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整本书“篇本类”联读的策略

2022-05-01张新蕾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童谣儿歌整本书

张新蕾

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训练的目标是整本书阅读,是将学生在单篇课文中学习的阅读方法迁移到整本书阅读中,进而再运用到同一类书的阅读之中,这实际上就是整本书“篇本类”联读策略的有效建构。

在第一学段,统编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童谣作品供学生阅读。因为这些儿歌、童谣作品内容明白有趣,节奏和韵律感强,适合学生以诵读为主进行学习。

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安排的是“读读童谣和儿歌”,而且借助泡泡提示语,提出了学生如何开展童谣和儿歌类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互相背诵自己喜欢的童谣、儿歌,互相交换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谣、儿歌书籍。作为整本书阅读的起步,编者没有强调所谓的阅读策略,但安排閱读的材料中就暗含着推荐阅读的意味。《摇摇船》适合读读唱唱,学生可以运用此前学习过的阅读方法;《小刺猬理发》尽管只出现了一首童谣,开启的是“快乐读书吧”指向整本书阅读的漫漫长路,其中出现的书名和作者名就属于整本书阅读中值得注意的一项内容。

二、故事阅读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的整本书,最多的是故事类书目,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古典名著、成长小说等。故事作为一个大类,在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多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这样的特点比较泛化,小学生不易把握。所以,编者在整个小学阶段安排了不同文体的故事类书目,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相对集中地阅读同一种文体的故事,建构起不同文体的“篇本类”联读策略,最终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故事类整本书阅读策略。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安排的是寓言类故事,从“篇”这个角度提出的阅读要求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从整本书这个角度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从中选择一些情节相似、角色相关、寓意相同的故事采用联结的策略阅读,领悟寓言的同中有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安排的是古典名著,在“篇”的学习中需要学会抓住人物品读故事,进入四大名著的整本书阅读,则需要关注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抓住经典情节、体会典型形象,最后推广到章回体古典小说的阅读,在阅读中品味经典。这样建构的古典名著“篇本类”联读策略,比起寓言的“篇本类”联读策略,体现了学生课外阅读各方面要求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科普类课文通常归入说明性文章。统编教材在第三学段提出说明性文章的学习目标要求。在学习课文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有所获中提升学习科普类课文的兴趣。

比如,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是科普类的整本书阅读,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具体地说,“快乐读书吧”所在单元的单篇课文是科普类文章,“篇”的阅读策略源自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阅读教材推荐的科普著作《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等整本书时,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从中获取信息,或者学习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学生运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科普类书籍时,需要在提问释疑中发展思维能力。

总之,以“快乐读书吧”为立足点,有效建构整本书“篇本类”联读的策略,学生才能自主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培养终身受益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童谣儿歌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睡觉儿歌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