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壶的鉴赏

2022-04-27周益娟

理财·收藏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紫砂壶名家紫砂

周益娟

捧一把紫砂壶放在手上仔细端详,便是对紫砂茗壶的鉴赏。紫砂壶特殊的性能使其可赏、可用,因此鉴赏其优劣决定于众多因素。具体的经验之谈和标准的细化,成为紫砂壶问世以来永恒的话题,众说纷纭。归纳要点,紫砂茗壶的鉴赏大致可从七个方面着手,即质、意、形、韵、工、款、功。

紫砂壶的“质”可概括为紫砂泥的质地、紫砂壶的品质。好壶用好料,但宜兴紫砂真正的好料仅产于宜兴的丁山和蜀山地区。“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在古人眼中,宜兴紫砂已具极高价值。紫砂壶也因国人饮茶文化的盛行而备受宠爱,这也使本就不可再生的紫砂壶原材料——紫砂矿土越来越少,更显弥足珍贵。在我国的河南、辽宁、广西、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虽也有紫砂矿土出现,但这些矿土做成的茶具,多以灌浆成型,表面细腻光洁,缺少颗粒感,有明显的模具痕迹,敲击声音类似瓷器之声,且透气性差,手感较重,含铅量高,终不如宜兴紫砂宜茶、宜用。近年来,在宜兴当地也有利用陶土合成、机制脱调、添加氧化物和着色剂等方法,生产出很多不同的新泥种。然而用心观察,其表面玻璃相重、瓷化现象突出、收缩率大等,使其并不具备紫砂壶泡茶的独特功能和良好效果。一把砂质纯正、做工到位、火候适中、未经启用的紫砂茗壶,外观应当是古朴沉稳、气质内蕴、砂粒隐现、肌理暗含,视觉上哑光、厚重、朴实、端庄,易于亲近;拿掉壶盖,置于壶的口沿之上,轻轻旋转摩擦,其声音由于泥质不同,或质朴淳厚,或清脆悦耳;轻闻壶内无异味或略有矿土、火气味;触摸壶身稍粗、微燥、轻涩,又如绸缎般滑爽;冲泡茶叶时,壶身吸水速度快,透气性能好,细而不腻,触感舒服,宜茶功能凸显,十分好用。

紫砂壶亦用亦赏,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内容兼具的立体艺术。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品鉴一把紫砂茗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把壶的“创意”和作品所表现的“意象”。每一把紫砂壶都有它自身固有的形态,这个形态是作者表达思想、说明意向、抒发情感的艺术语言,而不是随便臆造出来的产物;是设计者、制作者艺术思维的载体,也是蕴含生命情愫和文化精神的作品。豪放的、婉约的、曼妙的、情趣的、夸张的、内敛的,人生善美,世间百态,几乎都能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上浓缩展现。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欣赏一把紫砂茗壶,从而判断茗壶作者的性格、情操、素质以及文化修养、艺术格局和社会责任感。如果读懂了作品的深刻寓意,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这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件紫砂茗壶,而是一种美妙的难以言传的震颤,如同一位久违的朋友在你的面前与你沟通、与你交流,从中感触内心的喜悦。持一把紫砂壶在手中,不管它是摹形状物、抽象写生,还是方圆几何形,在观察它整体器形的同时要注意它的每一个线条、每一缕折皱、每一处雕琢、每一丝纹理中的阴阳起伏、顾盼相让、紧凑疏密,这一切都能体现紫砂艺人的工艺技能、做事态度和作品情趣。古人讲“相由心生”,紫砂作品的器形、品相本身就是制作者的“形象代言”,如果作品本身立意准确、表达到位、铭刻切题,那么在欣赏它的时候就能够怡情、怡神、怡心,尽情感受“美”和“艺术物品”所能给人带来的惬意。

“千奇万状信出手,巧夺坡诗百态新。”紫砂壶的造型在制壶艺人手中千变万化,式样各异,可谓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其形态结构大致可分为光素器、筋纹器、花塑器和混合器型四大类。其中光素器又有方器、圆器和几何体之分,强调感官优美,点、线、面自然顺暢,方壶规整挺直,圆壶圆润饱满;筋纹器是以瓜棱、花瓣、云纹等图案为素材加以等分变化制成,要求分割规范,比例均衡,视觉美和工艺美高度统一;而以肖形状物为主的花塑器多以自然界花果、植物、动物等形态立意为壶形或点缀壶体,自由空间大,器形要形象逼真,装饰灵动活现,细致入微;混合器是由两种以上形态组合成型的茗壶,通常要搭配和谐,各种效果表现要精准到位。至于光素器、筋纹器、花塑器、混合器哪种器型更为上乘,见仁见智,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风格造型的变化。《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壶的辨识,是通过具体到抽象的理解。想拥有什么样的壶形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欣赏角度、自我风格和艺术品位。只要是紫砂艺人细致、严谨、精益求精、倾心打造的都应是好的作品,都应是品茗佳器。“茗中清泉,壶外芬芳”,“淡泊明志,超凡脱俗”,全在品饮者、拥壶者的意念中、境界间。一壶一形一趣味,用心感悟,自有真趣。

一件成熟的紫砂艺术品的诞生,不但须要质正、意达、形美,还要形态生动,风姿仪致具有感染力、想象力、生命力,这就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韵味”。“韵”就是“神韵”,紫砂茗壶一旦有了神韵,也就意味着它已经具有了生命。这个生命,是意境,是想象,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气态。韵味的展现极高地考验着壶艺家的想象、情感、操作、审美和艺术表现力。作品的孕育过程应该是艰难的、苦涩的。作者通过思想的酝酿、生活元素的加工、表现方式的选择、紫砂原料的调配,运用各种手法把思想、灵魂转移到每一个操作过程中,或点缀、或转折、或犹豫、或吞吐,直到一把好看、耐看、意味深远的紫砂壶的生成。壶艺家们为使作品更好地展现,常常搭配其他艺术的渲染,最为常见的是在壶体上铭题诗文,镌刻书画,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时前者要了解其他艺术的真伪和做工,后者要关注诗文的内容切题与否,能不能与壶意相得益彰,刻画的功力如何,是不是“刀中有笔意,笔笔见刀迹”。否则,非但起不到烘托的效果,反而会牵强附会、苍白呆板、俗不堪言。有“形”有“韵”的紫砂作品百看不厌,寓意无穷,会让每一个欣赏到它的人心旷神怡、妙不可言,把玩起来更是爱不释手。掌中阅瑰宝,壶里释乾坤,正应了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一境界,感者得悟,觉者自知!

工0420F901-225B-4373-B3D7-95B37CAB2920

宜兴紫砂壶整体上属于手工制作(某些部位借助模具和工具仅仅是作为统一形状的辅助工具)。它的成型方法,无论是“拍身筒”还是“镶身筒”都是陶瓷成型制作范畴中独有的工艺。故而精品紫砂壶必然得是做工精湛、技术高超的作品。那么怎样评判一把紫砂茗壶做工的好坏呢?首先看壶形整体是否均衡等势,壶的流、把、纽、盖、肩、腹、圈、足与壶身比例是否协调统一。再看线、面、轮廓是否流畅分明,过渡自然;嘴把明接、暗接是否严谨顺畅;空间与实体是否分配合理;壶的创作意念是否得到充分体现。通体看,好壶外表要光洁平整、浑圆饱满、干脆利落,没有裂纹和剥落,没有修补、疙瘩和瑕疵;底部平稳,各部位和谐、匀称,壶的接口黏结处,无明显痕迹;烧制温度均匀,火候适中,老嫩正好。从上面俯看,壶的嘴、把、纽,应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能歪斜;从侧面看,壶嘴、壶把上端平齐,口盖接缝呈直线无起伏,壶盖与壶口的结合既存毫发之隙,又不过于松动(这样可使壶身受急热、急冷而不胀裂,所谓的严丝合缝是做壶人有意将壶盖做大,然后用锉刀或金刚砂打磨所致,是不能以此为绝对标准的)。在制作工艺上,花货的形象应尽量逼真有质感,工具修复的痕迹越少越好;光素器、筋纹器的精度要像是用机械加工出来的一样标准、美观,同时又有自然、柔和、含蓄的手工韵味,整壶上手质感舒服,视觉良好,精美宜人。

紫砂茗壶工艺独特,与其他陶瓷制品不同,它从炼泥到制作、烧成整个过程均可由一人完成,所以留于壶身的字号基本都是作者的印章、署款或镌刻家的铭文刻画,其意义在于肯定制壶者的制作水平和作品价值,以及作者本人在业界的影响。紫砂壶属于个人作品,很大程度是以人定价的,所以名家壶和非名家壶价格相差甚远,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之作,赝品自古至今层出不穷。因此,选购名家名作尤其要小心谨慎,首先得了解名家作品的风格、个人特点、代表器型、人文背景、气质神韵、所用章款等。其中看印款是鉴别紫砂壶真伪最直接的方法。一般茗壶都有一整套的印章盖于壶底、壶把、壶盖内部,大小相宜,布局恰当,几乎每个制壶艺人都有一套或几套署款印章。若要辨其真伪,多留意他善用篆刻还是楷刻、阳刻还是阴刻、方章还是圆章;若以用章的材质分辨,骨章较为工整,石章镌刻豪放,木章多用正楷,紫砂陶章边框多有崩缺。许多名家为防假冒也用编号、暗记、指纹、刻画年款、手写证书、配发照片等防伪方式供藏玩者验证。为保险起见,购藏特艺品,最好熟悉仿冒者常使用的伎俩:一是刻名家印章,购藏者参照真品认真对照即可识别;二是用塑料胶泥等材料拓印章款,这样的方法烧成后坯胎的收缩要比原章小百分之十左右,是不难看出的;三是托人手写证书,翻拍名人照片,印制名家专用证书等。这些做法只要用心察看细微之处终究会发现破绽的。如果壶上刻有书画铭文,那么从镌刻者的刀锋看笔锋判断其艺术水平,相对比鉴赏茗壶本身的制作水平还要容易一些。印章尽管是辨别紫砂壶真伪的主要依据,但实际操作中还要结合其他方式、方法。比如藏玩古壶,那就需要通体了解紫砂方面的知识、历史背景、艺术演变、历朝文化、历代名家、各时期的陶艺特点与人文倾向,以及做饰作做旧的方法等更专业更深层的综合因素。

所谓的功是指壶的功能和性能,紫砂壶最终是为泡茶、品茗而产生的。随着人文艺术的演变和历代艺人别出心裁的构思,孕育了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精美造型,如石瓢、井栏、西施、掇只等,因纯朴实用而成为茗壶的经典之作。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紫砂艺人为争取市场份额,屡屡推出新作,只是有些创新作品只强调形式美,却忽视了实用美,尤其一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或对饮茶的学问知之甚少,创造出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款型。不能用的壶不是壶,没有收藏价值;不好用的壶不是好壶,收藏价值不高。一把使用功能好的茗壶,容量宜适中,高矮宜得体,端把提握方便,把的力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时的重心,壶纽提放顺手,壶身光润舒适。壶身与壶盖的紧密程度做到注水入壶,手压气孔做倾壶倒水之势,以涓滴不漏为佳。流的出水效果以倾壶倒水,出水流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而无声响,并能使壶中滴水不存者为佳。对于这些使用功能的检测,还得以个人的饮茶习惯为出发点,使用舒适的紫砂茗壶可以让拥壶者对壶产生情感,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百玩不厌的积极效果。

紫砂是一种文化,鉴赏是一门学问,使用是一首心曲!在纷繁喧嚣的世界,得一日清闲,居一間陋室,饮一瓢甘泉,赏一把茗壶,即一日清福……日复一日,不经意间紫砂茗壶就给人们铸造了心居,扩展了心境,积淀了财富,传承了人文!0420F901-225B-4373-B3D7-95B37CAB2920

猜你喜欢

紫砂壶名家紫砂
名家与楚雄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名家题词
乐在紫砂壶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名家寄语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