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行配五方观念的发源地

2022-04-29芦娟张文秀王俊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比喻

芦娟,张文秀,王俊杰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20)

五行学说与比类取象法一起构成了东方特色的整体性解释系统,取得成就辉煌,使得古代中国在知识和技术上长期领先世界,如同发端于西方的解析性现代科学,堪称东方古典科学。五行指事物运行的五种模式,分别命名为水、火、木、金、土五种自然物。五行是一种功能性概念,不是实物性概念,作为比类取象的基本参照,表示抽象的特性和运行模式;作为劳动对象,水、火、木、金、土又是五大农业生产要素,属于实物性概念,特称为“五材”。中国古人总结出五行相生相胜规律,运用比类取象法解释万事万物基本构架和演变运行模式。古人又把五行分别配属给北、南、东、西、中五方,其中东、南、西、北又与四时(四季)相联系:在天文上,春季北斗斗柄指东,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在地理上,太阳升降在正东正西时为春分、秋分,中午立竿日影最短时为夏至,最长时为冬至。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依序劳作,人世得以生生不息。由此可见,五行配五方观念是五行学说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试就五行配五方观念的形成做一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以待高明。

1 五行学说内涵

行字本义是十字路口,见图1,表示连续贯穿、沿路行进,引申表示事物运行、行为等。

图1 甲骨文行字字形(引自徐中舒[1]182)

刘宗迪认为[2],“五行”是古人立杆测影观象授时的古老水准仪,特称为“癸”,见图2。立竿测影首先要确保地面水平以免竿影倾斜带来误差。判断地面水平的方法是东西、南北开挖十字长槽,槽两端十字交叉挖短槽,如同甲骨文“癸”字,见图2。槽中注水,东西南北短槽水面均与槽沿平齐时,说明测影地面水平,否则再次修整。由于癸由五个十字形水槽构成,而十字形水槽的轮廓就是“十字路口”形状,即“行”字,因此癸就是五行。癸字本义为“测度水平”,后来专用于天干第十位,又造“揆”字表示“癸”的本义,引申出准则、道理、掌握、管理等词义。因此,五行就是五种基本运行模式或行为准则。

图2 甲骨文癸字字形(引自徐中舒[1]1567)

舜帝时期传下来的文献《尚书·大禹谟》合称水、火、金、木、土、谷为六府,认为六府类生活资料必须认真修作[3]。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甘誓》。《甘誓》是夏朝开朝君王启颁布的战争动员令,斥责有扈氏“威辱五行”[4]。周期初期的《尚书·洪范》称水、火、木、金、土为五行[5,6],并解释说,水性向下浸润,火性向上烘烤,木性应变弯直,金性变革从新,土则资援耕获。

春秋初期,《管子·四时》借助气建立起五行与五方的对应关系[7,8]:东方的气类是风,风育生木和骨;南方的气类是阳,阳育生火和气;中央是土,土的德性是辅助四时运行,节制风雨,增长地力;西方的气类是阴,阴育生金和甲;北方的气类是寒,寒育生水和血。古人认为宇宙开始时是一团元气,后来清气上升凝聚成日月星辰成为天,浊气下沉凝聚成土地[9]。因此,管子认为东、南、西、北气类不同,育生的物质不同,土地则位于中央。管子的解释只是初步把五行对应到五方,其中的五行更接近五材,因为除五行外,东、南、西、北的气类还分别育生骨、气、甲、血等物质。由于东、西相反而分别对应木、金,南、北相反而分别对应火、水,通过比类取象法古人认识到金胜木、水胜火两对关系,进而省简气的育生作用,单独思考五行相胜关系。春秋末期,《孙子兵法·虚实篇》记载“五行无常胜”[10],其中“胜”指相胜关系,说明春秋时期古人在五行对位五方的观念中形成了五行相胜学说。春秋末期的《左传》记载了完整的五行相胜顺序,并用来预测国家大事[11,12]。西汉时期,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通过《五行对》《五行之义》《五行相生》《五行相胜》等篇建立了完整的五行相生相胜学说[9,10],总结指出五行比邻相生、间隔则相胜[13],胡化凯据以绘制成相生相胜图[14],见图3。

图3 五形相生相胜示意图(转绘自胡化凯[14])

2 比类取象法内涵

比类取象是中国传统的抽象思维方法[15],能够快速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知[16]。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比喻来表达蕴义,例如民族脊梁、国家栋梁。比指比对、比照;类指类同、类比;取指提取、提炼;象指意象[17,18,19],是蕴含在表象中的本质、行为、作用、功能、准则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通过揣摩、体会、感悟、联想、遐想、冥想、想象来感知[13]。《韩非子·解老》解释[20,21]:人们很少见到活着的大象(商周时期中原有大象分布,河南省因此简称“豫”),得到死象骨头,就根据它的图像遐想大象活着的样子,所以称心里想的东西叫做“象”。比类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取象的核心是得意忘形。《列子·说符》记载[22]:伯乐向秦穆公推荐相马师九方皋,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报说在沙丘挑选到千里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派去取马的人却报告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质疑九方皋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清,伯乐长叹,解释说:“一至如此!九方皋相马真是高出我千万倍。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马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取来发现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马。后来人们把伯乐话概括为成语“得意忘形”。取象必须得其意而忘其形,例如“国家栋梁”,必须忽略人和栋梁的外表,借用栋梁在房屋中的作用来体会理解杰出人才在国家中的作用。因此,比类取象的思维模式是把A归类为B,求同存异,找出A与B的相同点;得意忘形,利用共同点借B联想感悟A的意象,从而认识A的蕴义。例如,在“国家栋梁”中,A指被比的人才,B指作比的栋梁,A和B的共同点是“支撑”。

比类只是简单的类比,不是类比推理[13,17]。比类的核心是意象,意象是总结经验归类事物,得意忘形、求同存异“浓缩”感性认识形成的观念,反映事物的蕴义,得意的基础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类比推理的核心是概念,概念是总结感性认识到的表象(形态、性质、结构、运动状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分类、概括、抽象、综合得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认识。其中,“分类”指分门别类,特点是求异存同,基础是测量达成共识,是现代科学的解析性研究范式。意象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概念则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17]。比类在形式上与类比推理相似,其实是经验的潜在反映[17]。例如狗听到铃声流口水,狗并没有类比推理“这种铃声经常与食物一起出现,所以食物可能来了”,即狗没有形成铃声伴随食物的“观念”,但狗的行为却表现得经过类比推理过程,其实是“条件反射”。比类一般仅限于比喻说明对象事物的共同性质本身,点到为止,并不类推出其他东西,只是有可能成为类比推理的基础(意象的内涵、外延均不清晰),例如“国家栋梁”,仅限于“支撑”蕴义,不能类比推理人才的性质是木头,否则推论人才“麻木不仁”就大错特错了;类比推理则通过对象之间某种性质的相似性,推断对象其他方面的相似性[13],例如同一属的植物形态、结构、生境、行为、繁衍等方面的相似性。比类的本质是精巧的比喻,必须精辟,事物越抽象越要反复比喻才能精辟。因此,比类取象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例如形神关系[13]:东汉桓谭比喻为“精神居住形体就像火在蜡烛上燃烧”,王充比喻为“精神隐藏在形体内就像米粒包裹在壳内”;三国时稽康比喻为“形骸包含精神就像国家有君王”;南北朝范缜比喻为“精神对于形体就像锐利对于刀刃,形体的作用体现在刀刃的锐利上”。

王前指出[13]:逻辑分析是从事物众多属性中分离出本质属性加以定义,分解得越细认识越深刻,如果认识对象是有机整体,内部联系不可分割,抽象思维就会受阻。比类取象不需要分解,而是通过比喻,把A比喻为B,把相距较远、性质上差别很大的A、B放在一起,揣摩A和B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A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从而实现用B说明A的目标。A和B的差别越大,共性越小,所揭示表述的A的本质属性就越抽象,越深刻,体会起来就越玄妙。如果比喻不恰当,就会思路不通或认识不全面、不确切。一旦找到精妙比喻,所有困惑和矛盾就会一扫而光,内心顿刻间呈现出一种“澄明”境界,豁然开朗。这就是求同存异、得意忘形而格物致知,这就是顿悟式比类取象的体验,明察秋毫,洞见其妙。例如“天人合一”,立足于天、地之间的人要法天则地,上要比类于“天行健”以自强不息,下要取象于“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因此,在比类取象中,作比的B一般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更熟悉、更寻常,关键是B要恰如其分,兼顾A、B双方情况,促使A的抽象本质在有机的关系网络中“突现”出来。比类取象是一种直观体验,如同使用筷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在自习中揣摩、体会、感悟,正如《庄子·天道》所言[13,23]:砍削木材制作车轮,使劲轻了斧头打滑发飘,使劲重了斧头滞涩难进;不轻不重,要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这种力道嘴里说不清道不明,自有规律存在其中。总之,在比类取象中,被比的A和作比B相差越远,求同存异、得意忘形,格物致知得到的认识越深刻。五行学说之所以经典,原因在于它于日常中传示不平凡。

比类取象是中国传统的抽象思维方法,至今依然集中体现在中医认知活动中[13]。比类取象不仅用于认识客观世界,也广泛用于中国传统工程技术之中。中国古代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正是比类取象的结果,一方面有形比类于动物、植物、山水等自然物造园,另一方面无形取象于自然万物中的灵魂与生气营造情感、内涵、文化、精神等意境,从而体现出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16]。其实,望文生义地看,“园林”就是比类取象法合成的词,园林就是比类取象林泉林野而营建的园圃,要借助林泉林野来体会园的意蕴。植被、林褥同样是比类取象合成的词:“植被”比类地表林草总体为被子,促使人们借助被子的体验来理会林草的生态作用;“林褥”比类林下凋落物层为褥子,使人们一望之下联想到褥子,借以理解凋落物层削弱雨水冲击表土、滞缓流水冲蚀地表的作用。再如“锄头底下三寸雨”,就是比类锄地为下雨,借助雨水的浸润作用表示疏松表土的保墒能力;“嫁接”则是比类接为嫁,借嫁表示连接穗砧为一体。总之,比类取象既不深奥,也不古涩,它就活跃在人们的日常之中,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被熟视无睹了。

3 五行配五方观念的发源

《管子·四时》借助气建立起木、火、金、水与四方的对应关系,但此后的学者并没有传承这一解释,反而像“土直接对位中央”一样,抛弃“气”这个意象而直接讨论五行相生相胜,说明气的借用导致引喻失义,陷入“比喻不当”的迷茫之中。首先,南方的气比类为阳,按照阴阳对立两极的观念,北方的气应该比类为阴,《管子·四时》却把西方的气比类为阴,显得非常怪异。其次,南、北气分别比类为阳、寒,阳生火和寒生水与常识相符,在意象上阳与火相似,寒气确实凝结为露水;东、西气分别比类为风、阴,风生木和阴生金则十分费解,除非臆想,很难想象这两种育生关系。其三,古称江河为水,而江河多为自西向东流,按常识水应该对位在西方。《淮南子·天文训》记载[9]: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而迁怒撞毁不周山,导致地向东南倾斜,水因而向东南归流。按这个不周山传说,把水对位在北方同样不确切。其四,土对位中央是自然而然的观念,人观望四方总以立足之处为中央,而脚下就是土地,因为耕种谋生离不开土地。其五,风可以来自任意方位,夏天的风雨大作、冬天的北风怒号令人刻骨铭心,龙卷风毁屋拔树更加恐怖,单独称东方的气类是风,无疑违背常识。因此,从比类取象思维方法来看,《管子·四时》对五行配五方的解释只有“南火”“中土”合情合理,说明五行对位五方是早就流传的观念,《管子·四时》的解释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因而被后人抛弃。

水、火、木、金、土五材是生产谷物、食用谷物的基本自然物,缺少任何一个便无从“民以食为天”。水、火、土不必细说,庄稼不能空悬在空中;天下第一火是阳光,庄稼不能长在黑暗中,就是背阴处都长不好;没有水,庄稼终将枯草一把。农业发祥于新石器时代,当时先民能够使用的农具多是木器或者装有木柄的组合工具。新石器晚期先民认识到金属,青铜器时代由此萌发,甚至有大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的传说。我国历史上,金曾长期指称以铜为主的各种合金,到黄金大量出现时,金被用来专指黄金,原来的合金铜因为与黄金颜色、性质相同而被改称为“铜”。青铜时代初期,由于稀缺珍贵,金属难以大量用于农具,用来制作工具以加工木器农具则远比石器便利[24],于是金属取代石材成为工具的主要用材,缺少金属,生产生活就会处处不方便,金因此与水、火、土、木并称五材。既然必需,先民自然要关注它们的产地。

周朝由周人建立。周人祖先从后稷开始世代为农师,在夏朝末年不窋失去农师职位率族逃避戎狄之间,定居在现今庆阳县,后来不窋的孙子公刘又率族南迁到现今宁县城关镇建立古豳国[25]。古豳国的农业区主要在董志塬上。董志塬是最大的黄土塬,很适合当时技术水平较低的农业生产,周人因此在这里生活四百余年,把农业技术发展到全新高度,以至于古公檀父再次率族迁居岐山脚下的周原后,仅用时百年就灭商建立周朝。董志塬向东越过马莲河就是子午岭林区,在古代遍山林海苍苍,树木参天。

古豳国时期,我国因江淮地区发现铜矿而完全跨入青铜器时代,受商王朝强大需求的屏蔽作用,偏居西陲的古豳国很难得到来自东方江淮地区的铜料,只能通过当时的玉石之路[26]从西方获取铜料或铜器制作工具。当时的铜与玉石一样珍贵稀缺,无疑会与玉石一样沿路东输。地质资料表明,祁连山北麓铜矿资源丰富[27];河西走廊也发现了多处冶铜遗址,时代早于或与古豳国相当[28,29]。因此可以合理推断,古豳国的金主要来自西方。古豳国都城位于马莲河边,该河在董志塬东侧由北向南汇入泾河。马莲河古称泾水,堪称古豳国的母亲河,后来人们注意到现今的泾河源头更长,马莲河因而被降级为支流。泾字本义是南北流向的河,用来指称马莲河可谓名副其实,而现今的泾河却大致呈东西流向。也就是说,在古豳国的周人看来,水确实源于北方。再加上天下皆同的南方第一大火和脚下世代耕作的黄土大塬,在古豳国的周人眼中,世界就是由东木、西金、南火、北水围成的一方土地。灭商建周后,周人居于统治地位,他们在古豳国时期形成的世界观随之成为主流,他人只能接受不能怀疑。周王朝东迁后经过数百年的春秋战国,礼崩乐败,儒道兴起,百家争鸣,在重构世界观的过程中,人们早就淡忘了古豳国那个小世界,只剩下“五行配五方”这个核心。

总之,五行配五方起源于五材对位五方,是古豳国经济地理和生物地理的真实反映。

4 结束语

运用比类取象思维方法,中国古人总结出五行学说,加上五行配五方,形成了宏大丰富的中国传统解释系统。五行配五方起源于周人发祥地,五材与五方的对位是古豳国经济地理和生物地理的真实反映。在豳国,周人充分利用五材发展完善了农业技术,以此取代殷商建立周朝,夯实了中国农业文明基础,绘就了东方中华文明基调。金胜木,工业文明兴起,以钢铁为代表的现代金材扩张了人类开天辟地的能力,广茂森林惨遭涂炭,留下片片童山秃岭。五行木属东,木性曲直应变不改其质,森林植被则自我维持;红日东升,蒸蒸向上以普照大地,森林植被则自我更新兼行稳定全球气候,可见森林植被正是地球的大木之材,在地球的大五行中不可或缺。“五行无常胜”,金更不能常胜木,否则人类无以为继。毫无疑问,今天的人类应该视地球为大园林,应该转向地球园林的建设之途,焕发木生火的青春,人类命运共同体才会再次如火如荼。

猜你喜欢

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滥竽充数
比喻
买椟dú还珠
破釜沉舟
比喻
井底之蛙
含“子”惯用语“人”称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