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群像

2022-05-0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1期

2021年11月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决定授予68名同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254名同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事迹……这份经过亿万群众评选的表彰名单,记录着凡人善举中蕴藏的无私大爱,彰显了新时代中华儿女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此次表彰名单涵盖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军人、公安民警、公司经营者、企业员工等各个群体。朴实的言行、平凡的身份,让他们的事迹更加可亲可敬,让他们的示范更加可信可学。他们向全社会无声地讲述了这样的道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由点滴善行出发,积水成渊,聚沙成塔,才能形成全社会明德惟馨、择善而从的文明风尚。

本期“素材精粹”栏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道德模范平凡却又伟大的人生,在他们的事迹里聆听人类高尚灵魂的回响,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同时,他们的事迹也是最时新、最具备考价值的作文素材,大家如能合理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定能为文章增光添彩。

媒体声音

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我国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共评出476名全国道德模范和1994名提名奖获得者。这些模范人物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力、感召力。

无论是全国道德模范,还是身边好人,他们的诞生,都离不开崇德、重德的土壤,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道德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必定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弘扬模范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華文明历来有崇善向德、见贤思齐的精神传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更离不开许许多多模范人物的精神引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正是对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扬。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他们或用爱心点亮他人生命,或在危急关头舍生忘死,或以恒心捍卫诚信价值,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或勇担责任守护家庭。这些善行义举,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鲜活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的提升是题中应有之义。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的表率,是时代精神的标杆,为全社会的道德实践树立了学习效仿的对象。国无德不兴,精神文明建设始终需要与物质文明建设保持同步。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力量。

——摘自《光明日报》

用道德模范激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伟力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一个道德模范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但同时他们又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我们的同事邻居、亲友故交;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行为,看似平凡却暖人心怀、感人肺腑,也因聚沙成塔、涓滴成河,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暖、更善、更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平凡善举也会激励更多人接过道德的接力棒,与光同行,与善相依。道德群星灿烂,善行相互感召。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向道德模范致敬,更要向道德模范看齐。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广州日报》

榜样的精神,需入心更需化行

致敬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认可;尊崇道德模范,是人民的心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榜样一直都是备受推崇的。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可能来自一瞬间的举动,有的时候也可能来自经年累月的坚守,无论是瞬间的壮举还是日积月累的善行,美德之光在时代的苍穹里永远熠熠生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全国道德模范们树立了一面面永不褪色的道德旗帜,传递着无穷力量。但如何将他们的精神作为润物无声的行动指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古人言:“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从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哪怕是小岗位,也可以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毋庸置疑,如何让社会充满道德温度、充满爱,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回答的课题。

——摘自“红网”

助人为乐模范(部分)

余善伟:善心伟业馈家乡

素材点拨 他是许多孤困老人心中的“儿子”、许多贫困孩子眼里的“爸爸”。默默奉献十余载,余善伟用一人之善行,带众人之善为,助万家之幸福。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与人为善、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德善精神。

余善伟,男,汉族,1974年5月生,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余善伟是一名农家子弟,父亲早逝,家境贫困,18岁就放弃学业,但他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商海闯出了一片天地。事业有成后,他重返家乡,先后拿出100多万元,为老人们建养老院,为贫困家庭建“幸福居”。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余善伟先后拿出120万元在30多个贫困村开展扶贫活动。2019年5月,余善伟当选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一上任,他就开展了“五个一百”志愿服务项目,即每年“慰问100名贫困老党员、100名贫困下岗工人、100名孤寡老人、100名留守儿童和打扫100条背街小巷”。在他的引领下,全县注册志愿者近7万人,累计服务群众40万人次。多年来,他累计向商城县红十字会捐款逾440万元。一路走来,余善伟最牵挂的还是贫困学生。2018年,他拿出500万元设立“菁英励志奖”,奖励那些考入高等学府的贫困学子们。

完德尖措:画笔绘出文化扶贫路

素材点拨 因为热爱热贡艺术,完德尖措也深爱着生活在产生了热贡艺术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收入有限,但他爱心无限。完德尖措尽己所能地扶弱助困,堪称德艺双馨的新时代好青年。

完德尖措,男,土族,1983年7月生,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画师,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

完德尖措自幼便在世界唐卡发源地同仁市吾屯下庄村学习佛教绘画与雕塑等技艺,27岁时便成了一名技艺娴熟、风格独特的唐卡艺人。他所在的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是一家以“画苑+农户+基地”为经营模式的民营企业,同时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命名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多年来,完德尖措自掏腰包,共资助了170名贫困学徒,先后指导并培养的热贡唐卡艺人多达528名,并义务为169名艺人销售唐卡画作。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唐卡艺人作品滞销,有的家庭收入几乎为零。完德尖措当即和家人一道拿出5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为了打开销路,他来回往返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联系业务,帮助销售唐卡1300余幅,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此后,他还帮助当地艺人与文化企业签订了常年购销合同,带动了一大批本地群众投身热贡艺术产业,平均每户每年增加收入5万至10万元。从2014年起,完德尖措还连续多年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村庄建设等捐款捐物,主动上门了解困难群体诉求,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周维忠:照亮孤困家庭的“光明使者”

素材点拨 30多年来,周维忠不仅点亮了村民家中的盏盏灯火,更为村民送去了爱心,成了村民心中的“光明使者”。他不仅让自己成为一盏灯,也点亮了身边的同事,让大家聚成了一团火,為更多村民送去温暖。善意的珍贵在于恒久的坚持,更在于广博的影响。

周维忠,男,汉族,1969年11月生,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滨江业务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

1998年夏天,周维忠来到一户唐姓村民家中催缴拖欠的电费。看到唐家房屋破漏,老母亲双目失明,老婆、儿子都是智障患者,他便谎称政府出台了新的“电费减免政策”,默默代唐家缴清了每月可以免费用电15千瓦时之外的电费。此后,他又陆续帮扶了村里15户孤困家庭,帮他们垫付电费、买米买肉、看病买药、修缮房屋,送去物质关爱和精神慰藉,并为3位孤寡老人送去临终关怀。 23年来,周维忠用爱心“谎言”,累计为村民垫付电费12万余元。

从事村电工工作30多年,周维忠的群众满意率一直是100%。他的抽屉里有150多本银行存折,都是村民们托他保管并代为存钱、代缴电费的,价值约20余万元。2011年6月,新城供电所成立“周维忠党员服务队”。周维忠带领9名队员每人承包一片供电区域,留下电话号码,方便用户联系。“周维忠党员服务队”还帮村里修危桥、装路灯,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帮助农户直播带货、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沿江村落地落实。

曹鹏:让交响乐照亮更多孩子的心

素材点拨 从新四军战士到交响乐普及的功臣,从著名指挥家到自闭症孩子们最爱的“曹爷爷”,近一个世纪的光阴从未改变曹鹏对奉献与爱的坚守。耄耋之年投身公益,拥抱一群不寻常的孩子。曹鹏用行动向世人证明:音乐,可以打开爱的世界;爱,可以谱写永恒的交响。

曹鹏,男,汉族,1925年12月生,上海交响乐团离休干部。

1945年,曹鹏参加新四军,后任部队文工团指挥。1961年,他从莫斯科学成归国后,加入上海交响乐团。1995年,70岁的曹鹏离而不休,选择与青少年在一起,挑起了普及和传播交响乐的重任。作为众多学生交响乐团的指挥、音乐总监和名誉顾问,曹鹏自掏腰包,带领他们走出国门演出,取得多项国际比赛冠军。

2005年,曹鹏成立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这个非职业乐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不仅普及高雅艺术,更用音乐播撒爱心。在他的带领下,城市交响乐团每年举办上海市“爱耳日”公益音乐会、“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等活动,迄今为止,演出逾250场,听众超53万人次。2008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曹鹏音乐中心设立了“天使知音沙龙”——关爱自闭症项目。曹鹏不计报酬,组织5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坚持13年用音乐为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服务。2020年,曹鹏一家三代人捐资百万元为自闭症家庭成立“万向曹鹏慈善信托”。

张莹莹:勇敢的“雨燕”

素材点拨 虽然行动困难,但张莹莹这只勇敢的“雨燕”始终坚强而乐观,从不认为自己“特殊”。因为感受过很多善意,所以她更想要努力回报社会,帮助和自己一样的身体有缺憾的人。她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助人助己的精神内涵。

张莹莹,女,汉族,1989年8月生,广东省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3岁时小儿麻痹让张莹莹下肢肌肉萎缩,行动需借助轮椅。坚强乐观的她从2011年起投身助残就业创业帮扶事业,9年来带领团队残障者创办4家社会组织、2家企业,帮助2700多名残障者上岗就业。

2016年,张莹莹和残障朋友创办了慈善组织——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在岗员工90%以上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家属。张莹莹带领雨燕团队连续三年赴深圳市对口扶贫地区广西东兰、凤山等地,组织开展“残障者就业技能培训班”,提供电商客服、直播带货等课程,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路径,重拾生活信心。

2018年,团队开始负责运营位于深圳龙华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IC爱创空间”。在张莹莹的精心组织下,该机构共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50余场,并成功孵化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互联心集团有限公司”等残障者创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共23家,探索出一条适合残障人士就业的创新模式。张莹莹还积极组织开展了残疾人“演说家”志愿服务项目,鼓励残障朋友们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进行励志演讲,促进残健融合。

见义勇为模范(部分)

王亮:三闯激流救四人

素材点拨 三进三出勇闯激流,挽救四口人的生命, 靠的是血性胆气和扎实过硬的救援技能。王亮的救人之举彰显了人民子弟兵勇敢無畏的精神品格,诠释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宗旨本色。

王亮,男,汉族,1999年1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73132部队61分队班长。

2020年7月12日,江西省浮梁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轿车与一辆货车相撞,轿车坠入河中。这一幕,恰好被回老家探亲的王亮看到。王亮一边催促他人报警,一边从货车工具箱里取出一把铁锤。情况危急,他果断就近从5米高的河堤上一跃而下,快速游向落水车辆。看到车内拍打窗户的手,他手脚并用,打开车门,一手怀抱惊恐抽搐的小孩,一手拉出精疲力竭的大人,先后将后排的两名大人和一名小孩救到岸边。来不及休息,他再次转身扑入急流,冲向车辆,奋力破窗,将前排老人从车中救回岸边,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老人苏醒。当得知车内还有人时,体力几近透支的他再次跳入急流,砸开车窗,将司机从车内托救上岸并进行急救,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虽然因救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但王亮仍时常为司机最终因重伤离世而遗憾自责。

入伍5年来,王亮在重大演习中先后担负海上操舟、立体机降、快速突防等任务,熟练操作步兵班6种主战武器,掌握20余个课目组训方法和6项战场一线救治能力,是单位战斗班长、首席教练员。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休假期间多次加入家乡的防汛工作队,参与巡山巡堤、义务宣传等工作。

张旭峰: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护者”

素材点拨 所谓英雄,就是当灾难来临时,那个愿意向前一步的普通人。40多年来40多次跳进黄河救人,对张旭峰来说,无惧惊涛骇浪地“迈步”似乎已经成了习惯性动作。这其中不仅有娴熟的技术做支撑,更饱含着深沉的大爱与仁义。

张旭峰,男,汉族,1954年5月生,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东关镇后坡居民。

张旭峰自小在黄河水里泡着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1983年农历二月,当时黄河正在排凌,河水冰冷湍急。一名工人不小心落入河中,情况危急。张旭峰闻讯赶来,二话不说就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救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施救,终于把落水者救起。张旭峰因此大病一场,医生告诫他,以后千万不能再触碰冷水。

然而,在奋力挽救溺水者的时候,在与死神搏斗分秒必争的时候,张旭峰总是冲在前面。1991年5月18日下午,一名学生不慎掉进黄河,张旭峰冲到岸边,果断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施救。除了多次跳入黄河救人之外,张旭峰还先后6次参与火灾救援,3次被烧伤。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2年3月,保德县鞋业社发生火灾。周围都是民房,一旦集中连片起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张旭峰带头冲进火场,大火扑灭后,他才发现自己脸上身上多处烧伤,住院治疗10多天后才好转。

40多年来,张旭峰40多次跳进黄河救人,打捞溺水者19人,成功救起13人。针对黄河紧挨县城、常有溺水事件发生的情况,张旭峰还曾连续三年发起“远离黄河、防止溺水”专项宣讲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预防危险,在危险来临时如何自救。

陈素珍:刚柔并济的“水草队长”

素材点拨 履险蹈危砺侠义,悠悠水草韧且柔。余震不断,她赶赴灾区运送物资;山林遇险,她忍痛咬牙坚持搜救;存亡关头,她反复开导劝阻轻生。如今,陈素珍这位“水草队长”已经被磨砺得更加柔韧,也将带领更多人守护一方平安。

陈素珍,女,汉族,1964年11月生,福建省蓝天救援防灾减灾中心总队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地震,原本计划外出旅游的陈素珍得知消息后立刻更改行程,临时在厦门采购了双氧水、创伤药等急救药品和干粮,只身前往震区中心参与救援。后来,她还拿出多年积蓄,连同厦门亲友捐赠,共筹集了10多万元的物资,并主动返回厦门运送,二进汶川。

返乡后,陈素珍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厦门市思明区蓝天救援队。一开始,队伍只有十几个人,经费不足,救援装备短缺。她拆东墙补西墙,拿自己做生意攒下的钱,买了第一批救援物资。救援队成立之初,他们接到了一则来自南平市光泽县深山老林里的伤者发出的救援请求。搜寻中,陈素珍不慎被盘绕的树根绊倒,磕断了三颗牙齿,鲜血直流。为了不影响救援进度,她咬住蘸有药物的棉花球继续前进。等队友发现时,她为抑制疼痛而咬住的下嘴唇已经肿到无法开口说话。

陈素珍的人生追求是“像水一样纯粹,像草一样坚韧”,她也因此被大家誉为“水草队长”。2020年5月11日深夜,一名15岁的抑郁症少年从医院出走,企图轻生。得知情况的陈素珍孤身走上楼顶天台找到了黑暗中的少年。她温情地讲述了自己在灾情救援中的所见所闻,陪聊到凌晨3点,最后成功牵着少年走下天台。后来,这名少年也成了志愿者。

赵利:36年“泳”救16人素材点拨 舍身救人,偶然为之,也许泰然。难能可贵的是赵利30多年一以贯之,用生命激活生命,守护了16个家庭原本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火。他用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和可贵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不愧为青云湖边的“生命守护神”。

赵利,男,汉族,1968年3月生,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管家洼村村民。

在青云湖边长大的赵利受当过海军的父亲影响,从小乐善好施、热心助人,并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本领。第一次救人是在1985年冬天,有名儿童和伙伴打闹时不慎落水,赵利一个猛子扎进去,最终将孩子托出水面。

1990年腊月,一名妇女投湖轻生,当时风大浪急,她很快被冲离岸边10多米远,生命危在旦夕。赵利来不及脱掉棉衣,立刻跳进冰冷的湖水中进行施救。落水妇女死死抱住他,再加上棉衣吸水之后变得更加沉重,二人处境都很危险。生死瞬间,赵利拼尽全力将轻生妇女推上岸。由于体力不支、全身冻透,赵利上岸后便瘫倒在地。当天夜里,他就发起了高烧,打了好几天吊针才慢慢好转。

“只要有人落水,我就会救,就图个心安!”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奋不顾身,30多年来,赵利成功救起落水的老人、妇女、儿童等16人,义务参与打捞溺亡者40多次。多年的救援实践让赵利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成立规模化、专业化的救援组织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2020年8月,他组织一批水性好的爱心人士,成立了同舟公益救援中心,购置快艇、救生衣等器材,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水上应急救援等服务,宣传普及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施救技能。如今,救援中心已发展成员100多人,共7次参加水上搜寻救援行动,协助寻找到33名意外走失人员。

诚实守信模范(部分)

支月英:贫困孩子的“梦想守护人”

素材点拨 支月英跋涉了许多路,但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41年过去,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支月英却一直守在原处,她是贫困孩子们的“梦想守护人”。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生,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1980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里强烈反对,只身来到位于边远山村的泥洋小学任教,后又辗转到更为偏远的白洋教学点。从此,她一干就是41年。从肩挑手提教学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个人骑坏6辆摩托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在雨中翻车,浑身都是泥泞。她常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这是多年来支月英孜孜以求的目标。有一年开学,她发现学生刘强没来上学,于是赶紧上门家访。得知刘强家里实在是拿不出学费来,她掏出刚发的工资递给家长说:“孩子绝对不能不读书。”这样的事情,支月英做了一次又一次。为了能够资助更多学生,她利用节假日,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有一次跟车装运出了车祸,她昏迷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但因为怕耽误上课,她没有及时下山就医,导致右耳失聪、右眼失明。

宋金和:让沉默的物证“说话”

素材点拨 倾尽半个世纪的时间和精力,宋金和以自己的平凡实践,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走进历史、回望历史、阅读历史的窗口。他通过实物证实历史,让更多人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宋金和,男,汉族,1947年9月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退休职工。

从20世纪60年代起,宋金和就开始收集日军侵华时散落在东北民间的物品。只要发现有价值的资料、物品,他就不计代价地收集起来。随着收集到的日军侵华物证不断丰富,一个念头始终在宋金和的脑海中萦绕不去,那就是把这些物证集中展出,让日本军国主义的累累罪行昭示天下,让那些抛头颅洒热血、以生命奋勇抗争的身影永远镌刻在后人心中。

2015年,在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建成,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宋金和既是布展员,又是讲解员。为确保宣讲质量,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备课,针对当天预约的参观群体及时调整展品内容,设计宣讲重点。陈列馆开放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7万余人次,举办专题讲座600余场。

在宋金和的带动下,佳木斯有很多老同志也积极加入到了讲述历史、缅怀英烈、教育后人的队伍中来。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陈列馆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4月21日,宋金和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全市20余万师生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课。

郭万刚:“当代愚公”治沙不止

素材点拨 从普通护林员到治沙造林带头人,郭万刚近四十年如一日,戰风沙,斗荒漠,为防沙治沙闯出成功之路,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让沙漠披绿生金的时代壮歌。

郭万刚,男,汉族,1952年1月生,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1983年,31岁的郭万刚在父亲的嘱托和感召下,接过了八步沙植树造林的接力棒。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沙,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枯燥而艰苦的造林生活。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染白的老人,郭万刚和父辈们并肩战斗,两代“愚公”治沙不止,在八步沙植树1000多万株,使7.5万多亩荒漠得到治理,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荒漠中出现一片绿洲,不毛之地焕发盎然生机,林场绿化使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确保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干(塘)武(威)铁路及省道308线等畅通无阻。

在彻底改善了八步沙的环境后,2003年,郭万刚主动请缨,带领治沙团队向离林场25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进发。他们在窝棚中度过了10多个春秋,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再造了一个八步沙。2009年,林场生态建设和保护事业步入新阶段。郭万刚又带领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启动了一系列治沙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脚步向距离更远、条件更加艰苦的甘蒙边界百里风沙线生态屏障建设区迈进。

路生梅:扎根基层50余年的“信义医生”

素材点拨 从青春韶华到满头白发,路生梅把青春奉献给这片黄土地,只为兑现誓言。医者仁心,她用精湛的儿科专业医术,守护一方儿童健康,服务一方百姓,“信义医生”德耀杏林。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生,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比起艰苦简陋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佳县极其落后的医疗水平。工作后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一进门就看见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刀来铰脐带。她当即制止并用自带的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这次出诊,更加坚定了路生梅扎根当地、服务百姓的信念。为此,她立下誓言,要改变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随后,路生梅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了爱婴医院,推进实施了儿童计划免疫。如今,佳县的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生儿死亡率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降至0.6‰。

1999年退休后,路生梅信守承诺,继续留在佳县,每周定期到医院义诊,平时就在家里为群众看病。退休22年,她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2020年春天,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并递交了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

胡拥军:守护边疆一辈子

素材点拨 胡拥军从父亲手中接过护边员的马鞭,用执着坚守抒写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与深沉热爱。如今,已经49岁的胡拥军依旧行走在“三号沟”附近,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巡边护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拥军”这个名字的含义。

胡拥军,男,哈萨克族,1972年9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一团六连职工。

胡拥军的父亲早年间驻守别克多克牧场的哨所,在中蒙边境线3号界碑附近的“三号沟”放牧巡逻多年,胡拥军年幼时就陪着父亲一起巡边。当父亲询问他将来是否愿意接过自己的马鞭当一名护边员时,胡拥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自1988年开始,胡拥军已放牧巡边33年,赶返临界牲畜4000余头(只),拦阻临界人员20多人,制止违法采挖药材、拾鹿角等100余人,提供有价值信息10余条。

1998年的一天,胡拥军发现自己帐篷前拴了5匹马,5个陌生人坐在他的帐篷里,身上带有口径枪、铁夹子和动物毛皮——这些人是趁着牧民转场来盗猎的。他稳住心神,找到机会将盗猎者的情况报告给边防派出所。边防民警在这个盗猎团伙出山之前将他们抓获,为国家挽回了损失。1999年8月,山里天气骤变,下起了大雪,胡拥军被困在“三号沟”,靠着啃干馕、喝雪水度过了艰险漫长的20天。获救时他身体虚弱,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有人问胡拥军是否后悔,胡拥军坚定地回答道:“不管多危险,我都会守下去。为祖国守边,我义不容辞。”

敬业奉献模范(部分)

赖宣治:带领学生跳出一个美好未来

素材點拨 赖宣治带领山区孩子苦练跳绳技能,从乡村小操场跳到世界大舞台,为中国摘金夺银,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若能做好一件平凡的事情,也就不平凡了”,对赖宣治而言如此,对我们而言亦然。

赖宣治,男,汉族,1986年8月生,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教师。

2010年,学习篮球专业的赖宣治大学毕业后,来到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山区小学——七星小学任教,成为这所小学里的首位专业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场地、运动器材非常缺乏,赖宣治就自己动手用锄头平整田径场,制作维修体育器材。

2012年,赖宣治选择跳绳教学作为突破口,成立了学校跳绳队。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专业跳绳训练的人,他四处搜集跳绳比赛视频,反复观摩、练习。为了创新动作,他会连续备课一个多月,每成功练就一个动作都要重复三万多次。经过两年努力,他探索出了“独门秘功”——半蹲式跳法。在他的带领下,七星小学跳绳队不断取得骄人成绩:先后培养出33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1项世界跳绳纪录,荣获超千枚奖牌,受邀参加G20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活动演出。赖宣治和学生的故事还被拍摄为儿童励志电影《点点星光》,在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上被评为“小学生最喜爱的儿童片”,获评2020年金鸡奖“最佳儿童片”。

回首自己的十年教师路,赖宣治说:“当好体育老师,就要有担当,有作为。不论有多么不被理解,不论条件如何不被满足,都不能退缩,不能放弃。因为在你面前的,是那么多双渴求的眼睛。这是孩子们教会我的。”

何巧:巧手解语花

素材点拨 七年如一日扎根社区,把辖区聋哑群众当亲人,面对辖区内161名聋哑人聚居的实际情况,何巧满腔热情地为聋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架起警民连心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无声关爱之歌。

何巧,女,汉族,1984年11月生,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

何巧所在的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所在地,厂子改制搬迁后,161名聋哑职工就地集中安置。2014年9月,何巧担任社区民警后,第一次入户走访聋哑人家庭时,就因无法交流吃了“闭门羹”。为此,何巧制定了学习手语的计划,一有空就又学又练,不仅实现了与聋哑人无障碍沟通,还总结出与聋哑人交流的要领。

交流顺畅后,何巧便逐户上门走访社区聋哑人家庭,详细了解各家各户情况,逐一建立工作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先后为聋哑群众排忧解难300余件(次)。“有困难找何巧”“要办事找何警官”,成为社区聋哑群众常常比画的动作。

2020年4月23日傍晚,辖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79岁聋哑人付某外出不慎走失,正在医院输液的何巧得知情况后,立即拔掉针头赶回社区,和居民一起逐街逐巷仔细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把老人找到并送回家。

在何巧的积极推动下,2019年初,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聋哑群众专用的助听器、手写板、急救药品等物资一应俱全,让聋哑群众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300余名社区民警也主动投入到关爱帮扶聋哑群众的工作中来,掀起了“学手语、办实事、献爱心”的热潮。

竺士杰:装卸集装箱的“大工匠”

素材点拨 唯有充满热爱,才会更懂得敬业奉献。而在新时代,敬业奉献的内涵就是苦练技能、不断创新、担当有为。竺士杰23年不曾停下开拓创新的脚步,在装卸集装箱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绩,不愧为“大国工匠”。

竺士杰,男,汉族,1980年3月生,浙江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

1998年入职以来,竺士杰始终扎根在港口生产一线,他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创造了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可提高桥吊一次着箱命中率7%以上。2013年,竺士杰带领团队实现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全天候无候潮作业,为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位列全球第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凭借精湛的桥吊技术,竺士杰多次参与重大海上事故抢险救援任务。2005年3月8日,“克里斯蒂娜”轮船发生集装箱轮严重碰撞事故。整整4天4夜,竺士杰坚守在桥吊机上抢险装卸,1735只集装箱全部被安全地卸到堆场。2021年2月10日,“地中海白羊座”集装箱货轮受剧烈风浪影响,集装箱堆垛坍塌,大量箱体倾斜。竺士杰现场指挥,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险,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2020年初,为响应国家号召复工复产,竺士杰鼓励带动同事继续抓好创新研发,提高工作效率。当年5月1日,公司单班作业首次实现了45路同时作业并逐步实现常态化。2021年一季度,公司完成生产任务同比增长25.2%,实现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唯一正增长。

竺士杰还筹建了“竺士杰创新工作室实训基地”,先后培训职工1500余人次,培养技能人才17名,带领团队成功完成30多个自主创新研发项目。

李夏:八年苦守基层

素材点拨 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李夏“硬得像颗山核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当好党规党纪“守护人”、群众利益“维护者”,他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李夏,男,汉族,1986年7月生,生前系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

“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这是李夏工作日记扉页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2011年,李夏进入绩溪县长安镇工作;2018年底,從长安镇调到荆州乡工作。8年来,多个县直部门想选调李夏,均被他谢绝。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上,从大力整顿党员大会会风会纪,到调查处置4年前换届选举“拉票”行为;从盯着村干部退还多领取的1万多元报酬,到让不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条件的村民退缴补贴款;从狠抓工作纪律,到督办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只要发现问题线索,哪怕是多年前的“小事”,他也一定要追查到底。8年来,李夏参与处理问题线索77件,其中立案审查32件,处分31人。

2019年8月10日,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荆州乡大雨如注。那天是周六,李夏本已答应妻子回家。然而,台风险情让他放心不下乡亲们。当山洪涌进敬老院,他蹚着水将18名老人安全转移;得知有塌方导致道路受阻,他赶去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接到附近一处山体随时有塌方危险的消息后,他耐心劝导,护送17位村民离开。就在他向下一处险情奔去时,却突遇泥石流,他瞬间被卷走,倒在了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孝老爱亲模范(部分)

章宬:孝母二十一载不离不弃

素材点拨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章宬的故事说明,当命运突然把一个幸福的家庭抛进泥沼,当从没吃过苦的孩子不得不成为守护母亲的顶梁柱,只要她始终守护着亲情,对幸福抱有期待,就会拥有笑着走出阴霾、让生活重新变得明亮的力量。

章宬,女,汉族,1988年6月生,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职工。

12岁时,一场车祸夺走了章宬父亲的生命并导致母亲高位截瘫,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碎,年少的章宬一下子从父母的掌上明珠变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在亲友的帮助下,章宬带着母亲四处求医。

二十一年如一日,章宬每天为母亲做运动、翻身、按摩,清理便溺。为了让母亲能像正常人一样睡眠,每晚每隔两到三个小时她就要起来为母亲翻一次身。每年春节,章宬总会为母亲和外婆各添置一件新衣。每年母亲生日时,她都会为母亲买蛋糕,唱生日歌,再烧几个拿手好菜。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章宬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后,她将获得的奖学金用于支付母亲的医药费。硕士研究生学业完成后,她和爱人放弃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一起回到家乡湖州德清。爱人的支持给了章宬巨大的勇气,他们一起努力工作,孝敬老人。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章宬母亲的身体更好了,笑容更多了。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这是我很想跟妈妈说的一句话。现在我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应该把这种爱传播出去。”章宬说。现在,章宬已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6岁的大儿子在章宬的耳濡目染下,经常爬上外婆的床,帮外婆按按腿,揉揉手臂。

张顺东、李国秀:残疾夫妻“互为手足”

素材点拨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张顺东,男,汉族,1974年6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李国秀,女,汉族,1969年10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二人系夫妻。

张顺东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张顺东、李国秀二人本是这样想的。但结婚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李国秀靠双脚在地里劳动,还能用脚绣花、写字;张顺东凭借一只手学会了驾驶农用三轮车,平时自己力所能及地搞点运输,减轻家庭負担。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不等不靠,坚持种田、养殖、赶集、卖货,用残缺的身体支撑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张顺东坚信,儿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现在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初中毕业后参加技能培训,靠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务工增收。

夫妻俩虽然残疾,照顾自己都有困难,但从未因此放弃赡养父母的义务。张顺东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生活难以自理,夫妻俩把老人照顾得很好。张顺东的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两个孩子成了孤儿,夫妻俩给予她们精心的照顾,使她们健康成长,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

段肇谊:残疾丈夫的守护神

素材点拨 一个是救死扶伤的军医,一个是舍己救人、身负重伤的军人;一枝铿锵玫瑰,一副铮铮铁骨。段肇谊和顾伟力不离不弃、情比金坚,用数十年的相依相守,诠释了世上最美的伉俪情深。

段肇谊,女,土家族,1942年8月生,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道竞业里社区居民。

段肇谊曾是沈阳军区某医院的一名军医,她与老伴儿顾伟力的相识缘于一场意外。1968年4月,顾伟力在施工任务中为抢救战友,被巨石砸伤,腰椎粉碎性骨折,后被转到段肇谊所在的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住院期间,顾伟力乐观坚强、不屈不挠与伤病做斗争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段肇谊。经过三个月的深思熟虑,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一生一世照料下肢瘫痪的顾伟力,让他获得正常的家庭生活。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顾伟力被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按国家政策可在家安心休养,但他却说:“我是半截子身子,但绝不半截子革命。”段肇谊了解丈夫的心情,一边照顾好他的日常生活,一边严格督促他每天加强下肢功能恢复训练,终于帮助顾伟力重返工作岗位,而且一干就是11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伟力的身体越来越差。2018年,他突发脑溢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段肇谊没有被困难击垮,体重不过百斤的她每天将老伴儿抱上抱下,喂水喂饭,陪他锻炼,无怨无悔。

2018年,他们的长子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一切都料理周全后,夫妻二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捐献儿子身上的有用器官,希望孩子身上的器官能帮助别人延续生命、重获健康。

陈重私:带着妈妈上大学

素材点拨 即使肩挑重担,也要努力奔赴。这枚全国道德模范奖章对陈重私而言,不只是对他孝老爱亲的肯定,更是一枚沉甸甸的成长勋章。我们相信,未来的人生路上,陈重私也一定能攻克一切难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陈重私,男,汉族,1998年12月生,中建一局北京分公司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机电工长,毕业于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4岁时,陈重私的父亲因病去世;11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的母亲又不幸患上红斑狼疮。从那时起,照顾妈妈就成了陈重私肩上的责任。

2018年,陈重私毅然放弃省外求学的理想,决定留在海南带着母亲上大学。开学第一天,他带着母亲走进校园并定下了一个目标: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守住这个家。大二时,陈重私的母亲再次因红斑狼疮病情住院。陈重私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往返医院和学校,尽心尽力照顾母亲。母亲出院后,他把时间分成小段,牢记着什么时候该喂母亲喝水,什么时候该为母亲按摩,什么时候该赶回去给母亲做饭。

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陈重私刻苦求学,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校级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学习之余,他不仅申请学校勤工俭学岗位,还在酒店端过盘子,在超市搬过货物。

2020年9月,陈重私的母亲去世。弥留之际,老人告诉陈重私要好好活下去。一路走来,陈重私内心始终充满感激。他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了收到的每一笔捐款、遇到的每一位好人。陈重私表示:“我会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爱和温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