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2022-05-01沈玲玲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奇人表达能力课外阅读

沈玲玲

阅读,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对学生的人生成长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阅读效果的高低,收获的大小,都同他们采用的阅读方法紧密相关。因此,教师一定要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比如: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通过查字典解决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边读边思索;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阅读的内容中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技巧,等等。

例如,在教学冯骥才的《刷子李》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他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这本书由18篇短篇小说组成,故事性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让学生以“奇”为线索,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人物的“奇特”之处,边读边品味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边读边做批注。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功,在这四项基本功中,除了“听”是一种纯粹的理解外,“读”包含理解与表达,而“说”与“写”则完全属于表达的范畴。因此,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都应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上,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在相互交流中表达,通过写读后感或仿写表达,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学生课外阅读《俗世奇人》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学生可以对该书进行整体评价,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篇发表见解,还可以就小说的某一个特点进行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法,把奇人的特点与作者巧妙的写法生动地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写法迁移的手法,让学生写一写身边个性鲜明的人物,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本的工具性,还要让学生体会文本的主题,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美好情感,领悟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

以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这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品,主要写了海伦·凯勒成为盲人后的生活。一个从小失明的人竟然能够完成大学学业,这是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的事例给我们以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富有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與学习实际,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助力学生成长。

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一定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通过具体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奇人表达能力课外阅读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俗班奇人”——舞王李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