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2022-04-25张元春李玟瑶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河南省高质量指标

张元春,王 磊,李玟瑶

(1.河南工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2.河南工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3.河南工学院 图书馆,河南 新乡453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其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0年7月发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选择。从决策规律来看,摸清事物发展现状是选择事物发展策略的基础,因此,对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1.1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从农业发展阶段来看,钟钰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除了针对农产品质量外,还应包括生产经营体系质量和产业效益[1]。从农业发展特征来看,孙江超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高标准、高效益、可持续典型特征[2]。从农业发展策略来看,宋洪远认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要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民增收[3]。从农业发展价值取向来看,王兴国等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是“质量与效益”,要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发展理念的根本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基于此,本文从“质量与效益”两大方面来分析评价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韩长赋认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做到“六个高”,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和农民收入高[5];谷洪波等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能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6]。再结合其他学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研究成果,本文选取农业生产质量、农业结构质量和科技创新质量构成“质量”方面的3个评价维度;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成“效益”方面的两个评价维度。具体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

表1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2012—202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二是2021年山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五省统计年鉴,三是202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由于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时用到了14项指标,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采用熵权法进行评价。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原始指标数据矩阵构建。

取有n个指标对m个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则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如下:

(1)

第二步:数据标准化。

对正负指标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i=1,2,…m

(2)

i=1,2,…m

(3)

极值法标准化后的数据会产生0值,为方便熵值计算,将矩阵Y中元素yij进行坐标平移,平移幅度为0.00001。

第三步:计算指标权重。

(4)

其次,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如下:

(5)

其中:第j项指标的观测值差异越大,熵值越小;反之,熵值越大。

最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6)

第四步:计算评价对象得分。

根据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矩阵可计算各评价对象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7)

3 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3.1 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动态比较测评分析

运用熵权法对2011—2020年河南省14项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得到2011—2020年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趋势(见图1)以及各项指标权重(见表2)。在这10年间,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仅2013年略有下降(下降1.58%)。导致2013年略有下降的原因主要是2013年农业生产质量下降了3.25%,其中灌溉率下降了4.36%(夏季和秋季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22%,化肥施用强度上升了0.35%,农药施用强度上升了1.41%。

图1 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间趋势

表2 2011—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权重

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增长速度来看,10年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2011—2013年, 平均增长率1.83%;快速增长阶段:2014—2017年,平均增长率26.14%;高速增长阶段:2018—2020年,平均增长率46.47%。从指标权重来看,有3个10%以上的指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分别为人均粮食产量、农药施用强度、第一产业产值比重;5%—10%的指标有6个,影响次之,分别为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农业产值比重、三种专利授权量、化肥施用强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以下的指标有5个,影响最小,分别为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灌溉率、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农业GDP产值、平均农机总动力拥有量。

3.2 河南省与中部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静态比较分析

运用熵权法对2020年中部六省14项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得到2020年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及分维得分(见表3)。整体来看,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中部六省第一,但是科技创新质量、社会效益两个维度排名靠后,分别是第四和第五。在科技创新质量3个指标中,科研经费投入强度(1.64%)排名第五,比排第一的湖北省低29.18%;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3,844,965万元)排名第四,仅为湖北省的22.76%。

表3 2020年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及分维得分统计

在社会效益两个指标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8元)排名第五,比排第一的江西省低5.14%;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201元)排名第五,比排第一的安徽省低18.79%。

3.3 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静态比较分析

运用熵权法对2020年河南省18个地市14项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得到2020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及分维得分(见表4)。

表4 2020年河南省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及分维得分统计

从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总得分来看,郑州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是排名第二洛阳的2.86倍。18个地市中只有郑州、洛阳、新乡、焦作4个地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得分,其他14个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均低于全省平均得分。以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均得分为基准,按照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均得分值的75%、100%和125%[7]把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高到低分为四档,如表5所示,前三档每档两个地市,第四档12个地市,呈倒“T”型分布。因此,河南省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

表5 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

从河南省18个地市各维度得分来看,农业生产质量得分方面,排名前三的为鹤壁、济源、驻马店,有8个地市得分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分布较为均衡;农业结构质量得分方面,排名前三的为洛阳、焦作、郑州,有9个地市得分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分布也较为均衡;科技创新质量得分方面,排名前三的为郑州、洛阳、新乡,有2个地市得分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分布极不均衡;经济效益得分方面,排名前三的为三门峡、信阳、焦作,有4个地市得分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分布不均衡;社会效益得分方面,排名前三的为郑州、焦作、许昌,有6个地市得分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分布不均衡。每个地市5个维度得分进入全省前九名(即河南省排名前50%)的频数见表6。

表6 18个地市各维度得分排名进入前九名的频数统计

以频数为基准,把河南省18个地市分为两大类型,频数大于等于3的为均衡发展型地区,频数小于3的为非均衡发展型地区;河南省18个地市中均衡发展型地区为洛阳、新乡、郑州、濮阳、许昌、鹤壁、焦作、安阳,其余地市为非均衡发展型地区。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2011—2020年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加速,其中人均粮食产量、农药施用强度、第一产业产值比重3个指标是这10年间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最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2020年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中部六省首位,但在科技创新质量和社会效益方面排名比较靠后。(3)2020年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从总体空间分布来看不均衡,在发展档次上呈倒“T”型分布,各地市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以上情况,本文对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给出以下建议:(1)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加速扩大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及比例,提高人均粮食产量。(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降低农用物资消耗,特别是农药、化肥的消耗,从而降低农业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持续推进三产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助力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4)提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分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5)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保障郑州、洛阳等农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其标杆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第四档的12个地市增加投入,缩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实现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河南省高质量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最新引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