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制度探析

2022-04-23董婧

关键词:保障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dre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Guarantee System

DONG Jing

(Jingdezhen Company, Jiangxi Tobacco Company, Jingdezhen 333000, China)

【摘  要】国有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国有企业进入改革“深水区”,其经营效率、发展效益等一直是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国家从法规建设、实施细则出台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进行了指导,要求落实好监督责任机制。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项工作依然面临理论缺失、实践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论文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研究切入点,首先对其当前发展中呈现的显著特征展开分析,其次对经济责任审计运用中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度剖析,最后提出具体的保障制度,旨在促进国有企业稳定运行,使其切实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conomy has alway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entered the "deep-water area" of reform, and their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development benefits have always been problems of great concern to the public. The state has guided the work flow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implementation rules, and required to implement the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However,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is work still faces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heory and inadequate practic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ke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as the research starting point.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then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 specific guarantee system,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make them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保障制度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problems; 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2-0141-03

1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地位举足轻重,领导干部的任职更是赋予了责任与权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监管缺位也滋生了职务舞弊、腐败现象,更是造成了国有资产损失。自十八大以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约束,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给监督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各项活动展开全面、有效的监督,更好地纠正问题,避免损失。

2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分析

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职能力的监督与约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监督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意见等,对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审计,目的在于保障国有资产、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加强干部管理,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同时,亦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连续性,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显著特征:

第一,“经济责任”内涵不断丰富。在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领导干部任职被赋予更高的责任与权力,其二者具有一定的对等性。原有的“受托经济责任”主要由国有资产管理人开展审计工作,监督其管辖范围内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干部履职能力,而随着向领导干部下放权力,也就意味着可能参与更多的管理决策、财产支配、用人提拔等,由此,实际责任不断扩大,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与外延,包括任期内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人才选拔聘任聘用情况等,不仅仅再局限于对财产支配的监督,全面扩大到干部任期内所有工作履职情况。

第二,审计对象与范围逐步扩大。在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权力逐级下放,既成为衡量干部履职、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更是通过开展审计工作,全面了解企业运行情况,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重大缺陷,提出整改建议,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再局限于大型国有企业,更是深入项目建设、子公司中,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对经济活动展开监督与约束。

第三,呈现“自下而上”发展态势。近年来,为了有效监督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干部履职能力,各地着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是大胆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结合所赋予干部的责任与权力,开展全面离任审计,例如,四川省提出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功能,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效;江苏扬州等构建数字化经济责任审计平台,有效解决审计的“盲区”。

3 国有企业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注重结果导向,可能存在短视行为

部分审计工作开展中,单纯的以结果考核进行评价,不能客观反映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职能力,还易导致短视行为。例如,当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投资失败造成损失时,不能仅以此认定干部履职不力;又如企业经营效益较好,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不能仅以此认定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职。过于注重结果导向,可能导致评价存在片面性,也可能存在干部为创造经济效益而做出短视决策,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3.2 审计评价标准不一致

采用定性化的评价方式,导致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与参考性。根据干部任职期间资产损失的严重性,片面地追究责任,导致审计评价标准不一致。例如,当企业经营发生损失后,未深层次地了解干部履职情况、是否采取了积极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而是“一刀切”地追求经济责任,导致审计评价不具有客观性。

3.3 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

在针对企业经济损失、项目投资失败中,存在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情况,主要表现在:第一,“先离后审”的情况较为普遍。离任干部与接任干部工作交接不明确,甚至因企业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未对相关工作进行交接,中途甚至还存在领导缺位情况,在后期开展审计工作中,责任界定较为困难。第二,集体与个人责任界定不明确。在开展经营活动中,重大项目投资决策是否采取集体决策制,是经济责任认定的关键,由于缺乏相关资料记录,如会签资料,导致无法真正落实经济责任。

3.4 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监管缺位

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仅仅依靠内部审计、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加强国有资产改革背景下,监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未真正深入企业中,对经济活动、投资决策、资产管理等全面落实查处责任,对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未进行动态跟踪。在开展审计活动中,未及时对审计结果进行公示,缺乏整改反馈机制,导致审计整改工作浮于表面,审计质量不高。

4 国有企业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保障制度的建设

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并结合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保障机制建议,有助于不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纵深发展,起到良好的监督与约束作用,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4.1 构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体系

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履职能力、管理绩效等实施监督与约束,需要全流程地开展审计工作。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要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规范审计活动,需要加快专项法规制定,细化审计工作指导方案。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廉政建设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到地方政府、各行各业。一方面,构建审计法律法规,在实践中收集经济责任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困境、矛盾点,对相关的条款不断细化,从而为审计实践提供指导与法规依据。在经济责任审计条款细化过程中,必須要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审计程序、范围、评价等,以便对审计行为进行约束,提升审计的效率。另一方面,结合行业、地域、企业的特征,制定具体的审计操作守则,从而规范审计活动,降低审计风险。例如,地方政府在开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细化操作守则、操作指南等。同时,不断优化流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征的审计实操守则,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亦能够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效率,更好地发挥监督与约束效用。

4.2 审计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倾斜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给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结合干部的职位所赋予的责任与权利亦不同,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

第一,重点项目、重点政策实施情况。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关注行业盈利弊端高发区,例如,近年来随着国家固定投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型基建项目、民生工程建设,这往往也是贪污、腐败领域的高发区,审计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渗透到重点项目中,多维度地开展审计工作,包括项目经济效益、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情况、招投标领域合规性、物资采购、金融资本运营情况、提供借款担保情况等,关注容易触发风险的环节。

第二,财务报表审计。根据审计准则,关注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费用核算、会计政策选择、税款征收等,通过深入分析报表数据与经营情况的匹配度、同行业数据对比、历史数据纵向对比等,防范财务舞弊情况。

第三,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审计。在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内控制度的制定已日趋完善,进一步关注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如不相容岗位设置、操作流程执行、决策机制、用人选人机制等,关注干部是否存在滥用职权情况。同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有助于防范职务舞弊情况,有效落实廉政精神尽职尽责。

4.3 进一步对干部经济责任进行界定

国有企业在经营中面临一定的复杂性,在激励竞争格局下,要保持有序稳定经营,必须要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中,通常是干部离任时,为了保障企业的有序经营及连续性,必须要对经济责任进行准确的界定。

第一,督促离任干部做好工作交接。干部离任时必须要对履职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确认,并将相关的资料交给新上任的领导,以保证工作管理的连续性,包括任职期间的财务报表、经营收支、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项目投资情况、资产盘点情况等,在交接中两位领导对工作内容进行亲自确认。针对一些细节上的工作,则由中层管理者进行汇报。

第二,处理经营不善的问题。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投资失败、项目开发损失等情况,在工作交接中不仅需要进行说明、移交相关资料,同时,审计机关还需要对导致经营不善、项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干部责任进行界定。同时,不能仅仅依赖结果导向,而应对整个决策过程出现失败原因等信息全面分析,若造成不良影响,应重点考察干部处置方案,若造成损失已无法回收,则重点考察干部是否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损失扩大。整体而言,在整个损失责任认定中,要强化过程跟踪管理,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界定领导干部是否尽职履责,客观反映干部在任期内的履职情况。

4.4 逐步采取定量评价手段

审计机关在对干部任期内企业经济损失的认定中,要谨慎使用“严重破坏”“巨大损失”等词汇。尤其是要转变评价理念,客观地评价干部任期内的履职情况,确实存在损失的,应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的手段,避免使用一些描述性词汇,导致评价不具有可比性、参考性。例如,因投资决策失败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时,要从多维度进行分析评价,查询领导班子工作流程,是否是因个人主观决策、“一言堂”所导致,包括項目前期调研资料、会签资料、会议记录等。在造成损失后,关注领导干部是否积极响应,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损失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定量分析损失大小,进行客观评价,例如造成损失所占企业规模的百分比,任期内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等,由此进行损失责任的客观认定。

4.5 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对干部履职能力、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从而有序地发挥审计监督、约束职能,推进国有企业的稳定运营,保障国民经济安全运行。

第一,及时公示审计结果。在企业内部,公示干部任免变动情况,补充公示审计结果,提升审计机关工作透明性,调动全员积极参与到企业内部建设中。

第二,实施对审计报告质量责任负责制。提高审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客观评价干部履职能力,同时,针对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纪检部门及时介入进行严查。

第三,建立整改反馈机制。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及时指出内部管理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求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关注整改进度与整改情况,积极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约束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5 结论

当前,实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深入到国有企业内部对各个环节、重点领域展开监督与约束,保障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任职,被赋予了更高的责任与权利,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言堂”现象严重,甚至给国有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滋生贪污、腐败现象。自十八大以来,在反腐倡廉道路上,全社会对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愈加重视,亦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以优化审计方法、建立审计监督机制,结合在具体执行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构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体系、审计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倾斜、进一步对干部经济责任进行界定、逐步采取定量评价手段、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等保障制度,旨在有序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约束作用,提高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范钦.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以R企业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7-12.

【2】高莎莎,冯春鹏,徐宏光,等.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21(8):29-34.

【3】陈锦叶.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3(1):24-27.

【4】黄红霞.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2):190-192.

【5】肖峻.新时代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3):12-13.

【6】钱静.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0(31):112-113.

【7】孙斌.地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细节[J].审计与理财,2020(4):20-21.

【8】冯倩.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9(3):116+118.

【作者简介】董婧(1993-),女,江西九江人,审计师,从事审计研究。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研究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健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