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视角下初中历史专题复习方案的设计

2022-04-29潘金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

潘金

核心素养自颁布之后一直都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1]这意味着新时期的历史学习不再只是强调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简单的罗列与识记,而是希望通过教与学,实现学生由知识到能力到思维的大迁移,最终形成历史素养。传统的初中历史专题复习大多是知识的再次罗列和讲解,炒冷饭,而大单元视角下初中历史专题复习是打破原有单元知识结构,形成新的复习单元,最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旨在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专题复习方案的设计,抛砖引玉,希望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探索出新的思路。

一、指向核心素养,确定大单元主题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2]我们在每一节专题复习中,不能对每一个素养都做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意味着泛泛而谈。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学情等因素对每一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做一个目标化确定与分解。通过整合、优化大单元复习内容,利用大单元视角进行专题复习,达成核心素养的目标培养。限于篇幅,本文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为例。

初中历史课程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初中历史6本教材中也有很多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内容。当然,由于身处不同的时空,家国情怀的内涵是有区别的。笔者根据不同的时空,梳理了教材中适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相关内容。

措施类: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发展的措施;民族交融的史实;近代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英勇探索;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苦奋斗等。

成就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百家争鸣、四大发明、文学、科技、艺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等。

影响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文明的多样性;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等。

这些内容都应以培养家国情怀为主线,因此笔者在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不再局限于教材单元、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而是依托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提炼大单元主题。通过对知识的复习和建构,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而达成培养学生“能够为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展现出持久的理想追求,能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表现出深情大爱”[3]的历史素养要求。

二、创设核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主题的确定,为我们一个阶段教学的课程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方案设计,还需要在大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创设核心问题,依据核心问题,制定相应的课时学习目标。

例如在复习《世界古代文明》(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专题时,根据家国情怀素养的指引,笔者把核心问题确定为:通过梳理古代世界诞生的多姿多彩的文明,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进而制定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知道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古希腊和罗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文化遗产。通过不同类型文明的对比,认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

2.通过编绘历史图表,考查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3.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年代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时空观念。初步掌握一定的审题、答题技巧。

从学习目标可以看出,在这节复习课的处理上,笔者充分利用了时序和地图,从而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世界古代文明特定的时空。这也说明一节复习课的设置,不一定只是指向某一个核心素养的达成。历史學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也不是割裂而单个存在并实现的,他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本节课的基础,而家国情怀是我们这节课所追求、期望实现的价值目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成目标。

三、优化教学设计,组织学习活动

“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 以情境任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重构、整合和二度开发的教学方式。”[4]无论是情境任务还是问题解决,教师在大单元视角下的专题复习,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开展探究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社会转型(1840——1919)》(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专题时,我们开展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活动主题 :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1840——1919)(专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梳理中国近代社会各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并整理、分析各类文献、历史遗迹等历史资料,了解这一时期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英勇探索的性质和作用。

3. 重新认识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深刻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活动过程 :

1.从近代小说、报刊杂志(如《时务报》《新青年》《申报》等)中寻找中国近代在社会各领域发生的变化(图片、文字等),再现变化前后的情境,以此分析推动社会发生变化的事件有哪些?

2.通过文献、考古资料等,引导学生思考概括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深刻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3.展示周边历史遗迹,可以选择教师讲授或学生报告等不同形式,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做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在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史料中挖掘變化背后的原因。将当时中国的变化置身于世界视野之中,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个阶层有识之士进行艰苦探索,中华民族觉醒后积极应对。这样的探究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世界视野,也在探究中建构了自己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理解,加深了对书本历史的认识,更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家国情怀的培养。

四、指向目标达成,设计评价方案

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一文中指出,我们需要的是面向“真正的学力” ( 或译“真实性学业成就”) ,确立起“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的教学体制。[5]所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历史专题复习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需要为之设计匹配的评价方案。

例如《世界古代文明》专题课的评价方式是要求学生结合今天所学内容,结合理解绘制世界古代文明图表。图表的表现形式可以自己拟定,并根据自己绘制的图表给图表拟定一个主题。在课后可以开展学生汇报或者图表展览等不同的形式,对这一时期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开展集体交流:面对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

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评分规则(见上表),对照评价方案,分析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指向学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崔允漷教授曾经说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6]但是无论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还是历史学科大单元教学、抑或是历史专题复习,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线初中历史教师,面对其复杂性,我们不应该退缩,而是应该自己去寻找角度,勇于尝试。虽然在思考和实践中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教学就应该是坚持不懈地探索。我们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才能通过教学设计真正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注释】

[1]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 1期 ,第112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

[3]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第33页。

[4]刘粉莉:《大单元视域的专题复习策略探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18期,第37页。

[5]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期,第22页。

[6]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4期,第1页。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核心
薛济萍:坚守实业 彰显家国情怀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