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天宫课堂”点燃学生的科学梦

2022-04-29陶盼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4期
关键词:天宫科学知识空间站

陶盼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 这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

“天宫课堂”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科学课,还是一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大思政课。武汉市红领巾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天宫课堂”授课的机会,为学生的科学梦和航天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课堂聆听:走进太空世界。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一方面传授科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更广阔、更高远的理想。“天宫课堂”第二课开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讲述在党的领导下,科学家们克服困难,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课程开始后,航天员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讲解了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与介绍了空间科学设施,普及科学知识。当听到航天员鼓励大家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勇敢追梦时,学生非常兴奋和激动。课后总结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对太空世界的认识和向往。班主任也及时结合此次“天宫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种下理想的种子。

课程教学:筑牢科学底色。“天宫课堂”第二课虽然结束,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科学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例知识,测算中国空间站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以此真切感受中国空间站的高度。在科學课教学中,教师对“天宫课堂”上涉及的失重现象再次进行讲解,引发学生对重力、万有引力等力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空间站的全景,带着学生勾勒空间站外形轮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向教师请教无线电通信和电磁波传播规律,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利用实验器材开展收发电磁波模拟实验。在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关于营救宇航员、送回宇航员和归还发射到外空的实体的协定》《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等,让学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借助“神奇的探险之旅”这一主题的教学,布置开放性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已掌握的载人航天知识,想象自己探索宇宙的探险之旅,写一篇日记;给学生挑选和推荐阅读书籍,如《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星空探奇》等,为学生的航天梦、科学梦奠基。

实践活动:开启太空梦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以“致敬航天英雄”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如组织“航天英雄我了解”主题演讲,让学生讲述所熟知的航天英雄的故事;开展“航天知识我搜集”手抄报制作活动,让学生搜集整理航天建设发展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学校积极推动家校共育,动员家长带领孩子到科技馆观摩和体验航空航天技术,提倡父母与孩子合作,利用简易实验设备完成地球版的液桥演示、水油分离、抛物等实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开启学生的太空梦助力。

“天宫课堂”是一节科普课,更是一堂思政课,激发学生的求学志、爱国情,弥足珍贵。教师充分利用“天宫课堂”的成果,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将学科知识与航天知识有机结合,适时的渗透思政教育,将为学生实现航天梦、科学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天宫科学知识空间站
少年拍天宫·浩淼之星在行动(下)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向着“天宫”,那个新高度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自制空间站模型
中国航天,叩门“天宫”
蜗牛看牙医
“天宫二号”里的大扫除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