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415名青少年性发育及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2022-04-26郑睿敏罗晓敏徐懿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性行为生殖

聂 妍,郑睿敏,罗晓敏,徐懿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北京 100081)

中国青少年在性健康与生殖健康领域面临诸多挑战,性发育成熟年龄不断提前,性观念越来越趋于开放,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首次性行为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和风险意识,缺乏自我保护的技能,获得服务的机会有限,发生性传播感染、意外妊娠、人工流产以及遭受性和性别暴力的风险存在,且有所增加[1]。2021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出为儿童(0~18岁)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2]。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第三章第四十条中明确规定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并且第一次把性教育写入了法律中[3]。2021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政协《关于加强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提案》的答复,表示性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对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学校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性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性健康素养[4]。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急需了解青少年性发育及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明确干预的重点人群和领域,为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0月在1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15 个区/县(中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县,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吉林省长春市;东部:北京市房山区、西城区,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上海市嘉定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区;西部:重庆市忠县、北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抽取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开展调查,选择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部分班级,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均参与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5 559份,回收问卷15 55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5 415份,有效率 99.1%。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长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由调查员讲解调查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后,发放问卷由学生独立自行填写,完成后交由调查员检查问卷填写完整情况并回收。

1.3 调查内容

采用研究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性别、年龄、学校类型、年级等)、性发育年龄(男、女生分别以初次遗精、初潮为代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怀孕、避孕以及非意愿妊娠的处理)、性行为的态度、是否存在性相关行为(接吻、抚摸身体)与性行为(性交行为)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青少年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15 415人,其中男生7 668人(49.7%),女生7 747人(50.3%)。年龄范围在11~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63±1.72)岁。初中生6 062人(39.3%),普通高中生6 449人(41.8%),职高生2 904人(18.8%)。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分别占19.3%、20.0%、30.2%、29.9%、0.6%。

2.2 青少年的性发育情况

女性青少年自我报告月经初潮最小年龄为8岁,最大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12.5±1.1)岁;男性青少年自我报告初次遗精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18岁,平均初次遗精年龄为(13.2±1.5)岁。其初潮和初次遗精的年龄累积百分比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女性青少年自我报告初潮的年龄分布情况(%)Fig.1 Age distribution of self-reported menarche of the female adolescents (%)

图2 男性青少年自我报告初次遗精年龄分布情况(%)Fig.2 Age distribution of self-reported first spermatorrhea of the male adolescents (%)

2.3 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青少年对可导致怀孕行为的知晓率为76.6%(表1):女生高于男生,普通高中青少年高于职高、初中,东部青少年高于中西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13.133、2 114.364、44.349,P<0.05)。而关于安全有效避孕方法的知晓率仅为13.3%(表2):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和职高学生,东部高于中西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31.206、164.477、22.285,P<0.05)。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青少年占41.4%(表3):女生高于男生,普通高中生高于职高、初中生,东部青少年高于中西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30.793、1 725.318、10.316,P<0.05)。

表1 青少年对于可导致怀孕行为的知晓情况[n(%)]

表2 青少年对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的知晓情况[n(%)]

表3 青少年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n(%)]

2.4 青少年的性态度

青少年对同学看色情影视节目、网页、杂志持赞成(比较赞成、赞成)态度的达5.8%,不同性别、学校、地区学生态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495.290、1 379.307、85.744,P<0.05),男生赞成率高于女生,职高学生赞成率高于普通高中、初中生,东部地区青少年持不赞成态度率低于中西部(表4)。青少年对同学有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占4.6%,不同性别、学校、地区学生态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516.297、787.519、42.022,P<0.05),男生赞成率明显高于女生,职高学生赞成率高于普高、初中生,东部地区青少年持不赞成态度率低于中西部(表5)。

表4 青少年对同学看色情网页的态度[n(%)]

表5 青少年对性交行为的态度[n(%)]

2.5 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现况

青少年接吻行为的报告率为7.7%,不同性别、学校、地区学生态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91.657、428.496、6.926,P<0.05),男生、职业高中生、东部青少年的报告率较高。抚摸身体行为的报告率为9.2%,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和职高生,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198.578、235.108、9.645,P<0.05)。青少年的性行为报告率为2.4%,男生高于女生,职高学生高于普高和初中生,西部学生高于中部和东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81.824、99.280、8.819,P<0.05),见表6。

表6 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现况

3 讨论

3.1 青少年性发育有提前趋势

宋逸等人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分析显示,2005年11~18岁汉族男性中,城市男生的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4.0岁[5];9~18岁汉族女性中,城市女生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8岁,农村女生为13.0岁[6]。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青少年自报初次遗精年龄为13.2岁,女性青少年自报初潮平均年龄为12.5岁,且大部分青少年都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县城,该数据显示青少年性发育比起2005年有提前趋势。

3.2 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有待改善

本研究显示,有1/4的青少年不知道可能导致怀孕的行为,有接近9成的青少年不知道安全避孕的方法,只有40%左右的青少年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同时有5%左右的青少年对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超过5%的青少年对同学看色情影视节目、网页、杂志持赞成态度,说明青少年有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且发生性行为时可能有很大的非意愿妊娠或感染性传播疾病甚至艾滋病的风险。总体来说,关于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男生差于女生,普通中学生好于职高生,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本研究调查结果与2010年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接近[1],提示我们虽然近十年来全社会开始关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也将性教育纳入了相关的教育体系,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仍然不充分不均衡,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可能与缺乏多部门合作及评估体系有关[7],提示我们要开展多部门协作的性与生殖健康的专业教育与指导,同时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更大程度上提高中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

3.3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中青少年性行为自我报告率为2.4%,低于2010年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15~19岁未婚人群性行为比例(9.4%)[1],可能与本次调查选取的都是在校学生且一半为初中学生有关。性相关行为中,接吻行为的报告率为7.7%,抚摸身体行为的报告率为9.2%。总体来说,性相关行为及性行为的情况,男生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职高学生报告率明显高于普高和初中。数据显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特别是职业高中学生的状况不容乐观,有待提高。

3.4 亟待开展有针对性的青少年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服务

在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主要由妇幼保健机构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提供,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将青少年和未婚人群的避孕排除在外,认为不是他们的目标服务人群[8]。2000年以来,随着国际组织对青少年健康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开展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相关项目。在项目引导下,部分地区开始了青少年友好服务门诊的试点探索工作,在青少年友好门诊的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上有所拓展和尝试。许洁霜等人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二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门诊的总体开设率为16.7%,其中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调查)为40.0%,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抽样调查)为11.1%;不同地区的开设率不同,华北、华中较高(26.2%、25.9%),东北最低(3.5%)[9]。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一项妇幼保健机构调查显示,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门诊的服务对象从女性拓展为男性和女性;青少年保健门诊最主要的服务形式为面对面咨询,其次为临床诊疗;门诊中最常涉及的前五项服务领域为体质发育、常见生殖健康疾病、心理健康、营养[10]。

近年来,国际和我国的国家级层面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重要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自2019年开始组织专家开始开发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包,并将在后续进行人员能力建设和项目试点推广工作。妇幼保健机构将在原有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内容和模式,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保驾护航[11]。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性行为生殖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2018-2021年建卡孕妇孕检结果分析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让生殖健康服务惠及全社会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