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色瓢虫防治桃蚜效果研究

2022-04-26蒋红国谢軻韬唐松俊周建国张斌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百叶虫口露地

蒋红国 金 军 谢軻韬 应 英 唐松俊 周建国 张斌斌

(1.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常州 213002;2.常州市笙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126;3.金坛唐庄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242;4.常州市武进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常州 213151;5.江苏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14)

桃蚜又称腻虫、烟蚜、桃赤蚜或油汉,是为害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1],在苏南地区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桃、李、杏树的枝梢、腋芽或小枝杈等处越冬,也可以若蚜在大棚蔬菜、露地越冬蔬菜和杂草上越冬[2],或以无翅胎生雌蚜在菠菜或随十字花科蔬菜在菜窖内越冬[3]。 当以卵在桃树上越冬时,翌年桃芽萌发至开花期,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群集在嫩芽上吸食汁液为害。桃蚜成虫和幼虫群集于叶背, 导致叶片苍白卷缩,光合作用减弱,严重时叶片脱落,减少花芽形成,削弱树势[4-6],降低产量。

常州市作为太湖流域水蜜桃(Prunus persica)主产区, 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就成为常州市主栽水果品种,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近年来,蚜虫已成为本市桃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害虫。 初步调查表明, 太湖流域从桃树萌发到结果期均有蚜虫为害,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为害盛期,5月下旬至6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其他作物或禾本科植物上为害[7]。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属鞘翅目、瓢甲科、瓢虫属,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部地区,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特别是对蚜虫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其成虫和幼虫均可捕食蚜虫, 具有食量大、 寿命长和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 本研究通过设置异色瓢虫防治区A、 常规农药防治区B 和空白对照区C 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防控方法对桃园蚜虫的防控效果,以期为本地区桃园采用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 “以虫治虫”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常州市新北区笙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栋大棚内,地面地布覆盖,面积1 600 m2;常州市金坛区唐庄农业生态园露地桃园,地布生草,面积1 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 新北区笙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栋大棚的品种为金霞油蟠, 树龄4年, 株行距2.5 m×4.0 m;金坛区唐庄桃园的品种为湖景,树龄12年,株行距4 m×5 m。 供试天敌: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异色瓢虫卵卡,每卡20 粒。

1.3 调查方法

在桃花露红期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清园,于3月底开始每隔7 d 调查1 次蚜虫量。 每个处理区使用五点取样法, 每点选择5 株桃树作为调查对象,每株待调查桃树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 m。 每株桃树记录东、南、西、北方位上、中、下部位各10 片叶上的蚜虫数量。

1.4 试验方法

分别于投放后 7 d、14 d、21 d、28 d、35 d 和 42 d调查各处理区蚜虫数量。 本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异色瓢虫防治区A、 常规农药防治区B 和不做处理的空白对照区C。 瓢虫投放方法:当调查到的蚜虫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后(50 头/百叶)投放瓢虫。 每株桃树挂瓢虫卵卡一卡 (每卡20 粒, 投放时约有20%孵化),将卵卡悬挂在蚜虫为害的嫩枝或嫩叶边,瓢虫孵化即可取食蚜虫。 常规农药防治区B 则当百叶蚜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氟啶虫酰胺+苦参碱+代森锰锌(防病害)对蚜虫进行防治。 空白对照区C 则仅选用代森锰锌进行病害防治。

1.5 统计方法

虫口减退率=(防治前蚜虫数量-防治后蚜虫数量)/防治前蚜虫数量×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虫量-防治区虫量)/对照区虫量×1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蚜虫消长变化情况

对新北区笙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地布覆盖栽培金霞油蟠桃园于3月28日开始调查, 至4月11日蚜虫发生量达 58 头/百叶,达到≥50 头/百叶的防治指标。 对金坛区唐庄农业生态园露地生草栽培湖景桃园于 3月29日开始调查, 至4月12日百叶虫量达68 头/百叶,达到≥50 头/百叶的防治指标。由图1、图2 蚜虫消长变化可知,常州地区蚜虫为害始见于3月下旬桃花萌动期,4月初至4月上旬蚜虫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4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为桃园蚜虫量快速增长期, 对照区至5月中旬达到蚜虫为害暴发期,5月中下旬后蚜虫为害逐步减轻, 主要原因推断为此时桃蚜开始产生有翅蚜而迁离桃园, 此情况与蔺锐、侯隽等的研究结论相同[7];桃园释放异色瓢虫后1 周内蚜虫发生量增速虽有所变缓, 但仍有缓慢上升趋势, 分析原因应该与刚投放瓢虫处于幼虫期,捕食蚜虫速度跟不上蚜虫虫口增加速度所致;常规农药防治区B 使用农药1 周, 笙绿桃园蚜虫发生量由用药前的57 头/百叶下降到13 头/百叶,唐庄桃园蚜虫发生量由用药前的74 头/百叶下降到15 头/百叶,蚜虫量快速下降。 可见,异色瓢虫防治蚜虫的“以虫治虫”方法在速效方面不如常规农药,但对蚜虫持续控害能力较常规农药有明显优势。

图1 笙绿桃园蚜虫消长变化

图2 唐庄桃园蚜虫消长变化

2.2 桃园蚜虫防治效果

2.2.1 蚜虫减退率 由表1 可知, 笙绿大棚桃园和唐庄露地桃园异色瓢虫防治区A,投放瓢虫1 周内蚜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45%和-7.35%, 说明蚜虫量不降反升, 但相较对照区-48.21%和-38.09%的减退率, 说明瓢虫防治区比对照区蚜虫发生量明显下降。至第2 周蚜虫虫口减退率分别达12.07%和27.94%,随着时间推移,虫口减退率明显提高,至第5 周笙绿桃园虫口减退率达41.37%, 唐庄桃园虫口减退率达55.88%, 至第 6 周笙绿桃园虫口减退率下降到1.73%, 而唐庄桃园虫口减退率却继续上升到75%,分析笙绿桃园第5 周后蚜虫虫口减退率下降原因,可能与后期蚜虫的快速繁育, 以及地布覆盖无其他寄主导致的瓢虫存活数量减少有关, 而唐庄桃园第5 周后蚜虫虫口减退率却能继续上升,应该是生草栽培为瓢虫栖息增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确保了瓢虫存活数量。 对比唐庄生草桃园和笙绿地布覆盖桃园, 说明生草桃园投入瓢虫后对蚜虫防治长效性明显要优于非生草桃园。 常规农药防治区B,在使用氟啶虫酰胺+苦参碱防治后1 周内,笙绿桃园和唐庄桃园蚜虫发生量均显著下降, 虫口减退率均在75%以上,至第2 周虫口减退率在85%以上,但从第2 周往后虫口减退率快速下降, 至第3 周时虫口减退率下降到55%左右, 至第4 周虫口减退率仅为20%左右, 蚜虫发生量再次达到≥50 头/百叶的防治指标,这应该与药剂持效期有关。

表1 桃园蚜虫减退率(单位:%)

2.2.2 蚜虫防效 由表2 可知, 异色瓢虫防治区A防效增速较慢, 投放瓢虫1 周后笙绿大棚桃园防效为27.71%,唐庄露地桃园防效为16.09%,随后防效逐步增加, 笙绿桃园瓢虫防治区A 至第5 周防效达到最高为87.76%, 唐庄桃园瓢虫防治区A 至第5 周防效达88.09%, 随后笙绿桃园防效明显下降, 至第6 周防效下降为 63.46%, 唐庄桃园防效保持在86.18%;在常规农药防治区B 内,使用氟啶虫酰胺+苦参碱后1 周内,蚜虫量快速下降,笙绿大棚桃园防效达84.33%,唐庄露地桃园防效达82.76%,至第2 周迅速攀升至最高防效,笙绿大棚桃园防效达93.75%,唐庄露地桃园防效达92.8%, 第2 周过后防效开始明显下降,至第3 周防效为84%左右,至第5 周防效下降到70%左右,此时蚜虫发生量再次达到≥50头/百叶的防治指标,至第6 周防效仅为25%左右。

表2 桃园蚜虫防治效果(单位:%)

3 结论

(1)常州地区蚜虫为害始见于3月下旬桃芽萌动期,4月初至上旬蚜虫量达到防治指标,4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为桃园蚜虫快速增长期,至5月中旬达到蚜虫为害盛期,5月中下旬后开始产生有翅蚜而迁离桃园,使桃园蚜虫量逐步减少。

(2)异色瓢虫防治蚜虫的“以虫治虫”方法在速效方面不如常规药剂防治, 但对蚜虫持续控害能力有明显优势。

(3)瓢虫防治结合生草栽培,防治蚜虫长效性明显优于清耕或地布覆盖栽培等非生草果园。

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际生产中要达到瓢虫防蚜最经济高效的防治效果,一是应加强早期虫情监测,在蚜虫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立即按比例投放。 二是瓢虫防治应与生草栽培相结合, 充分发挥果园生态环境为天敌昆虫栖息增殖提供有利条件, 为建设“健康果园”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百叶虫口露地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第一次做百叶卷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抗旱保水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百叶外遮阳对办公建筑光热环境及综合能耗影响研究
盲人合唱团(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