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评估与提升研究

2022-04-25金大伟

决策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金大伟 杨 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由高速增长逐渐转为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城市群是引领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先进要素的集聚地和产生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进入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推动了城市群创新发展的核心资源逐渐转变为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城市群的发展逐渐进入协同创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协同创新不断深入发展。

围绕成渝城市群,2011年5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将成渝地区建设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2016年5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成渝两地的发展定位。2020年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着重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要“唱好‘双城记’,推动高质量发展”。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指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布局、新发展格局等重要战略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有必要深入分析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并通过切实可行的路径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建设和完善,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独特发展优势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支柱和促进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源。

一、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协同创新最初源于协同学。系统的协同理论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关的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协同效应,进而使整个系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最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随后,协同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到广泛应用。Cohen和Levinthal的研究指出,随着外部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突破原有单个企业的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通过开展合作创新,提高创新能力[1]。此后,学者们从获取外部资源[2]、实现成本共担和风险共享[3]以及提高创新绩效[4]等方面论证协同创新的积极意义。

城市群协同创新是从城市群尺度上来阐释创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陈劲和阳银娟[5]认为,协同创新以知识增值为核心,是各主体之间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开展大跨度、整合式的创新组织模式。龚轶等[6]提出,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强调城市之间的创新分工与优势互补、相似的环境基础、多维的资源和要素流动、开放的创新网络等。

总体来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作为系统内结点,相互之间形成关系网络,人才、信息、资本等资源在各结点之间流动,构成了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7]。其中,资源条件[8]、交通条件[9]、区位要素[10]和强大的中心城市[11]是必要基础。

在影响因素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创新经济基础、创新环境水平、创新投入能力及创新产出能力,政府支持,技术协同、战略协同和组织协同,创新主体的初始状态以及创新协同过程状态,创新比较优势、创新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主体之间沟通难度大、地理因素限制多、制度化程度较低等协同障碍[12~16]是影响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基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时间较其他城市群较晚,已有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城市群[17,18]、粤港澳大湾区[19,20]、京津冀城市群[21],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研究与三大经济圈相比数量较少,且现有关于成渝城市群的研究大多使用截面数据来对比成渝地区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考虑时间因素及变化趋势的成渝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评估

(一)研究样本

为了解中国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了解城市群发展中城市的差距,结合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辐射效应,本文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等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样本中,京津冀经济圈包含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11个城市;长三角经济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13个城市、浙江省的11个城市、安徽省的16个城市;珠三角经济圈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限制,选取了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成渝双城经济圈包含重庆市和四川省的18个城市。最终样本包含94个地级城市。

(二)数据与指标

本文数据来源于相关地市统计年鉴,考虑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于2001年发布,故样本时间跨度为2012年至2019年,缺失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均值法和外延法计算得出,研究评估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资源布局用于衡量一个地区的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其相应的二级指标包括创新人才投入、创新经费投入、政府财政支持和人力资本投入,衡量一个地区的创新投入情况。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选取R&D人员来衡量创新人才投入,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创新经费投入,选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来衡量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选取在校学生数来衡量人力资本投入。

协同创新环境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地区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创新要素合理配置的能力。其相应的二级指标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衡量地区创新环境的建设及其对提高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作用。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选取人均GDP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选取进出口额和利用外资情况来评估对外开放水平。

协同创新产出用于衡量知识和技术的产出情况。其相应的二级指标包括专利数量,专利数量分为专利授权数和专利申请数,由于政府审批等因素的影响,专利授权数可能存在时期差异变动,所以选取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协同创新产出。

(三)评估方法与结果

本文使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来评估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

通过权重对各年份各城市的协同创新水平打分,计算出各经济圈协同创新资源布局、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产出的得分,最后汇总各经济区的协同创新总水平得分。

1.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总体得分。图1展示了2012~2019年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总体得分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2012~2017年各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速度平缓,珠三角经济圈在2015年后发展速度提升,超越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水平,2017~2019年期间,各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速度显著提升。

图1 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得分折线图

成渝地区在2012~2019年间协同创新能力相对最低,与其余三大经济圈相比尚有差距。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能力与其他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大,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速度较慢,尤其是2016~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速度远低于其余三个经济圈。

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起步较晚,2012~2016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增长,201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后,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才有明显增长。成渝经济圈的宏观政策规划相较其余经济圈提出时间较晚,由此可见,政府政策能够显著推动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

2.四大经济圈创新资源布局得分。图2展示了2012~2019年间四大经济圈创新资源布局的总体得分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各经济圈的协同创新资源投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不断提升。

图2 四大经济圈创新资源布局得分折线图

成渝地区的创新资源布局情况与其余三大经济圈相比位列最后,且差距在不断变大。成渝经济圈的创新人才投入、创新经费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得分均小于其余三大经济圈,表明2012~2019年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资源布局缺乏战略性规划和合理布局。

3.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环境得分。图3展示了2012~2019年间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环境的得分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各经济圈的协同创新资源环境得分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在2017年后提升明显。

图3 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环境得分折线图

成渝地区的协同创新环境情况与其余三大经济圈相比位列最后,差距在不断变大。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较慢,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水平与其他经济圈相比差距不断变大,对外开放程度存在严重短板,成渝经济圈协同创新环境的打造需要进一步深化。

4.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产出得分。图4展示了2012~2019年间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产出的总体得分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各经济圈的协同创新产出得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不断提升。

图4 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产出得分折线图

成渝地区的协同创新环境情况与其余三大经济圈相比位列最后,差距在不断变大。成渝地区的协同创新产出程度较低,可能来源于创新投入的限制和创新效率的不足。

5.四大经济圈内部城市差异得分。本文进一步使用SPSS软件对2012~2019年间94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因子得分,将各年份经济圈中的当年得分最高的城市分数与各城市得分作差,计算出各个城市与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得分并计算均值,绘制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经济圈内部差距均值折线图,如图5所示。

图5 四大经济圈协同创新经济圈内部差距均值折线图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2012~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总体水平逐年提升,协同创新发展稳步推进,但与三大经济圈相比有较大差距,且差距逐年扩大,协同创新的资源投入、环境建设和产出能力都存在短板,成渝地区的协同创新体系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同时,成渝地区城市差距较其他经济圈较小,具备良好的协同创新发展潜力。因此,一方面,成渝地区应当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核心城市作用,发挥资源集聚、正向溢出作用,带动整个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发挥更大的范围经济、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在发展中要注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发展的双向服务与发展,注重城市群发展内部的协调性和合理的分工布局,预防城市群发展中内部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

(一)通过政策指引明确战略方向和部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政府应积极促进经济圈内政策趋同,为区域内企业搭建相似的激励政策体系、共同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促进区域内企业进行协同创新。两地政府要合理规划顶层设计,编制区域创新发展建设总体指导方案,为成渝城市群双城经济圈推动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和宏观方向指引。成渝地区应该推动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面向十四五发展实际需要,借鉴先进的城市群发展的有益形式,颁布一系列推动地区人力资源、企业、工业、交通运输等发展的详细部署规划。注重创新发展生态系统良好氛围的营造,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科学技术、高级人才、高质信息等市场的一体化与资金流动、人才储备、科技成果等各类积极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规划,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二)推动产业战略布局、合理分工和园区建设

1.协同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部署。成渝地区政府建设有特色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落,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新兴产业,推进城市群产业的高新建设;另一方面有合理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推进传统产业转向智能化,促进产业的地域分工和产业层级的合理化。

2.促进成渝两地错位发展、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产业协作。着力于协同提升城市群总体发展能力;实现优势互补的协同合作发展,实现推进产业的跨地域合作新形势,促进新产业和丰富资源的最大效率转化;不断推进产业链关系的综合化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的融合和互补,推动成渝地区产业的集聚。

3.成渝地区的政府应当推动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建立新兴产业园区或基地。通过财政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落地,促进产业集聚,为企业提供利用地理优势提升创新绩效的前提条件;同时,积极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充分利用地理邻近性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企业提升协同创新绩效。

(三)对外开放方面:促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深化与国际的合作研究,尤其是与中国国际合作战略密切相关的国家,努力成为面向世界的高度开放区域。积极推动国际各类会议在成渝地区展开,共同建设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创新集聚能。积极参与国内外科学技术工程项目和研究计划,加快融入国际化进程。

(四)积极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和流动

1.积极应对国际技术转移,推进承接技术转移的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推进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共同开展形式多样、承接能力强、面向国际的技术转移服务,协同推进成渝地区成为新的国家技术和产业转移承接对象,推动交易和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信息要素的高效流通和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

2.促进技术转化和流动。促进跨区域的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推进交易模式丰富化和多元化,形成统一管理、程序合理、公平公正、形式多元的技术交易市场,以此为基础推进城市群区域高效、便捷、综合的技术网络的形成。

(五)推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育

积极推动人才区域流动,为人才跨区域流通交流提供激励,为区人才流入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常驻,尤其是科技创新人员,促进人才的内部流动和外部引入。通过不断优化薪酬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口,打造宜居城市群品牌。完善人才政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发展高素质教育,培育服务于城市群各方面的人才队伍。推进区域内人才的组织建设,形成人才联盟,促进人才之间的合作。

(六)建立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保障协调发展

一是完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立完善高效的交通网络为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加快国际化机场建设,提升客载能力、运输能力,打通区域内外交通网络,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格局。二是完善信息网络的架构,加快5G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布局,不断打造网络能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加速提供重要引擎,提升相关信息技术能力,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获取先发优势。三是完善区域内民生基础设施,切实提升人民获得感,助力成渝地区经济圈在新一轮城市群建设中积累更多人力资本。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区域内的协同发展、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