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探析

2022-05-01贾云飞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

摘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创新和发展,是应对新的时代条件下党面临的执政风险和执政考验的必备技能。深入理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据此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长期执政能力的基本路径,对于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党的建设

作者简介:贾云飞,中共通辽市委党校党史党建与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内蒙古通辽028000)。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4-0117-04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仅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更加复杂多变[1]。为此,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应对执政风险和执政考验的重要举措。

一、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相关概念

“执政能力”通常指以执政党为主体,以国家权力系统为客体,依据相关法律和制度,执掌和领导国家权力的能力。“长期执政能力”通常指执政党依照执政纲领实施执政措施,实现长期执政目标与执政理想的综合能力[2]。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提出,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到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绝不是提法上的简单变化,二者内涵明显不同,后者的意义更加深刻丰富,宣示了我们党不仅要执好政,而且要长期执好政。“长期”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当前所处历史方位及所面临的风险考验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从宏观上对自身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从微观上明确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可以说,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目标在于实现长期有效执政,且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不断发展,同时涵盖政治领导能力、科学执政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价值引领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系统。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对传统执政能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国新型政党政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

二、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持续发展并不断优化的建构过程,是一个政党为实现长期执政目标,不断调整执政理念,优化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必备技能,是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一)是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在此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根本遵循和基本动力。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成为历史的必然。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对于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使党永葆生机活力,提升党的科学决策水平,清醒判断国内外局势,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必备技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胖五”飞天、“蛟龙”下海、“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C919国产大飞机成功首飞、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疾驰在神州大地上,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展现。与此同时,中国的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并不意味着党从此可以一劳永逸,更不意味着全体党员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当今世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国内因发展失衡导致的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提高警惕,保持头脑清醒,不断更新执政理念、提高执政本领、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进而夯实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不断提升长期执政能力,中國共产党才能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从容应对,才能在乱云飞渡的环境中披荆斩棘,才能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三)是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对一个执政党来说,过去先进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历史上因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强导致党的执政能力弱化最终亡党亡国的事例发人深省。以苏联共产党为例,在行使了74年权力后,在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执政能力逐渐弱化,导致苏联解体。放眼世界,因执政能力不强导致政权更迭、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发展步伐迟缓的现象屡见不鲜。今天,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以及外部环境考验等更加突出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与此同时,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重视和警惕的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化解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的信任,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共产党人不能有半点松懈情绪,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突出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作为抓手,作为战略举措,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才能不断化解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棘手,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烦琐多变。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部分党员干部因党性修养不强导致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纪律观念弱化,有些部门因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主义盛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破坏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从更深层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

三、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思考

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离不开党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党的学习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的提升[2],离不开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强化,离不开党长期以来厚植的群众基础。

(一)不断提升党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

党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根本上取决于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在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学习能力是一个政党保持先进性和事业兴旺的关键所在。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铸牢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能力的提升。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要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用。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管党治党任务尤为艰巨,这就要求全党务必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严把党员领导干部入口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开展好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以此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良好根基。三是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干部考核录用晋升机制和监督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落到实处。

(二)要提升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能力是长期执政能力的核心要素[2]。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出现,党内也还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部分党员干部甚至滥用、乱用权力,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给党的事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面对这些情况,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必须注重用法治方式规范政党权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法、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并把法治观念主动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为巩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提供保障。

(三)要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不竭源泉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撑,是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有力法宝。新时代,党要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样离不开创新。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框架。二要注重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要在全党努力形成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良好环境。三要加大鼓励创新力度,尤其要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的褒奖力度,激发他们以更昂扬向上的姿态投入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带动全黨全社会共同汇聚起以创新促发展的磅礴伟力。

(四)要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是党长期生存和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赢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必备条件。为此,要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有机结合起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间大力弘扬自律精神,让每一名共产党员自觉远离腐败、杜绝腐败。其次,要辅以必要的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在为人民服务中涌现的积极的、正向的力量,要通过表彰和奖励的方式,进一步弘扬他(她)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于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严加惩处,绝不姑息,切实发挥“规矩”在约束党员干部行为中的戒尺作用。最后,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抽出更多时间到基层调研,体察民情,化解民惑。如此,党才能从群众中获取无穷的力量,提高长期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华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团结叙事——运用大统战观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1).

[2]何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探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35(1).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浅析列宁政治遗嘱中的“党的建设”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