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特征与启示

2022-04-27宋秋英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越南职业教育

宋秋英

摘 要 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柱。越南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演进历程大致经过了初建期、停滞期、重建期、成型期,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以借鉴西方模式为抓手、以发展学历教育为重点、以加强技能训练为导向等主要特征,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基本启示是:寻求“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整合之路,以破解课程知识更新缓慢的问题;探索“多维培育”与“研训一体”结合之路,以破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促进“政社联动”与“理实一体”契合之路,以破解学无所用现象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职业教育;越南;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9-0068-08

越南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阮王朝时期,但真正作为独立行业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机构的组织保障以及学界的高度关注,则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进入21世纪,面对诸多社会问题,越南政府逐渐认识到社会工作在干预危机、削贫解困、扶老济弱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特殊作用,愈加重视社会工作的行业有序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等议题,尤其把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事项加以宏观规划、稳步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既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基础平台,也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柱。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所呈现的主要特征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希冀对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启示。

一、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

20世纪40年代末,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作为舶来品被引介到越南。在之后的70多年里,伴随着政治变迁、社会转型以及经济政策调整,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建期、停滞期、重建期、成型期。纵观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其演进轨迹是从“半专业化”曲折式走向“专业化”、从“边缘”旋进式迈入“主流”的过程。

(一)初建期(20世纪40年代末至1975年以前)

1945年9月2日,越盟领袖胡志明在北方的河内宣布成立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北越政府认为,公民之间的互敬互爱是社会福利的基础,强调家庭、城市社区或农村合作社内部的彼此关怀。于是,政府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保险制度,而且组织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工会、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向孤儿、残疾人、战争老兵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为了培养开展社会福利服务的骨干力量,社会救济部(现已改为“劳动、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曾举办过为期10~15天的讲习班。授课内容主要是介绍越南共产党(以下简称“越共”)的指导方针、新的社会政策以及关于社会福利的法令。后来,每期讲习班延长至3個月,培训对象包括各地社会救济部门的部长、副部长等主要负责人[1]。从严格意义而言,此类临时性的短期讲习班并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教育,但已初具雏形状态。在北越,尽管许多社会机构、团体中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学习与实务技能训练,也从来没有接受过正式培训,但他们的社会服务活动在无数次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方的西贡(Sai Gon,胡志明市的旧称)是越南早期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摇篮。1947年,法国红十字会在西贡组织筹建了明爱社会工作学院(Caritas School of Social Work)。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训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机构,1948年起招收第一批共10名学生[2]。学院最初由天主教神职人员文森特·德·保罗(Vincent De Paul)负责管理运作,主要以短期课程项目形式开展教育活动,直到1975年停办为止一直严格遵循法国模式。1949年,南方在法国的扶持下成立越南国,由阮福晪(史称“保大帝”)出任国家元首。1955年,吴廷琰在美国的扶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保大帝,建立了越南共和国(即“南越”)。1957年,在南越首府西贡创立的越南陆军社会工作学院(the Vietnam Army School of Social Work)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提供为期两年的培训项目和短期课程。该学院有1500多名学生在毕业后到军队服役,主要参与家庭援助、儿童福利等工作。1968年,越南社会事务部在联合国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下创办了国家社会工作学院(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Social Work)。该学院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工培训师,开设了许多学位训练课程,学制一至两年。当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设想是,取得两年制毕业文凭的学生需要在工作一年或两年后继续学习两年,才能获得学士学位。该方案的制订虽然完成,但并未付诸实施。此外,在西贡建立的佛教社会服务青年学院(the Buddhist Youth School for Social Service)开展了涉及社会工作方面的教育培训;大叻大学(Da Lat University)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一门社会工作的学科。然而,所有的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与培训活动均在1975年4月北越发动对南越的总攻击之际被迫结束[3]。

需要指明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1975年以前的南越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工作发展相对迅速,但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却面临着异化和变质的困境。由于南越的社会工作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关注平民百姓尤其是广大弱势群体的福祉,所以具有半专业化特点的早期社会工作职业教育被视为国外势力操纵该国局势的工具,并随着欧美侵略军的撤离而一度淡出历史舞台。

(二)停滞期(1975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1975年南北统一以后不久,越南便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在1976年7月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随着南越政权的土崩瓦解,西贡等地曾经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戛然而止,原有的社会公益组织被新政府解散或接管,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被人为地划上了休止符。截至1975年初,南越不仅为大约500位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短期培训课程,而且培养了300名具有两年制社会工作文凭的毕业生、20多名具有一年制社会工作文凭的毕业生、10名出国留学的相关专业毕业生[4]。在社会工作者队伍中,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是否经过专业教育或业余培训,都要为融入新的社会形势自谋出路。有的加入了工会、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有的到政府、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甚至旅游公司工作;有的已沦为失业游民;还有少数曾经在国家社会工作学院等学校工作的教师、后勤人员转行到南越新成立的部门办公。那些尚未完成社会工作相关学业的在读学生则转到了其他专业或学校继续学习。

自1975年南越取消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方向后,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停滞状态持续了十年之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时的越共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政权一旦牢固确立,在社会成员彼此关怀、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中,社会问题就会消失,社会丑恶也将不复存在,因此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被认为是多余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也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5];第二,越南语“công tác xã hội”(英文“social work”,中文“社会工作”)的字面涵义是“社会运动、革命、抗议、社区工作、工会运动以及类似的思想观念”,且该术语通常被误解为“政治社会活动”或者“社会慈善”的代名词[6];第三,人们通常认为,诸如政治社会活动之类的“社会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情”[7],因此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社会工作培训或维持原有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机构的运转。

但是,越南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服务依然存在,单位体制内部社会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依靠各机构组织自行解决,单位体制以外社会服务对象的问题则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来承担,而且都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尽管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壁垒等障碍,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出现了中断的情形,但历史的车轮毕竟是前行的,纷至沓来的社会问题也昭示着其重建与接续发展的契机必将到来。

(三)重建期(1986年至2003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南政府通过乡、镇、坊、社区等基层单位向居民提供多种社会服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管理格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呼吁越南尽快重启社会工作。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美国国际发展署也通过复兴越南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来推进社会工作的再发展。在此背景下,越南社会工作逐渐得以恢复,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专业意义,由此给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建的机会。

自1986年起,一些负责社区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人员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实务技能,于是努力寻求更多的社会工作培训和相关教育机会。为了回应这一迫切需求,曾经在南方接受过学历教育或专门培训的部分社会工作者主动聚集在一起,共同筹建有关社会工作方面的职业培训机构。1989年,社会工作训练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随即开展了沟通技巧、小组工作、社区发展等社会工作方面的实务训练、理论研究以及社会服务项目评估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大多以短期培训形式进行,为期一周至两个月不等,内容侧重于讲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训练职业技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儿童保护和照料委员会、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以及劳动、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等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开展了讲习班、训练班、课程班、工作坊等短期社会工作培训活动,向成千上万的基层社会工作者传授了大量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实务知识。

为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由非正式的短期培训向正规化的学历教育发展,越南许多高校开始设置社会工作的学科、课程乃至专业方向。在南方,胡志明市的开放大学妇女研究系(the Women’s Studies Department of the Open University)于1992年增设了社会工作学科的文凭培训,并把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知识融入到培训内容中。1995年,越南教育和培训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批准了开放大学以及劳工、残疾人和社会事务学院(the College of Labour, Invalids and Social Affairs)两所高校提交的申请,允许把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中[8]。这是越南首次在高校正式把社会工作列为社会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北方,河内国立大学(the Hanoi National University)于1996年开始以学术研修的方式开展社会工作培训,并以此作为社会学的必修科目。1997年,校址设在河内的劳工、残疾人和社会事务学院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的支持下,开始提供为期3年的社会工作课程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校在正式取得大学地位(在升格成大学后更名为“劳动和社会事务大学”)后开始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方向的学士学位教育[9]。

在1986年至2003年的17年里,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在国际组织、国内社会工作者的共同推动下获得重建的机会,培养的主流生源从在职群体转向大学生群体。尤其是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许多高校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不少毕业生选择从事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其中的就业去向也包括劳工、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以及人口、家庭和儿童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鉴于越南尚未形成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认证框架,加之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低、职业需求不高、就業岗位不足等原因,导致许多毕业生要么最终离开了这个领域,要么从未在这个领域就业。对此,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只能在被边缘化的状态下艰难而缓慢地发展。

(四)成型期(2004年至今)

2004年对于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关键起点。为了在越南社会工作情境下探索解决西方模式在本国水土不服的问题,加强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培训的系统规划,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于2004年4月和10月分别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阶段国家课程标准和《社会工作培训准则》。其中,国家课程标准是由包括国际专家在内的全国教育理事会组织编制的,规定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要求达到的最低学分即185学分(通常1个学分需要15个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以及“国家核心学科占74%(大约137学分),高校自定学科占26%(大约48学分)”[10]。作为社会工作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政策性指南,这一国家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官方对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正式认可,从此高校逐渐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本营。2004年,越南全国范围内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仅有4所,到了2005年已有11所,增幅达175%。随后,主动申请提供社会工作课程的教育机构数量逐年增加。

除了正规的学历教育之外,来自劳动、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越南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服务人员也有机会参加短期社会工作培训。这些培训机会的主要赞助者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越南办事处。

近10年来,越南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在干预危机、削贫解困、扶老济弱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特殊作用,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助力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2010年3月,越南政府发布《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项目第32/2010/ QÐ-TTg的决议(2010-2020年)》(简称“32号决议”,自2010年5月生效),审议通过了劳工、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关于把社会工作正式列为一项职业的建议,并拨款1.3亿美元用以“培训60000名社会工作的准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11],以及“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工作中心’(越南语‘trung tâm công tác xã hội’)网络体系”[12]。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功能、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越南政府在修订相关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还出台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职务代码和职称标准条例》以及包括社会福利改革在内的《到2020年以前的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等18个相关政策文件,其中涉及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愿景、目标和规划[13]。

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越南社会工作顺利完成由传统事务向新兴行业的转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始步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轨道。总体而言,越南社会工作的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体系。

二、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特征

在越南,社会工作的每一次蜕变几乎都与政权更迭、政治变迁、政策变革紧密相连,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而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除了遵循自身客观发展规律之外也同样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正是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以借鉴西方模式为抓手、以发展学历教育为重点、以加强技能训练为导向等主要特征,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以借鉴西方模式为抓手,力图适应本土行业发展需求

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在初建期主要以法国为师,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赖以生存的越南本土文化滋养,结果导致法式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之“师”“技”“用”的表现方式令越南学生及其社会服务对象甚感不适,后来由于政权更迭、政治变迁等因素而最终退出越南的历史舞台。自1986年以后,“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形成了一股旨在顺乎世界形势、安定越南社会的西学潮流。在20世纪90年代初,胡志明市的开放大学妇女研究系在增设社会工作学科的文凭培训时,课程项目的资助方来自多个国际组织,课程内容主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且由最初“社会学知识框架内的一个单元话题”发展为后来“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方向)的课程群”。同时,越南社会工作培训机构中绝大多数的课程项目是由国际专家指导、国际组织和非营利性基金会资助的,培训内容主要由国际专家设计以及他们联合少数训练有素且深谙本土背景的越南社会工作者共同组织实施,培训对象则包括来自各类社会保障中心、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以及大学、学院的讲师。直到21世纪初,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都深受西方学术传统的影响,而且“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内容几乎全部照搬国际现成的资料”,其中“许多单元活动的主题往往基于国际文本,从西方社会工作的视角加以设计,而没有反映越南本土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14]。这种以西方为鉴的路径,尽管有助于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在短时间内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促使师生在较短时间内通晓专业领域的“国际通则”,但也导致这一“舶来品”的水土不服等问题。

2004年社会工作专业国家课程标准、2010年“32号决议”的相继颁布与实施,不仅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地位,而且为探索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社群价值观、佛教哲学等越南特有文化圈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课程内容的本土化设计、学科教材的本土化建设、专业社工的本土化培育成为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在借鉴西方模式基础上力图适应本土行业需求的发展趋向。例如,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等专业学科知识,而且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哲学、信息学和外语等通识学科知识。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一些高校专家和资深社会工作者结合越南共产主义青年团、总工会、妇女联合会、青年联盟、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的行政工作要求与行业服务需要,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本土教材。依据“32号决议”,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参加系统的在職学历教育、课程培训来获得专业资质,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将有机会步入国家公务员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在越南社会工作从业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并非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既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也没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但却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提升这一群体的能力,一方面,越南通过定期考察、联合培养等方式,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分期、分批送到国外学习深造,待到其学成归来之后“反哺”越南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越南的专业社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国际社会工作院校联盟、远程网络教学、相互组团参观、国外资金支持与专家指导等方式,促进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改进与完善。

(二)以发展学历教育为重点,同时加强社会相关机构培训

面对不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越南国内的一些资深社会工作专家坚持不懈地游说政府,极力主张社会的发展应基于社会科学理论而非主观意识形态,同时敦促政府尽快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以提高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规范化水平。期间,儿童福利基金会、胡志明市社会发展研究和咨询机构、胡志明市青年协会、北部社会工作者培训小组等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也纷纷加入游说政府的行列中,为越南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自2004年以来,越南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工作的行业有序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把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作为优先事项加以宏观规划、稳步实施。2005年,越南教育和培训部批准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大学数量已从1995年的2所增至11所,除了原有的开放大学、劳动和社会事务大学之外还包括教师培训大学(the Teachers Training University)、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工会大学(the Trade Union University)、大叻大学(Da Lat University)、广平大学(Quang Binh University)、归仁大学(Quy Nhon University)、顺化大学(University of Hue)、胡志明市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Ho Chi Minh City)、同塔师范大学(Dong Thap Pedagogical University)[15]。2007年,全国已有23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课程。2010年,这一数字又增至33所[16]。到2014年,全国55所高校制定并实施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位于河内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还增列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该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财政支持,同时,还聘请国际著名学者讲授相关课程[17]。总体而言,越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两年制副学士水平(Associate Level)、三年制大专水平(College Level)、四年制本科水平(University Level)以及一年制硕士水平(Master Level)等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和方式,同时规定了副学士升大专、专升本、本升硕等不同层次的衔接机制。2015年,越南国立大学(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和越南社会科学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社会工作专业被批准设立博士学位授予点[18],从而填补了该领域在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空白。

如今的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以高等学历教育为重点、职业资格培训为补充的体系。一方面,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都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另一方面,越南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培训机构数量也明显增加。妇女联合培训学院(the Women’s Union Training School)、青年联合培训学院(the Youth Union Training School)、亚洲社会研究所(Asian Social Institute)等许多培训机构都将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纳入到他们的培训方案中。2017年,越南全国已有21家职业培训机构具有提供社会工作教育项目的资质[19]。据越南通信与传媒部的报道,截至第二个越南社会工作日即2018年3月25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培训机构已分别增至500所、57所。

(三)以职业技能训练为导向,完善社会工作课程知识体系

在越南,每个专业课程领域都有教育与培训部发布的国家课程标准。高校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核心要求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各自专业特色与培养需求,自主选用或开发其他学科课程内容。通常而言,高校的社会工作课程知识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教育与培训部规定的必修内容,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哲学、信息学和外语等通识学科知识;第二部分侧重于参照国际公认标准,涵盖社会学基础知识、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专业社会工作知识与技能三类。依据2010年修订的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越南高校在社会工作课程知识体系中自定学科的占比由2004年的26%改为2010年的41%。例如,劳动和社会事务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把“社會福利、当前社会救济项目、社会保险、减贫工作、特殊群体救助”等社会政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自定的学科[20]。

图1  越南社会工作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大量的社会工作实践表明,人才的培养培训是社会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系统的技能训练。鉴于存在实践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实务训练不足等问题,越南有的高校不仅将社会工作专业方向的两年制毕业文凭课程改为四年制本科学位课程,而且把课程的“实训”部分引入到一个基于社区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项目中;有的高校把社会工作、社区发展和性别发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三个核心实践课程;还有一些高校通过参与“社会工作教育提升项目”(the Social Work Education Enhancement Program,简称“SWEEP”)[21]、开展“基于能力的课程”(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等方式[22],不断加强职业技能训练,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课程知识体系。

三、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基本启示

近年来,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临着课程知识更新缓慢、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学无所用现象突出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在分析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当代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关键问题以及破解思路,希冀对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寻求“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整合之路,以破解课程知识更新缓慢的问题

越南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在西学的初级阶段,几乎完全脱离自身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而抱持着对西方知识体系建构的偏好,习惯以西方理论所阐释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真理”去说明、规范本土实践,结果导致课程体系西化、学科教材固化、知识内容僵化等诸多困境。对此,越南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包括重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评估各级各类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内容[23]、委托国内外专家共同制定“反映越南本土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24]、改编“兼顾国际认可标准与本土工作实践”的学科教材、“鼓励教师与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编写本土化教材”、在国内外高校合作的基础上挖掘本土学习资源[25]。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也存在“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大多是直接从西方国家翻译过来或是参照编写的,本土的经验涉及少,缺乏社会实际所需要的新内容”[26]等问题,需要在专业价值、文本范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寻求“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整合之路,在着力解决本土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把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由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的视角转向我国社会推崇集体主义与个体取向有机统一的视域,既强调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尤其是深入贯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伦理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又保护个体利益、鼓励个性发展、满足个体需求,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嵌入到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架构中。第二,通晓因应之道,克服社会工作职业教育过程中“以文讲文”“以本论本”等文本范式的刻板缺陷,按照设计、修改、验证、使用、完善的思路不断充实课程教材与教学资源,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第三,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工作专题项目活动,使其在主动探究与积极发现的过程中完成从理论接受者向实务探究者的角色转变,系统掌握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等三大工作理念与方法,尤其提倡小组工作学习与讨论,鼓励学生结成团队,共同研判问题、提出方案、实施计划、评估总结。

(二)探索“多维培育”与“研训一体”结合之路,以破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对此,越南一些高校专门开办了“社工教师、培训师的培训课程”[27]。为了弥补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的缺口,越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派遣教师到海外接受研究生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联合举办的“社工教师、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28]、加强教育培训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系统培育专家型教师、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培训讲习班、搭建教师与社会工作者交流合作的平台[29]。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够”且“很多社会工作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调配而来,专业背景各异,缺少对专业的系统掌握和理解,缺少专业实践经验”以及“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待提升”[30]等问题,需要在师资选聘、师资培训、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多维培育”与“研训一体”结合之路,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工作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重视师资选聘,采取以专为主、聘兼相结合的途径,从专业资历或职业资格的维度规定社会工作教师的基本选用条件。第二,加强师资培训,针对不同的社会工作教师情况,设置普及层次、提高层次、专业层次的社会工作师资培训框架,制订详细的继续教育周期性规划,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工作坊、大师班等方式实现线上学习、线下培训的双线并进,鼓励教师资格、社工师资格双证上岗,逐渐加大社会工作师资培养力度。第三,增进社会工作实务者和社会工作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探索校内外教学—研究搭档机制、教学—实训联合机制与教学—督导管理机制,构建广泛意义的社会工作教育共同体,形成一支职业道德高尚、向心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社会工作教育队伍。

(三)促进“政社联动”与“理实一体”契合之路,以破解学无所用现象突出的问题

在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方面,越南“政社不分”“以政代社”等制度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即便当前越南学界普遍认同“社会工作是一门旨在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变革、增进人类福祉的应用型专业”[31],越南政府也已经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并给予其一定的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但在承担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以及社會工作任务相对集中的事业单位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加之民众对社会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遭遇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学无所用”问题。另外,“学无所用”还体现在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的时间分配不合理”以及“在课程结束时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等方面[32]。对此,越南学界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建立社会工作行业人才需求评估体系、加强学生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帮助学生与将来从事社会工作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关系”、力求“缩小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33]、建立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联结、定期开展“多种现场教学模式”[34]、尝试“课堂教学与实地教育穿插进行(时间间隔为1周至1个月不等)”[35]、“为学生提供常态化实习实训场所”[36]、“合理调整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的学分比例”、不断“拓展学生实践训练内容”[37]。

依托行业办学既是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打造高等院校社会工作教育特色的必然选择。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抱怨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不好用’,尤其是实务能力弱”[38]以及“高校培养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流失较为严重”[39]等问题,需要在制度保障、顶层设计、行业需求等方面持续促进开拓“政社联动”与“理实一体”契合之路。

第一,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从事社会工作的岗位规范与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可度,同时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调研与人才预测机制,定期开展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注重解决招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的政策失衡、制度失范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止供需错位现象。第二,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精准服务的发展理念,主动与社会工作组织及相关机构加强全程协作育人工作,共同议定、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对接行业需求,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知能共同发展的学习、实训、实战平台,保持理论知识常新、实务体验时新,尤其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基准、以职业技术能力为重点,真正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学以致用”“用有所长”“长有所成”的良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RICHARD HUGMAN, DOUGLAS DURST, LE HONG LOAN, etc. Developing social work in Vietnam: issues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J].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9(2):178.

[2][23]KHAM VAN TRA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Vietnam: trajectory,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Human Services Practice, 2015(4):149.150.

[3][4][7]NGUYEN THI OANH.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work in today’s Vietna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2(1):86.86.88.

[5][9][16][17]DOUGLAS DURST, THI HUONG LANH, MYRNA PITZE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cial work in Vietnam and Canada: rebirth and renewal[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Work, 2015(2):5.6.7.7.

[6][18]HUONG NGUYEN, TRANG THU NGUYEN, NAOMI FARBER. Vis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Vietnam: perceptions of key stakehold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Studies, 2017(3):22.23.

[8][15]RICHARD HUGMAN, NGUYEN THI THAI LAN, NGUYEN THUY HONG. Developing social work in Vietnam[J].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07(2):198-199.199.

[10][11][14][20][24][27][28][34]NGUYEN THI THAI LAN, RICHARD HUGMAN, CATHERINE BRISCOE. Moving towards an“indigenous”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Vietnam[J].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10(8):848.845.845-848.846.848.846.849-850.851.

[12]HUONG NGUYEN. Linking social work with buddhist temples: developing a model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delivery and treatment in Vietnam[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5(4):1243.

[13][25][29][33]KHAM VAN TRAN. Challenges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Vietnam: voice of social work students[J].Social Work & Social Sciences Review, 2016(2):12.23.23.22-23.

[19]LINH P. DINH, TRANG T. NGUYEN. Pandemic, social distancing,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education in Vietnam[J].Social Work Education, 2020(8):1075.

[21]ALICE HINES, EDWARD COHEN, HOA THỊ NGUYỄN, etc. Improv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Vietnam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social work education enhancement program”[J].Social Work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6):716.

[22]MEEKYUNG HAN, DIANA NGUYEN, LAURIE DRABBLE, etc. Exploring the transferability of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model to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Vietnam[J].Social Work Education, 2016(6):659.

[26]廖鸿冰. 论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2):78-83.

[30][38]何雪松, 刘仕清. 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挑戰与应对[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0-116.

[31][36]DANG LOC THO. Building a social work model in the kindergarden for the educational reform requirement in Vietnam[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8(5):390.394.

[32][37]LUONG MANH HA. The main issues in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the social work sector in Vietnam: solution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iberian Federal University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9(11):2033.2040.

[35]HUONG NGUYEN, TRANG THU NGUYEN. Optimistic but confused: perceptions about the mission and core values of social work in Vietnam by Vietnamese policy——makers, social work faculty and practitioners[J].Asian Social Work & Policy Review, 2017(1):54.

[39]關信平.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内在能力建设及其对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J]. 社会建设,2017(7):12-15.

Abstract  Social work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important pillar to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Vietnam has gone through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stagnation period, the re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formation period. In the present era, it has show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from western models, focusing on developing academic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skills training, which has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s for the society. Its basic inspirations include seek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local innov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low updating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exploring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culti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eak professional teachers ;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community linkage” and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minent problem of the phenomenon that learning is useless.

Key words  social work; vocational education; Vietnam; personnel 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越南职业教育
读图
越南·河静省
越南百里“银滩”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