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匠心 守住文心

2022-05-01潘玉毅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心人品写作者

潘玉毅

2021年9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加强文学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话题引发热议。

千百年来,对于作品与作家德行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探讨从未断过。有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写作者的品行性格是一致的,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为人冲淡则下笔悠远;但也有人认为作品与写作者的品行性格并无关联,写作者笔下的高雅并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反之亦然。金代的元好问就曾在《论诗绝句》里写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1

人品有优劣,作品有高下。不管作品能不能体现人品,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势必决定他的思想和境界,进而决定作品的高下。那么一部作品如何才算“高”呢?有很多不同的标准,比如艺术标准、美学标准、思想标准、社会标准、历史标准等。单从艺术层面来讲,作品的高下与写作者本身的人品并无必然联系。就像秦桧是卖国贼,人品低劣却擅长书法,写出来的字工整划一,“颇有可观”;胡兰成是汪伪政权的大汉奸,臭名昭著,写出来的文章却文风繁复细密,文字明艳照人。他们的作品尽管达到了艺术标准,但是却没有达到更高层面的思想标准、社会标准、历史标准。2

文学作品是有文心的,文心就是文学工作者的品性与价值观。一个人道德品行的高低,决定了其文学生涯的长度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换言之,要想让自己的作品能在时间的淘洗中留存下来,写作者自身的精神内涵和赋予作品的更高品位十分重要。只有兼具艺术、思想诸般要求的好作品,方可流传深远。3

要守住文心,文学工作者必须有责任意识与职业操守。很多文学工作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不是专职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降低对思想境界、修养品行的追求。做事德为先,为文先为人。作为一名有担当的文学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思想的侵蚀。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从源头上遏制媚俗文化的流行。否则作品再多,也不过是徒增糟粕。

想要守住作品的品位和风骨,文学工作者还要有匠人之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工作者也是匠人,作品就是他们制造的产品。精心打磨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是身为一个文字匠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使命。往浅了说,文学工作者制造的这个产品要让读者能够读得下去,且愿意花时间去读;往深了说,这个作品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故事、每个时代的精神。文学工作者必须沉下去,弘扬经典,打造经典,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讲好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是一个有责任的文学工作者的初心,也是机遇。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1月08日第09版)

①本段内容与2015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目颇为相似,都是在探讨作家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颜文两争”,是一个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近年来,思辨作文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大家在平时的阅读中,如见到这种带有思辨色彩的论题,可以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可以用其来进行练笔。

②在本段中,作者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从“高”的标准谈起,用秦桧和胡兰成两个反例,来说明人品低劣之人的作品即便达到了艺术标准,也达不到更高层面的思想标准、社会标准和历史标准。这一论断令人耳目一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比较推崇“文如其人”,强调要写好文章,得先学会做人。作者则赋予了这种传统观念更多的理论支撑,从文学生涯的长度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的角度,来谈文心的重要价值。论述深刻,启人深思。

④讲完文心的重要性,作者又提出“文学工作者还要有匠人之心”的观点,随后将论述重心转到了如何才能守住文心和匠心之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文章可谓既有理论输出,又有行动指导,颇具现实意义。

〈素材延伸1〉

汪曾祺:画土豆的散文大家

1961 年春,因右派身份被下放到河北省张家口沙嶺子劳动改造的汪曾祺,因为态度温和,且有不错的美术才能,被分配到沽源马铃薯研究站,专职画画。这里是供应全国薯种的基地,集中种植了全国各地上百个品种的土豆。

汪曾祺每天上午蹚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漂亮的土豆花,插在玻璃杯里,然后对着花画画,下午则画土豆的叶子。等天气渐凉,土豆成熟了,又把刨出来的新土豆画在对应的花、叶边上。除了要画出一整个土豆的样子,还要在旁边画一幅剖面图。这些活儿对汪曾祺来说,都是专心致志的享受。都画完后,汪曾祺便把切开的土豆“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

在这里,汪曾祺不但画成了《中国马铃薯图谱》,还暗自进行了小说格局的自由探索——当然,那都是些无处发表的文字,写在笔记本上,有开头,无结尾。最重要的是,在与土豆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汪曾祺培养出远超常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孕育了被外表的素朴、慈蔼所掩盖的一双眼睛——一双对世间人情洞若观火的眼睛。

汪曾祺静静等待了整整 20年,犹如一窝塞外的薯种,等待大面积发芽的那一刻。1980年,他的小说《受戒》在《北京文学》上发表。晚熟的“土豆”,滋味如此鲜醇,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汪曾祺作为散文大家的第一个井喷期到来了。那一年,他已经60岁了。

〈素材延伸2〉

老舍:创作的六字“秘籍”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在读者中拥有极高的影响力。老舍在写作中取得的成功,缘于他的六字创作“秘籍”。

1923年,老舍开始投入小说的创作当中,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他曾在短短3年时间里,用令人吃惊的速度先后创作发表了《老张的哲学》等四篇小说。虽然老舍对这几篇小说寄予厚望,但它们发表后却没有产生多少反响,他不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天,心有不甘的老舍将自己之前发表的自认为非常出色的一篇小说拿出来,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竟然发现其中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更令老舍失望的是,当他隔了几日再拿出那篇小说来读时,又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到这时他才如梦初醒:自己因为太急于求成,忽略了小说的语言和质量。

1936年春,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小说《骆驼祥子》的写作中。这一次,他并不急于写完发表,而是在每写好一章后,便将作品念给妻子或熟人听,直到对方挑不出任何毛病为止。当时,老舍对自己提出了六个字的创作“秘籍”——“再念、再念、再念”,一直念到所有人满意为止。正是靠着这种近乎苛刻的写作态度,《骆驼祥子》在《宇宙风》上连载后,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老舍也因此一夜成名。

猜你喜欢

文心人品写作者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吃饭见人品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分手最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