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5张丽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套子小说文本

张丽丽

摘要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高中小说教學中,可以促进学生对小说情节及人物性格的深入认识。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具体教学形式,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文本,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别从导语设计、营造故事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问题、丰富小说资料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 情境教学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践行情景教学,对语文课堂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点,帮助学生构建语文模型,深化课堂体验。通过合理的情境导人,学生可以在大脑中建立小说中的情境,逐渐养成建立语文模型的良好学习思路;第二点,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产生精神共鸣;第三点,积累人文底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情境结合学习的重要性,摸索出阅读小说、赏析小说文本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学习能力。

一、设计趣味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设计趣味导语,是引导学生快速进人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之一。设计趣味导语可以从关联故事、趣味问题两方面进行设计:从关联故事考虑,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内容,找到相以的小故事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讲解,帮助学生找到小说和故事的关联点,快速切入正题;从趣味问题考虑,教师可以根据小说主旨、思想感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趣味导语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中,本课内容是围绕别里科夫的生活展开的,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了一类人,借人物的经历批判沙皇专制统治。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导语:“生活中有没有一种人,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规则的束缚,顽固守旧害怕改变,因而错过了很多精彩。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吗?”学生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展开思考讨论,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教师通过趣味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趁机导人课堂内容:“这种人在契诃夫的小说中被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套子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无形的套子还是有形的套子?我们来阅读课文,详细了解一下吧!”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自然地从思考过渡到学习,从而开启对文本的学习。趣味问题导语不仅让学生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对课堂内容进行概括性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故事情境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营造故事情境,推进课堂进程的有效策略。微课、视频、图片、音乐……多种信息技术载体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动态的背景、人物形象,将学生快速拉入小说情境。在小说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将与小说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节选带入课堂,让学生从多视角赏析小说内容,发现更多细节;教师可以将背景音乐与插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快速进入阅读状态;教师可以将优秀朗诵作品带人课堂,优美的音乐配合抑扬顿挫的朗诵,将小说情感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对小说内容产生深入理解。例如,小说《祝福》讲述了穷苦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以此反映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矛盾,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从而指出反封建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这种社会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缺乏真切的体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播放《祝福》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切实感受故事的氛围,跟随故事的进程展开联想,对祥林嫂的处境、心理产生代入感。观看结束后,可以让每个学生选出一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设计实现了由文字到视频,由动态视频到定格的静止画面,由祥林嫂的悲惨一生到最能触动心灵的某个瞬间的逐层深入思考,与小说人物产生精神共鸣。

三、结合生活实际,增强课堂体验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把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语言中,结合生活实际赏析小说内容,是增强学生对小说内容的认同感、深化课堂体验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内容,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找到两个事件的相以之处;教师可以将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微妙的情感,用现实生活中的相似人物进行类比,让学生将心比心,从现实角度分析小说文本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将小说背景和现实背景做对比,让学生找到差距,根据差距理解角色的行为。学生在现实和小说的不断交融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小说的理解。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本文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受害者别里科夫的形象。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别里科夫身上有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正是这些套子让他活得战战兢兢,顽固僵化,极力隐藏自己,最后在别人的嘲笑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学生深知这些“套子”对于钳制思想压抑精神的危害,但却很难透过小说中的“套子”认识到小说的现实意义。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结合生活体验,提示学生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套子”对人的精神压抑,从而引导学生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观念,勇于打破思想的藩篱,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四、采取设问教学,展开故事联想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采取设问教学,列举小说情境中的种种可能,是放飞学生想象力、启发学生思考的有效策略之一。采取设问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小说的故事走向,发散思维,提出设问:“如果人物……会怎么样?结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设问通过虚构的情节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在对人物和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会产生合理猜想,并探索故事发展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学生也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例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本课内容是老人桑迪亚哥在海中与鲨鱼搏斗,与海浪、命运抗争的故事。作者塑造了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与鲨鱼搏斗的部分是全文的高潮。教师可以围绕高潮部分提出假设:“经此一役,老人会不会对未来的工作做出改变?”“如果老人在鱼被吃掉之前做点什么,会改变这个结局吗?”“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会失败,还需要努力吗?”通过这几个开放式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经过思考后就能知道:“虽然结局并不好,但努力的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假如从一开始就知道会失败,也不能改变初衷。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失败会带来经验。”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学生逐渐总结出本课的精神内核。

五、丰富小说资料,深化文本理解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丰富小说资料,是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小说文本的有效策略之一。小说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人物角色介绍、创作背景、故事背景等。教师可以在正式赏析小说之前,为学生进行全面的拓展,帮助学生了解小说内容,辅助课堂教学。丰富的小说资料,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本课内容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描写了林黛玉第一次来到贾府的情景,也是小说中几个重要人物的第一次亮相。而本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对作品主要人物形象的赏析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笔者在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之前补充了一些相关资料,比如《红楼梦》内容梗概,贾府的人物关系,林黛玉的身世遭遇以及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背景和典型笔法等。这些资料的补充固然需要一些时间,但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对小说文本的深刻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综上所述,利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导语引导学生思考,导入小说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故事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将现实经验和小说内容相关联,深化学生的理解;采用设问的方式教学,勾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展开联想的同时对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理解得更深刻;为学生拓展小说的背景资料,在学生对小说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提升课堂效率。这些都是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通联:安徽宿城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套子小说文本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所欣赏的套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套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