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柳琴协奏曲《江月琴声》

2022-04-23贾惠然

艺术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柳琴琵琶行白居易

贾惠然

摘要:中国著名民乐作曲家、柳琴大师王惠然于1989年研读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有感而独创了柳琴协奏曲《江月琴声》。这首诗道出了对琵琶女精湛的音乐与技艺和她可怜的过去,并揭示那时封闭、保守年代的权贵朽败,白居易满怀极大的政治热情,却遭到奸臣污蔑、陷害,想到自己的不幸境遇同时也阐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真切哀怜。全曲具有独到、透彻的写实风格和浓厚的民族气派,《江月琴声》作为柳琴协奏曲中的代表,获得国内外颇多赞誉。

关键词:柳琴《江月琴声》作品解析情感表达演奏分析

柳琴通过王惠然大师的改良后填补了民族乐队高音区的空缺,并被誉为“乐队的金丝边”,自此大量柳琴演奏家与优秀作品涌现,《江月琴声》作为柳琴协奏曲的代表作,是中国民乐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乐器改革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王惠然大师在研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有感而创作,此曲大量运用柳琴的独特技法与魅力,巧妙与诗句融合一体,从而乐曲呈现出心情与思绪跟随旋律的跌宕起伏而变化,仿佛置身于那个封建社会权贵腐败、人才埋没等不合理局面的时代背景。本文通过对曲目分析、浅析诗句的情感表达、技法分析与演奏分析,希望对乐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达到人琴合一并传达出作曲者和诗人想表达的思想、心声与乐曲的完美与统一。

一、王惠然与《江月琴声》

王惠然是集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乐器改革家和教育家于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首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会演指挥奖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出任中国和国际级比赛评委,乐器制造厂顾问,现任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艺术总监,前卫民族乐团艺术指导兼指挥。1958年,他与徐州乐器厂合作,成功研制出三弦、四弦高音柳琴,使柳琴登上了独奏与协奏的舞台,填补了民乐队弹拨乐器高音的空白。

《江月琴声》为王惠然先生创作于1989年的柳琴协奏曲,此曲为作者研读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有感而创作了柳琴协奏曲《江月琴声》。《琵琶行》道出了对琵琶女精湛的音乐与技艺和她可怜的过去,揭示那时封闭、保守年代的权贵朽败、贤士泯没等不公局面,白居易满怀极大的政治热情,却遭到奸臣污蔑、陷害,致使他沦落为江州司马,想到自己的不幸境遇同时也阐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真切哀怜。本曲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江月,第二部分:衷訴,第三部分:乱世,第四部分:远去。

二、诗与乐的融合

第一部分:江月

A 段〈引子〉散板、深沉地。“浔阳江头夜送客”“举酒欲饮无管弦。”离别虽有美酒却隐藏不住内心的不舍,再无音乐送行,足以表达沉重的心情。此曲以双音开始,由慢渐快到双弦轮后由弱渐强,需要演奏得较为浑厚。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快起渐慢轻敲面板为模仿钟楼打击乐的响声,此处为特殊技法,在柳琴曲中不常用。

第二乐句再次以双音开始,与上一乐句基本相同,但长音过后变为泛音,描写作者在船上听到的潺潺水声。后以吟弦开始表达了作者“别时茫茫江浸月”的心情,带弦时由快到慢不能表演得太过拖拉。“忽闻水上琵琶声”忽然听到江面上飘来的清脆琵琶声,诗人与客人都忘记了动身,此时作曲家运用柳琴一弦的高音把位的装饰音来表现白居易听闻琵琶声时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也是为了诗人与琵琶女相见做了细心处理。

B 段〈慢板〉优美、内在地。慢板开始便开始了此曲的主旋,并且此段运用了大量吟弦、打带弦、双音、四小轮等技巧,表达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和“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心情。

C 段〈小快板〉轻快地,先是由慢渐快后进入到了小快板,此段也运用了吟弦和四小轮的技巧。后半段有所加快,但没有给人紧张的感觉而是有种难以平静的心情,并运用了大量的带弦技巧和高音扫弦后回到三、四弦的双音弹挑渐慢。最后一乐句使用大量琶音弱起渐强、慢起渐快再渐慢来表达“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给人一种道不尽的哀痛。

第二部分:衷诉

“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血色罗裙翻酒污”“暮去朝来颜色故”等诗句为古代琵琶女向诗人白居易吐露凄惨身世,乐曲也从本段开始表现痛苦的音乐。以中慢速的基调作为伴奏而后渐慢,运用四弦高音把位和 f 力度的延长音开始,运用大量滑音,演奏时需要保持连贯和注意强弱对比,此乐句以拂扫结束,好似悲伤、痛苦情绪的宣泄。

后半部分运用高音与低音的结合、长轮与四小轮的交替、拂扫与弹挑的对比等技法展现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此诗句体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在柳琴演奏中提高了专业技巧。

第三部分:乱世

此段乐队的突然提速,给人紧张、心乱的感

觉,在乐队的全奏烘托下,正是体现了诗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兵荒马乱、兵连祸结场景。此段首先开始的是运用大量扫弦的自由慢板,拂扫长轮均有延长音记号,自由控制长短,八分音符均扫无拂,刚劲挺拔的扫弦,印证了诗句“四弦一声如裂帛”,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仿佛在描述刀光剑影的场面。在呼吸记号“∨”后是心如刀绞的慢板,此段的拉弦技法是点睛之处,通过拉弦的强弱、快慢来体现出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曾经的往事依稀可见,如今却只可回忆,流光把人抛、岁月的无情,与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互通晓、惺惺相惜的悲戚情感。

由双轮两根弦、三根到扫拂紧密的连接到了本段最后一部分紧张的快板,这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此部分虽无过多高超技法,但扫弦与十六分音符的大量运用起到了烘托紧张气氛与诗人叙述遭遇的效果,表现了白居易早年要奉献出自己绵薄之力的雄雄锐志到被贬后逐渐消沉,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偶然遇到这位因年老姿衰而被抛弃的琵琶女,又联想到自身遭遇,心情难以平复,“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因感同身受诗人决定为她做诗,琵琶女感动得久久伫立。

第四部分:远去

此乐段为主题再现乐段,也表达了琵琶女的感激之情,再次坐下时弹出的曲调使得在座的人都被感染,掩面抽泣,而最有感触的莫过于“江州司马青衫湿。”作曲者运用再现主题来平复听众的内心,琵琶女的“名属教坊第一部。”到“去来江口守空船”,诗人的“谪居卧病浔阳城。”与“往往取酒还独倾。”再次表达封建年代的坎坷与心酸。乐曲结束处为实与虚相结合,由慢渐快再渐慢的三组五连音到泛音演奏,此处的泛音颇有月光在水面上浮动的意境,经久不息,余韵绕梁。

三、情与技巧的融合

全曲演奏的核心为“情”字,离别送客不知何时再相见的悲伤之情,忽闻水面飘来琵琶声的忻悦之情,赞叹琵琶女技艺高超、好似遇到知音的激悦之情,听闻琵琶女与自身遭遇相似的无奈之情,情之所至故决定为琵琶女作詩,愤慨之情、怜悯之情……丰富的情感变化再通过与技巧的融合,更加体现了百转千回、跌宕起伏情感交融。在了解情感变化的同时,也要把情感变化与演奏技巧相结合,二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一)在演奏时追求音色上的变化

柳琴作为民族管弦乐团的高音区成员,声音尖锐、清脆、明亮、机敏,大部分乐曲的旋律部分或华彩部分都在一弦完成演奏,同时二、三弦又有优美的音色,四弦扎实、质朴、有力。四根弦同时弹奏又分为琶音和扫拂,前一种表现温婉感,而后一种则表现出刚毅感,呈现出刚柔并进、融会贯通的音色变化效果。除了四根弦的音高、音区变化做到的基本音色变化,还有就是要演奏出乐曲谱面的强弱变化。谱面的强弱变化是作曲家通过对乐器的了解以及对理想乐曲的音乐效果做出的标记。右手拨片触弦也是改变音色的重要部分,首先要找到触弦最好听的地方,也就是最佳触弦点,是在柳琴最后一个品到琴码的中间部分。其次就是拨片与琴弦接触时的角度、深浅等问题,拨片与琴弦应形成45度角,在演奏小轮、十六分音符等快速弹挑时,拨片的触弦点要浅,而在演奏浑厚、慢速的弹奏时触弦可以稍稍深一点,但不能太多。还有一些特殊的音色变化,如大指拨弦、泛音、码下音、轴弦音等,都是因为不同风格乐曲的需要,进而通过这些特殊音色变化而达成的。左手也有揉弦、吟弦、打带弦、推拉弦、滑音等技法来做到音色上的变化。

(二)做到将演奏技巧服务于乐曲内容

运用四小轮、前十六、后十六等技法服务于俏皮、轻巧等内容;运用长轮、揉弦、吟弦等技法服务于柔美、细腻等内容;运用快慢速相交错的推拉弦、四弦浑厚的长轮等技法服务于心痛、心如刀绞、痛彻思痛等感觉。音乐是有声语言,演奏者演奏时需表达出作曲家作曲时的情感与音乐给听众带来的情感,更加深入表达作曲者想通过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的升华,做到人琴合一并传达出作曲者和诗人想表达的思想、心声与乐曲的完美与统一。

四、结语

《江月琴声》作为柳琴协奏曲中的代表,获得国内外颇多赞誉,全曲具有独到、透彻的写实风格和浓厚的民族气派,并表达了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同身受。自古以来诗与音乐就密不可分,翻开我国古代诗史,多少描写器乐演奏的名篇佳句,粲然入目。本文通过对曲目分析、浅析诗句的情感表达、技法分析与演奏分析,希望对乐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达到人琴合一并传达出作曲者和诗人想表达的思想、心声与乐曲的完美与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惠然.王惠然谈柳琴(一)[J].乐器,2003(4).

[2]金学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兼谈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J].学术月刊,1985(7).

[3]张铭.大珠小珠落玉盘——谈白居易《琵琶行》的音乐描写[J].名作欣赏,2009(14).

[4]王惠然.论柳琴的音色、神韵和魅力(一)[J].乐器,2005(1).

[5]王惠然.论柳琴的音色、神韵和魅力(三)[J].乐器,2005(2).

猜你喜欢

柳琴琵琶行白居易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ART IN THE FIELD
柳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早冬
早春(节选)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柳琴改革发展轨迹
即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进校园的意义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