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兰花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2-04-29孙进存杨迎春韩晓峰林双喜

上海蔬菜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台花球病株

孙进存 杨迎春 韩晓峰 林双喜

(1.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东台 224239;2. 江苏省东台市植保站,江苏 东台 224200)

江苏省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种植西兰花已近30年,目前西兰花常年种植面积约5 333.3 hm2,有大棚栽培和春秋季露地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因多年连茬种植,西兰花黑腐病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西兰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于20 世纪50 年代末在中国华北地区首次发生,80 年代遍及全国[1-2],严重影响了十字花科蔬菜的品质和产量。西兰花黑腐病发病后迅速蔓延,初夏和秋后发生较重,一般病田率20%~30%,重发年份病田率达40%。现将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菜农参考。

1 发病症状

西兰花叶片染病后,外叶叶缘失水软腐,并逐渐向内缘扩展,形成V 字形病斑,病斑黄褐色,病斑外缘淡黄色,干燥时病斑上有黑色小点、钙化点,最后叶片发病部位凋萎枯死;花球染病后,花蕾变黑腐烂并扩散至小花枝,小花枝染病初期呈褐色,后期变黑腐烂,花球凹凸不平,散发恶臭味。西兰花黑腐病发病初期田间病株呈核心分布型,遇雨后迅速蔓延至全田。西兰花黑腐病发病症状见图1。

图1 西兰花黑腐病发病症状

2 发生特点

2.1 不同月份东台地区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生情况

2018—2020年不同月份东台地区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月份东台地区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生情况

2018—2020年,我们连续3年调查了东台地区炎秀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生情况。由表1可知,2018—2020年的5 月,西兰花黑腐病的田间病株率分别为0.8%、2.6%、4.4%,10 月田间病株率分别为4.6%、6.4%、8.2%,可见,在5月、10月西兰花黑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春秋两季连续阴雨天气多,田间湿度大,温度高,西兰花黑腐病发病较重,且秋季病情明显重于春季。2018—2020 年的12 月西兰花黑腐病的田间病株率分别为0.08%、0.06%、0.06%,春提早大棚西兰花因田间湿度较小,病害较轻。由此可见,不同栽培茬口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病程度差异较大,春提早大棚栽培发病较轻、病球不显症,而露地栽培病害较重、病球出现腐烂现象。

2.2 不同田块和品种对西兰花黑腐病发生的影响

生产实践表明,老产区的西兰花黑腐病比新产区发生重,重茬田比新茬田发病重,种植密度高的田块比种植密度低的田块发病重,土壤肥力高、植株长势旺的田块发病较轻,排水良好的田块比易积水的田块发病轻,及早防治的田块比防治晚的田块发生轻。从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来看,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轻,这主要与中晚熟品种株型高、叶片大,阳光不易照到地面导致田间湿度大有关。

2.3 黑腐病对西兰花产量、产值的影响

2018—2020年黑腐病对西兰花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见表2。

表2 黑腐病对西兰花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2018—2020 年,我们连续3 年调查了东台地区炎秀西兰花黑腐病对西兰花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程度。由表2可知,2018—2020年发病田平均单个花球质量、产量和产值均低于未发病田,与未发病田相比,发病田西兰花平均单个花球质量分别轻0.04 kg、0.10 kg、0.11 kg,每667 m2产量分别减少262.6 kg、191.7 kg、154.7 kg,产值分别下降981.00 元、1 023.30 元、863.70 元。另外,黑腐病不但影响西兰花产量,还导致西兰花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了售价,最终加大了发病田和未发病田的产值差异。

3 重发原因

3.1 田间菌源累积

东台地区常年种植西兰花,花球采收后,残枝败叶均被翻入土壤,造成病菌连年累积。

3.2 温湿度适宜

温湿度是诱发西兰花黑腐病,并造成其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一般秋季发病程度重于春冬季,雨后或田间团雾较多条件下发生较重。

3.3 品种抗性弱

黑腐病在西兰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中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发生最重;一般早熟品种在17片叶左右、中晚熟品种在19~20片叶时发病,市场上销售的西兰花品种均无明显抗病性。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同一地块轮作3 年以上,轮作期间避免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切断病原菌繁殖传染源,降低田间病菌数量。(2)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球,捡拾病秆并带至田外深埋,同时用大型拖拉机翻耕地块,深度以25~30 cm 为好。(3)清沟理墒:及时清沟理墒,保持排水通畅。除田头墒外,每30 m 挖1 条深40 cm 的腰墒,确保雨止畦干,改善田间小气候。(4)合理密植:西兰花露地栽培的,筑畦面宽2.0~2.2 m,秋季每667 m2栽2 400株左右,冬季每667 m2栽2 600株左右。(5)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硼肥,提高植株抗性。

4.2 化学防治

发病前每667 m2用4%春雷霉素水剂60~80 mL 兑水喷雾预防,每季最多喷3 次,每次间隔7~10 d,安全间隔期5~7 d,大风或阴雨天勿施药;发病初期每667 m2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 g、20%噻唑锌悬浮剂150 mL、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 g防治,7~10 d喷1次,连喷2~3次,采收前15 d停止用药。

猜你喜欢

东台花球病株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七彩花球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采用花球提高乒乓球搓球技术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