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媒介角色

2022-04-27宋哲

理财·收藏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玉器玉石媒介

宋哲

中华玉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历久弥新,传承有序,玉文化的内涵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愈加丰富。在玉文化的浸染下,中国成了一个崇玉、尚玉、用玉的国度,视玉为美好、高尚、宝贵的象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玉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玉雕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国漫长的玉文化历史长河中,玉文化的媒介角色愈加重要。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谈几点浅陋见解,希望与业内同仁一起交流、探讨。

玉文化成了国人礼仪交流的媒介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又作动词,有“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之意。引申为动词,尊敬、厚待;名词,敬重的态度、言行。中国作为一个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国家,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统治者借助周礼建立一套井然有序的制度,才有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文化内涵。后世历经演化和演变,礼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力主,老百姓约定俗成的制度和文化。人们谈及礼,既包括外面所表现出的敬,又包括内心所有的和,外敬内和,知敬能和,就必然有让。在这过程中,玉承担了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玉不时零星地出现,《左传》用了较多的篇幅记载春秋时期玉石作为媒介的事例,涉及面较为广泛,既有诸侯国之间以玉交往,也有人与人之间用玉表现,反映了玉在国与国之间、人际交往之间的重要媒介角色。玉文化作为国人礼仪交流的媒介,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作用,在神秘的史前社会,它是沟通上天的神器,在王权主宰的岁月里,它是最神圣的权力代表,它象征着庄严的礼仪,寓意着高贵的品质,成为文明社会中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并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仪之中,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在传承中华文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还有几个比较著名的以玉文化为媒介的重要应用:

以玉盟誓。弭兵会盟的故事发生在鲁国,话说晋卿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之外会盟,将晋楚友好结盟的结果用红笔书写于玉圭和玉璋之上,连同璧、圭、璋、璜、玦等礼器一同埋入土中,杀牲取血,礼拜有加,将此誓言载于天地,以达信誉之诚。后来,古玉特有的神权政治功能决定了古人以玉为盟。

以玉等级。在古代,古人外出、相见或进行外交活动时,手中总要拿着一种被称为“贽”的玉器,不同身份的人执的玉器不同。《周礼·春官》记:“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里将王、公、侯、伯、子、男所用的“贽”分为六个等级,用六种玉器表示,因而玉执本身也是等级制的一种表现。中国古代的用玉制度与等级制关系密切,玉执的不同,明显地表现出执玉者的等级不同,这是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

以玉相赠。古代,玉器是重要的赏赐品,授玉不仅是赏赐,还是一种礼法制度。行授玉礼有严格的制度和隆重的仪式,执玉一方及受玉一方,双方都应保持一定的仪容。《左传》记载了赏赐玉玦、玉璧、玉环的情况。记述有鲁襄公赠送晋国六卿玉璧和左师受馈玉的事情。

玉文化成了国人情感交流的媒介

谈及中国玉文化,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指出:“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那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文学的交流,归根到底是人情感的交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文化成为国人情感交流的媒介。

在中国玉文化的浸染下,玉,不仅可以作为用来表述某种美的具象,还可以作为由心灵接触升华而成的一种美好心态。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玉文化的媒介作用也在发生着演变,玉石大致经历了神玉时代、礼玉时代,后来逐步走下神坛,在民间被大量使用,用以象征高洁、珍贵、美丽等崇尚概念,成为国人情感交流的媒介。

由唐宋到明清,各个时期的玉器艺术尽管形式上已经转化为深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赏玩之器,但实质上依然包含了无限的精神情感。无论是玉器的造型,还是玉雕的图纹,无不洋溢着强烈的人情神韵和生活哲理的寓意寄托。由玉石和玉文化承载的文化,逐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已汇聚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以它那深蕴的文化内涵和赏心悦目的美感,从各个方面陶冶着人们的心灵;以它那博大宽容的胸怀,包容着民族文化的精髓,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在文化的影响下,支撑起玉器的玉雕师们根据玉料质地、色彩、块度、形状、加工性能、市场需求等特点,独具匠心地设计、雕刻,运用吉祥图案,借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等为背景,通过借喻、象征、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方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的美好愿望,反映出有色、有形、有意、有透视感的美和引人发思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寄托情感和愿望的象征物。借以言志抒情,或表现美好,本质上均是国人借玉来表达民众的思想情感的方式。

玉文化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媒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更是以“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丝绸之路”的大名,可谓举世闻名。殊不知,“丝绸之路”在3000多年前的雏形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玉石之路”却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种种考古和文献、历史證明,中国与西方文明世界商贸往来的首要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玉石。

“玉石之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一直到隋唐,甚至元明清各个历史朝代,在6000多年的岁月中,玉文化在这条道路上的交流绝不仅仅只是东往中原内地,而是北往漠北、南往滇缅交趾、西往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甚至远到古埃及王国,这条沟通中国和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国的交通商道,成为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外商旅,相望于道,铺设了中西方人民的友谊大道,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如此一来,玉文化成了中国沟通世界的媒介,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仍历久弥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以玉和金为材质构成,中国将“金镶玉”这一珍贵而又独特的工艺呈现在世人面前,就此成为中国灿烂文化与奥林匹克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让中国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确认函中称赞:“北京奥运会奖牌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奖牌,玉文化再一次充当了中国沟通世界的媒介,极其富有中国标志性元素符号,被赋予了浓郁的中国传统玉文化色彩。玉文化,这种古老深邃的民族文化结缘奥运,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文化符号,像她神圣、朦胧的身世一样,让世界瞩目,让国人遐想。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今年的冬季奥运会,玉作为文化交流媒介集中出现,背后是文化的传承,没有传承就不可能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卓越,但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中国文化的输出是非常不够的,这是我们要继续砥砺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更需要我们尊重民族文化,求得可持续的发展,而玉文化是最佳载体之一。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神玉、王玉和民玉,还是中国现当代对玉的喜爱、理解和应用,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媒介角色作用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玉雕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玉雕产业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今后,玉雕产业将会更加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玉器玉石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玉,石之美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二石
玉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