素图形的基本形状。

第2步:将基本形状通过移动、旋转组成带有思政元素的整体图形。

第3步:将由基本形状组成的整体图形,通过“格式选项卡”中的“排列功能区”的“组合”功能进行整体组合,组合的目的是防止“基本图形”在拖拽的过程中解体,而组合后的整体图形可以任意拖拽。

第4步:将组合好的整体图形进行“颜色”设置,如果要设置的颜色是Word自带的“基本颜色”,可利用“格式选项卡”中的“形状样式”中的“颜色”进行设置(可使用鼠标点击相应“颜色选项”即可);如果要设置的“颜色”不是“基本颜色”,则需要利用“格式选项卡”中的“形状样式”功能区中的“形状填充”功能中的“其他填充颜色”选项,在“其他填充颜色”中选择“自定义”功能。

在“自定义”功能中对“RGB”三种色彩进行设置,如金黄色的RGB颜色数值为:[红色(R):255;绿色(G):215;蓝色(B):0]。

第5步:对已经组合、设置颜色完毕的整体图形进行“三维格式”参数设置,“三维格式”参数设置有两个目的:(1)通过“三维格式”参数设置,使整体图形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2)使整体图形产生整体性的立体感融合效果。

通过图形选择、整体搭配、参数调整、颜色设置、三维立体设置、整体融合一系列操作过程,使大脑通过对Word编辑界面中的“插入选项卡”的“插图功能区”的“形状”选项中的“基本形状”的“编辑组合”,直至组成整体图形的基本形状,这是一个感觉学习的过程,期间对整体图形整体比例的调节,在学生的心里不断强化整体图形的形状及细节。学生通过“移动”鼠标,选择相应“选项卡”及“功能区”,并将相应“参数”设置完成是一个“运动学习”过程。头脑的相应“感觉学习”结合手臂及手指的“运动学习”,二者有机组合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头脑“思考”的同时,思考的“结果”被手臂通过手指在“鼠标”上操作完成,这一系列“思考+完成”同步进行极大地强化了对整体图形的认知,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

(二)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中课程思政的研究

由于Office课程软件具有“功能模块化”设计,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使用的“模块化功能技巧”,可以完整运用到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中的“相同模块化功能技巧”中。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比“文字处理软件Word”拥有更大的课程思政设计空间,所有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思政案例均可设置成“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形式。

笔者曾经制作一个介绍“两弹元勋”的PPT,利用“动态文字”介绍《两弹元勋》的故事,并利用“动画”简要描述“原子弹”的“工作原理”及爆炸后产生的各种“战术效果”。通过“两弹元勋”们的艰苦奋斗和努力工作,最终研制成功“导弹+原子弹”,使我们不再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们的“核讹诈”,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制作以上PPT需要学生去收集相关历史素材及原子弹的相关资料,这个收集过程也是一个“感觉学习+运动学习”的思政学习过程。将这个PPT制作完成,许多学生都学习到很多“两弹元勋”的生平事迹,深刻体会到老一辈“两弹元勋”们的浓浓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电子数据表软件Excel中课程思政的研究

电子数据表软件Excel是以电子数据表格为基础的软件,对其思政元素设计是以“数据”为核心,就是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用表格列出来,让学生进行整理,在这个整理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

四、结语

Office课程作为处理“文字+动画+表格”的办公自动化的核心,在其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必要的,课程思政让Office课程更具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周萱,唐伟.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改革:以“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26-28.

[3]周利方,沈全.“课程思政”运行机制与途径拓展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6):71-73.

[4]姜晨,陈立国,朱坚民,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机械制造类课程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1).

[5]周湘莲.“思政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2).

[6]于健.学生“思政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图形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