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生思维差异基础上的历史教学方法改进

2022-04-27税巧红

民族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教育

税巧红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变化,都是学生成长很重要的过程。[1]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就在于是人与人的对接,是知识与知识的对接,是思维与思维的对接,这个对接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材,建立一定的评价机制,借助一定的考查平台来实施。

因而,师生共情,师生互解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教学要开展所依托的是教材,所以教师必须对我们的教材要有所了解。知识源于生活,知识应用于生活,否则,知识无源也无用。我们的学生走进学校那天起就以学业为主线,学校在强化,社会在强化,家长在强化,这样强化的结果是学生缺少了生活的感受,也就缺乏了学习的目标,哪来的学习动力?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根据现在心理学生理学研究揭示了人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高中阶段学生应该抽象思维优势增强,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但学生的实际状况则是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感知力和实践力较弱。我们老师呢,经过长年的学习,自身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加之生理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强,抽象逻辑思维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加强。师生在思维层面上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如果不想办法调整,教师的教就无异于手机有拨打而无人应答,信息无从输出。另外,考试是当前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考查最直观的评价方式,所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我们不得不了解考试要求。高考为社会选拔人才,当然能力要求就更高。就历史学科能力来说有五个方面: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思维要求也有三个: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要求这样高,而现实又差了一大截,我们要怎么办?我想只能迎着挑战,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对接学生思维水平,使我们的输出更能被学生接收,教育的任务才能完成。

那么如何来调整教学方法,对接学生思维水平呢?

一、以情景化和生活化为目标来创设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知识体验,调动原有知识

学习新知。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育就是通过儿童自身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所以,教学设计应该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以生活旧知推动新知学习。我以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京剧为例。学生具象思维能力强,加之现今移动网络带来的社会数字化变革,同时京剧虽在生活中但离学生实际上是很远的。基于以上分析我有了以下设计:首先给出一段京剧微课视频,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京剧的初步认识;其次,在具象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唱腔划分、行当划分以及划分依据和作用,以及脸谱功用;然后分析京剧的文化地位;最后习题跟进巩固新知。

二、教师引导学生学法、解题方法应具体且有层次。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样也

有着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刘澜教授总结出教育应该有五个层次:管教、说教、身教、请教、传教,即第一层次:照我说的做,利用职位权力“管束”“管控”来教导;第二层次;我说给你听,使用权力“说服”引导;第三层次:我做给你看;第四层次:我请你来教导我以解决挑战性问题,解决技术性问题靠权威,解决挑战性问题只能依靠群众;第五层次:教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意义。[2]解题,提升解题能力,出成绩,这应该是技术性问题,因而前三个层次就够了。于是,在向学生教授学习方法时,应该让学生明白预习、听课和复习的具体任务,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的放矢。具体来说预习应包括浏览章节目录、课文小节目录以便对学习内容做整体的把握;然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课后作业,明了自己的难点、盲点;听课应该重点听盲点、难点重点,听方法、听思路、听规律、听小结;复习应使知识清晰化、结构化、规律化和模式化。

三、细化练习方法。

历史重视史论结合,用史实说话,因而阅读理解概括能力是必备基础能力。另外题设情境化后带来的一个难点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历史事件或现象推理总结历史阶段,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下来推理特定历史现象。但这些能力不是学生已经具备了才来高中的,而是需要我们的教学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分类、分层、归纳概括、知识迁移整合、推理的方法,同时通过实战严格训练。另外,练习还应引导思维拓展的方法。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要求學生要具备聚合、分散、创新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一个难点就是概念理解和时空跨越,同时不管是制度、经济、文化等等都是特定社会背景因素综合的产物。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强化根据关键信息归纳概括现象,并能够将此现象回复到特定历史阶段的能力,即聚合信息、聚合时空、聚合社会的框架下理解问题的能力。不仅有聚合还要有发散,依托特定历史时期,多角度、跨学科、中外古今贯通分析我们才能够对历史现象做出比较全面的认识,得出的结论也才较为客观。最后依据唯物史观回归本源,把握规律,探索本质,培养学生大局观、世界观,引领新角度,触发新思维,启发新思想。通过练习来启发思维,通过思维发展来重新认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这可能是我们作为历史老师最想要实现的,也是社会最想通过我们的教育做到的理想教育状态。

最后,教师小结应概念化、理论化、框架化。概念化有利于学生整合历史现象,利于抽象思维力提升;框架化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体系,建构知识模型,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理论化引领学生探寻历史想象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便于经世致用、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J]﹒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教育家》官方账号;

[2]刘澜﹒《领导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版﹒2021年10月第四次印刷;70C52C8D-C4D9-4E02-BF51-318A176D9867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新历史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