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的创新思考

2022-05-01潘倩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摘要:时政新闻作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载体,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融媒体环境下,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必须顺应受众阅读习惯,改变时政新闻陈旧的报道形式,让时政新闻贴近百姓。文章总结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举措,分别从话语方式、叙事角度、渠道分发、受众体验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提出“流量为王”背景下,时政新闻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兼顾形式和内容才能做到新闻产品的常态化创新。

关键词:融媒体;主流媒体;时政新闻;融合发展;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4-0094-03

时政新闻作为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载体,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应加强时政新闻创新,让时政新闻改变传统严肃的报道方式,实现从“远距离”到“近距离”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扩大受众规模,增强受众的体验感。

一、权威下放,严肃新闻软着陆

(一)重构传统时政新闻话语表达方式

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为了表现出政治性、准确性和重大性,语言比较规范,甚至有时显得比较生硬、僵化。对受众来说,有些语言晦涩难懂,这很难将受众变为主动接收信息的用户。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增多,受众的选择也逐渐增多,主流媒体时政新闻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例如,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其新媒体就改变了原来时政新闻的话语表达方式。201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办了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侠客岛在话语表达上积极贴近新媒体用户习惯,力求在标题上吸引人,内容上留住人,文字上感染人。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来,其有时风趣幽默,如《这些外媒尬黑,让人喷饭》;有时理性稳重,如《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背后有几重警告》;有时简洁明快,如《新一届常委亮相》;有时言语犀利,如《台湾又丢“邦交国”,现在是181∶14》《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那又怎样?》;有时细腻感性,如《没拿奖牌的他们,已经实现“零的突破”》。侠客岛以清晰活泼的新媒体语言解读时政新闻,创建了舆论新阵地。

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使侠客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舆论场中发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主流媒体的专业、权威结合创新的话语表达,使新闻更加接地气,入人心。侠客岛为融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话语转型、推动舆论引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Vlog+新闻”重塑时政新闻叙事角度

传统时政新闻的叙事主体大多站在“上帝视角”,受众接收信息也多处于仰视角度。融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发展让时政新闻的叙事角度发生了转变。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中,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重启“康辉Vlog”,将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各国政要这一新闻切分为三段不同主题的短视频。与传统宏大视角下的时政新闻报道相比,康辉的Vlog以自身的现场体验捕捉到了以往“严肃”时政新闻中缺乏的受众视角。

例如,康辉在《人民大会堂每场双边间隔仅10分钟》这一视频中向受众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使用的桌椅、会议桌上摆放的物品以及忙碌的后勤工作。相较于以往程序化的时政新闻报道,这些内容的呈现满足了受众强烈的好奇心,主体的叙事行为、叙事话语让受众与新闻主体同处一个平行的位置感知时政新闻。对于创作者而言,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化“硬”为“软”、化“远”为“近”、化“大”为“小”、化“静”为“动”,让受众更容易接受[1]。

二、铺设多方平台,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

(一)移动传播优先,信息全方位覆盖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渠道单一,受众只能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获取新闻。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介质发生了变化,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设备。

自2014年中央部署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来,新闻媒体大胆尝试与探索,努力从相“加”迈向相“融”,媒体融合乃至深入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些年,不论是中央媒体,还是省、市、县级媒体,都在打造全媒体矩阵,形成“报、网、微、端”的传播联动布局。在这四大传播维度中,“微”“端”是主流媒体融合之路中的主要发力点。传统媒体争先恐后地转移传播阵地,从之前的网页端转变到移动端,并集中在各大新闻资讯平台播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时政新闻事件报道中,各级媒体相继推出适合移动端传播的“轻量化”融合新闻产品,目的是为了优先通过网、端、微三大平台集中发布,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

(二)入驻商业平台,拓展年轻受众群体

大数据、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商业媒体成为用户获取内容资讯的主要渠道,主流媒体阵营的传播力被大幅削弱[2]。主流媒体想要进一步扩大新闻覆盖面,将新闻传播到更为年轻的群体中,还需要增设商业平台渠道。

2019年,央视《新闻联播》入驻抖音平台,选择在巨大的短视频流量池里进行时政新闻发声。抖音平台的《新闻联播》一夜之间粉丝数量暴涨,新闻获赞量高达2.8亿,粉丝量突破3200多万。一档受众观看了41年的时政新闻栏目如今也走上了变革之路。从一句“以前我陪爸妈看《新闻联播》到现在我和爸妈一起追《新闻联播》”可以看出,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分发上不能故步自封,应强调多渠道、多平台的融合,抖音平台的留言、转发、点赞功能让年轻人更多、更好地参与到时政热评中。

鉴于商业平台拥有广泛的年轻受众群体,主流媒体入驻商业平台的传播形式能够保障时政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真实性,确保报道对年轻人的正确引领[3]。同时,选取各商业性媒體平台作为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一方面可以将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元素进行融合再升级,以呈现出更符合年轻受众审美的新闻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还能为缺少流量的时政新闻提供足够的曝光度,时政新闻在各大移动端的“刷屏”下,实现了立体化的传播。

(三)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抢占舆论阵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2021年全国两会被海内外高度关注。

在信息全球化传播时代,海外社交媒体作为重要的国际传播平台,其发布的内容影响着海内外受众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已经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兵家必争之地”[4]。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两会声音,主流媒体也在积极探索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建设。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推特平台成为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主要渠道。在议题的分配设置上,三家主流媒体围绕中国经济前景、香港选举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等议题的报道数量最多,海外网民在推特平台上关于中国两会议题的讨论与主流媒体报道的主要议题分布基本契合。除此之外,在西方媒体精心设计报道角度抹黑中国形象时,中国记者立刻反击,在海内外社交平台上形成了舆论共振,占据了舆论的主导权。

三、打造参与式、分享式的融媒体传播模式

(一)技术赋能增强用户参与感

以技术驱动媒体深度融合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纵观历史,每一次媒介革命背后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近年来,5G、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提高了新闻产品的创新力。技术赋能下的时政新闻也逐渐进入受众的生活,为受众带来全方位的体验,让用户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寻找、分享信息。

2020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交式H5产品《中国拼字大赛》,将“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重点工作提炼为九组创意汉字,并将每个汉字所对应的“十四五”规划进行解读。该产品采取了现下流行的“汉字新解”形式,通过设计游戏闯关,让用户将打乱的笔画重新拼写成正确的汉字,从而解锁对应词条。这款交互式H5产品将技术与内容相融合,趣味横生的创意体验引发了网友的参与热情,让用户成为主要的传播者。

技术的赋能让受众从以前的只能“隔着屏幕看”转变为“走进屏幕体验”。在重大新闻产品策划中,“VR+”的方式也常被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在习近平总书记设宴欢迎出席冬奥会贵宾的报道中,央视时政策划了《走进人民大会堂 欢迎宴会在这里举行》融媒体产品,它改变了传统新闻拍摄方式,运用VR全景呈现,以音频、视频为辅向受众展现宴会中的“特殊”安排。用户只需点击进入人民大会堂即可感受到与外国贵宾同逛庙会、同听民乐、合影和致辞的现场。VR能让参与者与所处的虚拟场景发生反应,产生各种情绪、情感与体验的变化,形成一种以广度连接与深度融入为特征的“共融”状态[5]。时政新闻报道运用这类技术调动目标受众的多感官系统,能够使其获得参与重大时政事件的切身感受,深化受众对时政新闻事件的理解。

(二)巧用社交平台提高用户参与度

媒介技术升级让新闻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为了增强用户黏性,主流媒体要转变自身“讲授式”报道新闻的思维,让受众主动参与国家、地方政事中,基于新媒体的社交性,促使时政新闻表达人民所想、人民所需,丰富时政新闻的内涵。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上开设话题“全国两会”。截至2月24日,该话题阅读次数达到144.6亿,讨论次数达1219.8万。人民网开设“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也达到了868.1万阅读量,谈论次数达1.6万。在人民网官微中点击网页链接便可来到“我给两会捎句话”留言板的主页面,用户可先选择建言分类并写上1000字以内的内容,最后选择建言最终送达。

此外,其他主流媒体也纷纷启动两会留言专栏,如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在微信端发起了2022年“青声”@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以此方式为青少年权益保驾护航。

社交平台因具有时效性、海量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成为时政新闻报道阵地之一。在全国两会的报道中,微博更是发挥了其开放的舆论场优势,提升了网友对社会焦点、民生热点问题的讨论度,让原本选择沉默的网友积极议政,获得了强烈的参与感。社交媒体改变的不仅仅是网民参与舆论议题的方式,更承载着广大网友参与公众事件讨论的美好愿望。

四、思考与建设

(一)深耕产品内容,避免形式大于内容

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信息的碎片化促使新闻在传播形式上开始注重“轻量化”。短小精悍的篇幅、新颖的表现形式以及使用的技术手段都让时政新闻报道穿上了新鲜的外衣,因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但必须注意,时政新闻“轻量化”的背后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问题的出现。

例如,结合2022年山西省两会策划的交互式H5产品《拆盲盒 读报告 找惊喜》。该新闻产品结合了现下年轻人喜爱的拆盲盒游戏,但是在内容上直接复制政府工作报告大段政策性内容,并没有传递出标题上的“惊喜”内容。靠形式吸引受众的结果是让受众过多将注意力放在用户体验上,从而忽略了新闻主旨,这种形式上创新、内容却拖后腿的新闻传播方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该始终秉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提升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让形式辅助于时政新闻报道,在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基础上做到锦上添花。

(二)培养“策划人”思维,实现时政新闻创新常态化

目前,主流媒体推出的时政新闻产品大多都围绕着重大政治活动的选题策划,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党的十九大等。这些活动的周期长,参与的报道团队多,打造出了一批精品新闻产品。但如何做到时政新闻报道常态化的创新、树立新闻产品品牌化理念,这些都需要时政新闻记者转变新闻报道思维,从原本的“采集”新闻转变为“策划”新闻[6]。

2020年,短视频《游客:“彭麻麻呢?”》迅速燃爆互联网并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在这个短视频里,作者敏锐地在内容上捕捉到了新闻的“第二落点”,将原本严肃的时政新闻语言转变为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并结合短视频传播特点,实现了“霸占”全网头条的传播效果。相较于以往主流媒体按照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时”“度”“效”新闻理念制作的新闻报道,融媒体背景下的时政记者想要实现时政新闻创新的常态化,就需要在后期的报道中多思考新闻的受众人群、内容的特点、呈现的形式、分发渠道、语言风格等问题,形成相对固定的传播形式、内容风格,这样才能提升其传播效果,增强用户黏性。

五、结语

如今,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已经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创新之路,通过在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形式和发布渠道等方面的创新,打造出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爆款”新闻产品。这些新闻产品改变了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固有看法,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但同时也要思考,在现下媒体都在追逐流量和用户青睐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更要把握好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平衡好娱乐和新闻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时政新闻采编人员也应改变原有报道思维,转为用户思维,这样才能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张小燕. Vlog+新闻:让严肃新闻亲切可感:湖北日报系列vlog新闻应用探析[J].新闻战线,2020(20):57-59.

[2] 栾轶玫.时政报道的“轻量化”传播:以央视《物印初心》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0(1):39-42.

[3] 李燕.从大屏到多屏:央视时政报道的融媒体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9):122-125.

[4] 毛偉. 2021年全国两会在海外社交媒体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景观:以Twitter平台为例[J].国际传播,2021(2):1-9.

[5] 栾轶玫.传统直播与二次元直播的差异[J].新闻与写作,2017(1):46-49.

[6] 成文胜.时政报道创新的一些思考与建议[J].中国广播,2020(6):47-51.

作者简介 潘倩玉,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