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中的群众观

2022-04-27罗梦瑶刘欢

科学导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

罗梦瑶 刘欢

关键词:人民报刊理论;群众观;人民群众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提出“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的命题,其核心是革命民主主义范畴,反映了马克思与时俱进的政治主张。马克思认为“人民报刊”是一个群体概念,是指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人民报刊应该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并争取广大群众作为办报活动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几乎涉及了报刊理论中的全部重要问题。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容契合部分,与所蕴含的精神契合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人民报刊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精神的喉舌,所承担的社会使命与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不谋而合。当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作为人民的报刊,能够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做辩护,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利用自身可以制造舆论和影响舆论的优势,时时、事事、处处无一例外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边,替他们向反动派争民主、争自由,说人民群众想说而不敢说、无处说的话,使报刊真正为受迫害者辩护。人民通过人民报刊来了解自己的状况,人民报刊始终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人民报刊。

人民报刊是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间的第三个因素,人民的信任是人民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人民报刊地位和生存条件体现了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的精神。马克思认为,人民报刊作为一种纯理性的东西,应当具有“公民的头脑和市民的胸怀”,它不依附于任何社会集团和个人力量,始终按自己的运行法则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间的“第三个因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可以在人民报刊这个第三个平台上,以平等的身份进行理性的批判,共同旨向公共事务的解决。另外,人民的信任是人民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马克思在报刊实践中,总是把争取人民的拥护和信任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并非统治阶级。并以人民的信任作为生存条件,使人民报刊不管在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归属,还是公共权力的职能和运行方面,都完全体现人民群众的权力主体性。

人民报刊本质是真实的,品质是诚实的,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是将人民同国家、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符合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的相关精神与要求。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人民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下,新闻媒体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在党的方针、政策、立场指引下,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用具备事实基础和说服力的新闻评论引导受众,用传统美德教育群众,积极维护社会效益,积极促进经济建设和国家稳定繁荣,实现在党性的指导下发扬人民性,在人民性的基础上实现党性。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马克思指出:“人民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思、热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新闻工作者要选择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多听取意见,充分掌握材料,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反映群众呼声,表达群众意愿,深入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基层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才能写出带着“泥土味”、冒“热气”的优秀新闻作品。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但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宗旨和工作方针,也包含党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新闻需求。一是要及时为群众提供新闻信息。对于国内外各行各業发生的大事,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惠民利民政策等,新闻媒体要进行及时报道,并进行相关解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并播出好的新闻、好的文艺作品、宣传好的先进典型,树立社会榜样,来鼓舞群众、激励群众。其次,新闻媒体要畅通渠道,让群众能够进行意见表达,传播群众的声音、反映群众诉求、回应群众的关切。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监督功能提供平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在新闻实践当中,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秉持群众观,坚持群众本位思想,坚决抵制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真正做到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关注。同时,积极培养受众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群众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引领社会舆论健康有序发展,塑造良好积极向上的精神势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共识,画好“同心圆”。

参考文献

[1]刘建明.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发生“两个转变”了吗[J].当代传播.2010.04;

[2]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鬼(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59.27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56;

[7]郑保卫.论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与党报思想.[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06;

[8]黄俊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新闻研究导刊.2014.08.第5卷第9期;

[9]林爱珺,张炯.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的当代发展与实践.[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

[10]殷修林.群众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社会科学论坛.2012.10.

(作者单位:西藏日报社 罗梦瑶 刘欢)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丰富内涵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人民群众广场舞发展的策略探讨
群众路线: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民之维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点
解读“四个全面”与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