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2022-04-29李天德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4期
关键词:历史国家教育

李天德

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要求,并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各学科教师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延伸、拓展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高中阶段,教师要重点围绕理解人民福祉与国家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师就要有较强的国家安全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挖掘历史学科中的国家安全教育资源

历史学科教授学生关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知识与国家安全教育密切相关,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挖掘、整理教材中有关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高中历史学科中有关国家安全的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以古代中国政治史为例,可从建立“大一统”政治、加强对地方管理、平定叛乱、抗击边疆少数民族侵扰、民族交融、抗击外国侵略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在加强地方管理上,西周实施分封制,初期加强对地方的管控,但后期瓦解,诸侯争霸,国家陷入分裂状态;秦朝推行郡县制,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宋代针对唐后期的军阀割据,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如,派文官任地方知州,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清朝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派驻办事大臣、册封达赖和班禅。这些历史知识里都蕴藏了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素材。

采用多样化方式,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堂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备课时,历史教师要主动分析判断所教授的内容与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在联系,从而将本课知识点与国家安全教育做到有机结合,将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在讲授“两次鸦片战争”时,笔者较为详细地介绍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情况,然后设计如下问题:(1)清政府为什么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2)《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是什么?(3)我们该如何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国家安全来设置的,学生在分析并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列强侵略给近代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危害,逐渐升华对国家安全的认识。通过发散思维,学生认识到,虽然当今中国军事实力日益提升,但在国家安全领域,仍然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因而,我们国家必须要发展国防力量。作为中学生,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强大奉献力量。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由此,我们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安全。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而,我们要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敢于同一切侵略者战斗,誓死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如采用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实地参观等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举办关于国家安全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手抄报等活动。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科技、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开展研学实践等,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国家安全观的理解与认知,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在講授《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教师可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感受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战精神。学习完后,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资料,参观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等,收集有关自己家乡抗战的史实,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历史教学从教室延伸到社会。

将时事新闻融入历史课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时事热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关注时事热点,并能将时事热点与历史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现实问题、时事热点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家国情怀的培养。

教师可通过微课的形式,收集国家安全相关热点新闻、国家政策等信息,通过问题设置的形式,为学生布置微课学习任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观点。如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是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热点素材。在课堂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下列新闻材料:乌克兰局势复杂演变,在乌中国同胞的安危牵动祖国亲人的心。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2022年2月25日发布《关于请拟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进行登记的紧急通知》。这则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强大、安全对每个公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家安全在新时代的内涵,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也为学生践行国家安全指明方向。依据材料,教师可以设计这些问题:(1)俄罗斯发动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是什么?(2)谈谈你从俄乌战争中获得的有关国家安全的认识。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这些问题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观。

(作者系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历史国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历史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