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模式下共享财务审单风险预警创建

2022-04-25裴晓克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12期
关键词:预警财务价值

裴晓克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世纪 80 年代全球首创应用。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表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大型企业集团纷纷效仿相继成立了财务共享中心。在我国外部政策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双重驱动下,财务共享中心也实现了快速蓬勃发展。《2017中国财务共享服务调研报告》显示,国内70.59%的大型企业集团(营收100亿以上)已经建成财务共享中心,截至2020年底,中国境内共享服务中心已超过1000家。

财务共享模式的创新应用,推动了财务管理体系的整体转型升级,赋予财务管理活动直接创造价值、间接创造价值、保护企业价值三大使命,将传统财务职能细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三维价值驱动职能模型。财务共享定位为记录和控制,而控制则体现在对业财活动风险、内控、合规和利益相关者管理情况的监控反馈。本文以SHJ财务共享为研究实践载体,阐述财务共享模式下如何创建运行共享财务审单风险预警。

一、财务共享概念

财务共享模式是共享服务在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将分散式的财务基本业务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抽离出来,集中到一个新的财务组织统一处理。这个新的财务组织以业务伙伴的形式,通过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集团成员或外部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共享财务审单现状

财务共享模式在我国如火如荼全面推广应用,增长迅猛,影响日益增大,价值也逐步突显,但在财务共享基础价值审核业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现状。

(一)风险识别能力差异大

由于共享财务脱离业务现场,不能全面掌握现场业务和财务信息的复杂性、变动性,再加上共享财务经验、能力等方面也参差不齐,导致识别风险的能力差异大,审核标准不统一,容易造成风险疏漏,时常被服务单位质疑诟病。

(二)丧失管控风险先机

财务共享中心通常采取事后稽核、监察等方式防错纠弊,管控纠偏,但多数情况下此时风险已既成事实,木已成舟,只能采取“亡羊补牢”的弥补措施。未能关口前移至事前事中共享财务审核阶段,及时识别并管控风险,丧失了管控风险先机。

(三)风险信息人工传递利用效率低下

共享财务审核从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管控风险、报告风险等全流程通常依靠人工记录相应信息,再层层上报审核、分析确定。管控风险整改验收以及生成风险报告还要人工再整理、再提炼,既耗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完整传递信息,造成信息传递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审单价值未量化展现

财务共享基础业务就是财务会计审核,耗费了共享财务60%以上的人力和精力,但其价值通常不被总结,更不用说量化展现了,不仅造成共享财务人员处理财务会计价值贡献通常被忽视,也严重影响财务共享整体价值的完整展现和客观评价。

三、建立共享财务审单风险预警的目的

财务共享模式下共享财务既是企业整体风险控制的最后一道屏障,又是前端风险控制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器,发挥保护企业价值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充分利用共享财务全覆盖审核业财信息的独特优势,建立业财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目的。

(一)统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全面梳理财务共享模式下可管控的业务和财务风险信息,建立统一标准化的风险清单并定期动态更新调整,确保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同时对共享财务人员开展风险清单专题培训,严格按照风险清单标准审核执行,确保共享财务审核风险标准动态统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二)掌控风险应对先机

业务、财务信息集成业财共享平台后,共享财务通过初审、复审以及资金支付岗层层审核把关,在流程运行期通过事前事中及早识别、分析业财信息存在的风险并进行预警应对处理,而不是等到流程结束后再稽核应对风险,实现风险管控关口前移,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纠偏的目的,掌控风险应对先机。

(三)实现风险管理信息化

建立标准化风险清单嵌入业财共享平台,成为信息化、集成化应用模块。共享财务随用随调风险清单信息化模块,开展风险实时在线全流程识别、分析、预警、整改、报告等处理,并实时全流程传递风险信息,形成闭环管理,实现风险预警信息共享化、实时可追溯、信息传递和利用高效便捷。

(四)完整量化展现共享价值

依托财务共享模式下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共享财务在日常业务审核中充分利用风险预警模块开展风险管理活动,记录、控制、报告并量化增加收入、减少损失或规避风险额,客观完整展现其解决问题能力和价值保护能力,增强共享财务工作成就感,完整量化展现财务共享价值,提升财务共享的客观评价度和影响力。

四、共享财务审单风险预警实施效果

SHJ财务共享项目层审单风险预警机制2020年4月开始筹建,2020年7月初步建成运行。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共享财务风险识别能力统一得到提升,全流程信息化、共享化实时处理风险预警,完整展现风险预警效果,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已累计提供月度简报12期,向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季度报告4期,提供重大风险管理建议84个,典型案例通报2期,累计发现重大问题298笔,减少损失和管控风险额8621万元,并对风险预警问题落实整改责任清单,限期督导整改闭合,充分发挥了控风险价值保护能力,提升了共享财务工作成就感,扩大了财务共享价值宣传度,增强了影响力,提升了财务共享客观完整评价度。

五、如何建立风险预警

(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建立共享财务审单风险预警,应当遵循以下6个主要原则。

(1)可辨识原则。依托业财共享平台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共享财务应当能够辨识的业务和财务风险事项才作为风险预警事项。

(2)全面性原则。以风险问题为导向,共享财务可辨识为基础,项目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系统性梳理所有层级、环节、流程的业务和财务风险源。

(3)重要性原则。对风险分析评价,应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或后果严重为重点考虑确定风险源。

(4)平衡性原则。风险预警事项应属于能管控、可整改,同时需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权衡风险与收益平衡性。

(5)预警审批原则。共享财务审单发现的风险预警事项需根据风险级别采取不同层级的复核审批,确保风险预警事项的质量。

(6)动态调整原则。风险预警机制需根据公司外部环境、内部管控需要及执行情况等新变化,定期每年调整或重大变化即时不定期调整。

(二)风险预警创建运行

(1)构建风险预警基本框架。风险预警基本框架包括风险预警识别、风险预警分析、风险预警应对三部分,具体包括以下要素:风险预警类别、风险预警依据、预警指标、预警级别划分标准、预警级别、预警频次、预警对象等内容。

(2)风险预警识别。风险预警清单来源主要从各种内外部检查存在的突出风险问题中梳理,如内外部审计、巡视巡察、监察监督、综合大检查、负面清单、内部稽核等,并反复开展系统内研讨和系统外征求意见后形成统一共识确定。

(3)风险预警归类。在确定风险预警类别时,以项目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合同管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14个方面确定为一级预警类别,并在此框架内细化梳理出54个二级预警子目,83个三级预警细目。

(4)风险预警分析定级。对风险预警类别细目逐项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全面梳理风险预警细目对应的政策制度依据和条款,政策制度依据包括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内部制度等,做到预警细目必有依据支撑。其次根据风险预警依据,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分析确定预警指标;最后再对风险预警细目按重要性原则划分不同等级的预警级别标准和预警级别,并经系统内充分研讨和系统外征求意见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风险预警级别确定为4级,分别为:特级、I级、II级、III级。

(5)风险预警对象确定。针对风险预警级别确定对应风险预警对象,按风险预警级别从高到低分别对应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层级,并根据风险预警细目业务特点确定预警频次。

(6)形成风险预警清单。按照上述步骤得到的结果将风险预警清单基本框架中所列要素填写完整,形成简要版风险预警清单。(见表1)

表1 SHJ共享财务审核项目风险预警清单

(7)信息化集成化。依托业财共享平台,建立风险预警功能模块,将标准化风险预警清单内置于共享平台系统,设置独立的流程和表单,并可穿透、追溯、控制源表单,实现信息化、共享化风险预警管理。

(8)开展风险预警专项培训。制定风险预警专题培训课件,全面、系统性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重点培训风险预警的内涵和边界标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应对处置等全流程标准化快速反应能力。

(9)风险预警模块运行。共享财务审单过程中发现风险预警事项时,通过分析判断,调用业财共享平台“风险预警”模块,按业财信息分类别细目确定预警指标值,系统自动与预警级别划分标准值比对,识别预警级别和预警对象并标准化、信息化预警处理。可通过手工挂起源表单或驳回等方式,确保预警事项整改验收后,源表单才能继续运行处理。

(10)定期生成风险预警报告。财务共享中心每月根据风险预警模块系统自动生成的风险预警问题统计明细表,从预警问题事项、所属单位、类型、预警值、预警级别、预警人、处理方式、整改验收、达到效果等多维度全流程提取重要信息,编制形成月度风险预警报告,向各层级领导、业务部门提供完整重要的风险预警报告,协同推进管理水平提升。

(11)评价持续改进优化。财务共享中心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办法等环境因素变化,以及风险预警系统运行效果进行全面系统性评价,并持续改进优化完善,提升其适用性和效果。

六、持续改进

财务共享审单风险预警已平稳高效运行一年多,充分发挥了完整量化展现控风险价值保护能力,提升了共享财务工作成就感,扩大了财务共享价值影响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持续改进的方面。

(一)协同业务部门整改闭合力度还不够

共享财务发现的风险预警问题不仅是财务问题,更多是业务问题,业务问题的整改闭合更需要业务部门的协同推进。目前由财务系统间接督导同级业务部门整改闭合,尚未由业务部门直接督导整改闭合,还存在影响整改闭合的力度和效率问题。

(二)风险预警尚未实现所有业态全覆盖

风险预警覆盖了主要业态所有项目,尚未拓展到子分公司机关、工附业业态。需在总结项目风险预警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特点持续拓展建立覆盖所有业态的风险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预警全覆盖,提升预警的广度。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标准化、信息化、集成化的财务共享中心展现出高效率、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并迅速在国内外综合大型企业集团推广应用。针对财务共享最基础价值-审单控风险保护企业价值能力发挥方面,应用风险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结合实践探索创建了体系化的财务共享审单风险预警机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展现了全流程风险高效识别、合理分析和积极有效应对,建立了常态化的风险评估、信息化处置和报告机制,充分展现了财务共享审单控风险保护价值的能力和作用,同时也存在协同配合等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

猜你喜欢

预警财务价值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