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创意戏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2-05-05张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5期
关键词:进校园戏曲课程

[摘           要]  对创意戏曲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创意戏曲在小学实施的价值和思路,为新时期戏曲进校园的课程方式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

[关    键   词]  创意戏曲;课程设计;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49-03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52号文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中给出了具体的政策支持。在加强传统戏曲保护和传承方面,政府部门对地方戏曲进行了普查,设立了振兴省级戏曲发展的专项资金;在戏曲推广和宣传指标的量化方面,要求普及戏曲知识,加大演出场次,并且保证每年为中小学生免费演出一场戏曲。传承和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戏曲艺术应如何顺应趋势,让更多青年一代认识并发掘传统艺术之美,这些已成为当代戏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国家而言,国民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重要环节,戏曲进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是各方有目共睹的事实,同时这一政策也符合基础教育美育课程的改革要求。

目前,在戏曲进校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教学方向还是以学唱学表演较多,教学内容多为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模仿复制经典唱腔、表演和身段。但对于戏曲艺术背后的深层内涵却了解甚少,如为什么京剧这样演,什么是中国的精气神,为什么戏曲要采用程式化的表演方式,在当下又如何让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戏曲艺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的戏曲教育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层次:狭义即传统的戏曲教育,泛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戏曲基本功法训练,使其能够独立表演经典剧目的传艺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够适应戏曲舞台表演的专门人才为教学目的。广义的戏曲教育,泛指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来传承中国戏曲,挖掘戏曲中的德育因素,以戏曲为载体的新型育人模式。相较之下,广义的戏曲教学模式更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适宜在中小学阶段开展。

我们将戏曲素质化培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要完成对戏曲的鉴赏,即看过戏,听过戏,能说出所观赏剧目的名称;第二层次是能够哼唱简单的经典唱段,大致了解基础的身段与指式和京剧的常识;第三个层次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能够理解并说明戏曲程式化的特点,知道一出戏中的精彩之处;第四个层次是学生能够大致讲述戏曲的历史,说明戏曲的价值,并作为一名爱好者传承戏曲艺术。戏曲自古以来就具备立德树人的综合价值,学生在鉴赏戏曲、认识戏曲、模仿戏曲的过程中,接受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综合教育,这都能够在未来帮助和规范学生社会行为,健全人格,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因此戏曲教育与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一同推进。

二、创意戏曲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课程设计思路,本研究的目的为以下三点:(1)探讨中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戏曲的可行性与合理性。(2)探讨在中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戏曲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3)评估学生在经过创意戏曲课后的实效,检验教学成果。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及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的实验者为SY小学某年级的学生。研究者在该年级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课程实验。依据创意戏曲课的创作型教学理念,具体课程设计如下:

在实施过程中,SY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依次推进课程内容:开放式戏剧游戏、戏曲基础常识认知、即兴创作排演训练、剧情二度创排、节目展演与交流等。

首先,教室成为“剧场”。这代表了教室内的一切元素都具备了教育性和表演性,在开放式的“剧场中”师生要充分利用戏曲元素来表现剧情与角色。

其次,师生成为“戏曲人”。在创意戏曲的课堂上,教师为“引领者”,学生为“探寻者”,课堂不再以教师为绝对的主导,而是通过教师入戏,达成与学生在相对意义上的平等,营造一个共融的教学氛围,师生相互依赖、互相关联,通过引导式、启发式、想象式的教学过程,最终实现对戏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剧本为创意戏曲的表演勾画了必要的框架和蓝图,也为其提供了基本的素材、情境和空间。

最后教学是“表演过程”。创意戏曲在教学中并非按照传统意义上“标准”,而是发扬每个学生人格中存在的特性,让受教者以开放式的戏剧活动对戏曲剧本进行创新塑造,从而开阔学生思维,塑造优良品德,学习戏曲文化,健全学生人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表演,实现教化育人的目的。创意戏曲的表演过程充满了对话性和互动性,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单向度”表演大相径庭。创意戏曲为传统意义上的戏曲课堂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其所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每一种形式都可以对应一个具体的教学训练目标。比如“唱”对应视听、演唱;“念”对应发声、朗诵;“做”对应表演、戏剧;“打”对应武打、武术;“舞”对应舞蹈、形体;“美”对应美学、审美;“礼”对应礼仪、礼教,少儿戏曲普及教育的根本就在于“文化为体,戏曲为用”,教育者需要借助我们的国粹艺术来唤醒学生,提高传承中国文化的意识。

本研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应研发了一套戏曲进校园的创意戏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

(1)关于舞台的创意课程(例如:一桌二椅、切末道具等)。(2)关于角色的创意课程(例如:生、旦、净、丑等)。(3)關于表演的创意课程(例如:指法、眼神、脚步训练等)。(4)关于音乐的创意课程(例如:曲牌、唱腔、乐器等)。(5)关于装扮的创意课程(例如:脸谱、头饰、性格化妆等)。(6)关于装扮的创意课程(例如:蟒、帔、靠、褶、靴等)。(7)关于剧情的创意课程(例如:诗词、剧本、戏剧编排等)。

在实施过程中,SY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依次推进课程内容:开放式疏松游戏、戏曲基础常识认知、即兴创作排演训练、剧情二度创排练、节目展演与交流等,其教学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戏曲的习式开发

动态扮演的戏曲剧场/习式:戏曲游戏、戏曲角色扮演、教师入戏、集体入戏;投入情境的戏曲策略/习式:戏曲讲故事、集体绘画、焦点人物(坐针毡)、角色调换、静像、打电话、仪式、采访、思维追踪;促进思考的戏曲策略/习式:戏曲地图、日记信札、隔墙有耳、雕塑、墙上角色、辩论墙(内心斗争、声音小巷)、陪伴(物件)、声效配衬、专家外衣、让我说服你;艺术呈现的戏曲策略/习式:论坛剧场、面具脸谱、虚拟表演、戏曲讲故事、建构空间、墙上的角色。

2.创意戏曲的实践练习

创意戏曲的实践练习是指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运用不同习式摆脱以灌输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中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角色,发挥想象塑造出自己内心深处的人物角色。剧本的设定中加入了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表演者了解中国戏曲所体现的思维方式、道德行为、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戏曲艺术的基本常识、表现形式和文化背景,从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学环节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列举几个教学步骤加以说明:

例:第一步,教师设计场景。设定既定的教育目标,引领学生带入一个开放式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小组讨论和戏剧互动,最终由参与者来设计故事的走向,建构他们内心的场景(例如: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第二步,教师思维追问。引导学生设计剧中各种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剧情发展。(例如:应当以什么样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孙悟空,在故事中还有哪些人物出场?见面的礼仪应该是怎么样的?将学生逐渐引入课程模式中。)。第三步,教師入戏。让教师融入剧情去扮演一名剧中角色,对剧情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将故事完整呈现出来。(例如:在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教师扮演铁扇公主,引导故事的走向,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第四步,集体入戏。每一位学生既是导演也是演员,经过学生讨论、构思、创作、扮演,最终形成属于他们的戏曲故事,达到完整的舞台艺术呈现。

3.创意戏曲的教学目标

这次把创意戏曲的课程理念融入戏曲进校园工作中,旨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保护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会思考与创造、找到师生互动创造的新型学习模式。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戏曲实践中创新”的学习主旨,积累人生经验,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重塑学生的文化自信,时刻留出让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最终培养新时期的戏曲体验者、戏曲创造者和戏曲传承者。

4.创意戏曲的评价标准

创意戏曲教学团队在SY学校为某年级学生开设了为期两个学期的创意戏曲课程,以教授戏曲基本表演技巧为主要内容。课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即兴编排创作,呈现出一场完整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戏曲剧目演出。SY学校创意戏曲课程完成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通过创意戏曲课程,创编了戏曲传统故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调研结果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受教者在故事的编排中体会到了不同人物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2)通过舞台、道具、戏服等制作和体验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意设计、团队协作、模仿能力、信息整合五个方面的能力,并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SY学校校园戏曲的展示上,登场了多种多样的角色,有传统的人物,也有学生创造出的新角色,关于角色的探讨也成为学生课后最喜欢的话题。

综上所述,创意戏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的学习方式,但也遇到过一些难题,仍处于实验阶段,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是在师资配备上,现在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仍有改进的空间。

三、研究结果与特色

(一)戏曲艺术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

创意戏曲依托于传统戏曲,摒弃以往培养表演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理念,重塑教育体系,挖掘戏曲艺术中特有的教化功能和育人价值,以认知、探索、兴趣、创造为教学指导理念,打造适合中小学生的美育创意课。教师担任着课堂引导者的身份,积极与学生互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戏剧游戏带领学生探索戏曲中的文化基因。创意戏曲不同于以往的京剧教学注重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训练,而是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戏曲基础知识的了解,明白每一个程式化动作的背后代表了什么含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演戏?另一方面是借鉴古代剧作家优秀的人文思想,学习戏曲中的文化内核,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赏析诗化的抒情戏词,感受中国人的美学意蕴。

(二)戏曲艺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

戏曲中的优秀剧包含诸多具有教化意义的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先以戏剧的方式创设一个虚拟的戏曲故事情境,随后发出指令,让学生用身体去体验,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嗅觉和触觉在脑海深处形成深刻的肌肉记忆。教师设定的戏曲小游戏中放松身心,并尝试着通过戏剧创编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赋予学生一定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参与者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沉浸在戏曲的情景中,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灵动的角色。这些角色既符合戏曲角色的设定,又能够反映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将真情实感融入戏剧游戏与表演体验中。根据实践经验与结果得出,创意戏曲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团队合作,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三)戏曲艺术是培养素质教育的途径

创意戏曲教学运用角色扮演、讲述故事、追踪思考等创作策略和习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开放式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探讨、讨论、想象、创造等各种可能性,运用情境、场景、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戏剧手法,创设属于学生的故事情境,是当下素质教育与戏曲教育的有机结合。

创意戏曲不以培养一名职业戏曲演员为教育目的,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青少年的新型戏曲教育课,让他们在创设的戏曲世界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结语

创意戏曲课是艺术与生活的映射,最大化发挥了戏曲特有的艺术优势和育人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戏曲进校园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与角色的共通之处,建构“自我”与“角色”的二元性空间,这使教育场域中的一切元素都具备了不同的教育意蕴,戏曲知识也于无形中输送到了他们的脑海中。虽然受教者的性格可能与他所扮演的角色性格大相径庭,但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情感。学生需要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去与剧中角色建立有机的联系,让身边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一个小小的“舞台”,教师也需要进入情境去启发和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小小“演員”。通过角色扮演、虚拟情境等戏曲表演方式,让学生感知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学习古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紧跟时代创新步伐,从而理解本民族基本的文化特质、掌握本民族独有的表现方式、认同本民族传统的审美精神,并为之积极践行,实现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升。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先继承,再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先了解学习到戏曲艺术中所蕴含的精髓,才能够发扬并创造出更符合新时代的戏曲艺术传播方式。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培育新一代戏曲爱好者与传承者,这也是当下国粹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当今时代,创意戏曲课堂的普及,在未来教育中具备长远可观的前景,更适应现代美育教育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弟华.藏羌戏曲进校园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承[J].数字与缩微影像,2021(3):43-45.

[2]王纯.浅谈地方戏曲的校园传承[J].儿童音乐,2021(4):62-64,79.

[3]宋一霄.高校戏曲教学开展中的“育人”价值及策略探究[J].戏剧之家,2021(21):17-18.

[4]张伟品.戏曲进校园的“固本”与“守正”[J].人民论坛,2021(21):104-106.

[5]周乐.戏曲进校园的意义与策略探析[J].戏剧之家,2021(19):55-56.

[6]王育青.“五步”教学策略推进戏曲进校园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17):12-13.

[7]朱冬晖,陈慧慧.戏曲进校园的创新发展与现实意义:以阜南嗨子戏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2):104-105.

[8]张威.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戏曲表演专业硕士教学模式研究[J].四川戏剧,2021(4):188-190.

[9]李娟.地方戏曲进校园策略研究[J].音乐天地,2021(4):13-1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进校园戏曲课程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戏曲从哪里来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