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呼图壁县为例

2022-04-26苏向辉曾德鹏杨宏伟赵和萍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户因素绿色

苏向辉,曾德鹏,马 瑛*,李 婷,杨宏伟,赵和萍

(1.新疆农业大学 亚心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0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压力的加大,中国政府提出的“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取得广泛认可并深入人心,与之相配套政策也在积极制定和落地实施。“绿水青山”理念强调的是由“数量多”向“质量高”转变,这一理念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多年来,农业作业中由于追求高产、多产等传统理念的影响,高浓度农药、化肥、地膜等对耕地的破坏尤其严重,耕地板结情况日益加剧,农业面源污染呈现严峻状态[1]。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针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逐步逐级推出,从国家层面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2021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再到各省、市的政策,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都体现出党和政府推行农业绿色发展的决心。

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既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理论建构、微观实证验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3个方面进行。在宏观层面,研究者从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等做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2-5],充实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内容,为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向;在微观层面,研究者从农业绿色生产认知与意愿[6-9]、绿色生产行为[10-13]、绿色生产技术采纳[14-15]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外,还有学者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某个特定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6-20]。对农业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等理论内容进行了实践检验,丰富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内容。但在已有的研究中,有关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研究较少,仅少部分学者利用网络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建构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工作人员、农户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进行了绩效评价[21],但针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较少。

政府制定和落地执行政策,最关键的是要对政策受众进行有效宣传,否则便会出现“阳奉阴违”等政策背离行为。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直接受众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视角出发,从农户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绿色生产态度因素、政策传播因素4个维度,探究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利用新疆呼图壁县306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了解影响农户对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认知的因素,进而为政府部门高效宣传、执行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于2020年6~7月在新疆呼图壁县的实地调研。呼图壁县位于新疆中北部,是2013年新疆唯一入选国家现代农业试点示范区的县(市)[22],经过多年的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政府、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户的共同推动下,高质量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理念在此区域得到较为普遍的推广,截至2019年末,呼图壁县绿色小麦基地0.733万hm2,有机小麦、有机谷子、有机玉米共有200 hm2,未来将从“重质量、增效益”方向发展,发展高质量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呼图壁县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研究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方面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为了确保样本的随机性和全面性,选择呼图壁5镇1乡进行问卷调研,每个乡镇随机选择1~7个村,每个村根据土地流转情况和村庄类别(牧业村、农业村)确定随机调查人数,问卷数量3~27份/村,共获得320份问卷,经过数据筛选,剔除无效问卷14份,获得306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95.6%。本次调查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相关内容,通过课题组成员采用一对一访谈并填答问卷的形式,对农户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绿色生产态度因素、政策传播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象男性农户居多,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其中41~60岁的分布较多,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占总人数的80%以上;家庭年净收入分布较为均匀,耕作面积在6.67~33.33 hm2的居多,占比38.24%;样本中仅13.07%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总体而言,样本农户的特征符合当地农户的一般特征,说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样本详细特征描述见表1。

1.2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现状

本研究所指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是指《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2021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国家和自治区出台实施的政策方案。由于个体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本研究在问卷中设计的调查题目为:“您对《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农业绿色生产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是?”,答案选项为:“A.不了解;B.不太了解;C.一般;D.比较了解;E.很了解”。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表2),样本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为:1.31%的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不了解;16.01%的农户为不太了解相关政策;10.13%的农户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比较了解和很了解政策的农户占比分别为45.42%、27.12%。由此可见,当前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了解程度还较低,仅有27.12%的人群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很了解,有近20%的农户处于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状态下,这将阻碍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进程。

表1 样本特征描述

表2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了解程度情况

2 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2.1 模型选择

纵观既往研究,学者们在对于某类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大多偏向于二元Logistic模型,但由于农户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程度不是绝对的二分类选项,而是一种多分类的状态,可以看作是有序变量。当被解释变量为有序变量时,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则更符合本研究。为了探究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估计。根据有序Logit模型的理论阐述,将因变量“农户对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转换为对数,记作Logit(p)。Logit模型可设定为:

式中,P表示农户对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满意度概率,x1~x13表示4个维度中的13个自变量,α1~α13表示对应变量的回归系数,μ表示误差项。

2.2 变量选取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程度受到多个维度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户的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共同构成农户的资源禀赋,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认知能力及认知水平[23-24],而在农业绿色生产过程中对某类情况的态度则反映了农户的决策偏好[25]。同时,农户的政策认知程度也受到政策传播力度与环境的影响[26]。因此,结合认知理论和既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选定“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作为因变量,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绿色生产态度因素、政策传播因素等4个维度的15个因素作为影响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待检验因素。本研究的变量含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含义与描述性统计

2.3 模型估计结果

运用SPSS 26.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上述变量的数据进行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VIF值均在1.080~1.954之间,远小于10,满足独立性原则,说明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将所有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平行线检验的sig值为0.399>0.1,说明采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是合适的,模型拟合参数中:-2对数似然比值为605.555,卡方统计量为215.817,二者的sig值均小于0.000,Cox & Snell R2为0.506,Nagelkerke R2为0.540,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运算中均以最大值为参照。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个体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

“是否参加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呈现显著影响,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可能的原因是:技术培训作为新技术推广和农业培训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生产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农户通过利用农闲时间参加政府、企业等举办的“冬季攻势”“技术宣讲”等培训,有助于农户革新农业生产方式,认识农业领域新技术,增强了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

“亲戚朋友是否是村干部或政府工作人员”变量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呈现显著影响,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可能的原因是:村干部或政府工作人作为国家政策具体的执行者和宣讲者,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远高于普通民众,加之此类人群接受的信息以及信息渠道都比普通民众更丰富多样。因此,“亲戚朋友是否是村干部或政府工作人员”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比较明显。与此同时,亲戚朋友是村干部或政府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会直接影响其周围人群增加对政策的理解和学习,间接提升了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程度。

3.2 绿色生产态度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与否”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且生态环境问题越严重,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程度越高。可能的原因是:长期非保护性种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致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比例增加,直接提高了农户的投入成本,农户为了寻求降低成本的办法,可能会关注绿色生产技术与相应的政策,进而增加了农户对政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也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呈现显著影响,认为耕地质量没有变化的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影响程度是认为耕地质量变差的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程度的1.69倍。可能的原因是:认为耕地质量没有变化的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因耕地质量变坏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会更加注重耕地保护和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使用。而认为耕地质量变差的农户想要改良土壤,个体投入成本太高,则会阻碍农户行为响应,进而降低了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与政策的兴趣。

表4 模型运算结果

3.3 政策传播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

“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传播力度”对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呈现显著影响,表明样本农户认为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传播力度与其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是相关的。可能的原因是:政策落地实施,离不开广泛宣传。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基层政府通过田间地头宣讲、集体宣传、大喇叭、升国旗、“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走访宣传,以及“冬季攻势”等形式为主要宣传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农业绿色发展是解决农业投入品持续上涨、农业环境持续破坏的重要改革,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是促进农业向好向快发展的重要探索。本研究基于新疆呼图壁县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总体较高,对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程度为“了解”及以上的占比达82.67%,仅有少部分农户认知较低。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发现,“亲戚朋友是否是村干部或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参加技术培训”“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与否”“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传播力度”等因素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存在显著影响。

4.2 建议

4.2.1 持续强化生态保护,提高农户绿色生产意识 从样本统计结果可知,农户认为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及以上的占比约73%,说明农户普遍认为当前农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从实证分析中可知,生态环境问题越严重,农户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程度越高。农业绿色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一方面,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又直接促进农户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和绿色生产意识。总的来说,二者相辅相成,但是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全局性的重点工作,不只有农业领域所涉及到的部分,还有整个生态系统圈层中涉及到的山河湖海需要加强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引导,强化生态执法力度,切实提升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识。

4.2.2 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促进农户农业绿色转型 政策宣传是促进政策有序推进和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实证中也发现,政策传播力度越大,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就越高。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基层政策宣传手段单一且较为枯燥,大多是开大会口述、大喇叭、政策宣传单和宣传栏,创新手段较少。未来在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宣传工作时,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现实特征,综合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手段和渠道进行宣传,打破传统的宣传形式,宣传材料形式更加多样化、便捷化,提升政策材料的可获得性,提升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兴趣,提高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认知,促进农户农业行为绿色转型。

4.2.3 努力提升后续保障,缓解农户绿色转型之忧 农户作为理性小农,对农业生产中的利益得失有明显的感知,他们在进行农业绿色转型时,首要阻碍因素就是风险因素。从实证分析中可知,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比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认知程度高1倍,这不仅体现在政策认知的提高,也提升了农户农业绿色转型的认知,从而降低了一定潜在的风险,但后续保障仍然较为脆弱。未来可以在农业保险和科技特派员等既有保障的基础上,多角度提升后续保障工作。首先,政府可以联合保险公司拓宽农业保险范围,提升农业保险补贴,促进农户购买多类型农业保险,避免遭受农业损失;其次,充分利用农广校、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当地农业高校资源,加强人才培训和培育力度,提升专业性、实用性培训的比重,切实提升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的信心;最后,对进行农业绿色转型的农户适当给予政策补贴和资源便利,打造样板和典型,切实鼓励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

猜你喜欢

农户因素绿色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